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妇幼保健院 154002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使用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诊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检查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实验组采用介入性超声影像检查(同一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检查方法),比较两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16例确诊为肝脓肿,16例确诊为肝癌,23例确诊为肺癌等,其临床相关疾病确诊率为95%和对照组(90%(72/80))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上使用效果较好,患者准确率和治愈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临床效果
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 ultrasound)是临床上常用的诊断方法,从大的角度来说它属于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这种诊断方法和传统诊断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超声能够让医护人员在超声的引导或者辅助下完成对一些疾病的活检、药物的灌注、插管等操作从而帮助患者提高临床治愈率[1]。为了探讨临床使用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诊治的临床效果。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8.41.5岁。患者中,18例为囊肿,12例肾脏疾病、11例肝、胆疾病,13例脓肿,16例胸腔占位性病变,10例其他。患者来我门诊后,立即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患者得到确诊,患者没有甲状腺等其他疾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检查,实验组采用介入性超声影像检查,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测定,如:出血、凝血酶原时间等;患者在诊断前6-12小时要禁食。穿刺前,医护人员先对患者进行常规的检查,对病灶大体位置有一个了解,然后确定患者穿刺部位。当确定好穿刺部位后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将引导针沿探头穿刺患者胸、腹壁,并且在荧光屏幕上监视穿刺针前进的位置和方向。如做细胞学检查则拔出针蕊,接20ml空针抽吸后涂片送检;如对于脏器囊肿患者穿侧后可以在抽尽囊液后注入无水乙醇,然后待5-10分钟后抽出;如需置管引流脓肿则放置引流管接好无菌瓶;肾组织活检则提取-3块肾组织放置甲醛瓶中送检[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16例确诊为肝脓肿,16例确诊为肝癌,23例确诊为肺癌等,其临床相关疾病确诊率为95%和对照组(90%(72/80))相比优势显著(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介入性超声是医学超声诊断中重要的诊治方法之一,介入性超声的应用使得人体一些隐性疾病的确诊率明显提高,并且这种诊治方法能够活检穿刺提供一定帮助,如:观察肾小球组织的改变、疾病的发生、发展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超声引导介入性检查的应用有诸多有优点:(1)可以同时显示穿刺过程的体内情况尤其对较小病变及有活动度的肿物,有准确的目标,并通过不同的方向进针;(2)可以进行多次穿刺而无放射性;(3)诊断操作比较简便,对患者损伤小;(4)诊断后并发症少,不会对患者产生影响;(5)费用低廉。介入性超声的合并症根据有关文献报导约为0.5%,而死亡率仅为0.008%。所以,只要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术前熟知肿物的位置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操作仔细,就可大大降低其并发症[3]。本次调研中,实验组16例确诊为肝脓肿,16例确诊为肝癌,23例确诊为肺癌等,其临床相关疾病确诊率为95%和对照组(90%(72/80))相比优势显著(P<0.05),由此看出: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介入性超声医学影像在临床上使用效果较好,患者准确率和治愈率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杨嘉嘉,林礼务.超声介入注射无水乙醇治疗肝癌的研究现状及进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4(2):293-296.
[2]董宝玮,梁萍,于晓玲,等.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早期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中华医学杂志,2012,86(12):797-800.
[3]王继营,李峻,仲荣达,等.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同步治疗壶腹部周围癌的疗效分析.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0,17(6):458-460.
论文作者:王天淼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超声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方法论文; 脓肿论文; 疾病论文; 医学影像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