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论文,新世纪论文,正确处理论文,合格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调整教育的培养目标,努力造就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笔者认为,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人的个性发展对合格人才培养的要求,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与更新上,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把德育放在首位
德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德才兼备是古今中外培养、鉴别和选拔人才的标准。
当今世界,道德教育已愈来愈成为整个教育的重心。70年代国际教育界最流行的用语“学会生存”,现已变成“学会关心”。也就是说,过去以知识和技能学习为主的模式已让位于以道德熏陶为主的模式。尽管各国的社会制度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不尽相同,但重视道德教育,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呼声是一致的。特别是一些在世界上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都把德育提到关系国家命运的高度,并由最高领导机构或政府首脑作出重大决策。如日本在1989年召开的“加强道德教育全国大会”上提出德育工作是关系日本21世纪命运的关键,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并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一直按照“智、德、体”次序实践的教育目标改为“德、智、体”的次序。新加坡学校德育被看作是教育政策的三大基础之一,新加坡教育目标分为“德、智、体、群、美”五个方面,简称“五育”,其中德育包括效忠国家、献身精神、廉洁奉公、诚实可信、尊老敬贤、助人为乐、社会责任感等内容;群育则包括群众观点、集体主义、互助合作、宽容大度等内容;美育则包括艺术美、个人修养美、社会美等内容。这样,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德育内容体系。
我国德育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教育史就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历史。古代的《大学》中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又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求知与修养相结合,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好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把学到的知识真正奉献给祖国和人民,也就难以大有作为。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注: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国高教研究》1998年第3期。)因此,德才兼备, 把德育放在首位,乃是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的第一位的要求。
二、正确处理通与专的关系,加强通识教育
对于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国际上存在着两种影响较大的基本模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模式,它比较强调人才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适应性,从而培养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的人才。另一种是以前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模式,强调按国民经济具体部门和某些地区的具体要求“对口培养”精通业务的“现成专家”,因而专业面相对较窄,但对专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严格。所谓“通才”和“专才”之争,其实质是如何根据本国国情,处理好基础与专业、知识与能力、大学教育与大学后教育的关系,从而培养出有利于增强本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等教育是学习苏联按专业培养人才。近年来,教育理论界倾向于培养通才,并且已借鉴西方国家某些做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培养通才的措施。通过对教育思想的讨论,目前比较普遍的意见是:在我国应是“通”与“专”的结合。一方面,“通”是“专”的基础,没有广博的基础,“专”就深入不下去,达不到精深的目的;另一方面,“专”对“通”又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真正精通一门专业知识,常常使人能够很快掌握相近或相关学科知识,学科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即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相通的”,从这一点来说,“专”也是“通”的前提。因此,培养新世纪合格人才,既要加强通识教育,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要在“通”的基础上有所“专”,掌握一定的专门知识而又能融会贯通。
当前,尤其要加强通识教育。“通”即通晓,明白,高尚;“识”指见识深邃,目光远大。通过通识教育,促进学生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了解,扩充知识面,开阔文化知识视野,使学生看到不同学科、课程及其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观念,促进不同学科知识及思维方式的相互迁移。特别是在现代新科技革命条件下,世界科技与文化、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已呈高度融汇渗透之势,“综合优势”与“博才取胜”正成为各国科技发展的共同取向。如日本提出高等教育要培养面向国际、面向21世纪的“世界通用的日本人”;英国呼吁“应给他们(指学生)更普遍的教育”;法国提出要培养“不受任何学科界限束缚的人”,使学生的知识结构由“深井型”改变为厚基础、宽口径的“金字塔型”;比利时则努力培养“能看到最不同的学科领域间的相互联系的人。”同时,通过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普遍进行一些基础性的语言、文化、历史、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以及一些不直接服务于专业教育的人人皆需的实际能力的培养,使人们在接受一定的通识教育之后,以一定的知识领域为基础,向外迅速接触各种文化领域的营养,用一种适应时代的文化内容来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使心灵的内涵不断加宽加深,生活的意义及价值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因而能在自身所受的专业教育中保持自由,在精神上不至于成为为专业所束缚的奴隶。
三、正确处理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注重素质的提高
知识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认知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是由多种知识构成的。各种知识的组合便形成了知识结构。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必要条件。能力通常可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顺利地完成某种复杂的活动需要有多种能力的完备结合,这种完备结合称为才能。
什么是“素质”?有各种不同的理解。按心理学的解释,其基本涵义是指:“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22页。)按教育学的解释,素质概念“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注: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教育研究》1994年第4期。 )前者所强调的是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形成的“素养”相区别;后者所强调的是后天养成素质,与“素养”概念等同。由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必然联系,由于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也要通过后天的社会实践逐渐发育和成熟,由于人的发展受到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影响,上述两种素质概念实际上不可分割。也就是说,人的先天遗传素质与在此基础上受环境、教育的影响,并通过自身认识与社会实践而养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的身心品质,实际上融为一体,构成人的整体素质,成为个体进一步发展的共同基础。
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上,华中理工大学教育研究所文辅相教授的看法是:其一,知识是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和素质又反过来影响知识的掌握、增殖与迁移;其二,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只有通过内化才能转化为素质,能力则是素质在一定条件下的外显,反过来说,内隐形成的能力或者智慧是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素质的形成不仅是知识的内化,还包括先天生理解剖特征的不断发育、成熟与后天的实践训练及环境影响;素质不仅外显为能力,还包含思想、品德、情感、意志等非智力方面的品质。(注:文辅相:《素质教育: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必然》,《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从重知识到重能力,然后到重素质,这是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向。新世纪合格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全面素质的提高结合起来,这是教育思想的一大转变,也是教育模式的一种突破。针对长期以来我国应试教育与过窄的专业教育所带来的各种弊端,当前特别需要倡导素质教育的思想。所谓素质教育,简言之,就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宗旨的一种教育。而人的素质的形式和提高,又有两个十分重要的过程:一是发展,即充分发挥个体的身心潜能,在环境、教育的影响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发展有关生理与心理的,智力与非智力的,认知与意向的各种因素;二是内化,即把那些从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于人的身心,形成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个性心理品质和体质。这两种过程交替发生,循环往复。人的素质就在这种不断内化与外现中推进,而作为素质的东西,实质上就是去掉了一切外在东西之后潜在于人的身心之中的品质因素。
四、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培养的关系,重视发展个性
研究表明,新世纪合格人才必须具备两种基本品质:一是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二是充分发展的优良个性。
全面发展是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198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21世纪要求年轻一代有广阔的胸怀,要知天下大事,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在德、智、体、美等方面都要有较高的素质。会议提出,“归根到底,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最全面发展的人,是对新思想和新的机遇开放的人。”(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同时,21世纪人才又将是个性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指出:工业社会的特点是标准化,而信息社会的特点是多样化和个性化。什么是个性?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是人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诸方面的一系列稳定特点的综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注: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358页。)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人们对个性的理解与把握各执一端,有的只强调共同性的一面,而抹杀其差别性,有的又只强调差别性的一面,而抹杀其共同性,因而都未能使个性得到真正的发展。当历史的车轮即将驶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所说的个性培养,就是要在人的共同性的基础上,充分地把人的差别性显示出来,从而使每一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这也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一种共同理想。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辅相成。全面发展不是平均发展、个性发展也不是自由无序。一方面,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条件。个性培养的目的,是要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挥创造才能。只有当人的主体意识、独立人格、创造才能得到充分发展之后,才能更自觉、更充分、更主动地全面提高其基本素质,从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最高目标。因此,个性培养的最终结果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就不可能有高层次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全面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没有全面发展的基础,高层次的个性发展也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的目的不是要消灭差别,泯灭个性,恰恰相反,就是要在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尽可能培养、鼓励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也就是说,全面发展总是表现为个性的不断扩展和丰富,个性发展也必然伴随全面发展而不断升华和完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统一于个体成长的全过程,两者互见、互动、互生、互长。
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忽视个性,扼杀创造性是我国传统教育的痼疾。从人的发展看,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没有个性,人不成其为人。从社会发展看,个性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源泉。在一个社会里,人的个性的充分发展是这个国家或民族富有生气的表征,也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因为动人的旋律要用不同的音调去谱写,和谐的社会则需要用丰富多彩的个性来建构。现代社会也正是因为其组成成员的多样化个性才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特别是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发展个性,培养创造人才就更为重要。因此,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改革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把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注重个性培养和创造能力的开发,既有利于学生聪明才智和潜能的发挥,也能使未来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更为重要的是,这样一个所有成员的个性都得到充分发展,创造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的民族必将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在新世纪国际社会竞争中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五、正确处理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关系,树立终身学习观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各类学校的特定环境中,按照教育目标的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学习者置身于正规集体,多以接受间接性的认识为主要内容,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要形式。学习者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系统地掌握经过前人探索、概括、提炼和检验的认识成果——完整化了的知识体系。
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业经济时代,教育以劳动者言传身教的方式,传授简单的劳动技能和经验,社会发展缓慢。在工业经济社会中,教育以其越来越大的规模,越来越完善的系统和组织,越来越清晰和明确的教育思想,培养了大批的劳动者和专门技术人员,为社会化大生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完善,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形成了显著的推动力,不仅培养出了大批高层次的专门人才,而且在知识创新、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揭开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的序幕。
什么是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国际性教育思想。由欧洲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并经1994年11月在意大利罗马举行的“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采纳的终身学习的定义是:“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学习是通过一个不断的支持过程来发挥人类的潜能,它鼓励并使人们有权力去获得他们的终身所需要的全部知识、价值、技能与理解,并在任何任务、情况和环境中有信心、有创造性和愉快地应用它们”。(注:吴咏诗:《终身学习——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教育研究》1995年第12期。)我们认为,把终身学习提到“生存概念”的高度,是人类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社会的积极响应,也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学习观念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即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中扩展开来,并从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的人,从阶段性的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从被动的学习发展到主动的学习,从而使学习真正成为所有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
终身学习是新世纪知识经济、知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注:屈林岩:《终身学习:从学历社会走向学习社会》,《未来与发展》1998年第5期。)(注:屈林岩:《知识经济与终身学习》, 《中国高等教育》1998年第10期。)
首先,新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和知识、信息呈爆炸式膨胀的时代。有人估算,目前人类社会获得的科技知识,90%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获得的。又据权威预测,未来30年,人类的科技知识总量将在现有基础上再增加100倍。随着知识总量的迅猛扩张, 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一个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知识仅占一生中所需知识的10%左右,而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国外有研究表明,在农业经济时代,人们只要在7~14岁接受教育, 就足以应付往后40年工作生涯之所需;在工业经济时代,人们求学的时间延伸为5 ~22岁;而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成为人们的终身需要。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其次,新世纪也是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代。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社会劳动的全部历史,就是一部从改造传统产业到形成新兴产业的发展历史。从国外的经验看,随着科技创新的进程而引起就业结构变化的特点,一是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高于物质生产部门,二是脑力劳动者数量越来越高于体力劳动者。因此,在新世纪,劳动者不断地从低技能职位向高技能职位迁移将成为必然趋势,知识劳动者将成为社会劳动力的主体。即:知识劳动将是绝大多数人谋生的基本手段,知识成为人们最基本的消费品,知识的占有量将是富裕程度的基本标准。社会不仅给无知者的机会越来越少,而且给低知识者和旧知识者的机会也越来越少。社会劳动力的这种结构性变化意味着绝大多数国民都必须适应知识劳动的要求。即在新世纪,知识性工作与创新必然使其与学习合二为一。当你在从事知识性工作时,你就是在学习;同时,你也必须终生不断地学习,才能有效地从事知识劳动。在这个意义上讲,终身学习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人生存在的基本手段。
再次,新世纪还是人们的职业和岗位变动更加频繁的时代。研究表明,在工业发达国家,在过去15年的时间里,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8000多个原有的技术工种消失了,与此同时出现了6000多个新的技术工种。由于技术发展,美国小企业的变化极为迅速, 平均每天新产生300~400万家,同时有相同数量的企业倒闭。 美国人平均每人一生流动12次,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每人平均5年改换一次工作。在我国, 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才交流中心对本校58、59、60三届毕业生的调查,目前约70%的人不在原专业的岗位上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以往那种人们梦寐以求的“终身职业”已成昨日黄花,一次性学校“充电”,一辈子工作中“放电”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页。)
终身学习思潮的兴起,丝毫不意味着学校教育地位的下降。恰恰相反,学校教育在整个终身学习体系中始终承担着重大的责任,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一方面,学校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和指导,另一方面,终身学习是学校教育的最高目标和境界。为此,需要转变教育思想。作为教师应该明确,教育再也不能限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起理想、热情、信心、责任感。正如西方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所指出的:“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所指出的,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是手段,通过学校教育,使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发展终身学习的动机、技巧和能力,从而自学自得,不复施教,这才是目的。作为学生,则应该自觉建立终身学习观,把学习扩展至人的一生,使终身学习真正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