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第二十九中学 辽宁 营口 115007
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师不再是教学中的主宰者,学生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知识。作为教师要摒弃陈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结合学科特点,将常用的教学方法融会贯通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并进行重组和延伸。
“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的含义可通俗地理解为把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各种技术手段较完美、较理想地融合到历史教学过程之中,但整合不等于混合、不等于替代,整合强调信息技术要服务于教学,以提高历史学科课程的教学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整合
时代在前进,新技术手段在不断翻新,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信息技术应用于历史学科的教学,只有不断地进行创新,才会有永恒的生命力。多年来,主导和控制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是一种被人概括为“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以古老、传统、守旧著称的中学历史教学,更是以“一书、一嘴、一粉笔”的教学模式长期占据中学历史课堂,这极大地束缚了广大教师的创新意识,也忽视了学校教育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给基础教育领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带来巨大的惯性阻力。
新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除了让学生具有适应学习化社会所需要的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和基础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良好地表达和交流,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还应具有动手操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态度,学会科学方法;具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精神与求实创新的意识。信息技术手段引进到历史学科教学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种种弊端带来了希望。
如在讲授“香港回归”时,播放香港回归实况,这样做不仅能渲染课堂气氛,创设凝重的历史情境,而且轻而易举地使学生了解了回归盛况。较之传统教学法(教师口头描述)效果更加到位,达到了激发学生爱国感情和学习历史的强烈兴趣;还可利用计算机网络检测掌握知识的情况,有目的地选择一些试题来练习。这样,在网络上活动的教师与学生一起都成了学习者,在网络中学习的学生把教师看成了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他们不仅与同学进行学习交流,同时也可以同教师探讨问题,形成了多方面交流的交互式学习氛围。
二、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帮助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的技能。
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有利于推进研究性学习。旧的历史教材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为辅,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研究性课程的设置正是要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种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活动。所以,研究性学习,广义上就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网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另外,我们利用网络教学,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对网络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加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
信息技术引入学习过程,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和“读、写、算”一样是一个人同等重要的生存能力。网络是信息的总汇,学生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特点有目的地学习;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下载、打印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材料。这样做的目的是想说明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对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整合的促进作用
浩瀚的网络空间是各种知识的载体,利用网络搜索,我们可以发现一连串的相关知识链接。例如,讲解世界现代史,围绕“西亚地区经济发展”,我们查询“西亚经济”时,就可能涉及石油和政治问题,这就在事实上促进了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及地理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根据笔者的实践,尚有许多疑惑,这就等待着我们去继续探究学习。另一方面,笔者也赞同一些研究者的看法: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没有固定的模式,应该说是在倡导一种观念。信息技术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那就足以证明信息技术对于学科教学的重要意义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现代教育技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程。
[3]《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教程。
论文作者:江鹤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4
标签: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历史论文; 能力论文; 知识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