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和默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小学语文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人们这样评价朗读——“没有琅琅的读书声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同样,当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之后,如果不进行默读训练,也算不上一节好的阅读课。因为大纲中规定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就是指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
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就是朗读。朗读是眼、口、目、脑并用的阅读活动,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不出声的读书就是默读。默读是眼、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默读的要求是“边默读、边思考、有一定的速度”。
由于读的方式不同,作用也不完全相同,听课中发现有的老师不能正确地使用(或交替使用)这两种读书方式,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如“快速朗读第×自然段”,“快速读”和朗读的要求“流利、有感情”是不同的。这种提法显然是不符合要求的。再如“齐读第×段,认真思考××问题”,朗读本身就有一个速度问题,齐读时更要求速度划一,“认真思考”则要有时间保证,快不得,二者也是矛盾的,应该是“默读第×段,认真思考××问题”。有的老师要求一年级学生默读,也有的中高年级理解课文中该默读的地方却统统用朗读,影响了默读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进行朗读训练,什么情况下进行默读训练,这是在备课中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
以下几种情况应该朗读。
1.低年级以朗读为主。大纲中规定一二年级“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义务教育教材(人教版)五年制第四册第11课(六年制第四册第10课)开始第一次提出“默读课文,回答问题”,这就是说在这之前只要求朗读。这是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的,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从朗读训练入手的。低年级儿童的内部言语没有很好地发展起来,注意力不稳定,要靠朗读出声的言语来组织思维和依靠生动的音调来理解所读的东西,使自己对教材的注意保持稳定,从而把书面文字的感知与它的含义联系起来。离开了朗读,低年级儿童很难理解课文。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有规律的眼动习惯,有音可闻,可以限制学生朗读时字句的重复,对培养言语表达的流畅性也十分有利。低年级老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每一篇课文正确、流利地读下来,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再要求有感情朗读。
2.刚接触的新课文或检查预习时要朗读。只有出声地读才能检查能否正确地读出字音,“正确地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上新课开始时用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利用注音达到正确地读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常用的方法是“自由小声读”。有的教师上课直到一课书上结束了还有相当的学生读不下来。我们在听课时曾测试过部分班级的学生,一课书上完后留一组同学“开火车”一人一个自然段诵读课文,结果城市学生好、中、差各占三分之一,农村学生中读不正确的学生达一半。“差”生是指“正确地读”都做不到的学生,即达不到“用普通话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确、读清楚、不丢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字句、不顿读、不唱读”这一标准的学生。试想一下一课书学习完后有一半或三分之一学生连课文都读不下来的语文课效率是怎样的?所以,笔者认为无论什么样的班级,学习语文首先得把课文正确地朗读下来,继而达到“流利地读”,即“读得通顺流畅,节奏自然,过渡适当”。待理解了或结束一课时进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即“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重音、速度、停顿表达出来”。那种不让学生熟读课文,一上讲台就喋喋不休地讲解的教法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3.为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进学生的文字鉴赏力,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是在或通过讲解、或通过自学(默读理解)、或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的朗读,也是阅读教学按照“由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顺序进行教学中回归整体的一种方式。“文章的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去,朗读是跃出纸外”。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进入情境、脑中浮现出生动的画面,把文字还原回生活,可丰富想象力,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性,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这种发自内心的有感情的朗读,对培养学生欣赏祖国语言文字美的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朗读是检查学生对教材的理解的一种方式。如同演员,理解越深刻越能进入角色。
凡是学生理解了的课文,学生读得不仅正确、流利而且感情投入,理解越深刻,读得越感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感情的流露是否自然,在技巧上是否处理好了重音和停顿、是否正确运用适当的语调、速度和节奏等来衡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阅读能力的发展水平。不少地方改革语文考试方法时把朗读作为重要的内容。
5.要求背诵的课文得先朗读。朗读可以建立并促进学生视觉、听觉、思维三者间的联系,提高记忆的速度,所以背诵要建立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此外,诗歌、童谣以及课文中对话、抒情句要让学生通过朗读加深理解。
除上述情况一般采用默读。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学习默读,在教学中逐步做到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配合使用,到高年级把默读训练作为重点。默读比朗读少了一道发音的程序,言语、听觉无须结合,所以速度比朗读快;默读又可以回视或重复看,所以便于学生思考。课文中难以解答的问题一般都要通过认真的默读去解决。学生在默读过程中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边批画、边组织语言,在内部言语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应成为高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
这里要强调的是:默读是最基本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朗读是语文学科运用的教学方式,那么默读则是在学习其他学科中普遍采用的方式,学生的各科学习都与默读相关,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通过默读的方式体现的。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的整个乃至一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进程。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特殊任务,所以语文教学要特别加强默读训练。
搞好默读教学有两个问题值得重视。
一是做好朗读向默读的过渡。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就要有意识地将大声朗读和小声朗读配合起来。小声朗读阶段是默读开始形成时的有声阶段,在此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进入无声阶段(第二册下,第10课后),只用眼、脑,不用耳、口,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直至四年级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养成边读、边想、边批画的习惯。
二是与原大纲比较,新大纲对默读要求的提高体现在从五年制第九册第二单元(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开始要“有一定的速度”,即要在限定的时间内能较快地读完该读的内容。
怎样才能有一定速度?一般做法是:
1.不要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应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2.眼停的次数、时间要逐步减少,尽量不出现回视。
3.扫视的范围应逐步扩大。
4.根据所带的问题的不同,学会运用通读、摘读、跳读(寻读)等各种不同的方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