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21世纪之后,信息和科技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机械设备的出现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机械化必将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发展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惠农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农业机械化进程以及技术应用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1.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1.1农业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低
就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的品种结构以及生产制作工艺而言,难以满足不同地域的农业生产需要。对于中、低端农业市场中,由于农民的文化知识不足,对于新型的农业生产设备非常陌生,因此在农业市场上呈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大多数农机的应用范围较小,同时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难以满足不同地域以及不同生长环境下农作物生长的需要,严重影响到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1.2不同农作物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小麦耕种收机械化率已达到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而棉花、马铃薯、油菜、花生等机械化水平依然较低。小麦、大豆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率相对平均,而水稻、玉米、棉花、马铃薯、油菜、花生耕种收各环节机械化率差别较大。经济作物许多机械化环节还是空白,烘干、高效植保及初加工环节机械化也是刚刚起步。
1.3农业机械装备结构不均衡
一是中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小型拖拉机一直占主导地位,占主要农业机械总量的50%以上;二是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根据拖拉机保有量,机具配套比低于国外农机具配套比的一般水平。
1.4农业机械化设备价格昂贵
随着产业技术以及人才成本的提高,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使用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的进程。农业机械的价格、保养维修以及燃油等成本,相对于农民收入而言,是一笔巨大的费用。即使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升,但相对于新型农业生产设备的价格,依然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农民对于新兴机械化设备的投入积极性较差。
1.5农业生产规模较小
由于我国农民在家庭土地承包制背景下大多为小户经营,土地的分配较为零散,个人名下耕地面积较小,因此在灌溉、排水方面无法实现精准化管理。一些工作效率高的大型机械缺乏施展空间,在土地无法集中配合的情况下,大型农业机械设备的推广可能性极低。而小型设备由于农机需求种类较多,在实际功能方面无法有效涵盖,因此推广受限。
1.6政府扶持力度不足
我国农业机械化设备在投入使用以后,农机服务水平跟不上,导致某些信息严重滞后,并且基层农技服务站的功能不齐全,难以及时解决农机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这种情况将会直接影响我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的提升。由于长期得不到国家和政府的有效扶持,导致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出现困难。
2.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对策
2.1进一步加强政策保障
政策是确保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保障,虽然我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不断加大,但是各地区的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所以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发展形势来制定农机发展政策。农机主管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能,重视对农机业的领导,并成立相关的农机机构,以负责当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事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完善服务机制
政府部门可以在宣传推广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应引导培育农业机械作业、租赁、中介维修等相关市场,方便农民便捷地购买到更具实用性的农业机械,并能够在指导下直接使用;还可以应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让农民在购买机械后不会由于理论缺乏而导致无法使用;企业在机械化生产上让零件更具互换性、通用化、标准化,在服务机制上完善售后流程,做好农业机械的维修、定期检查、跟踪保养工作;最后,在农业机械性能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上应制定统一规范,确保零件通用性,让农业机械故障率降低、性能提高,满足农民作业需求。
2.3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一步扩大农机作业补贴规模和范围,缩小差距。引导并约束企业将补贴资金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加强购置补贴的监督机制,确保补贴资金的安全;完善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办法,加快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谋划农机化金融支持政策,包括贷款贴息、保费贴息、场库棚建设、机耕道建设等补贴政策;发展现代农业保险制度,积极推动开展农机保险业务,可对参保农机给予保费补贴。
2.4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我国一些偏远山区的信息接收较为落后,再加上部分农民的文化素质不高,导致他们对农业机械化的认识还不够深入。要重视对广大农户的宣传与教育。首先要让他们认识农业机械化对自己经济收益的重大作用,其次,再对他们进行农业机械化的培训,使他们能够学会使用农机,进而以点带面,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推广。
2.5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在建设现代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原有农业基础的利用。对乡村公路、机耕道、田土水渠、山塘沟坝等要进行重点建设和完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农机作业的安全系数和效力,提高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2.6加强科技创新能力
加大在机电液一体化、智能化、精确控制等方面的投入与研发力度,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联合各科研院所建立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加快推广节水灌溉、精准施药、定位施肥、秸秆收集、残膜回收,攻克农机数字化设计验证技术、可靠性技术、传感与控制技术,研制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产品,全面提高农机制造工艺、装备水平及产品质量。
2.7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农机手和农机系统干部职工培训,着力培养实用人才。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农机化事业,打造农机化科研领军人才,并对贡献突出的技术人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进一步提高培训投入,增添培训场所,增加培训数量,增强师资力量,提高培训质量。
2.8土地适度集约化
平原地区可以推广农场模式,逐步扩大农场规模,优化农场管理模式。在人口密度较大地区或者山区以适度集约为主,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培育发展新型经营主体,逐渐扩大单个地块面积。
2.9大力发展绿色、环保、节约型农机装备
加快普及保护性耕作、深松整地、秸秆还田等绿色增产技术,节约水资源与能源,降低农业环保成本,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10建立示范工程
在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情况下,对农产品区域的资源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效率,提高设备的普及率,需要组织实施建立示范工程,结合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好重点作物以及关键技术的培育管理工作。不断摸索不同区域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数据统计,为后续的创新提供重要的基础,完善农机化与农业生产的配套发展。同时,还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大力利用现有的新型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便利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为农民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3.结语
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为农业机械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实施农业全程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技术保障,是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助推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总之,建设现代农业和发展农业现代化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大势所趋。因此,各单位必须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共同努力、不忘初心,为早日实现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而不断努力。
论文作者:张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农机论文; 农业机械化论文; 农业论文; 我国论文; 农业机械论文; 农民论文; 政策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第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