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CQA架构的中小学心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 徐中收1朱业标2
〔摘要〕 本文针对心育活动课现状,提出了SCQA架构,对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提出了“立足具体情景—引出冲突—界定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的教学流程,以创新教学结构、方法和步骤,提升心育活动课的实效性。
〔关键词〕 心育活动课;SQCA架构;中小学
心育活动课的教学不同于一般学科的教学,它的目标不是传授心理学知识,而是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认识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和谐相处。毋庸置疑,但凡在心育活动课堂中,贴近学生内心,触碰学生情绪,激活学生心灵,引发学生情感上的感悟、行为上的改变的,不管是积极的认知、情绪情感得到强化,还是消极的认知、情绪情感得到改善或管理,都是课堂辅导良好效果的诠释。本文针对当前心育活动课现状,提出了SCQA架构。
一、SCQA架构概述
SCQA架构是一个“结构化表达”工具,是麦肯锡咨询顾问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中提出的[1]。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普遍认同的事,事情发生的背景、事实引入,由此切入既不突兀又容易让大家产生共鸣及代入感;C(Complication冲突)——代表情景当中的意外或实际情况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Q(Question疑问)——代表根据前面的冲突从对方的角度引申、提出他所关心的问题;A(Answer回答)——通过思考、讨论,提出我们自己的答案或解决方案。SCQA架构,其实是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然后带出冲突和疑问,最后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的结构设计。
就连我们都有所听闻,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商务印书馆,自创立之日起便以“昌明教育,开启民智”为宗旨。沈剑毅认为,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印刷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传播知识,这与前人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无论印刷怎样变化,也不管印刷技术如何更新,这个宗旨始终如一,否则就不是我们的印刷行业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记载知识、传播知识、传承文化。”
教师若将这一架构运用于心育活动课的教学实践,或将产生如下效果。
第一,教学模式的创新。基于SCQA架构的活动设计丰富了“导入主题—创设情境—组织讨论—深化问题—感悟升华”的心育活动课范式,使之更加灵活、更加具体以及易操作。
4.防治方法。主要是针对发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水中气体过饱和,一是不施用未发酵的有机肥,防止有机肥厌氧分解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气体;二是注意浮游植物的繁殖速度,控制水体透明度在35cm以上,防止因强烈的光合作用,使水体中氧过饱和;三是注意进水水源,不用含有气泡的水。如果进水含气泡,一定要经过充分曝气处理。
第二,教学目标的落实。通过创设具体的、契合学生需求的仿真情境,促使学生深刻反思、内省自身的冲突和需求,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思考做什么、怎么做与如何改进等,使课堂教学在项目情景的驱动下富有针对性与节奏感。
二是人口增长因素。有利面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节水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减轻了资源压力;人口空间流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资源过载状况。不利面是人口持续增长,农田灌溉系数仍较低,城市人口舒适性需求持续提升,水资源缺口依然很大。
二、基于SCQA架构的心育活动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的转型
基于SCQA架构的心育活动课教学设计,首先,教师应完成角色意识的转型,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的“项目分析师”。 教师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引导者和指导者,教师关注学生人格的发展,关注学生身边的“真、实、小、近”的人物、事件、心态、理念及价值判断等方面的情景冲突。因为没有从人本需要出发,没有明确问题和问题的结构与成因的“冲突”终将不能产生。难以通过“冲突”导致的“问题”,就无法驱动学生主动分析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其次,从教育形式上,要求教师摒弃由外而内的理论灌输和教育,侧重学生由内而外的体验、感悟和个性的自我张扬,并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或小组讨论去寻求“答案”。同时,从教学内容上,如情景内容的选取上,一定要“到位”。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规律,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和发展性。如学生个体或某一特殊团体在某一阶段的正常发展的特征、期望、任务和行为是怎样的?这些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阻力?同时,该如何促进这些人的发展等。而且还具有时限性——尽量多选取近年、近段时间来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情境,消除语境隔阂,使学生更快进入解读与认知状态。
(二)教学活动的设计
3.教学方法的选择
同样,根据基于活动组织建立的潜在制造能力模型及式(23)和式(24),其独立活动的周期T内的潜在制造能力
第三,教学效果的提升。基于SCQA架构的心育活动课的教学设计流程,使学生既能掌握必要的知识,又能在仿真化情境中不断地养成“立足具体情景—引出冲突—界定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的自我教育思维模式。
以王晓怡、刘蓉等[2]《向着美丽出发》心育活动课教学设计为例。首先,采用PPT展示情景S:在教室前方摆放两扇道具门,一扇门上写有“美丽/ 帅气”字样,另一扇写有“一般 / 普通”字样。要求学生根据内心对自己外貌整体的评价选择要走的通道,走完之后,问问你自己的感觉如何?走这道门,你的理由是什么?促使学生对自身形象的满意程度形象化。然后,利用“美颜魔法镜”,追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能让自己变得比现在更美丽,你想改变自己身上的哪一处?当然,想改变外貌上的某一点,可能比较困难,同时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引出冲突C的同时,也带出了问题Q——到底想改变自己的哪一处?是否真的需要改变?如何看待自身的容貌?接下去,组织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借用“他”这面镜子提供更多的同伴参照,彼此分享后回答A:第一,理性看待“颜值”——关注外貌方面的优缺点会对你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如何才能使这种影响朝着对你有益的方向发展?第二,外貌对于我们的影响真的是十分复杂,你越是在乎它、看重它,它的作用就越明显,恰当的态度是对自身外貌做到适当关注,并更加注重提升内在涵养。第三,通过“手绘满意卡”——画出满意的外貌,写出欣赏或羡慕的他 / 她的美丽资源(外貌+内涵),以及可能变得更美的可能性。
为了明确可控的教学目的与清晰的内容进程安排,心育活动课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按照“立足具体情景—引出冲突—界定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的设计流程来设计教学步骤。首先,教师提出主题目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并提供最近发生的典型案例,有针对性地与学生共同“分析冲突”,然后以小组讨论的模式“解析问题”,最终学生团队(小组)通过头脑风暴创造性地“回答问题”。
基于SCQA架构,可以变形组合衍生出四种表达框架:标准式(SCQA),即情景—冲突—疑问—答案;开门见山式(ASC),即答案—情景—冲突;突出忧虑式(CSA),即冲突—情景—方案;突出信心式(QSCA),即疑问—情景—冲突—方案。它们可方便教师根据主题的需要,灵活设计教学思路,突出重点。
例如,笔者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年第1~36期的近73个活动设计进行了研究:其中小学的设计有18个,初中的设计有14个,高中的设计有41个。对小学教师的活动设计进行比对,使用基本式(SCQA)的有《吹出完美的气球》《谢谢你的爱:感恩父母》《注意力拼盘》《当愤怒来临时》《做情绪的主人》5个;使用突出信心式(QSCA)架构的有《快乐的秘诀》《把焦虑玩出来》《绽放希望之花》《侧耳倾听》4个;使用突出忧虑式(CSA)架构的有《“胖哥”变形记》和《我该怎样坚持》2个,强调冲突,激发学生对情景的关注和对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使用标准式(SCA)的有1个——《让我和你在一起》;其他6个设计不典型,也未发现使用开门见山式(ASC)架构。
综上,基于SCQA架构的心育活动课教学活动,可为本身枯躁的教学设计注入活力,增强教学语言的魅力,有利于教师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进行梳理、表达和设计。
综上所述,灵活运用SQCA架构对中小学心育活动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遵循“立足具体情景—引出冲突—界定问题—提出应对策略”的教学流程,有助于创新教学结构、方法和步骤,提升心育活动课实效。
参考文献
[1]王琳,朱文浩.结构性思维:让思考和表达像搭积木一样[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
[2]王晓怡,刘蓉,周华,徐丽丽.向着美丽出发[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36):46-47.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24-0029-02
(作者单位:1.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金华,321300;2.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金华,321300)
编辑/于 洪 终校/梅 婷
标签:心育活动课论文; SQCA架构论文; 中小学论文; 浙江省永康市教师进修学校论文; 浙江省永康卫生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