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

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瞿 辉1, 闫 霏2

(1.华侨大学图书馆,福建泉州 362021;2.中南民族大学图书馆,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产业知识多样性(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概念及其测度指标,并将其应用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以期为相关研究与实践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区域产业知识多样性指标与其GDP数据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利用产业知识多样性评价区域创新能力的思路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知识创新;产业知识多样性

1研究背景

自Drucker于1969年首次使用“知识经济”(Knowledge Economy)提法以来,知识资源作为一种战略性生产要素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能否有效获取、吸收与利用知识已成为衡量地区创新能力的主要标志,对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2];正因如此,如何从知识角度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已成为包括经济学、管理学以及情报学在内等相关学科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选择从产业知识多样性视角来探索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对于正确认识知识资源在区域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区域创新能力与评价方法

2.1 区域创新能力

区域创新(Regional Innovation)研究发端于Rothwell[3]以及Cooke等人[4]的开拓性工作。目前,学界一般将区域创新(系统)看成是在一定地理空间内相互分工与关联的主体要素(机构和组织等)、非主体要素(物质和非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关系的相关制度所共同构成的多维社会体系及其运行过程[5]。而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内涵,学界目前尚无定论,现有研究从不同视角给出了不同的理解:一类是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将区域创新能力理解为区域经济产出能力[6];一类是基于环境理论学说,认为区域创新能力是一个地区所拥有的异质性环境与机制的大小[7];三是从系统论角度将区域创新能力看成是对创新主体与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的能力[8];第四是基于知识管理理论认为区域创新能力即区域的知识创新能力,由知识吸收、利用和创新等能力共同构成[9-10]。通过梳理可知,无论是内生增长理论和区域集群理论,还是国家创新理论,都强调了知识在区域创新能力形成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与核心作用[11]。综合前人研究,本文认为区域创新能力的实质是一个地区将知识资源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产生经济效益,并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12-14]

2.2 评价方法

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发端于经济学,最早可追溯到Nelson[15]、Trevor[16]及Oakey[17]等人的研究,其中代表性成果则是Porter[18]所提出的基于区域基础设施、创新环境以及两者关联强度的评价方法,随后Furman等人[19]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产业集群环境、创新主体协同质量等评价指标。国内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以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本地化以及针对国内区域创新实践的探索性研究为主,代表性成果有柳卸林等[20]所提出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通过纳入企业创新能力、创新基础设施和创新产出等指标来综合评价区域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正在从大规模生产为代表的工业化社会,逐渐向以广义创新或知识创新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知识型社会转变,知识作为最具活力与创造力的生产要素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1],如何从知识角度来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整体而言,目前相关评价研究主要还是集中在经济学领域,无论是基于内生增长理论、区域集群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还是区域创新能力结构理论的评价思路都没有实现通过知识本身来进行区域创新能力评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缺失。

如果不是偶然间点开一个代孕的网站,我也不会就此打开了生活的潘多拉魔盒。如果对于金钱的需要不那么急切,我也不会选择做一个代孕妈妈。可是,一切就那么发生了,我也无可奈何。

3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

3.1 产业知识多样性与区域创新能力

本研究的基本数据源自于对各地区政府网站的公开信息检索和实地调研来获取,其处理过程包括数据获取、词表规范以及词表扩展三个步骤:

图 1知识多样性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

3.2 评价流程

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在流程上分为数据抽取、清洗、规范处理以及指标计算四个步骤。具体包括:首先,通过对地区性政府网站及公开文件进行检索、分词和频次排序,并结合调研数据确定区域产业特征词,构建出反映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的产业特征词表;其次,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查询表》(2014版)为依据对产业特征词表进行规范和行业归类,编制规范性更强的产业主题词表;第三,利用百度学术等检索工具对产业主题词表进行扩展,以便形成规模更大、粒度更细的产业关键词表;最后,根据产业关键词表对产业知识多样性指标进行计算,得到不同地区的产业知识多样性数据,进而对其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3.3 主要评价指标

胡适认为“传记的最重要条件是纪实传真”[3],的确,传记文学作品的“历史真实性”特征要求传记作家重视客观历史事实的存在,但历史的不可逆性注定了无法还原历史的全貌,历史的叙述是有限的。李辉很明白这一点,他并不追求完整的还原真相,而是选择用自己的方式来进行历史叙述,让人们能多了解历史。

精武体育会的这种对外传播是持续不断的。例如1923年10月,又有广高精武旅行团乘港轮龙山号出发,转轮前往南洋。他们“先到星架坡,以次及南洋各属。荷属爪哇,法属安南等埠。沿途以滑稽舞、武化舞、剑舞、凤舞、音乐新剧、国操、幻灯活动、精武影片等,贡献于侨胞” [11]。

(3)产业关键词表。利用百度学术将产业主题词表所有条目进行逐一检索和扩展,编制体量更大的产业关键词表,并对结果按年度进行切分。由于返回的关键词数量过于庞大,在进行手工整理、合并的基础上按照频次由高到低的方式取前10,最终得到3 790个关键词用以计算不同地区产业知识多样性指标的依据。

为验证前文对产业知识多样性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基本关系的判断,本文以地区GDP数据作为参照变量,将2015—2018年的福建省地市知识多样性指标排名与相应地市的GDP数据排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以看出,福建省9个地/市2015—2018年的GDP排名与同一时期各地/市的KDI指标排名顺序基本吻合,两组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一致性。例如,福建省传统经济强市泉州、福州及厦门三个城市在GDP排名前三的同时,无论是知识多样性绝对指标(KDI-A)还是相对指标(KDI-R)同样排名前列。但值得注意的是,福州市虽然在GDP及KDI-R两个指标上都排名第2,但其在KDI-A指标上却排名第一,高于GDP和KDI-R更高的泉州市,其蕴含的实际意义值得后续研究的关注。

(3)知识多样性动态指标(KDI -D )。指创新主体拥有的不同知识单元数量的年度增长率,一般用于测度创新主体知识多样性的变化程度,进而判断主体创新能力的变化趋势。

实践中,由于创新主体(本文为地区)与知识单元(本文为产业关键词)之间的从属关系往往难以准确界定,因此直接识别和计算区域创新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单元及其数量非常困难。参考文献计量学,本文根据区域创新主体、知识单元所形成的共现网络,利用创新主体与知识单元的共现关系来替代两者所拥有的从属关系,以共现频次来计算区域创新主体所拥有的知识单元绝对数量与相对比例来表征区域产业知识多样性及其变化率,最后以此作为评价不同地区创新能力的量化依据。为丰富评价指标的解释性,本文所提出的产业知识多样性指标包括了绝度指标(Absolute Knowledge Diffusion Index,简称KDI -A )、相对指标(Relative Knowledge Diffusion Index,简称KDI -R )以及动态指标(Dynamic Knowledge Diffusion Index,简称KDI -D )三个具体的指标。其各自含义与计算方法如下:

4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知识多样性(Knowledge Diversity)是由Tenkasi等人[22]在借鉴生物多样性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主要用以反映现代企业组织由于人力资源的多样化与专业化而在知识资源上所具有的异质性[23];而Berliant等[24]则对其进行了更具一般性的描述,即由于对载体所具有的依附性或专属性,知识会因载体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异质性,亦即知识多样性。多样性作为知识资源的重要性质,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5]。实践表明,知识多样性能够通过触发知识的扩散与整合推动知识创新,进而提升主体自身的创新能力[26]。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由于知识多样性,创新主体通过知识扩散可以将不同的专属性知识整合为新知识,或将其应用于新的领域或情境之中,进行知识利用创新[27];而作为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区域知识创新有利于区域创新主体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并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28-29];与此同时,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作用于知识多样性,对其产生正向促进作用[30]。如图1所示,知识多样性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通过区域知识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两个中介变量构成了间接的正向关联关系,因此通过知识多样性来对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知识多样性、知识创新、区域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四个要素间的关系,Fleming[31]、Sorenson[32]等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崇左市贫困地区23家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使用情况调查 ……………………………………… 王文杰等(10):1297

(1)产业特征词数据的获取。为了在保证数据准确性的同时拓宽评价对象的范围,本文以县/区行政区划为基本单位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合并后可以构成地市产业特征词表),然后根据实地调研数据进行规范和修正,其结果如表1所示(以泉州市为例)。经过对福建全省县/区政府网站公开信息的检索与查询,共收集、筛选出福建省区域经济主要的产业特征类目257条,结合访谈调研发现,其中25个产业类目尚处于政策规划阶段,故进行剔除处理,最后得到232条产业类目。

表 1福建省地市产业特征词表(部分)

(2)产业主题词表。由于产业特征词属于非受控信息,在规范性上有所欠缺,因而在后续处理中将产业特征词表中的词条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查询表》(2014)中的行业条目进行逐一查询、比对和归类,得到福建省不同地区的产业目录共计279个;由于行业交叉性及初始数据采集误差,如“主要产业特征类目”中的“农林种植”涵盖了“01农业”和“02林业”下属的7个二级类目与20个三级类目,因此在对产业特征词进行修正与归类的过程中,为避免遗漏,尽可能将其对应到低一级类目,即在选择一级类目的同时也照顾到二级和三级类目。最后得到如表2所示的产业主题词表。

表 2福建省地市产业主题词表(部分)

(1)知识多样性绝对指标(KDI -A )。指创新主体拥有的不同知识单元数量,绝对指标越大说明该主体整体的知识多样性程度越高,其数量等于该创新主体与不同知识单元的共现频次;

4.2 评价结果分析

(2)知识多样性相对指标(KDI -R )。指创新主体在既定知识类目(本文为行业种类)下所拥有的不同知识单元相对数量,即创新主体的KDI -A 与知识类目数量的比值,比值越大则说明创新主体在单一知识类目所具有的知识多样性程度越高,其专业化程度也越高;

表 3福建省地市知识多样性评价结果( 2015— 2018年)

注: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tjj.fujian.gov.cn)

为了更准确描述这两组指标(GDP-KDI-A、GDP-KDI-R)之间的关系,本文使用2015—2018年地区GDP均值分别与KDI-A和KDI-R均值进行了线性拟合,其结果参见图2和图3。从中可以发现,两组数据之间的拟合度优度(R2)皆大于0.5,其中GDP与KDI-A的拟合优度为0.569,GDP与的拟合优度则有0.659,由于GDP、KDI-A以及KDI-R皆为截面数据,因此两组数据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互解释度,拟合效果较好。这就说明,利用知识扩散静态指标(KDI-A、KDI-R)可以较好地表征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间接反映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大小。

图 2 KDI-A与 GDP拟合图( 2015— 2018)

图 3 KDI-R与 GDP拟合图( 2015— 2018)

知识多样性动态指标(KDI-D)能够反映地区知识不同产业知识单元的变化情况。除了反映知识多样性与区域知识创新能力的静态关系之外,为了探究产业知识多样性与区域创新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本文将福建省9个地市的2010—2018年的GDP平均增长率分别与知识多样性动态平均变化率(KDI-D)进行了对比分析,参见表4。

表 4福建省地/市 GDP与知识多样性动态变化率( 2010— 2018年) %

注: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来源于福建省统计局(tjj.fujian.gov.cn)

同时,对两个指标数据2010—2018年的均值进行了线性拟合,以便更加精确地反映出两组数据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4所示。从拟合结果可以发现,两组数据均值之间的拟合度优度(R2)为0.803 7,对于GDP和KDI-D两组数据来讲,具有极高的相互解释度,拟合效果非常好。这说明,利用知识扩散动态指标(KDI-D)可以较好地表征出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而反映一个地区创新能力的变化。

在中国政治的运作中,文件是一个重要的构成[10]。文件是党政部门决策的载体和领导意志的外化,也是行政系统执行人员的行动依据。文件往往与会议相伴随,因为文件的内容往往需要靠会议去传达。开展运动式治理,更离不开大量有针对性的文件,如重要会议通过的决议文件、主要领导讲话文件、各类规定规则文件、各种实施方案文件、计划规划文件、总结汇报文件、考核要求文件等。

图 4 KDI-D与 GDP指标拟合图( 2010— 2018)

5结语

本文提出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来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并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对象对评价方法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多样性指标能够较好地从静态和动态视角测度、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与过往研究不同,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选择从细粒度知识单元层面来评价区域创新能力,为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方法。但是,本文作为初步尝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本研究所获取的特征词全部来自于政府网站等开放性数据,容易导致数据抽取不全;其次,由于缺少完善的词表,对于因语境及组配所产生语词多义性和意差,本研究采用了人工核查的方法进行识别,同时开始进行相关主题词库的建设,但整个过程的工作量非常大,效率很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KANG 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bulation method of real-time input-output tabl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J].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4,4(6):240-256.

[2]范柏乃, 陈玉龙, 段忠贤.区域创新能力研究述评[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15(5):95-102.

[3]ROTHWELL R. Technology-based small firms and regional innovation potential: the role of public procurement [J].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1984,4(4):307-332.

[4]COOKE P. Regional innovation policy: problems and strategies in Britain and France[J]. Environment & Planning C Government & Policy, 1985,3(3):253-267.

[5]COOKE P, HEIDENREICH M, BRACZYK H J.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the role of governances in a globalized world [M]. London: UCL Press,1998:2-28.

[6]黄鲁成.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研究内容的探讨[J].科研管理,2000(2):43-48.

[7]HENNY R, MIKE A. Innovation, networking and proximity: lessons from small high technology firms in the UK[J]. Regional Studies, 2002,36(1):81-86.

[8]TOMI T, VESA H. Social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bility[J]. Regional Studies, 2005,39(8):1111-1125.

[9]GONZLEZPERNíA J L, PEALEGAZKUE I, VENDRELLHERRERO 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a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 at a sub-national level [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2012,39(3):561-574.

[10]SCHIUMA G, LERRO A. Knowledge-based capital in building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city [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2008,12(5):121-136.

[11]CASSIMAN B, VEUGELERS R. In search of complementarily in innovation strategy: internal R&D and exter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6,52(1): 68-82.

[12]李东,连晨浩.中国各地区创新能力比较研究[J].经济论坛,2007(6):4-6.

[13]王立平,陈琛.创业、知识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9(5):60-66.

[14]FLORIDA R.The creative clas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J]. 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 2014,28(3):196-205.

[15]NELSON R R.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oretical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M]// KATZ J M .Technology Generation in Latin America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1987:78-93.

[16]TREVOR M. Technology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lessons from Japan[J]. R & D Management, 1989,19(3):278-279.

[17]OAKEY R.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J]. Research Policy, 1988,17(3):180-181.

[18]PORTER M E,STERNS. The new challenge to America’s prosperity: findings from the innovation index[R]. WASHINGTON,D.C.:Council on Competitiveness,1999.

[19]FURMAN J L, PORTER M E, STERN S.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 2002,31(6):899-933.

[20]柳卸林,胡志坚.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J].科学学研究,2002(5):550-556.

[21]余以胜, 赵浚吟, 陈必坤,等. 区域创新体系中创新主体的知识流动研究[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7):59-63.

[22]TENKASI R V, JR R J B. Exploring knowledge diversity in knowledge intensive firms: a new role for information system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Management, 1996,9(1):79-91.

[23]JEHN K A, NORTHCRAFT G B, NEALE M A. Why Differences make a difference: a field study of diversity, conflict, and performance in workgroup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1999,44(4):741-763.

[24]BERLIANT M, FUJITA M.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economic growth[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 2011, 77(4): 856-884.

[25]BRUCE S T, CHRISTIANE H. Knowledge intensive, technical and other services: patterns of competitiveness and innovation compared [J]. Technology Analysis & Strategic Management, 2002,14(2):163-182.

[26]RAFOLS I.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diffusion: measures and mapping of diversity and coherence [C]// DING Y, ROUSSEAU R, DIETMAR W. Measuring Scholarly Impact: Methods and Practice. Heidelberg: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4:169-190.

[27]AMABILE T. Creativity in context [M]. Boulder: West view Press, 1996:113.

[28]BARRA C, ZOTTI R. The contribution of university, private and public sector resources to Italia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n) efficiency[J]. 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 2018,43(2):1-26.

[29]魏丽,卜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经济增长促进效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18):48-56.

[30]赵大丽,江媛,孙道银.基于吸收能力中介作用的知识获取与区域创新能力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8(19):153-160.

[31]FLEMING L. Recombinant uncertainty in technological search[J]. Management Science, 2001,47(1):117-132.

[32]SORENSON O, RIVKIN J W, FLEMING L. Complexity, networks and knowledge flow [J]. Research Policy, 2006,35(7):994-1017.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Based on 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

Qu Hui1, Yan Fei2

(1. Libary of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21, China;2. Library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existing studi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and measure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apply them to the evaluation of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some useful attempts for relevant researches and practice works. Taking the data of 9 cities in Fuji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 and GDP,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idea of evaluating regional innovation ability based on 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 has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evaluation method; knowledge innovation; industrial knowledge diversity

中图分类号: F273. 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7695( 2019) 20-0039-06

收稿日期: 2019-04-30,修回日期: 2019-07-01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区域创新中的知识扩散规律与保障机制研究”(14CTQ020)

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9.20.005

作者简介: 瞿辉(1980—),男,四川射洪人,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知识创新与管理;闫霏(1984—),女,河南平顶山人,博士,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

标签:;  ;  ;  ;  ;  ;  

基于产业知识多样性的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