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增多。为了不断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重点做好建筑工程的土建造价管理工作,这也表明了建筑工程项目的投入成本及最终工程施工的质量都与土建造价预算有着直接关系。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土建造价的有效管理,才能帮助和促进企业对投资所需的费用及施工的整个工期进行合理调整和把控,进而有效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最终确保工程按照规定的工期进度进行,并达到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本文浅析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系统管理;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的每一个环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且建筑造价管理工作也开始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土建造价管理属于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不断提高土建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不断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并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1土建造价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土建造价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全过程,对每一项施工工序的价格控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与意义。不论是前期工程的准备工作,还是施工的过程控制,甚至是项目验收阶段都需要土建造价的管理与控制。每一个企业都需要造价管理工作来平衡工程项目的投资与收益关系。也就是说造价管理在某些角度来说是维护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当然有效的土建造价工作还能够保障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建筑工程在开工前,必须要确定所有的土建的造价管理事项与内容,这能为土建项目顺利施工提供巨大的保障。土建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依托于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造价管控方案。在项目的建设内容中土建项目的造价作为主导地位,占据了项目的绝大部分投资额,对项目的整体建设影响极大,因此土建造价的有效控制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做好土建造价成本的控制不仅对企业的发展有利,对整个项目的宏观控制奠定基础,对项目的总投资额有利预控,保障工程项目能够按期完成。
2在建筑工程中土建造价管理的一些问题
2.1工程的造价模式与市场脱节
在国家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国家加强了对土木工程建设成本的宏观调控。大多数工程造价模型都采用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法。每个地区的部门采用单价方法来反映该地区的预算和配额,并执行价格管理的模型。同时,对建筑市场价格进行阶段性调整,形成与价格和指导价格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2.2缺乏科学合理的造价管理方法
当前,建筑工程土建项目在计价模式上相对较为滞后,这在很大程度上不仅会使得建筑工程土建过程的造价增加,而且对整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会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建筑工程的土建造价项目有着相对复杂的过程,这个复杂的状况也会给造价管理带来很多麻烦,进而对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的质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再者,建筑工程土建并没有与实际相符且标准化的造价管理方法,在造价管理中并没有权衡地区不同而产生的其经济发展水平也会不同等问题,因而也就使得各种漏洞和问题影响了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优化土建项目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3.1 控制项目工程的目标成本
针对土木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土木工程成本管理对于土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个单位成本管理,财政部门,或者委托工程造价咨询单跟踪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涉及的人员都需要履行职责,严格值守,根据实际的投资目标来确定项目的成本目标和计划;(2)逐步完善建设项目的项目管理机制,将项目的实际成本作为基本内容,确保成本控制满足要求;要综合考虑影响建设项目的因素,充分利用项目资金;(3)及时检查施工项目实施进度与项目目标之间的差异,确保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3.2严格管控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造价
为了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造价进行有效管理,第一,应把建筑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确立下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应努力解决可能存在的一些变更因素,如设计图纸、场地、建筑施工合同等这些可能对项目造价产生影响的因素,当发现有与实际状况不一致时,应及时予以纠正和调整,切实做到对工程成本的有效控制。同时,应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各个生产要素,严格按照要求管理建筑过程中所需的人工费用、建筑材料费用以及机械设备费用。另外,为了提高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的效果,则要求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应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条件等情况予以全面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最为合理而有效的施工管理办法。在造价方案确立之后,分析和解决如何将这套造价方案有效地贯彻落实。因此,这也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应按照施工的具体要求施工,尤其是应在造价方案的指导下,监督和管理施工中对造价方案的落实情况。
3.3完善建筑工程建设机制
土木工程造价控制不是工程某一阶段的简单施工成本控制,而是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的综合考虑。此外,还需要项目相关技术因素,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和微观因素,并提供深入的宏观因素的变化,逐步建立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成本管理机制,形成一种积极的管理体系,并逐步完善土木工程成本管理的功能,尤其是建设过程中设计变更的需要一个接一个的减少。
3.4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进一步规范工程造价管理的权、责、利,有效维护工程造价的咨询市场,加强各部门对工程造价管理咨询市场的监督,弥补现在造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从制度层面对造价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约束,充分发挥资源在经济市场中的合理配置,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健康稳步发展。政府及时对建筑企业进行检查,对工程造价管理不利的要严肃追责。对自律不强的建筑工程及时令其整改,发挥政府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土建造价工程管理工作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发展。政府运用法律手段划分清楚权、责、利的问题,及时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细化施工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确保法律体系完备,权、责、利划分清晰,从根本上上保障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逐步提升。
3.5强化对工程造价材料的合理化整理
主要措施: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材料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强数据收集,完善信息系统建设,为土木工程造价管理的建设提供有效的依据;为项目成本管理提供参考数据。
3.6规范化信息管理结构
因监管环节存在许多问题,造价成本信息的不完善,清单中项目特征描述的错误,造价成本的偏差及资金的不到位,导致土建项目经常无法按期完成,甚至出现部分工序的返工。最终造成整体项目无法按期交付,同时也加大了施工成本的投入。施工单位在内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对非传统的工序建立详细的工序描述,对发布的清单特征描述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及时进行内部信息反馈。同时企业内部与造价管理站建立完善的信息咨询体系与市场,对存在的造价信息疑问分类进行网络共享,从而监管工程造价的全部环节。完善、健全的信息管理结构能够确保施工单位管理工作够顺利的进行,为土建工程造价提供健全的市场机制。既杜绝了施工管理质量问题,同时又为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稳定的发展空间。
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还存在的很多不足和问题,作为建筑企业应对这些问题予以重视并加以客观分析,然后通过对制度的完善、观念的转变以及各个管理环节的严格管控,才能提高造价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姚路.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及对策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
[2]何晓东.建筑工程土建造价管理问题和对策探析[J].科技展望,2015,12(18).
论文作者:徐海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30
标签:土建论文; 造价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项目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成本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