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趋势预测_节能减排论文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污染走势预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污染论文,西部地区论文,经济发展论文,走势预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578(2010)0l-041-0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必然要求。由于2006年甘肃省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目标,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节能减排工作的难度。在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向环境排放的污染物质也会大量增加,后者将直接危害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文中在甘肃省近20余年来环境与经济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预测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污染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美国经济学家Grossman和Krueger[1]在20世纪90年代初,通过对六十多个国家的横截面数据分析表明: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 Curve,简称EKC),即环境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倒U型曲线。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所在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展开了研究,Stern[2],Ekins[3],Dinda[4]等人对发达国家与地区(美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表现为EKC理论,杨凯[5],吴玉萍[6]等人对上海、北京、天津[8]、浙江[9]、湖北[10]、山东[11]、甘肃[12]、安徽[13]等省市的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各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关系符合经典EKC理论。不难看出,近年来国内外关于EKC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论的验证和区域环境与经济现状分析上,而对所建立的模型在环境与经济相互关系的预测方面的工作甚少。正如中国科学院《2000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的:“EKC如果是不可避免的规律,就应利用此曲线对全国以及各省、市的环境污染走势进行预测预报”,文中尝试以甘肃省为例利用20余年的经济、环境数据来探求二者的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几年甘肃国民经济和“三废”排放总量之间的关系及其演变趋势,为甘肃省近期制定经济政策和完成减排任务提供思路。

1 甘肃省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预测模型的构建

1.1 甘肃省经济-环境状况

甘肃是比较典型的西部省份,位居长江、黄河上游,地处青藏、黄土、内蒙古三大高原交汇地带,也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区和东部季风区等三大自然区域的交汇部位,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甘肃省经济实力比较薄弱,2005年全国人均GDP排名倒数第二,正处于工业化前期与中期的过渡阶段。从1986-2006年,全省GDP由101.76亿增至2275亿元,人均GDP由684元增至8729元,在这一时期,工业废水总量由33335亿t降至16570t,废气排放由1816亿标增至4760标,固体废物发生量由895万t增至2590万t,由上述数字可以看出,水环境污染有所缓解,而大气环境,固体废物呈现明显恶化趋势。

1.2 数据与指标的选取

根据甘肃省1986-2006年(表1)二十一年每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工业废水排放,废气排放与人均废气排放量,固体废物发生量与人均固废发生量,二氧化硫排放与人均二氧化硫排放量等环境因素与人均GDP数据建立模型。其中2007,2008年的GDP是以2005年GDP为基数,按照“十五”期间经济增长速度11.06%计算,人口以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24‰得出。数据来自甘肃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1.3 关系模型的建立

EKC的一般方程形式和我国学者张哓建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

1.4 甘肃人均GDP与污染排放模型模拟结果及分析

依据表(1)中1986-2006年环境经济数据采用(2)式得到如下关系(表2、表3)。

根据以上数学模型预测2007/2008两年污染物排放数据,以1986-2008年环境经济数据关系得到(图1-4)。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要求,以2005年数据为基数得出2007/2008年两年污染排放目标,综合1986-2006年数据得到(图5-8)。

图1-4采用1986-2006年数据预测2007-2008年的污染物排放曲线。

图5-8为按照“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后污染物的变化曲线。

图3 人均GDP与人均固废发生量预测曲线

Fig.3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solid waste per capita

图4 人均GDP与人均排放预测曲线

Fig.4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sulphur dioxide emission per capita

2 甘肃省经济增长水平与环境质量关系现状分析

由图1-图3可以看出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发生量与人均GDP之间的曲线拟合较好,>0.8,其中人均工业废水项的拟合最好=0.933,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有比较充分的解释意义,而人均二氧化硫的排放与GDP的拟合优度仅为=0.673,不符合经典的EKC理论。人均工业废水的排放与人均GDP的关系曲线表现为“倒U+U”型,人均废气排放与人均固废发生量二者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可以看成较弱的倒U型曲线的左侧部分,人均二氧化硫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呈现正U型。工业废水的曲线第一个转折点大约出现在人均GDP为542元,出现在1986年以前,期间工业废水达到顶峰值,第二个转折点约在7000-8000元之间,理论计算值约为7333元,出现在2004-2005年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曲线处在倒U型的左侧部分,正处于随着经济增长而加速上升阶段。人均二氧化硫的排放在2002年发生转折,呈现加速增长趋势。在2002年前十余年一直在14kg/人左右徘徊,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增加近50%达到21kg/人。图1模拟结果与甘肃省污水治理的情况相符,90年代初期,随着政府对水环境治理的力度的加大,水污染的程度逐渐降低。图2与图4曲线表明废气与二氧化硫排放将会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与资源的投入增多而持续增长,在2002年前近十年的时间里,甘肃省作为废气与二氧化硫主要排放源的煤的使用量一直维持在2500万t左右,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激增至3750万t,这一缘故直接导致废气与二氧化硫排放的剧增,这与图示反映的趋势是相吻合的。图3所反映出固体废物的增长与城市工业规模同步增长的态势。

3 节能减排后经济与污染物排放走向预计分析

由图5-7看出:三种污染物排放与人均GDP曲线拟合结果>0.8,图8拟合结果=0.746,整体效果较好。在2006年“十一五”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废水排放总量减排幅度为1.36%,二氧化硫为3.02%,但是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发生量呈现上升趋势,未达到年减排2%的目标,这一预测与甘肃省节能减排办公室实际调研结果一致。这一形势导致在“十一五”的后4年里的减排任务更为艰巨。按照图5-8所示,四项指标都有下降趋势,该结果表明在“十一五”期间是实施节能减排计划、经济发展方式向环境友好型转变的关键时刻。根据模型预测甘肃在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物发生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3064万t、5013亿、2914万t和53.2万t,2008年上述四项指标将分别达到41061万t、5254亿、3358万吨和62.0万t。其中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完成。要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007年必须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物发生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分别减少:6938万t、933亿、755万t和-0.8万t,2008年各项指标应分别减少25271万t、1259亿、1244万t和9.1万t。可见废水排放与固体废物的减排任务较重,废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相对较轻。水环境与固体废物的治理是“十一五”期间污染治理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节能减排难点所在。按照图中曲线走向,随着“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成功实施,甘肃省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生态环境将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对照图2、6与图4、8两组图片,采用1986-2006年数据建立的环境污染经济模型准确地预测了两项指标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展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污染物排放上的预测功能。

图5 人均GDP与人均废水排放减排曲线

Fig.5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waste discharge per capita after reduction

图6. 人均GDP与人均废气减排曲线

Fig.6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waste gas emission per capita after reduction

图7 人均GDP与人均固废发生量减排曲线

Fig.7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solid waste per capita after reduction

图8 人均GDP与人均排放减排曲线

Fig.8 Forecast curve of GDP per capita and sulphur dioxide emission per capita after reduction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根据模型预测甘肃在2007年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物发生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将分别达到23064万t、5013亿、2914万t和53.2万t,2008年上述四项指标将分别达到41061万t、5254亿、3358万t和62.0万t。其中二氧化硫减排任务已完成;要达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007年必须在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废气排放总量、固体废物发生量以及二氧化硫排放量上分别减少6938万t、933亿、755万t和-0.8万t,2008年各项指标应分别减少25271万t、1259亿、1244万t和9.1万t;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计量了2007-2008年节能减排的控制总量,结果表明:废水排放与固体废物的减排任务较重,废气、二氧化硫减排任务相对较轻。

4.2 建议

(1)选择重点行业进行减排新技术新产品及其标准的研发和推广。“十一五”期间,工业化和城市化将进一步加快发展,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将需要较长时间,产业重化工业化特征更加明显。按现在的资源消耗和污染控制水平,资源和能源消耗将进一步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和城市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减排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与推广是实现“十一五”规划节能减排目标的良策。以甘肃兰州兰炼MAZ燃油清净助燃剂为例,在汽车燃油中加入该产品后,清净性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颗粒物分别下降20%、10%和4.6%、29.9%,却由于行业垄断壁垒、销售价格等原因迟迟未得到推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鼓励节能减排,支持节能减排产品的技术研发和应用,以促进节能减排功能指标产品标准、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2)总结省内外已有的循环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深度和广度双向拓展其范围。目前我省循环型经济发展的普遍情况是规模小,行业跨度小,循环经济的质量低,且处于试点实施阶段。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利用国债资金支持一批循环经济项目,吸纳更多行业企业参与增加循环深度,拓展循环经济覆盖区域,建立高效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及废物排放的最小化,提升区域经济运行效率和环境质量。

标签:;  ;  ;  ;  ;  ;  ;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污染趋势预测_节能减排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