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调查和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孙文武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调查和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孙文武

孙文武

云南景谷矿冶有限公司 云南昆明 651500

摘要:矿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有色金属矿山开采面临着带来了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并采取最优化的实施措施,达到事半功倍的防治效果。本文首先概述了相关内容,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并提出了矿山灾害地质调查与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望该课题的研究,对后续相关工作的实践能够起到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调查;地质灾害类型;防治措施。

1前言

在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中,地质灾害调查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性工作,包括采前调查预防、采中观察预防和闭坑恢复治理三个阶段。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先进理念,对该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阐述了个人的几点认识。

2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概述

2.1地质灾害问题调查的内容

在进行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治理工作之前,首先要进行地质勘察,重点探测地质地貌情况,找到灾害的真正原因,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法和对策,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治理方法的最大效用,实现真正的问题解决,而勘察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项:一是,矿山测绘工作:矿山测绘工作是所有工作得以进行的基础,也是地质勘察工作对矿山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等地质情况进行分析的基本工作,同时也要对滑坡形成背景、气象水文资料进行测绘,形成合理的绘图,要注意标记仔细,减少缺漏。这些测绘工作是进行滑坡问题解决的基础。二是,地质灾害勘探工作:勘探工作主要就是对滑坡进行勘探,包括滑坡现象状况、滑坡范围、滑坡方式等内容,在矿山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勘探方式有井探、钻探、物探等,要合理选择勘探方法。

2.2地质灾害问题调查的目的

进行矿山地质工程勘察前,应先进行野外踏勘和资料收集,查明矿区的地质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现象及勘查工程活动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等,编制勘察纲要。通过勘探可以详细准确的了解施工场区的地层结构,掌握其变化,比如通过钻探取得岩心,可以直观的判断地层的风化程度,确定矿层的分界面,绘制矿体等高线图,为设计确定桩长等提供可靠的资料;地下水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困难,通过勘探可以提前了解地下水的埋藏条件,保证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不同成因的岩土构造也存在有很大的差异,在试验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质。为了准确查明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原状样的采取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天然结构,尽量减少人为的扰动。

3矿山地质灾害类型

形成地质灾害的因素基本可分为两种,自然现象或人为操作所引发的矿山反常现象,而能够被成为灾害则说明类似反常现象已经能够干预人类或山林生物正常的生命形态,并造成结构坍塌、山体组织断层等严重恶性事件。就百年进程内矿山周边发生的地质灾害事件卷宗数量而言,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发生频率已然呈现上升状态。下文将对频率极高的几种灾害类型进行简述。

3.1冒顶片帮

矿山地质灾害卷宗中最普遍的就是冒顶片帮事故,冒顶指矿洞上层因管护不彻底或未控制施力范围所致的顶层坍塌事故,片帮指矿洞周边土质大面积脱落造成的掩埋事故。此种灾害所发原因要么是因矿洞内层管护不当所致,要么就为矿洞内因人为操作或设备震动从而引发洞内结构层偏移断裂。且此类灾害发生前夕并无明显征兆,故因无法及时防备,使得冒顶片帮成为了致死亡率最高的矿山地质灾害。

3.2采空区垮塌和地表塌陷

矿山采空区的形成主要还是有自然形成和人为地层破坏两种可能。自然形成理论上勘探人员可利用专业手段将其划线处理,但对于因矿业当前形势而产生的多处非法开采区域而言,勘探人员根本无法对这些不计其数的非法矿洞进行有效判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矿山空洞会导致底层积水和基层松塌,一旦开采人员及设备移动至空洞附近作业,则既有可能陷入空洞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同时若区域内空洞过多还会致使山体呈偏移状态。

3.3深部岩爆

岩爆的主要形成因素来源于地下水。地下水在压力推动作用下会沿着山体内岩层产生上游作用现象,而上游过程中若水源找到高层出口则岩体内部可构成压力平行,但若水流游离后并未寻到出口,则行动汇集的压力将集中于高硬度岩层区域,形成作用力极强的冲击压力。若开发团队行进过程中不甚作用于压力周边岩層,便会因破坏压力结构而释放岩层作用力。轻则岩片碎裂重则可产生地震现象,就过往岩爆灾害卷宗可知,岩爆所致的地震级数最高可达四级左右。而无论是岩层爆裂还是地震现象都会致使人员伤亡设备报废,以此岩爆也属进程突发现象,为矿山地质高危灾害之一。

3.4井下突水

井下突水多因开采团队误作用于富水或存水地层而产生的倾覆现象。多数情况下勘探团队都可事先对富水层进行排查以避免突水现象发生,但非正规开采团队不具备此方面技术能力因此常会误操作致隔离岩层周边,当格挡物质被破坏,富水区域的水流将迅速涌出立即填满矿洞道路造成大面积伤亡事故。因此井下突水除极特殊情况外多发生于不合格开采团队中。因而在国内开采团队主形势下,往年井下突水所致伤亡事故高达122次,可以说是触目惊心。

4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防治措施

在矿山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一定做好相应的勘察灾害防治措施,其目的是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避免事故的发生。那么,在下面的内容中,对矿山地质勘察灾害防治的主要措施,进行了的分析和阐述:

4.13S防治技术

为了加强矿山地质勘察灾害防治的力度,逐渐将3S技术应用到其中,主要是对矿山地质勘察的情况,以及灾害破坏的程度,进行实施的监控。其实,在矿山地质勘察的过程中,一些工序是不可避免的,例如:矿洞挖深、抽调地下等方面是,这样就是在对自然环境,进行严重的损坏。然而,3S技术中的GPS技术可以准确的对矿山地质勘察灾害所发生地点,进行实时的定位,避免大量的消耗的大量的时间;RS技术可以对灾害发生区域,以及地质结构破坏的程度,进行实时的监控,这样在选择解决方式的时候,具有一定的针对性;GIS技术可以对灾害中的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准确、全面、实时的搜集和存储,方便工作人员在后期工作中对相关信息和数据的粘掌握,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

4.2制定相应的保护体系

该体系中应当包括有:覆盖调查、勘察、开发、评价和后续的管理等方面,并且对每一个工作过程都要透明化,这样主要是避免误差的存在。但是,在指定保护体系的时候,一定要在相关政策和方针的基础之上,可以遵循“谁污染,谁治理”,这样可以起到强制性的作用,进而加强了勘察灾害防治的力度。

4.3实施动态监控

为来保证勘察灾害防治的准确性,降低矿山尾矿坝和废石堆坍塌、地面偶先、滑坡、泥石流等勘察灾害的发生,一定对矿山勘察过程进行动态监控,随时掌握矿山勘察区域的情况,这样可以对灾害的发生性,进行提前的预测,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以及相应的应急方案,避免灾害的发生,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5结束语

总之,在当前各种条件下,有色金属矿山开采工作中依旧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从这些问题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刻分析其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统筹并进,多措并举,克服该项工作中的诸多难点问题,进而获得最为优化可行的防治措施与效果。

参考文献:

[1]普理新.矿山地质勘察与勘察灾害防治探析[J/OL].世界有色金属,2016(21):88-89.

[2]邓晓强.江西省矿山地质勘察及勘察灾害防治措施[J/OL].世界有色金属,2017,(09):141+143.

[3]杨振.矿山地质勘察和勘察灾害防治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12):242.

论文作者:孙文武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5

标签:;  ;  ;  ;  ;  ;  ;  ;  

有色金属矿山地质灾害问题调查和防治措施探讨论文_孙文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