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和超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共同富裕论文,思想论文,邓小平论文,毛泽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目标。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第二代领导核心毛泽东、邓小平都对这一奋斗目标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追求。比较研究毛泽东、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对今天我们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性
毛泽东、邓小平的富裕观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的富裕观是邓小平富裕思想的源头,邓小平的富裕观是对毛泽东富裕思想的全面发展,因此,二者富裕观的共性体现在多方面:
第一、都把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作为终身的追求和奋斗目标
毛泽东一生都在为中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而奋斗。民主革命时期即树立打烂旧世界,创造富强美好新世界的宏愿。新中国的建立为他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民主之路奠定基础。三大改造时期他明确提出走中国工业化道路是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当然要求,实施改造“在农村中消灭富农经济制度和个体经济制度”,就是要“使全体农村人民共同富裕起来”。[1] (187)他希望“穷的要富裕,所有的农民都要富裕”。[1] (p197)他的工业化道路的设想和改造的顺利完成都是以实现广大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出发点的。遗憾的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毛泽东虽然到晚年也没有放弃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的美好愿望,但他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研究阶级斗争理论上来,从而大大影响了中国人民实现富裕的进程。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都献给了中国人民追求富裕生活的宏伟事业。改革开放之初,国家实力弱,人民生活贫困,邓小平深感痛心,决心在有生之年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他从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鼓励人们积极发明创造,调动各种积极性,努力创造财富,走健康富裕之路。同时,把人民是否得到最大利益,生活是否得到最大改善作为他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并认为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体现。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 (p64)“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2] (p265)社会主义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使全国人民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这一目标永远不放弃也决不动摇。晚年的邓小平以极大的热情和激情,关注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并以自己的言论和行动鼓舞教育着中国人民勤劳致富,正当致富,文明致富。今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把对伟人的缅怀溶化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行动中,并为加快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懈地努力着。
第二,都把社会主义作为实现人民富裕的制度保证
毛泽东认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革命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国富强繁荣的根本保证。他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不断地给农民新的利益,“如果我们没有新东西给农民,就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增加收入,共同富裕起来。”[1] (p197)我们就有失去农民信任的危险。所以为了“巩固工农联盟,我们就得领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使农民群众共同富裕起来。”[1] (p197)而对于中国农民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路。……就是说,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才能达到目的。”[3] (p429)毛泽东充满信心地指出“实行了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3] (P495)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反复强调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组织人民,领导人民,帮助人民发展生产,增加他们的物质福利,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所以要“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利益,忽略了哪一方面,对社会主义建设都是不利的。”[4] (P729)为了使中国人民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毛泽东终其一生都牢牢地捍卫着社会主义制度。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并使中国富强起来是邓小平始终不渝的坚定信念。他多次指出,中国“必须搞社会主义,如果不搞社会主义,中国现在还会是四分五裂,……中国的混乱状态就不能结束,贫困落后的状态就不能改变。[2] (P63)所以“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2] (P111)在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的同时,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把共同富裕的思想上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他指出“不要光喊社会主义的空洞口号,社会主义不能建立在贫困的基础上。”[2] (P213)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所以“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2] (P225)“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 (P373)邓小平不仅在理论上把共同富裕思想同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从而坚定了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而且在实践上找到了实现富裕的根本途径,使中国人民更加坚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富裕的惟一选择和根本保证。邓小平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共同富裕思想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都把避免两极分化看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题中必有之义
毛泽东对两极分化是极其担心的,他相信如果使人民富裕起来就会避免两极分化。土地改革后毛泽东就指出,加紧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避免农村两极分化的惟一途径。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农村合作化的实现,使毛泽东增加了消除两极分化的信心。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后,毛泽东热切地希望中国富强起来,他一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另一方面又极其敏锐地关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向,警觉着两极分化的出现。同时担心富裕起来的人们会丧失艰苦奋斗和自我牺牲精神。在担忧两极分化的同时,毛泽东更关心和关注社会公平问题。正如逄先知所言不能说毛泽东不重视生产……但如果把发展生产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比作天平上的两端,那么,他的砝码总是更多地加在后一方面。所以他希望“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每年应提高一步,但是不能提得太高。”[1] (P106)如果一部分社会成员通过劳动富裕起来了,过分注重物质利益,引起社会差别,就会导致两极分化,最终会背离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与社会主义是不相容的。对两极分化的担心和对积极致富的抑制,使毛泽东公平至上的富裕观发生了改变,不仅使共同富裕与同步富裕等同起来,而且在客观上导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
邓小平对遏制两极分化是自信的。他指出:“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2] (P364)社会主义的富是人民共同富裕。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不搞两极分化。”[2] (P138)“只有社会主义才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2] (P357)社会主义本质也要求消除两极分化。针对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现象,在保护一部分人正当合法致富的同时,邓小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对我们正视和积极遏制两极分化指明了道路和方向。首先,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他指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 (P63)离开人民共同富裕,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邓小平抓住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基本特点,提出注重效率,加速发展,“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2] (P375)但是邓小平并不盲目地抓效率,而是把公平看作是提高效率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2] (P111)不讲公平,终将失去效率,不仅会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而且会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2] (P229)最后,先富带动后富共走富裕之路。吸取历史教训,邓小平打破过去平均主义、大锅饭的落后局面,提出按劳分配的原则,主张让“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便“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地发展。”[2] (p111)我们的大原则是共同富裕。同时发挥中央的权威,运用国家政策抑制收入差距扩大化。“对于一部分先富起来的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2] (P111)以此保证全国人民共同走逐步富裕的道路。
第四,都认为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社会全面发展、协调进步的过程
建国之初毛泽东在强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新中国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他指出我们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在新的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5] (p663)他向全世界宣布“中国人被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6] (p362)为此,他主张在增加人民的物质福利、改善人民生活的同时,“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7] (P30)并在这个基础上一步一步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文化程度。他希望在全国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公社的商品生产也有一个大发展,这样“全国农民就可以逐步共同富裕起来,他们的文化水平也可以逐步提高起来。”[8] (P474)“要巩固和扩大社会主义思想阵地”,必须“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9] (p227)“提倡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为一切言论行动标准的社会主义精神。”[7] (P497)使全国人民以新的道德面貌和道德风尚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他希望在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的同时,要有共产主义的理想道德与之相适应,使社会主义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相互促进,相互配合。“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远景,要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10] (P97)尽管以后他忽视了生产力的发展,而过分强调思想道德的作用,但让中国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不断进步却是他终生的夙愿。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共同富裕思想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指出,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目标,但是只注重物质文明,“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2] (P144)他告诫全党,抓经济建设,让全国人民富裕起来的目标是永远不能动摇的,但思想道德教育滞后带来的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在承认人民获得合理的物质利益前提下用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广大人民,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否则“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2] (P154)为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和进步,邓小平反复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是要导致两极分化,而是要产生一种竞争、激励机制,“总的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鼓励大家上进”。[11] (P102)所以一定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重视物质文明,更注重精神文明,使社会主义社会在稳定、有序中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超越性
毛泽东、邓小平的追求是共同的。但由于时代的局限以及人生经历的不同,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实施也是不同的。邓小平在全面继承了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的同时,也丰富和超越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
第一、理论上的确定性和实现目标的阶段性
在理论上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共同富裕思想的人,也为实现这一目标作了长期的精神准备。但是,由于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局限性,在理论上逐渐将富裕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并把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等同起来,没有明确区分共同富裕和同步富裕及平均主义的内在区别。他认为贫穷是革命的前提,“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穷就要革命,富的革命就困难”。[1](P288)他希望尽快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摆脱贫穷,走共同富裕之路,但又怕富裕,怕富了之后艰苦奋斗的精神丢掉了,革命意志衰退了,难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以毛泽东在理论上陷入自相矛盾当中,那么实践中的偏差也在所难免。毛泽东认为群众中蕴藏着极大的社会主义积极性,依靠这种积极性,通过政治挂帅和群众运动就可以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从而忽视了物质利益对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巨大作用。虽然毛泽东始终把发展农村的集体经济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也作为实现农村现代化的一个主要前提,但他忽视了按劳分配的原则,过分注重平均主义和分配上的绝对平等,并把其视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现,结果使共同富裕变成了同步富裕。让中国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共同富裕起来的实践出现了曲折,违背了他的初衷。
邓小平首先在理论上修正和完善了毛泽东共同富裕的思想并明确提出共同富裕和平均主义的截然不同,同时把共同富裕同社会主义统一起来。他指出,平均主义绝不是我们所企盼的共同富裕,“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2] (P155)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2] (P373)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11] (p146)有了正确的理论,就会指导正确的实践。邓小平在实践上为我国设计了“三步走”的阶段性发展战略[2] (p64,226)。他鼓励人们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致富光荣,并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发展起来并同时带动落后地区共同发展的具体途径,并为不同的阶段确定了不同的奋斗目标。提出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到本世纪中叶,在经济生活方面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更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邓小平的可贵探索,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为我们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永远是我们不变的选择。
第二、手段及方法的超越性和实现目标的开放性
毛泽东希望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依靠人民群众的热情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他历来都非常注重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尤其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更期望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热情,推动经济快速发展,促进生产力的迅速提高,甚至认为生产关系越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速度也越快,“社会主义制度加上群众运动将是万能的武器。”[12] (P262)结果,“大跃进”和“人民公社”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全国人民共同拥有、共同富裕的生活,反而导致全国人民的共同贫穷和生产力的滞后。正如邓小平所说:“不是说他不想发展生产力,但方法不都是对头的”。[2] (P116)
邓小平吸取了毛泽东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在提出共同富裕的同时,就把它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这是社会主义社会最根本的任务。为尽快使全国人民摆脱贫困,使生产力迅速提高,邓小平反复强调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并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把科学技术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才能使我国经济腾飞,才能使人民生活迅速得到改善。我们的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各项改革措施、方针政策都是以现有生产力水平为出发点,以提高和发展生产力为归宿的。邓小平为我们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找到了最佳的方法和手段。
同时,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邓小平更具开放性。由于时代的限制和特殊的人生经历,毛泽东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主要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汲取和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掌握,而前者更重于后者,这使他在向往共同富裕的同时,又不自觉地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使共同富裕中又不断地体现出“均平”“大同”等思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上,逐步陷入平均主义的歧途。邓小平少年时代即远渡重洋,以后又多次出访各国,直接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这使他对共同富裕思想的认识既有马克思主义的坚定原则和对国情的深刻认识,又站在世界全局发展的高度感受到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人民的远大理想,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追求,必须把中国人民的理想置于世界历史的进程中才可能实现,因此,他多次提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必须“大胆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 (P373)来逐步实现我们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的开放性,不仅加速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而且把中国和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邓小平都为实现中国人民的富裕生活进行了可贵的探索和追求。毛泽东把刚刚摆脱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劳苦大众解放出来即带领他们开创了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树立了实现共同富裕的远大目标,尽管他在探索中出现了失误甚至付出了沉重代价,但是他让人民富裕起来的理想已成为后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邓小平继承并超越了毛泽东共同富裕思想,在吸取他的精华、弥补他的不足的同时,把目标、政策、手段、措施合而为一,为我们找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捷径。今天正在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不仅继续着前人开创的事业,而且逐步解决着“共同富裕,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2] (P364)的这个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