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_董天兵

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_董天兵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 广东江门 529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需求量正在逐年增加,电网规模扩张迅速。变电站是电网主网中最重要的生产场所,其数量及管辖设备量急剧增大。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复杂,工作量大。然而,近年来变电运行人员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在电网精益管理的形势下,变电站运行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鉴于此,本文就变电站运行规范化管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从而保证变电运行管理规范、生产高效。

关键词: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

1变电站管理现状

变电站是重要的电力生产场所,管辖设备多,生产维护责任压力大,特别是220kV及500kV变电站,微小的事故可能导致大面积停电。在供电可靠性高要求的形势下,如何将变电站事故事件发生几率降至最低,是变电管理面临的挑战。

变电站涉及众多的生产管理领域:核心业务为巡视、维护、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看似简单,但是延伸出大量需要运行人员掌握的技能和承担的工作:图档资料管理、设备台账管理、两票规则学习、调度业务联系、信息系统使用等。

除了核心生产业务工作外,变电站消防、视频、工程技改、安健环、空调维护、工器具、厨房后勤、绿化维护、门卫安保、考勤管理等等,都由变电站人员作为直接管理人。

近年来,随着电网扩张,一个巡维中心管辖的变电站数量增加,但是运行人员不变,无形中增大了工作量。同时,变电运行人员年龄结构“老化”情况严重,部分变电站平均年龄达到40-50岁,在变电运行管理信息化、精益化程度日益提高的今天,全员完全胜任所有工作有一定难度。

变电站管理模式相比十年前有了很大变化,结束了粗放型的管理,但是离规范高效的管理模式还相距甚远。人员思想僵化,封闭的工作环境,枯燥重复的变电运行工作,导致人员积极性不足。电网结构庞大,上层声音向下传递不畅,是导致人员活力不足的原因之一。

2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包括值班管理、设备差异化运维、电气操作管理、现场工作管理、资料与台账管理、安健环设施管理和班组管理,共七部分,基本涵盖了变电运行管理的方方面面。

七大部分几十小项的内容,由少数几个人统筹跟进会力不从心,需要分工负责。但是目前大多数变电站管理中,这些内容通常由少数班组骨干跟进,甚至是由班站长包揽,不仅分散了生产管理的精力,工作漏洞较多。

资料图档管理难度大。变电运行涉及资料库巨大,包括固定的设备及办公基础资料及班务管理资料等临时性资料。这样庞大的资料库如何分类建立目录,如何更新,如何共享读取,同时确保资料的唯一性,是运行人员多年来一直在探究的问题。倘若能够按照一定的体系框架建立资料库,方便调取和存放,将会提高班站管理工作效率,避免查找资料上浪费时间,也避免重复的资料统计。大多数变电站的资料存放并不令人满意,需要优化存储方式和读取路径。

人员思想僵化,不能够主动适应新的管理模式。变电运行人员对上级的规章规定理解认识不够深入,认为只是一种形式化的东西。其实,管理上的变革是引入他山之石的经验,并经过科学的讨论后下发推广的,必定有其价值所在。工作中打破原有工作模式,来形成新的工作模式,这个过程有点痛苦,每个人都会有抗拒,但是一个阶段后回头,会发现欣喜的成果。

重复工作,形式工作依然存在,是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的绊脚石。变电运行乃至整个电网管理,从十年前粗放型管理到今天精益化管理,从纸质资料记录的现场管理到今天生产系统为主体的信息化管理,许多工作依然在新旧工作模式之间交替进行。例如:目前在用的变电站运行检修规程,沿用没有信息系统年代的模板,规程中的设备台账、操作记录等信息与生产系统数据重复,为了确保资料准确必须进行至少两次更新,工作量巨大,违背精益管理理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思路

对于现代电网变电运行管理人员来讲,在实际工作当中,要运用合理的管理模式,并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理顺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迫在眉睫。

3.1运行人员科学配置

工作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变电站或巡维中心虽然人员不多,占地不大,但涉及以安全生产为本的方方面面管理,变电运行管理需要有技能、懂管理、文理兼通、刚柔并济的复合人才组成的精锐的人才队伍。纵观广东电网多个500kV标杆班站,无一不是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变电运行队伍,充满活力,技术精湛,能够适应当前电网管理模式下的所有工作。

变电运行年龄结构,老中青员工合理分配,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老员工有其独特的优势,熟悉设备,经历多,自然经验丰富,在安全生产事故处理中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但是许多老员工对于生产系统使用,科技创新等工作并不擅长,这时候就可以发挥青年员工的作用。

3.2变电运行管理上层合理设计

变电运行规范化工作开展不顺畅,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是其原因之一。另外,管理部门和班站共同持有同一份资料,在更新管理上各做各的,无共享渠道,造成工作重复,更新不及时不彻底,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变电管理部分需要将变电运行规范化内容梳理,经过讨论成文下发,统一策划、统一执行,包括规范性文件收集及存放,规范指引等。例如:班站的人员名单和资质,在人资管理人员处有详细的存档,每个班站无需再次建立自己的资料库,需要查阅时从人资管理人员那里统一调取即可。

3.3班站内合理分工各司其职

变电运行业务领域非常宽泛,相应的标准、规程规定及业务指导书数量庞大,一个人熟悉了解所有业务领域,相对困难。这时候,需要合理分工,每位员工负责跟进并负责处理相应领域的工作,负责资料存放、运维管理、收集新的标准规定并同其他员工宣贯等等。班站长也需要了解,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大体掌控,具体细节由各领域负责人细致落实。

3.4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

旧体制下形成的价值观念是阻碍企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旧的价值观念的弊病就在于它具有封闭性、束缚性和保守性。随着信息化在供电行业深入应用,变电运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变电运行规程为核心的纸质运维管理模式已经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信息系统为核心的设备、资产、安全等管理工作。一些工作二三十年的运行前辈,思维停滞,对新的管理认可度不够,对信息系统的使用不熟悉,影响生产业务开展。因此,要通过各种途径,帮扶、激发老员工的积极性,使其尽可能融入新的信息平台运维管理模式。

3.5文化聚人心

加强班组文化建设,可以使得企业文化的深入开展得到推动,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班组文化建设也是企业管理的最终落脚点。抓好班组思想文化建设将有力地增强班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职工面貌奋发向上,富有朝气,班组各项工作都好开展。

首先,班组精神是班组文化的核心。好的班组精神,能够充分展示班组的形象,创造班组信誉,促进班组工作。其次,营造班组特色文化。营造家的温馨,让员工在班组有家的感觉,使班组充满生机活力,携手并进,促进企业的和谐建设和发展。

4结束语

总之,变电运行规范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积累和改变。因为变电运行是一个复杂的生产岗位,所以规范化精益化生产显得尤为重要。当班站一步步把所有的工作推向正轨,原来复杂无序的工作将变得条理和清晰,生产效率自然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晓明.变电站规范化值班与安全运行[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13):3585.

[2]黎新图.变电运行班组规范化管理工作浅析[J].技术与市场,2012,12:202

[3]关灿强.变电站图档资料综合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机电信息,2018,10(27):135.

[4]黄宁.浅谈班组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2015,18(08):110.

论文作者:董天兵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9

标签:;  ;  ;  ;  ;  ;  ;  ;  

电网变电运行规范化管理研究论文_董天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