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军事文学的支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支点论文,军事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整个20世纪,世界范围内的确出现了一批堪称经典的战争文学作品。然而,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斗争的一个主要战场,在抗日战场上历时最长、伤亡最众、损耗最大、贡献最卓越的中国,反法西斯战争文学的状况却并不令人振奋,似乎并未融入世界战争文学的大氛围,没有同整个人类的战争忧患意识接轨。回眸本世纪尤其是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军事文学,从性质上讲,是建立在民族战争和阶级战争上的;从形式上讲,是建立在由热兵器、机械兵器决定的阵地战、运动战、乃至游击战样式上的;从份量上讲,没有在世界文坛尤其是世界军事文学领域里占据应有的地位。如此,我们就有必要进行一些反思了。
20世纪中叶中国军事文学的强大阵容
20世纪初期,抵御外侵斗争的军阀割据战争,还没有来得及产生出具有较大影响的文学作品,作家们还没有顾上对战争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这一时期就结束了。二、三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北伐战争,以后又爆发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三十多年里,战争成了中国人民生活的主要内容。五、六十年代,新的政权和新的政治生活营造了一种火热的氛围,出现了大量的以这三十多年战争生活为背景的文学作品,如长篇小说《前驱》、《野火春风斗古城》、《烈火金刚》、《战争中的青春》、《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以及一批精致近乎完美的短篇小说如《心愿》、《百合花》、《七根火柴》等,构成了20世纪中叶中国军事文学的强大阵容,甚至成为当时中国文学的主要潮流,其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生命力之强,堪称奇迹。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如果脱离开时代的需求和特定时代所产生的特殊效应,而纯粹站在文学的角度来回眸审视,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军事文学作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和目击者,作家对于战争的感受和理解多数来自直接的经验,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既是作者进行创作的动力源,也是作品着力达到的目标。从事军事文学创作的作家们,不仅有比较一致的政治态度,还有比较接近的军事斗争经验,有的甚至会打游击战。作家的经历、经验和政治激情趋同,这一方面使这些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批作品在总体风格、思想理念、人物形象乃至创作手法上的接近,并使得多数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带有神话和传奇色彩,情节的戏剧化和人物的脸谱化也比较明显。我绝没有否定这些作品的意思,我至今认为这些作品是中国革命战争留给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奉献。
中国的军事文学作家遇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七十年代初和八十年代末以南方边境局部战争为背景的一批军事文学作品里,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高山下的花环》、《西线轶事》等中短篇小说,同样举着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旗帜,但已不再是简单地叙述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故事,不再是简单地塑造英雄和爱国人物,而是以冷静的眼光透视战争表层,捕捉战争中人的真实的心灵反映,真正把英雄当作人而不是当作神来写。
应该说,这一时期的作家心态同世界军事文学的状况是接近的。但这一时期的过于短暂和对这场战争诸多问题的含糊其辞,又使得本来可以向真正的军事文学纵深挺进的一批作家在方兴未艾之时,悻悻罢手。
20世纪末,中国的军事文学作家遇到了严重的挑战。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地球上出现了海湾战争、中东战争、两伊战争,离我们最近的也让我们有了切肤之痛的还有科索沃战争,而且这些战争的表现形式多数军旅作家瞠目结舌不知所措,不知道在这种突如其来又突如其去的、既抓不着又看不见的战争中,作家们怎样才能有所作为。
目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大发展的时代,当代高技术的六大体系: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航天技术,无不在军事领域得到充分的运用,而军事领域的侦察监视技术、伪装与隐身技术、夜视技术、军事激光技术、电子战技术、军事航天技术、指挥自动化系统、精确制导武器、粒子束武器、纳米武器、核生化武器,等等,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着。20世纪末的几场局部战争在我们非常陌生的空间以我们非常陌生的程序开展,已经明确无误地宣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场全球性的军事革命已经展开,现代战争和未来战争已经完全不是我们所经验过的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和机械化常规战争,再也不可能是持久战、阵地战、运动战、游击战和麻雀战了,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信息战网络战纵横交织,无后方无纵深闪电打击成了战争的基本模式。
军队作家绝对不能忽视现代军事科技给军事文学带来的巨大冲击,因为这种冲击正在严重地改变着人们对于战争概念、战争样式、战争人物尤其是英雄人物的理解。支撑军事文学的要素,譬如战争场景、战争手段、战争目的,以及与此相关的战争情感、战争奇迹、战争智慧、战争意志等等,都不再是凭借传统的经验可以想象出来的。过去时的战争,可供作家挖掘人性和情感、编造悲欢离合生死离别故事的领域,在未来战争中将大为减缩,战争的突然性和异彩纷呈的场面,则可以为文学的想象提供无限辽阔的空间。在新世纪的军事文学作品里过去的都有可能趋于淡化。如果我们不对这一点有清醒的并且是深刻的认识,仍然满足停留于在对于过去时的战争的体验和理解中,那我们的军事文学创作就会同时代的要求差之千里。
知识结构的更新与创作目的、聚焦点的改变
首先,作家的知识结构必须更新。人类历史发展至今,从来没有过比现在这个时代对于人的淘汰更快的了。从功能上讲,纯粹的军事就是战争文学,因此,真正的军事文学作家,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有真知灼见的军事思想家,并且应该具有相应的宏观战略眼光和军事科学常识,可以假想、预测和描述未来战争蓝图,就像我们的前辈作家可以游刃有余地描述和驾驭想象中的游击战场一样。因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只能是科学,而不可能是文学,而文学要反映我们所处的时代,就不能游离这个时代的科学发展之外。20世纪没有对军事文学作家提出行业知识结构的特别要求,是因为在那个世纪里,无论是常规战还是游击战,作家们都无师自通地多少懂得一点。而在高技术条件下就不同了,完全的门外汉会捉襟见肘寸步难行,以游击战和麻雀战的感觉来描述高技术战争,以单打独斗肉搏战的方式来塑造未来战争形象,则只能被理解为幽默和荒诞了。
其次,作家的创作目的与聚焦点必须有所改变。作家们应当站在更高的角度俯瞰战争,学会叙述人类的故事。在21世纪,军事文学的基本功能不会改变,它仍然是讲述战争故事,塑造战争人物,记录人类战争心灵的轨迹。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战争经历,对于21世纪的作家来说,仍然是一座丰富的文学矿源;20世纪的战争与政治、战争与文化、战争与人类历史的关系,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东西有待开发。
总之,21世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时空,战争文学将会从一个盲目的状态走向理性状态,中国的军事文学创作也同样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一种新的文化氛围里,在人类的整体生存意识不断强化的时空里,熟悉未来战争的目的和样式、未来战争中人的角色和情感的变化,从而通过文学作品揭示战争的残酷性,警醒人类的良知,这应该看成是21世纪军事文学最重要的支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