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浙江宁波 315032)
【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120例进行临床研究,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患儿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均接受门诊常规护理,研究组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依从性及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依从性优良率为95.36%,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89%,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9.82%和77.86%(P<0.05)。结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门诊输液患儿抵触情绪,改善其遵医行为,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效率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门诊输液;心理护理;患儿;静脉穿刺;遵医行为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7-0183-02
静脉输液是临床较为常用的护理操作,相较于其他侵入性配合护理,静脉输液的护理难度较小。但是,儿童群体普遍缺乏安全感,对输液针存在严重的惧怕心理,加之患儿静脉血管细小,使得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难度较大,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相对较低。鉴于此,本院积极探究提高门诊输液患儿治疗依从性及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的护理方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结合研究成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静脉输液患儿,1120例入选者中男童610例,女童510例,年龄为1~13岁。按照单双号分组法将患儿分入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560例,其中常规组和研究组1~3岁者分别有175例、182例,3~6岁者分别有250例、260例,6~13岁者分别有124例、129例。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未见明显差异(P>0.05),临床可比性较高。
1.2 护理方法
1.2.1常规组 接诊后,按照常规输液配合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主要内容有进行口头教育如告知患儿穿刺时勿晃动手臂或身体,输注药液过程中勿擅自调节滴速等,同时护理人员还应留意用药后患儿穿刺点、精神状态等的变化,避免危险发生。
1.2.2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健康宣教。详细告知患儿和家属输液相关注意事项,强调反复穿刺对皮肤和静脉的影响,使患儿和家属重视;嘱患儿输液期间勿按压穿刺点,同时注意活动时避免牵动输液管路,防止脱针或液体渗漏;告知患儿和家属药液输注完毕后,应留置敷贴,避免水渍污染穿刺点。清洁时应维持局部干燥,在短时间内避免洗浴。若穿刺部位红肿或出现明显不适应及时回院就诊。(2)心理疏导。接诊后,主动亲近患儿,在与患儿的沟通中注意评估其性情,认知能力、承压能力等,增加对患儿的了解程度,亦提高护理针对性;对于1~3岁安全感严重缺乏者应增加肢体接触,通过拉手、拥抱等给予患儿安全感,取得其信任,而高年龄段患儿可尝试与其进行平等对话,尊重患儿的自我意识,注重询问或征求患儿的意见[1],运用语言沟通技巧激励患儿坚强面对穿刺;留意患儿情绪变化,及时了解引起情绪波动的原因,尽力予以调节,避免患儿哭闹影响治疗;为患儿营造舒适、童趣的输液环境,可在输液厅添置视频播放器等或张贴卡通贴画等,以转移患儿注意力,使其放松身心;护理期间,多使用鼓励、表扬等积极用语,诱导患儿改善自我行为;对于高年龄段患儿,在沟通时避免将其与其他同龄患儿比较,以免激怒患儿,伤及患儿自尊心。(3)用药观察。穿刺时,护理人员应注意动作轻柔,找准静脉后果断刺入,做到狠、准、稳;给药期间,应主动询问患儿感受,避免滴速过快引起其身体不适。同时,留意患儿精神状态变化及穿刺部位是否有红肿迹象,避免不良反应发生;做好不良反应防范措施,以护理细节赢得患儿和家属的信任和支持。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依从性,并对比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其中,患儿不哭闹,可安静接受穿刺、输液,甚至可主动伸手配合视为优,患儿稍有不情愿,予以语言和肢体安抚可接受穿刺、输液视为良,抵触情绪强烈、哭闹不止,需要强制约束进行穿刺、输液视为差。治疗依从性=(优者+良者)/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不同年龄段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比,详见表。
2.2 对比两组一次静脉穿刺成功率
研究组和常规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者分别有509例、436例,一次穿刺成功率依次为90.89%和77.86%,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小结
在儿科门诊静脉输液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扎实的静脉穿刺基本功仅是保证静脉输液顺利的条件之一,输液患儿的遵医行为即配合度亦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2]。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尝试采用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儿穿刺配合度,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1~3岁者、3~6岁者、6~13岁者依从性优良率分别为90.11%、94.62%、96.12%,依次高于常规组的74.29%、83.60%、87.10%(P<0.05),提示低年龄段患儿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较高年龄段患儿更为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有必要施以针对性护理。而研究组围绕不同年龄段患儿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后,患儿依从性明显提升,表明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遵医行为。研究组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为90.89%,高于常规组的77.86%(P<0.05),提示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可安抚并缓解患儿不良情绪,诱导患儿主动配合静脉穿刺操作。
综上所述,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能够缓解门诊输液患儿抵触情绪,改善其遵医行为,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是提高门诊护理质量和效率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万波.门诊输液患儿心理护理[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255-256.
[2]祁桂芝.心理护理干预对门诊输液患儿静脉输液效果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4):226-227.
论文作者:李丽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2
标签:患儿论文; 静脉论文; 门诊论文; 个体化论文; 心理论文; 常规论文; 年龄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9月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