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的书面论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的书面论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规范化建设笔谈——2.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科论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笔谈论文,关于加强论文,制度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几年来,理论界及各高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都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学科的整体性特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共识,从而为加强这一学科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但是,鉴于各学科点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关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管理等不规范的现象和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应该提上学科建设的议事日程。

1.学科制度建设是学科建设中的一个特定概念,它是围绕学科制度的主要内容如学科规范制度、学科课程制度、学科梯队制度、学科培养制度、学科管理制度等进行的建设

学科制度建设在任何一个学科的发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些有着历史积淀、有着多年成长经历的学科,基本上都走过了学科制度建设的历程,形成了规范性的、制度化的学科发展要求。当然,我们不能把学科制度建设看作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阶段性工作。当学科规范形成以后,它还将随着学科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只要学科存在,只要学科要寻求发展,就必须加强学科制度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2005年底建立以来,各高校的学科点都对学科特征、学科与课程的关系、学科的内涵和范围、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现在强调规范学科的发展,学科制度建设,是有基础的,也是必要的。当前提出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时机已经成熟。

2.加强学科制度建设要重视学科制度的外在建设,更要重视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以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促进外在建设

国内有学者把学科制度建设分为内外两个方面。社会舆论制度、政府支持制度、职称评定制度、期刊和基金设立制度等,是学科制度外在建设的内容;学科划分制度、学科规范制度、学科课程制度、学科梯队制度、学科培养制度等,则是学科制度内在建设的内容。学科制度的内外建设划分,对我们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来看,如果没有国务院学位办和教育部的支持,没有学科点的评审制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很难建立并得到较大和较快的发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会在强化学科建设中,对学科制度的外在建设也很重视,关注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舆论。研究会几年来所做的一些工作,例如组建学科论坛、出版学科研究刊物等,对消解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一些偏见和误解,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意义和作用,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一个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并以此促进外在建设。在学科划分制度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划分为六个二级学科。这种划分的标准依据是什么?它的科学性是什么?在学科规范制度上,学术研究的规范和人才培养的规范是什么?怎么才能建立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所具有的特色规范?在学科课程制度上,研究生不同层次的专业课程如何设立更为科学?如何才能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学科点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怎么才能体现自身的特色?在学科梯队制度上,怎么来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和质量?在学科培养制度上,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以及实践,可以进一步带动学科制度的外在建设,既可以获得较好的社会舆论,也可以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改善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科本身的发展。

3.加强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应在加强学科划分、学科课程、学科梯队、学科培养等制度建设的基础上,重点搞好学科规范制度建设

学科规范制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规范和人才培养规范。这是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两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学术研究尽管不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但却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术研究规范是保障学术研究的规章制度和个人行为准则,是进行学术活动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规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制度的内在建设中,当前最为引起我们关注的可能是学科规范制度建设。

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一个建立不久的学科。目前各高校学科点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还没形成规范性的建设,需要对此作出研讨并规范化。

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导,其专业背景广泛,涵盖社会学、教育学、历史学、法学、哲学、经济学等,在学术研究上也必然受其专业影响,有的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不规范,有的甚至偏离了学科的要求,偏离了专业的发展方向。此外,写作的规范性也存在着严重问题。

4.加强学科规范制度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这是加强学科制度建设的根本

学风浮躁、急功近利、学术道德不良、学术行为不端是当前理论界存在的严重问题,也是学术研究上表现得尤为明显的问题。学术抄袭、学术剽窃、学术敷衍、教学敷衍等现象已经到了严重的地步。在学术研究中,出现了盲目追求数量、低水平重复、创新意识不强,东拼西凑和粗制滥造等状况。有的学科还出现了单纯追求纯学术研究、主张非意识形态化的问题。理论界存在的这些问题,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制度建设敲响了警钟。

从现实状况来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也存在着一些学术敷衍、学术失范的问题。例如,缺乏甘愿坐冷板凳从事艰苦研究的精神,缺乏健康的学术争鸣与批评的精品力作,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学术敷衍、学术失范的后果必然导致研究队伍质量的下降。解决学术敷衍、学术失范问题,除了要改革现有的学术制度和评价体系,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教师要落实中央和教育部领导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的要求,严于律己,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学术行为,坚持学术操守,在此基础上形成学科在学术研究上的规范,并以此教育和培养研究生。在研究生刚刚开始他们学术生涯之时,就教育他们要培养和坚持“学行并重,德业双修”的优良学风。这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学科规范制度建设,必须把加强人才培养与加强学术道德结合起来。在人才培养规范中,除了要反对不良学风之外,要教育研究生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要淡泊名利、力戒浮躁,要教育研究生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在要求选好学位论文的论题,正确对待学术研究规范中参考文献引用问题、直接引文和间接引文的出处问题等,教育他们在研究中要尊重学术界的已有成果,尊重学者,使他们认识到学术研究是有规范的。学风是学术研究的生命和学术成果的灵魂。做学问必须遵守规范,这是学术的基本道德;做学问必须要有饱满的求知热情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学科发展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才。只有加强了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学科的主体才会有学术的追求和学术的境界,也才能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出精品,学科的发展也才会有希望。

标签:;  ;  ;  ;  

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规范化建设的书面论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建设_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