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孙丽军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孙丽军

黑龙江省鹤岗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 154100

【摘 要】目的:探究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并找到积极的应对方法。方法:抽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30份,对其临床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不合格标本出现的原因与对策。结果:该组230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488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4.70%,230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80份,抗凝不全标本63份,溶血标本32份,凝血标本27 份,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3份,容器不当标本13份,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标本污染15份。结论:导致临床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较多,相关医务工作者应做好预防对策,减少不合格标本的出现率,提高临床检验工作质量,为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更加可靠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及应对

【中图分类号】R8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158-02

前言:血液标本检验是临床检出和诊断疾病的常见手段,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标本检验作用逐渐凸显。标本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错误的操作和不合格标本,将给疾病诊断和治疗带来严重的后果。在血液标本检验过程中,受诸多因素的干扰,易导致检验结果的偏差,因此加强血液标本检验质量控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预防措施,以确保血液检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研究中出于对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进行探讨,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的目的,对我院 2014 年 1 月—2015 年 12 月收集到的不合格血液标本展开了统计分析,并对其不合格发生原因、对策等进行了总结,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我院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所收不合格血液标本230份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包括有血生化、血常规、血液细胞学、免疫以及凝血检查血液标本。所有标本均为门诊采取一次性采血器采集,并由专门的负责人送检。

1.2方法

对以上统计的23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展开统计分析,并对其不合格发生原因、

对策等进行总结。所有血液标本在送达检验科之后,依照医生申请检查项目首先对标本的外观进行仔细观察,而后依次对标本采集时间进行判断,展开具体的检测分析,复查、核对标本的合格情况。对标本是否存在脂血、溶血、凝血、抗凝剂使用不合理、标本量不准确等情况进行判断,做好不合格标本的详细记录,同时建立档案,而后按照不合格的原因展开分类规整处理。

1.3不合格认定方法

在同一时间段内,采集的标本进行判定,按照血液标本临床检验统一的方法对于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没有操作规范以及导致样品不标准而产生的结果不准确,污染等情况则为合格样本,若出现不能检测出正常的疾病,抗凝物质出现问题,或者被污染等则为不合格样本,对于不合格样品计算其数量并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优化措施。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实施统计分析,研究中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该组230份不合格标本中来自4889份血液标本,不合格发生率为4.70%,230份不合格标本中包含有样本量少80份(34.78%),抗凝不全标本63份(27.39%),溶血标本32份(13.91%),凝血标本27份(11.74%),送检不及时导致样品不合格23份(10.00%),容器不当标本13份(5.65%),受检者准备不足导致标本不合格16例(6.96%),标签不合理样品16份(6.96%),标本污染15份(6.52%)。

3讨论

3.1血液标本不合格表现和原因

在临床检验工作中,临床医生需要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辅助,以完成临床的正确诊断以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而血液标本的合格与否将会对疾病诊断的正确性产生直接的影响,血液标本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产生影响,其能够对当前患者的病情进行反映,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息息相关,若是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势必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临床研究与实践中发现,常见的不合格血液标本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溶血,该现象时对临床检验准确性进行干扰的最常见原因之一,标本发生溶血后,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会发生显著降低,从而不能对原始标本的实际含量进行反映,造成标本溶血的原因较多,主要为操作不当、抽血器具不合格所导致;凝血,发生凝血的主要原因为标本采集的过程中,血液标本受到了振摇或者是没有应用抗凝管;抗凝剂应用不当,检验人员对抗凝剂的使用原则不够熟悉,道中抗凝剂错用现象的发生[1]。经该研究我们总结了发生检验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护理人员的经验不足,未严格按照试管规定刻度进行血液标本采集,从而导致标本采集量不足,最终对检验结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误差;经分析,溶血标本出现的主要原因与采血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譬如说止血带拉扯过紧、注射器内芯反复抽动、采血部位拍打过度、真空采血管压力过大造成红细胞破裂、应用不合格的采血器具等[2];采血技术不熟练,在完成血液采集后,没有摇匀或者是摇匀操作错误;由于检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低,没有正确应用抗凝剂,基础检验操作不熟练等;除以上因素外,受试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不理想等也会对血液标本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3.2对策分析

结合不合格血液标本产生的原因,给出以下对策。健全规章制度,血液标本采集和检验必须由护理、检验不同科室的人员完成,进而确保血液样本及检验质量。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加无菌制度、血液采集制度、检验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严格监控血液检测人员操作针对不合格的血液样本详细记录并分析原因,及时进行二次采集避免延误病情。血液采集人员应掌握正确的采集方式,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选择合适的采血部位、采血针型号焙养规范采集意识确保检验的准确性将血液标本的不合格率降至最低[3]。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加强血液采集、送检、检验人员培训工作,定时组织其学习血液采集和检验知识,通过知识讲座、外出交流、进修等方式,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掌握血液采集、检验相关知识和技能,清楚地认识到检验目的和意义。指导受检者做好准备,告知受检者血液检验的重要性、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等,血液检验时应保持安静平稳的情绪,未服用可能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加强交流沟通,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可靠性。血液标本质量的高低,将会对检验结果的正确与否产生影响,其能够对当前患者的病情进行反映,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均息息相关,若是采集的血液标本不合格,势必会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进而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医务工作者在进行血液标本采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血液标本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玉霞.探讨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103):164-167.

[2]李明芬.临床检验不合格血液标本的分析与对策[J].中外医疗,2015,15:181-182.

[3]孟宇萌.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原因和相应优化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4):136-139.

论文作者:孙丽军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  ;  ;  ;  ;  ;  ;  ;  

血液标本临床检验不合格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孙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