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教育不可忽视的几项重要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项论文,不可忽视论文,地理论文,基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中能力发展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是其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基础地理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地理能力、形成地理观点、掌握和运用地理科学方法是其中心议题。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应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都强调基础地理教育既要保证提供给学生与之相关的存量地理知识,又要把地理能力、地理观点、地理科学方法作为地理科学素养的核心重点加以培养,以期为培养今日和未来世界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以往的基础地理教育中,有些任务完成得不够好,甚至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
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接受高质量的地理教育,必须在传授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地理技能的基础上,不可忽视时代赋予基础地理教育的下列重要任务。
一、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
针对地理学科注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这一特点,基础地理应将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作为地理学科能力培养的一项核心内容。
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是在观察确定地球表层各种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空间展示范围和空间排列状态等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科能力品质,是认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格局所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能力也是地理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成分。
学生具备对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可以较为顺利地确定空间范围,进行空间上的定位,评价位置上的优势与劣势,理解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有序性规律。比如,在认识北美洲的地形特点时,倘若学生具备这种地理空间格局的觉察力,就可以在对北美洲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分析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概括出北美洲地形在空间上排列状态的特征。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高度关注有关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的辨识与评析、空间排列状态的观察与归纳等内容的教学。
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格局的敏锐觉察力,从培养的教学策略上,建议把握如下教学要领:
一是针对不同的地理空间位置问题,确定其讲解与训练的侧重点。例如,对于某区域的纬度位置,着重让学生观察辨识某区域与特殊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极圈等)的空间关系,辨识某区域所跨的纬度范围;对于某区域的海陆位置,着重让学生辨识与评析该区域濒临的海洋、距海远近、位于大陆的部位;对于点状要素,如城市,着重评述在它影响所及范围内的区位特征;对于线状要素,如山脉、河流、交通线等,着重于其空间延展特征的影响等等。
二是针对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分布问题,确定进行观察与分析概括的侧重点。例如,对于地形的空间分布,着重让学生从空间方位、空间排列方式(如中国山脉的网格状分布规律,南美洲平原、高原相间分布规律等)进行观察与分析概括;对于气候类型区的分布,着重让学生观察分析它们在水平和垂直延伸方向上的有序性更替规律,与纬度、海陆之间的位置关系等等。工农业的区域分布、城市的分布、自然资源的分布等等都有其观察分析的侧重点,在教学中都需要加以分析确定。
在教学策略上,注意用略图、模式图等直观手段呈现或揭示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格局和规律;运用地图,布置相应的读图探究作业让学生自己观察归纳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格局和规律。
二、发展学生对地理过程的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
地理学习对象经常要涉及“地理过程”,主要包括在一定空间领域,按一定的时间周期周而复始的运动或变化的地理循环过程、在时间上重复出现的地理节奏性变化过程、随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新旧更替与盛衰消长的地理演变过程、地理事物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尺度内持续变化的地理波动性变化过程、地理事物或现象由某一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地理扩散过程等基本类型。由于一些地理现象或发生在地球内部(如地质过程),或空间范围广大(如水循环、人口迁移),或经历的时间尺度长(如地壳运动、岩石风化),该类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想象,需要猜测,需要类比,因此可以用来作为训练学生分析、想象与简单预测能力的载体。
在有关“地理过程”的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测和想象,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通过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相结合的思维习惯。
例如,在学习有关热力环流的知识时,设计如下实验:
将一个盆里装满水,另一个盆里装满沙子。放一支温度表到水里,并同时将另一支插入沙子中。然后把两个盆均放在阳光下。让学生预测哪个盆的温度会高一些,哪个会低一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再将两个盆置于长方形的箱子(可根据需要自行设计)中的两端,然后点燃纸片(或点燃一束香)让学生大胆推测纸片产生的烟雾在箱内如何飘动,再让学生分析该实验现象中所包含的原理。
类似如上的教学既可让学生从中体验直觉领悟与逻辑方法的并用对于科学发现的重要意义,又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预测能力。
三、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信息加工能力是新时代学习能力中至关重要的能力,着眼学生地理信息加工能力的发展,要求把培养学生搜集、选择、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针对问题,重组、应用已有地理信息独立解决问题,作为地理课程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
地理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活动,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图表、图片、图解以及进行实地观察、观测,调查访问等形式去获得资料,进行地理探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地理信息加工能力。
在获取地理信息技能的培养上,重视让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信息,如阅读地图、各种图表、访谈、实地调查与观测、去图书馆查阅、上网查询等等。其中,创造机会让学生练习查阅地图、查阅期刊文献、进行野外观察观测是该项能力训练的重点。
在整理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上,重视教给学生从各种有效信息中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的方法,注意让学生把搜集的信息资料归类整理、写成短文、制成表格、绘制成图表和简单地图等,用以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绘图能力、图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分析地理信息的技能培养上,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统计等方法分析地理信息资料,运用地图等手段进行推理和得出结论,指导学生从各种信息源中选择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评价、预测等思维活动。
四、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新的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学生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意识给予了高度关注。例如,7~9年级地理课程标准提出了“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的目标。正在研制中的国家高中地理课程标准针对高中学生的特点,对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对地理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获取地理信息,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方案,与教师或同学合作,开展调查和研究,做出评价,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关注有关地理重大问题的讨论,了解社会有关部门对问题的见解,积极参与问题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流等内容,高中课程标准都将以目标的形式予以明确规定。
可见,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方法和技能解决地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提高学生地理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地理教师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应注意从如下几个方面努力:①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地理问题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向学生呈现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置于探索者的位置,鼓励学生之间为促进学习而进行的各种讨论,鼓励学生向教师质疑,鼓励学生利用信息传播、思辨、实践等技能去探究现实现象的地理问题,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②让学生在观察、调查、阅读等情境中发现问题,尝试提出可以通过科学探索来解决的问题,领会提出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理解提出问题对科学探究的意义。③确定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重点领域,发展解决相应地理问题的能力。主要应包括:解决有关空间位置定位的问题;解决有关空间有序性的问题;解决有关地理因果联系的问题;解决有关解释空间效应的问题;解决有关地理过程的问题。
五、致力于使学生形成地理观点和地理学科所特有的思维品格
地理观点和方法是地理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或走向成熟的关键性阶段,也正值树立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键时期,因此基础地理教育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得突出地理观点和方法的教学。实施地理观点和方法的熏陶与教育,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追踪地理思维的轨迹,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地理思想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地理观点的培养上,基础地理教育应把培养学生的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协调观点作为地理观点培养的重点。
在地理思维的培养上,要帮助学生养成注重空间关系分析、区域综合分析、比较的思维品格。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将地理事物和现象置于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分析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及其普遍存在的空间关系,区分主导因素,进而把握区域特征;通过与其他区域进行比较,弄清区域差异,以突出区域特征;引导学生学会从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关系入手,去说明地理事物的空间格局及其空间上的成因联系。
六、使学生形成有关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道德意识
地理作为一门旨在解释地域特征以及人类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现、发展和分布情况的学科,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地球道德”意识教育因素,是进行地理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地球道德是关于全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它涉及人类自身繁衍、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诸多方面的道德意识与行为准则,具体包括“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人口道德”,“环境”,“资源道德”等内容。地理教学要体现如下的价值追求:
使学生树立“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由于科技的发展,地球似乎正日益变小,地球上的许多问题互相联系,很多看来是局部的问题,都会带来全球性的影响,每个公民都应了解和承担他们从本区到全球规模行动的责任、可使学生懂得,即便是宇航事业进一步发展的21世纪,人类仍然要在地球上生存,即21世纪人类仍然“只有一个地球”。
使学生形成“尊重自然、人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要使学生懂得,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人必须尊重自然,不损害自然必须的进程;人既不能屈从于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同时也不要凌驾于自然之上,无休止地掠夺和破坏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应当恪守的重要行为准则。
使学生形成“人口道德”意识。要使学生意识到人口剧增对环境所产生的巨大压力,认识到节制人类自身繁衍的必要性;明确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和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知道与承担个人应担负的责任。
使学生形成“环境道德”意识。要使学生认识到,任何有意或无意、直接或间接的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可使学生懂得,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同时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通过发展与环境发生关系,环境对人类有巨大的反馈作用,破坏环境既危害自己,也危害他人、危害社会,最终危害人类的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而保护环境,是人类持续生存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使学生形成“资源道德”意识。要使学生懂得: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一定的空间、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周期内,资源几乎都是有限的;应当限制非可再生资源的过度消费,注意节约和开展综合利用,可再生资源虽然可以不断更新生长和循环再现,也应该加强抚育与保护,这是当代公民对后代幸福应当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人类对资源的无节制的开发利用甚至挥霍浪费,必然导致自然对人类的反抗,并威胁人类的持续生存,每个公民都负有阻止滥采滥用自然资源错误行为的道德责任。
完成好以上几个方面的任务,对于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意义重大。地理基础教育应该在传授基本地理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迁移价值大、适应范围广、实际利用率高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承担和完成好上述地理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重要任务,使学生真正能够接受到高水准的基础地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