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技师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技能人才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技能人才的工作成效直影响着产业升级、经济社会的发展质量。近年来,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日益强劲,人才工作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技能人才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和关注度越来越高,成长环境不断改善,队伍的内涵建设不断深化。但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过程中还存在若干问题,如对技能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重学历、轻技能的倾向仍然存在;技能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观念有待进一步拓展;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重使用、轻培养,对职工培训作用的认识不充分;中小型企业人才流动性较大……有鉴于此,在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工作中,要敢于创新,充分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激发学校、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使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转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思维
技能人才培养工作要从重视人才数量规模向重视人才结构优化和人才作用的发挥转变,把技能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效益。
1.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认识,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
要从宏观角度把握问题、分析问题,找准规律性的东西,统筹运用各种资源,结合实际敢于创新,做好技能人才培养政策的基础设计,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培养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2.科学定位,精准实施人才项目
要摒弃唯学历衡量能力的观念,牢固树立“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人才观,把技能人才放在与科技人才、经济人才同等重要的地位。要以技能领军人物为标尺,在引导培养高技能人才方向的同时,瞄准产业发展“主战场”,聚焦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协调、政策推动的作用,确保精准发力,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把握机遇,实现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数字化信息化
要用好互联网(+)时代提供的各种便利条件,刷新思维和工作方式,以互联网思维谋划和推进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大数据、协同化、资源共享、便捷高效、公开透明的技能人才工作平台,保证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契合时代发展要求。
4.创新机制,营造良好的技能人才发展生态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技能人才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处理好职能部门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矛盾,以市场需求配置和评价技能人才的价值,通过政策和服务,培育技能人才市场,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交流体系,充分发挥和调动企业培养、引进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
二、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1.加强引导,充分发挥企业主体和院校基础作用
(1)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作用。要加强对技工院校的扶持,提升办学层次,稳定、扩大规模,积极发展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和骨干名牌专业,支持专业群的建设,吸纳海内外的师资和生源,使技工院校成为济南市技能人才的孵化器、存储器、调节器。
(2)加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加强企业在职职工培训。可在条件良好的职业技术院校、大中型企业中择优建立一批培训基地,落实职工教育经费,大力扶持综合公共实训中心建设,进一步释放公共实训基地的能量,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3)大力推行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双主体”培养制度。要促进技工院校的教学与企业岗位需求紧密契合,专业设置与市场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契合,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推行“订单式培训”“定向式培养”“委培式培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鼓励企业在技工院校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室),发挥技能大师工作室(站)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绝技绝活的优势作用,鼓励企业技术专家担任或兼职技工院校教师、技工院校师生参与企业生产和技术攻关;鼓励企业为技工院校提供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实训场所,体现“学的是将来做的,教的是实际用的”,实现招生、培养、实训、就业等全过程、全方位、深度的校企合作;鼓励以技师学院为龙头、公共实训基地为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的与行业、企业组建校企合作型职业教育培训集团,促进校企更加紧密的合作。
2.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激励机制,不断优化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
(1)进一步完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和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制度。要充分发挥竞赛和评选活动的选拔和激励作用,提升全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度,充分调动学技术、争当技术能手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劳动者走技能成才之路。
(2)健全高技能人才选拔培养制度。要加快建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考核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科学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落实用好高技能人才使用激励机制,制定高技能人才定期交流学习制度,改变以往“评比完了发证,表彰完了发钱”的粗放式模式,中心放在技能人才培养选拔上,重心放在考核评比后,对选拔出来的拔尖的技能人才,选派到国内、国外开展交流学习,到技术院校参与实践教学、传经送宝,从而达到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持续保鲜”、学校“分享实惠”,产生更大的溢出效应和社会效益。
三、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和设想
1.政府职能部门设立技能人才保障基金,增大资金和政策的支持力度
以保障基金为支撑,对参与技能培训的教育机构、企业、职工以购买社会服务的形式进行补贴,充分发挥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综合公共实训中心的作用,对高端、新型、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大倾斜力度,促进企业及职工参与技能培训的积极性,解除企业、职工的后顾之忧,从而解决技能培训“上热下冷”的问题,为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企业职工转岗培训和技能提升注入动力,使资金的保障作用前移,实现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建立高技能人才集聚机制,搭建发挥高技能人才技能优势的平台
(1)建立以促进高技能人才数量明显增加、质量显著提高为目的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交流、评价、激励机制。以海纳百川、汇聚五湖四海英才为宗旨,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得好、吸引得来、稳定得住、发挥得好”的目标。
(2)搭建高技能才能创新平台。以此平台为依托,政府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牵头汇聚高技能人才,建立技能大师库、高技能人才群和定期交流学习制度,实现高技能人才跨专业、跨行业、跨领域的交流和学习,形成高技能人才集团,鼓励高技能人才与科研机构研究人员、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合作,组织其为企业、科研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群的群体资源优势、技术技能和生产实践经验优势,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实现科技成果向商业产品的加速转化,加快技术攻关、技术更新的速度,促进企业发展,助推科技创新进步,以适应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
3.拓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空间范围
(1)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和产业标准,鼓励职业技术院校、企业参与承办技能大赛、校际合作、校企合作、技术交流等工作。
(2)面向国(境)内外的企业,以“政府搭台、学校唱戏”的形式,由政府出资、人才管理服务主管部门负责牵头,举办校企合作对接会,拓宽对接面,让职业技术院校的人才、技术与企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对接,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为区域经济建设吸纳更多的技能人才,从而破解“用工荒”的难题,形成技能人才供需有序、校企优势互补、政府工作有为的三赢局面。
4.建立技能人才供求“大数据库”,实现服务系统的科学化、信息化
建立技能人才培养机构、行业和企业职工技能状况及技能人才需求情况的报告制度,建设技能人才保有量及市场对技能人才需求量的统计、发布、交流平台和数据库,实现高技能人才市场需求调查、分析和预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及时发布技能人才供求信息,为人才培训、企业招聘、合理择业及时提供准确的信息,为政府职能部门的技能人才建设决策以及职业技术院校教学、企业生产的中长期规划提供有效服务。
论文作者:杨琦 赫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技能论文; 人才论文; 人才培养论文; 高技能人才论文; 企业论文; 院校论文; 作用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2月总第3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