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性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相关性论文,因素论文,物流论文,网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引言
网络技术的普及为物流服务的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物流网络化趋势不可阻挡[1],物流业正在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化的综合服务体系,物流的网络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物流资源网络化发展的实践催生了物流网络理论和物流网络化的实现[2]。可以通过物流组织间的合作,提高资源的共享率[3],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与共享,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意义一方面表现为有助于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有助于不同核心竞争力的企业通过网络化协作共同提供完整优质的物流服务。本文通过对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探求物流网络的动态协同的决定因素和决定方式,以期为物流网络节点决策、网络管理的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2 文献综述
2008年,鄢飞在《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分析》中指出物流网络的协同是物流网络系统的各要素、各环节、各节点企业在资源、目标、运作等方面彼此协作、协调与配合,物流网络系统与服务对象以及外部经济、社会、自然环境之间协调与配合,以实现各成员和物流网络整体价值增值和功能提升的过程[4]。
关于协同影响因素,国内外的大量文献对此进行了研究。信任作为构建协同关系的关键性因素,对物流网络协同下的企业节点的协同效果和协同绩效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通过逐步回归分析验证了,与交易关系相比,协同关系的建立对顾客满意度以及协同伙伴的绩效都有更大的贡献,并且验证了在相关因素中,信任因素对于满意度和绩效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5]。同时信任对于协同伙伴之间的知识获取也有着正向关系,节点企业从协同伙伴获取的知识越多,企业自身技能水平和竞争能力提高就越大,这在客观协同绩效和主观协同绩效上均有体现[6]。在国内的研究中,也出现将影响因素分层的现象,在2005年张翠华研究了供应链协同的因素模型,将因素进行分层,如:联盟伙伴关系层,包括信任、知识获取等因素[7],而彭志忠(2008)在《供应链协同绩效评价体系实证效应分析》中谈到因素可分为组织战略层和业务策略层[8]。
在对以往文献总结的基础上,本文将研究信任因素、交流因素、知识获取因素、资源可得性因素、宏观环境因素、物流能力因素和契约正规化因素对协同的影响,同时探究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3 研究思路和问卷设计
3.1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首先通过理论研究,在对以往文献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找到了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而且影响程度较大的影响因素,如:信任、知识获取、信息共享、物流能力、契约正规化。然后,经过对一些物流企业和企业的物流部门进行调研,发现除了以上因素外,资源可得性和物流行业环境也是企业在合作过程中比较注重的。最后,经过演绎和归纳,本文最终确定了以上因素作为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会影响物流企业间的企业协同。同时,本文根据参考文献提出了协同会对企业的绩效有正向影响的假设,建立理论模型。为了形象的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建立了模型,并通过模型来研究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影响因素(如图1所示)。在研究初期,本文先采用SPSS验证各因素与协同的相关性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之后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3.2 问卷设计和调研情况
在问卷设计方面,首先,本文找出了国外曾经对这些因素做过实证研究的文献,包括信任、知识获取、信息共享、物流能力和契约正规化,采用其部分量表。在资源可得性和物流行业环境的量表设计时,本文根据调研情况和文献基础,并通过专家指导,自行设置题目,争取能够最大程度的表示该因素,从而得到了最终的量表。
在调研方面,本文采用问卷、实地调研、检索书报刊物、现场采访、个别交谈等方式相结合,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物流公司中铁集装箱乌鲁木齐分公司、新疆亚欧大陆桥国际物流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铁快运新疆分公司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一些物流公司主管人员进行现场采访。设计初步问卷并进行预调研获取大量实证数据,经过对预调研结果信度和效度的整理分析后得到后期调研问题、确立重点调查问题并形成最终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对北京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北京高等院校的在职MBA、EMBA进行现场问卷调研,累计回收有效问卷316份,有效问卷289份,有效率91.5%。
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文找出了“物流网络协同”中影响协同的因素问题,每个题项都采用李科特(R.A.LIKERT)5点尺度进行测量(5分表示非常满意,1分表示非常不满意),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Alpha系数分析,再对量表的所有项目进行内部一致性分析,所得结果见表1。
总体Alpha系数为:alpha=0.934说明整个量表信度非常好,整体上不需要进行修改,每个项目都可以保留。同时数据的信度(KMO值)总体为0.868,说明因子的分析效度达到标准。由此可见该量表的设计基本合理,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4 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
4.1 样本初步特征分析
在表2中,显示了各个企业在每种因素中满意度所占比例。在被调查的与物流企业合作的企业中,物流代理、仓储业、运输业、流通加工、配送方面的企业所占比例很小,反而是生产制造业所占比例较大约为31.14%,占54.33%的其他类型企业涉及建筑、医药、银行、通信、教育等诸多方面,初步表明物流在现代社会所涉及到的领域广泛,具有普遍存在性。在影响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因素中,效率和价格占到绝大多数,分别为37.37%和38.75%,证明了现在社会因其快速发展,高效率已经成为企业在选择物流配送时的重点考虑因素,也由于受到成本的制约,价格因素不得不被纳入考虑范畴。同时调查还体现有极少一部分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物流企业的服务态度、应变能力等因素。在被调查者所在企业与物流企业合作是否成熟的调查中,有90.31%的受访者在“企业与物流组织间的合作是针对固定的一项或几项业务的”的选项中选择了“是”,表明企业与物流公司的合作基本是长期的、固定的,同时固定的合作业务可以让两个公司之间产生了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整个调查结果表明其他企业与物流企业的合作空间还很大,同时绝大多数“中性”的结果表明物流企业应注重其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
4.2 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与协同效果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各因素与物流网络协同效果和企业绩效基本都是呈高度正相关的,在对协同效果的相关分析中,契约正规化、知识获取和交流与协同效果的相关度最高,而在对企业绩效进行相关度分析时,契约正规化、知识获取和信任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度最高。表明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对协同效果和企业绩效是有一定影响的,也说明之前的假设是正确的。但是因素之间以及因素是如何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本文在之后将会用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进行验证。
4.3 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对于物流网络协同服务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通过归纳演绎得到了七个影响因素,即信任、知识获取、信息共享、物流能力、契约正规化、资源可得性、物流行业环境。这些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见表4。
除了资源可得性和宏观环境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度比较低之外,其他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度都很高。信任和知识获取两个影响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度最高,即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如与信息共享、物流能力、契约正规化等都有很高的相关度,表明其他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信任来影响物流网络协同,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也说明本文在之前的假设是成立的,即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进一步表明各因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和对最终效果的影响。
5 结论
(1)信任因素、交流因素、知识获取因素、资源可得性因素、宏观环境因素、物流能力因素和契约正规化因素7个因素对物流网络协同效果和企业绩效都有直接影响,其中契约正规化、知识获取、交流和信任与协同效果和企业绩效的相关度最高,表明这些因素与协同效果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而且这些因素也是影响物流网络协同服务的关键因素。
(2)除了资源可得性和宏观环境与其他因素之间的相关度比较低之外,其他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度都很高。信任和知识获取两个影响因素和其他因素的相关度最高,即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其他因素可以通过影响信任来影响物流网络协同,信任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