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但是在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不能忽视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越来越大,经济的发展同时要兼顾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能够有利于水资源保护,但是在建设过程中由于人力、设备等的投入,会对周围环境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引发人类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矛盾。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
1、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社会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资源的消耗。随着社会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资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了。水作为世界上目前而言很匮乏的资源,更加需要合理的利用,避免过度消耗的情况。我国目前水利工程的建设力度非常大,这主要是因为,我国有着14亿的庞大人口基数,人均水资源过少,对于这一情况,必须对水资源的使用采用集约化的形式。而集中水资源的好方法就是兴建水利工程,从本源上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水利工程越来越多,相应的生态环境的破环也是越来越显著。如何合理地开发水资源,合理地建设水利工程。
2、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气候的影响
实践证明,区域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直接对气候造成影响,以局部下垫面作为基础,如果改变,则会影响局部小气候,表现在降水和气候等方面。在降水方面,修建水库后局部蒸发量增多,降水量也比较多,受到低温效应以及附近降水量等作用的影响,附近降水量明显高于外围,尤其是迎风区域。气温方面,下垫面转化为水库时,空气交换方式和强度随之改变,变化比较明显,会引起平均气温升高的现象。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水文和水体的影响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体有一定的影响,能在汛期泄洪,非汛期截流。水库发电后,修建水库会使大量水体缓慢流淌,甚至会出现停滞的现象,水体活动受到影响。水体内污染物迁移后会逐渐扩散,水体的自净能力受到影响,富营养化问题严重,导致藻类疯狂生长,水体内的生物腐烂会加剧温室效应的问题。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地质的影响
在地质方面,水库蓄水后,地壳应力随之增加,考虑孔隙以及水位的变化,区域性地震灾害的发生几率比较高,以水库位置为例,如果出现系数不达标或者其他不良现象,则会出现水体污染的现象,严重的情况下,会滋生污染现象。
(4)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物的影响
被水库淹没或者永久性的建筑物直接对动植物和藻类等造成影响,以水库以及气候水位作为基础,对周围不同类型的植物的结构进行掌握后,水生生物在富氧化的过程中会迅速增长,到后来出现供养不足的现象,导致其死亡。
2.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居民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移民数量随之增加,针对经常出现的移民问题,需要立足于现状,做好调整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人体的影响
水利水电的建设导致下垫面系统出现改变,甚至会出现伤寒或者霍乱等现象,直接威胁到人体的身心健康。
(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物和文物的影响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文明遗迹比较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兴建需要占据大量的土地,水库淹没后直接对文物和景观产生影响。例如大规模的工程建设直接对地表造成影响,以新建的城镇和道路系统为例,如果造成原始生态系统改变,则会对物种造成影响,影响区域的环境发展。
3、加强建设管理,降低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3.1、提高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
一方面我们应在施工开展之前做好员工的培训,对所有涉及到工程的人员都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明确水利水电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在培训中,应加强实践方面的内容,让所有人员都能够明确如何进行施工才能够有效避免对环境的破坏,并努力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防止出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另一方面,要让施工人员注重学习环境保护方面的技术,从技术层面来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进行改革,从而实现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3.2、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能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应做好各种保护措施,从大气、噪音、水体等多个方面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测,掌握施工期间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能够采取有效的措施。在大气方面,应尽可能降低施工中粉尘、灰尘等污染物的产生,尽量不在室外进行材料加工等容易产生污染物的工作,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灰尘,防止对大气造成污染。对于当地的水资源,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污水处理工作,将施工中产生的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废水集中进行处理,设置沉降池,对水资源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沉降,在水质改善之后才能够排放到自然环境中,降低各种污染对水域的伤害。
3.3、遵循生态规律
遵循生态规律,是对生态水利工程最好的诠释。其主要利用水自净、生态循环原理,加之水利工程配套项目的开展,在水资源合理运用的同时,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例如:生态养殖、生态农业相结合项目,其不仅可实现当地经济水平提升,还可推进现代化农业的进步。
3.4、对生态材料的使用
针对实际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工作,其生态材料主要以绿化混凝土、微生物砌块为主。前者和水利工程传统防护材料存在较大偏差,以其字面概念解读为实现混凝土绿化工作,即绿色植物、混凝土实现有机结合,共同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利保障。后者利用生物的方式完成砌块制作,其中生物类型包含活性炭、骨粉以及植物纤维等,在满足水利工程日常防护功能同时,还具有净化水源的目的。
总之,水是所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生命之源。绝大多数领域的发展也离不开水。水利工程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工程,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当下,我国应当正视建设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问题,积极寻求方法措施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因建设水利工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超.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四川水泥,2016,(09):93.
[2]刘星,齐伟.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江西建材,2016,(02):115+109.
论文作者:齐高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工程建设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水利水电论文; 水体论文; 水资源论文; 水库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