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能源出现日益紧缺的状况。为此,国家加大了电力建设的力度,电力建设的项目不断增多、规模也不断增大,而且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的周期也在不断的缩短,这就导致了电力安全问题不断出现。科学地建立电力工程建设的管理模式,就是建设以现场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理论为工作的出发点,以科学理论、科学规律为导向,应用合理的管理途径进行电力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从根本上落实安全的生产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当前工作的需要,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只有建立安全的电力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模式,才能保证电力行业稳定、快速发展。
关键词:安全性;输配电工程;电力建设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电网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供电企业输配电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仍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在输配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输配电工程施工项目的优质、高效、安全完成,也符合我国用电安全性的具体要求。
1 输配电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输配电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安全综合评价问题是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在输配电建设领域内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不断总结和改进我们的项目管理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电网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1.1 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繁重和管理形式严峻
工程项目逐年增多、点多面广、外部环境越来越复杂,电网密度越来越大,跨越工程、地下工程越来越多,改、扩建工程大量增加,输配电工程的危险源点增多、安全风险越来越大,使得用电安全性的输配电工程建设压力突显。
1.2 现场的安全措施贯彻落实力度不够
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做细做实,不是认真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落实各项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而是为了做样子,做给上级领导看,应付各种检查评比。
1.3 施工人员复杂,施工人员素质偏低
由于工程建设工作作业对劳动力的要求很大,为了节约开支,许多施工单位大量招聘农民工、合同工以及劳务工等临时人员,就是看中他们的廉价劳动力,但是由于他们当中存在着素质水平不高,缺乏专业化,接受教育水平及工作能力参差不齐等一系列的不足,对于用电安全了解的不够全面,造成这些人员在现场工作中意识不到存在的危险。
1.4 工器具及防护用品的使用管理存在漏洞
工程建设所使用的机械设备保养维护不到位,如设备老化、部分机械部件损坏、不按操作规范操作机械设备等。特别是在施工机械设备、安全工器具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维修和使用过程中,一旦施工前检查有疏漏时,这些不合格的工器具及防护用品就会投入到施工生产中去,给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基于用电安全性的输配电工程建设措施
2.1 加强输配电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管理
在输配电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要注重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加强技术人员特别是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监督以及指导工作,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禁止违章作业行为;相关部门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建设工程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后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完善,最大程度的避免一切微小的因素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尽早消除各种安全隐患,力争把生产安全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和素质存在差异,再加上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施工作业过程中,有些员工不能做到自觉地遵章守纪,往往出现领导和安监人员在与不在一样、管与不管又不一样。因此,加强对施工人员作业行为的检查和监督非常有必要。各种安全监督人员应加强对现场工作场所和作业人员的检查和监督,把新员工、劳务工和特种工种、深基础施工等作为检查的重点。
2.2 完善输配电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监督
为依法加强输电建设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输电建设业事故的发生,保障输电建设职工及他人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对电力工程建设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督,要通过不断的对负荷的预测,进一步的了解负荷具有的特性,给开展输配电方案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所以说,做好预测工作是前提,通过对输配电超负荷预测监督,除了重点管理气温、气候和电价等对超负荷的影响之外,还要关注节能减耗和提高预测的目标,拟定输配电管理需求的计划指标,制定年度调控目标,优化输配电运行的方式,保证其资源的使用平衡,为其正常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2.3 增强输配电工程建设现场的安全防范
输配电工程建设是一项危险性极大的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做好安全防范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是一种危害。在输配电工程建设现场做好安全防范,保护施工人员和输配电工程质量,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输配电工程建设现场增加安全防范的措施有多种,如拉安全施工条幅,提醒施工人员时刻注意保护自身的安全;在现场配备足够的安全用品,促使施工在做好自身安全措施的情况下进行施工;应用先进的设备进行输配电工程施工,避免应用陈旧、老化的设备进行施工,给输配电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以“安全第一”进行输配电工程具体的建设,既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也能够提高输配电工程的质量。
2.4 建设数字化电网监控输配电工程建设
积极采用卫星、航测技术等新技术。新技术可以使常规勘测方法中的各种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促进勘测设计时间的缩短。 在优化输电线路的路径和排位、选择输电线路的变电站等方面,卫星、航测技术等的优势是极为突出的。 同时,在电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中也可以运用线路和变电站的数字化三维信息。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并努力建设基于 GIS(地理信息系统)输电线路数字化电网,通过遥感、输电线路设备的在线监测、雷电监测、GPS(全球定位系统)等各种技术的应用,将数显线路本体、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信息综合获取过来,在现有运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将具有传输、模拟、分析评估信息等功能的输电线路管理系统建立起来,从而达到三维可视化、全面管理输电线路的目的。
3 结语
电力行业的输配电工程建设部分是一种比较复杂、难度偏大、多专业和多工种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在用电安全性的背景下,我国对输配电工程建设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想要保证工程建设全过程顺利的开展和运行,达到预期的目的和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对工程建设进行有效控制,确保输配电工程建设安全。
参考文献
[1] 吴海方,张健.关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标准化建设的几点建议[J].科技与企业,2015(24):72.
[2] 刘鹏.探析10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注意问题和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6(1):139,141.
论文作者:曹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输配电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安全性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