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论》与现时代——纪念列宁诞辰140周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帝国主义论文,列宁论文,诞辰论文,现时论文,周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和理论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和伟大领袖,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缔造者——列宁诞辰140周年。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写成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简称《帝国主义论》)这部划时代的著作,对20世纪的人类历史发展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这部著作发表至今90多年过去了,虽然当代资本主义和世界社会主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基本理论仍然闪耀着科学真理的熠熠光芒,指引着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伟大征程。坚持列宁《帝国主义论》的基本原理,并将它与当今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理论学说,对于认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争取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高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伟大认识成果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说过: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①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是解决俄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爆发帝国主义战争的时代条件下,如何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夺取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这一历史性课题应运而生的,是系统研究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运动规律和发展趋势的科学理论。
众所周知,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在19世纪60—70年代发展到了顶点,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到19世纪末出现经济高涨和1900—1903年爆发经济危机,垄断资本主义得到普遍发展, “发达的资本主义转化为帝国主义”②。这是由于:一方面,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蒸汽时代提升到电气时代;新的炼钢法、内燃机、合成燃料等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部门相继出现,重工业逐渐取代了农业、轻工业上升为主导产业。生产力的大发展必然要求扩大企业规模,加快资本积累和生产集中。另一方面,自由竞争加强了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分化,在各个部门形成了少数拥有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
伴随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矛盾,特别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宗主国和殖民地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都空前激化,并导致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资产阶级思想家、政治家引用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材料为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辩护,为金融资本的既得利益寻找借口,掩盖帝国主义的实质和矛盾。右派社会民主党人跟在资产阶级后面,抹杀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宣扬阶级合作和社会改良思想,支持本国政府发动帝国主义战争。对此,列宁指出: “所有的有产阶级全都转到帝国主义方面去了。‘普遍’迷恋于帝国主义的前途,疯狂地捍卫帝国主义,千方百计地美化帝国主义,——这就是当代的标志。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也渗透到工人阶级里面去了。工人阶级和其他阶级之间并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德国现在的所谓‘社会民主’党的领袖,被人们公正地称为‘社会帝国主义者’,即口头上的社会主义者,实际上的帝国主义者。”③
在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在帝国主义引发世界大战的条件下,究竟还能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尖锐地摆在马克思主义者面前。列宁顺应时代的要求,根据无可争辩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各国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说明20世纪初期,即第一次世界帝国主义大战前夜,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其国际相互关系上的总的情况。他先后在瑞士的伯尔尼和苏黎世的图书馆里查阅了大量的图书资料,从148本各种文字的书籍和刊登在49种不同期刊上的232篇论文中,作了约50个印张、共1000页的摘录、提要、笔记等(这些资料于1939年被汇编为厚厚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的笔记》出版)。正是在充分地占有和科学分析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材料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列宁才最终于1916年6月写成《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并于1917年4月在俄国出版。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正式诞生了,第二国际为帝国主义辩护的机会主义思潮趋于破产,社会主义也由此开始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二、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揭示
在列宁以前或同时代,研究帝国主义的不乏其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对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作了详细分析,预见到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导致垄断,并考察过股份公司、信用制度的发展过程和历史作用;恩格斯在编辑整理《资本论》第二、三卷时,阐述过卡特尔、托拉斯等垄断组织的出现及影响,分析了交易所的形成和作用。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批判性地分析和借鉴拉法格、希法亭、霍布森等人的理论成果,对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新情况及其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帝国主义的科学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宝库。
首先,列宁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本质内涵和主要特征。列宁认为,帝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外扩张和侵略政策而且是经济关系,不同时代的帝国主义建立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他把帝国主义明确地定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并概括了它的五个基本特征: (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这样高的程度,以致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已经融合起来,在这个“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了金融寡头; (3)和商品输出不同的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4)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 (5)最大资本主义大国已把世界上的领土瓜分完毕。④ 二战后,随着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资本主义大国直接瓜分世界领土的罪行难以为继了,但帝国主义的基本特征至今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每个方面都发展到了极端。历史证明,列宁当年对帝国主义本质特征的分析和判断是正确的。
其次,列宁深刻揭示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由于从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并不消除自由竞争,而是凌驾于这种竞争之上,与之并存,必然产生许多特别尖锐、特别剧烈的矛盾、摩擦和冲突。列宁明确指出: “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这一切产生了帝国主义的这样一些特点,这些特点使人必须说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趋势之一,即形成‘食利国’、高利贷国的趋势愈来愈显著,这种国家的资产阶级愈来愈依靠输出资本和‘剪息票’为生。”⑤ 他还指出:根据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的全部论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应当说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⑥。有的人以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来美化资本主义,否定帝国主义的垂死性和腐朽性,这是毫无道理的。列宁似乎预见到有人会在这里做文章,所以同时写下了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如果以为这一腐朽趋势排除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那就错了。不,在帝国主义时代,某些工业部门,某些资产阶级阶层,某些国家,不同程度地时而表现出这种趋势,时而又表现出那种趋势。整个说来,资本主义的发展比从前要快得多,但是这种发展不仅一般的更不平衡了,而且这种平衡还特别表现在某些资本最雄厚的国家(英国)的腐朽上面。”⑦ 从这些精辟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列宁《帝国主义论》深远的洞察力和科学的预见性。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同样,列宁创立的帝国主义论也不是封闭的、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开放的、不断创新的理论,它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革,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战后,帝国主义发生了部分质变,从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先后发展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有的学者称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垄断资本集团更加强大,跨部门、跨行业的超级企业和巨型跨国公司加速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经从一国扩展到多国,逐渐形成全球规模的生产和销售体系。据联合国贸发组织的统计,早在19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的总数就达到6.3万家,共有国外分公司7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50%、国际贸易的50%以上、国际直接投资和民用科技开发和转让的90%。近几年来,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程度大大提高。1995年全球最大的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的41%,到2004年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海外资产占其总资产比例就上升到53%。海外资产总额则从1994年的9000亿美元上升到2004年的47280亿美元,10年中增加了4倍。同一期间,最大100家跨国公司海外销售占其总销售的比例从46%增加到56%。在当今世界,国际垄断资本可以说无孔不入、无处不在,任何国家、任何企业甚至各国的国计民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国际垄断资本的冲击和影响。帝国主义的本质没有变,但它同列宁在帝国主义论中讲的已经是不可同日而语了。
三、当前发生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证明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正确性
近年来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更加证明了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正确性和洞察力。世界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标志是:真正意义上的包括技术市场、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在内的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在这种全球化中确立起来的国际垄断资本的全球性统治。列宁当时在分析垄断资本主义时,特别强调资本与生产的高度集中、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的结合以及金融寡头的形成,指出“帝国主义的特点,恰好不是工业资本而是金融资本。”还说“金融资本造成了垄断组织的时代”⑧。当今金融资本国际化和市场经济全球化,以及庞大的跨国资本、巨型跨国公司和金融垄断寡头主宰着世界经济。只要他们出了问题,就会危及世界经济,以至引发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今天发生的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就是金融资本的高度垄断,以及在新自由主义模式作用下形成的巨大泡沫破裂的结果。可以说,列宁在90年前的预见,今天已经变成了现实。
就连一些西方人士和媒体对这场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也进行了揭露。引起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用积极推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格林斯潘的话来说,是政府管理不力,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的结果。他在《华尔街日报》撰文说“在过去五年的市场乐观情绪下,这场危机迟早都会发生。即使不被次级债定价不当的问题引爆,也会因为其他市场领域的问题而被点燃。”2009年2月4日澳大利亚《月刊》杂志刊登该国总理陆克文的文章,更明确地指出“新自由主义是全球金融危机祸首”,说“这一后果的始作俑者就是过去30多年以来自由市场意识形态所主导的经济政策”。该文还写道, “新自由主义及其所伴生的自由市场至上主义,不过是披着经济哲学外衣的个人的贪欲。”这里所谓“贪欲”不正是列宁所说的帝国主义腐朽性的表现吗!再比如,美国著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说, “金融危机使新自由主义模式进入了死胡同”。就连美国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离职后去了约翰·霍布金斯大学,他研究的课题是: “资本主义崩溃及其未来”。有的西方学者还从道德层面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穆罕默德·尤努斯认为,资本主义金融危机源于资本主义的唯利是图、贪婪以及道德沦丧。《纽约时报》一位专栏作家呼吁,“我们需要的不仅是金融救援,我们需要的是道德救援”。⑨ 唯利是图、贪婪正是资本主义本质在人们思想、道德方面的集中表现。帝国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可以说在金融危机中表现得更加清楚。
当前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充分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解决自身面临的问题和矛盾,而且一步步地走向崩溃的边缘。对于社会主义来讲,对于社会科学来讲,这是一个百年不遇的历史机会,通过对当前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和发展极限,认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理论和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深远历史意义,用新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四、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锐利思想武器
列宁的帝国主义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本质规律,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的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在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指引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才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并一度形成了一个与帝国主义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和面貌。列宁的帝国主义理论不仅得到了社会实践的反复检验,而且显示了变革世界的伟大力量,充分证明这一理论是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指南和重要法宝。
列宁帝国主义论对殖民地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开展民族解放斗争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新特点,将《共产党宣言》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扩展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主张“把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民族问题的革命纲领联系起来”。⑩ 正是在列宁的指导下,共产国际正确地制定了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政策,推动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和帝国主义国家里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使帝国主义的旧殖民体系和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遭到了沉重的打击。实践证明,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对于巩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反帝统一战线,加强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战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吸取了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陷入危机和战争、促发社会主义革命的教训,在不触动资本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了一些调整和改良。然而,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本质属性——垄断,以及由垄断所产生的帝国主义的寄生性、腐朽性和垂死性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党的第一、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在1989年指出: “列宁论帝国主义的五大特点和侵略别国、互相争霸的本质,是不是过时了?我看,没有过时。” “那种认为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已经过时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非常有害的。这个问题,到了大呼特呼的时候了。”(11) 特别是苏东剧变以后,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等一些主权国家相继遭受美英发动的高科技战争的打击,古巴、中国、朝鲜等社会主义国家也受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甚至武力颠覆的威胁。建立一个“没有边界的、全球性的新美利坚帝国”已经成为了美国政府的根本战略。近年来,英美学者鼓吹“新帝国”和“新帝国主义”,某些政要也奉行新帝国主义的政策,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国内外的有识之士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正确把握时代的性质和帝国主义的本性及其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影响,仍然离不开列宁帝国主义论的指导。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大发展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体系既互相并存,又互相斗争。只要社会主义还只是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帝国主义包围社会主义的态势就仍然存在;只要社会主义国家在科技、经济等方面还相对落后,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就不会改变。邓小平同志告诫我们: “一个冷战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12) 我们只有在积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的同时,自觉抵制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和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世界社会主义在21世纪再次走向复兴与高涨!
注释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544页。
②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6页。
③ 《列宁专题文集》 (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5页。
④ 参见《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5—176页。
⑤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⑥ 《列宁专题文集》 (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
⑦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0页。
⑧ 《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8、153页。
⑨ 参见《“海啸”起处神话灭——怎么看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 《光明日报》2009年8月27日。
⑩ 《列宁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77—78页。
(11) 《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0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4页。
标签:帝国主义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本质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