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监护室开展规范化术前访视体会论文_陈朝群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吉林 长春13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鼻喉科监护室开展规范化术前访视体会。方法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耳鼻喉科监护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45例患者,采用常规术前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监护室术前访视。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2周焦虑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焦虑水平为(29.15±1.21),2周为(26.12±2.19);对比组患者术后1周焦虑水平为(31.24±4.69),2周为(29.45±1.25);研究组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比组。其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鼻喉科监护室实施规范化术前访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水平,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前列腺电切术;康复护理;思维导图;前列腺电切术;护理满意度;影响;

随着医疗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耳鼻喉科除了解决常见、多发疾病外,还有很多高难度手术,包括鼻部手术、咽喉部手术、头颈外科手术、耳科手术等[1]。手术治疗患者心理容易出现不安、焦虑等焦虑情绪,为缓解耳鼻喉科监护室患者焦虑水平,我院开展规范化术前访视工作,能够显著降低患者在手术期间的不良反应。本文分析规范化术前访视对耳鼻喉科监护室患者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间我院耳鼻喉科监护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24例,年龄8~75岁,平均年龄为(46.1±6.25)岁,采用常规术前护理;研究组45例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6~79岁,平均年龄为(48.12±7.34)岁,在常规术前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监护室术前访视。参与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表现相近而无较大差异,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①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监护室环境,适宜的温、湿度;②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③术前1天为患者详细讲解手术治疗的重要性、疾病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康复过程。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术前访视,具体内容包括:①护理人员主动介绍自己科室、姓名以及此次访视的目的,使患者充分了解访视的必要性,轻松接纳访视护理人员并且在愉快的氛围下进行访视;②详细介绍监护室特点、护士、设备以及环境等基本情况;③告知患者手术治疗麻醉清醒后可能会出现不适感,并且详细解释这些不适感会在段时间内消失,监护室护理人员会尽量帮助患者缓解各种不适感。④如患者无法语言交流时,指导患者使用简单手指进行交流或者使用写字板和笔进行文字交流;⑤由于监护室探视时间的特殊性,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与患者和家属沟通并使其理解监护室探视的规则,术前访视人员反复强调监护室护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监护,有效缓解患者与家属因为短暂分离造成的担忧心理;⑥访视人员将提前打印好的监护室所需物品以及数量交给家属,叮嘱家属在手术当天送至监护室;⑦耐心倾听患者与家属对监护室的担忧与特殊要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详细解答患者所担忧的问题,根据患者要求的合理性尽量满足其特殊要求。

1.3评判标准

手术前向研究组患者说明此次研究目的、研究方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发放焦虑水平(SAS)量表并指导患者填写,SAS量表填写完成后进行术前访视。术后1周、2周分别发放同样的SAS量表让患者填写,所有填写内容为患者独立完成。对比组患者在常规护理过程中同一时间发放同样SAS量表进行焦虑水平调查。

1.4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解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水平(表1)

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以及术后2周焦虑水平,研究组患者焦虑水平显著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表1。

3讨论

手术治疗属于强烈的应激源,通常会导致患者心理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从而出现睡眠障碍、心跳加快、血压、血糖身高等临床表现,情况严重者还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因此展开规范化的术前访视,能够有效减轻应激反应程度[2]。监护室护理人员展开术前访视,增加患者对监护室设备、环境以及护理人员真了解,让患者提前熟悉监护室情况能够有效缓解患者术前紧张心理,从而有效降低患者心理应激程度。

此次研究由监护室展开的术前访视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具体内容包括术前指导、详细讲解手术流程以及手术设备的注意事项等,与此同时当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对手术流程、步骤具有初步认识和相关了解,术前访视期间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对手术室、手术过程以及步骤的相关疑问,这样可以极大程度的降低患者焦虑程度[3]。通过规范化的术前访视有效增加护患沟通,有助于患者对手术室环境以及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快速掌握手术期间、手术结束后与护理人员的配合工作,从而使手术与前期护理过程更加顺利。促进患者对护理人员充分信任,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和家属对医院环境护理满意度[4]。展开规范化的术前访视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规范化的术前访视能够有效改变以往只在病床接触患者的传统做法,从重视患者检验报告、关心患者生命体征转变为关心患者本人、高度重视患者心理需求,从而使患者在监护室护理过程中心里、生理、文化、精神等全方面的系统化护理。耳鼻喉科监护室展开规范化术前访视对缓解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以及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参 考 文 献

[1]李静,杨怡萍,王兰英等.肝移植患者术前访视的效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3):318-319.

[2]茅锋,虞卫,席淑新等.监护室护士术前访视对喉癌患者手术后焦虑水平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8,43(6):564-565.

[3]梅静雯.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现状[J].全科护理,2015,10(23):2185-2186.

[4]颜龄仙,胡瑛,高小红等.对耳鼻喉科全身麻醉手术病人进行术前访视的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0(1):103-104.

论文作者:陈朝群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2

标签:;  ;  ;  ;  ;  ;  ;  ;  

耳鼻喉科监护室开展规范化术前访视体会论文_陈朝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