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前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_文学论文

12岁前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_文学论文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实践论文,课程体系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1978年,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少慢差费”——“十年的时间,2700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应该说,30多年来语文教育界对吕先生的“少慢差费”这一质问,从未停止过求解的脚步。其间,亦有不少真知灼见,然而可惜的是大多数只是在“技”的层面做改良,难免有“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缺憾,而在“道”的层面做改革的却为数不多。因而直至当下,我们的语文教育依然深陷于“少慢差费”的困顿之中,且出现了三大明显的缺失:

      (一)语文课程地位性的缺失

      尽管语文是一门母语课程,但它的地位却越来越显得有些尴尬,屈居于英语、数学之后,竟至被人奚落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随着年级的升高,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愈来愈淡,就拿完成作业来说吧,排在第一方阵的是英语、数学,至于语文那常常是最后迫不得已的一项。语文学科地位的失落,除了受别的学科的冲击之外,关键还是语文课程教学内容的封闭性、学习方式的单调性、评价结果的受挫性等,致使语文课程失去应有的魅力,失去对学生的吸引力。语文课程地位性的缺失,是一个需要引起我们警醒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

      语文课程教学内容本应是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的、社会万象的、人文科技的,现实生活的、想象虚拟的、古今中外的……语文教材呈现出来的虽是有页码的白纸黑字、线性排列,但教学内容所包蕴的却是无限定的五彩缤纷、立体具象。然而,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一本语文书似乎就是课程的全部,语文教学在黑白两色间穿梭,内容变得干瘪,色彩变得单调,形象变得空洞,语言变得乏味,学习变得无趣。正是因为语文教学内容丰富性的缺失,致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严重的“贫血”现象,学生的语言之树长期得不到“活水”的滋润,也就难于根深干壮、枝繁叶茂了。

      (三)语言习得规律性的缺失

      有人说,数学学习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而语文学习则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语文学习真的就是混沌一片、无章可循的吗?不!语文学习重感悟,但感悟绝不是胡思乱想、胡言乱语,感悟有方法;语文学习重积累,但积累绝不是死记硬背、食古不化,积累有门道;语文学习重表达,但表达绝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表达有序列。语文教学绝不能从模模糊糊一片开始,到模模糊糊一片结束,它应该有自己的语言习得规律,有时显而易见,有时若隐若现,无论是隐还是显,它都是有规律可循的。

      有鉴于此,北京东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团队,于2008年提出了“12岁以前的语文”这一教育主张,尝试进行了学校语文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和教学实践,以期探索语言习得的规律性,还原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找寻语文失落的地位性。

      “12岁以前的语文”由“四个三”组成:

      第一个“三”,从时间维度上,指的是三个阶段:一是0~3岁婴幼儿阶段,这是基于倾听的“家庭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育的储备时期;二是3~6岁幼儿阶段,这是基于游戏的“伙伴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三是6~12岁童年阶段,这是基于语言交往的“学校语文学习”,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而现阶段,我们北小语文研究团队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研究。

      第二个“三”,从课程结构上,指的是三大课程:一是国家课程,二是校本课程,三是教师课程。

      第三个“三”,从内容精选上,指的是“三大基石”:一是国学经典,二是诗歌经典,三是儿童文学经典。

      第四个“三”,从教学模块上,指的是三个板块:一是课前习读,二是课内研读,三是课后展读。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以儿童认知心理为依据,以回溯母语习得规律为旨归,以超越语文教材,涵盖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及广泛社会生活为内容,倡导开掘资源重构内容、广博阅读不求甚解、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期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播种下经典语言的种子,留存好童年语言的基因,释放出生命语言的活力。

      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自2008年以来,我们在“12岁以前的语文”这条路上,边探索实践,边反思总结,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着——

      (一)酝酿准备阶段

      2008年,在面对日益严重的语文课程地位性缺失、教学内容丰富性缺失、语言习得规律性缺失的现状下,我们开始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广泛的问卷调查,通过对1500份学生问卷、1500份家长问卷、100份教师问卷的统计梳理,我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兴趣下降、教学乏味是源于内容的干瘪、形式的单调,一本本薄薄的语文书,加上老师不厌其烦的分析讲解,耗散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消解了语言文字本身的魅力。那么,语文教学该做怎样的变革呢?我们组织语文老师扎进书海,在学习心理学、语文教育学里去找寻解决问题的路径。慢慢地,我们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想法:构建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课程体系,丰富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回溯习得规律,或许可以改变语文教学中“少慢差费”的教学现状,把沉淀在学生心底里的语文兴趣给重新唤醒。

      (二)顶层设计阶段

      2009年,在经过了近一年的思考酝酿之后,孙双金校长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了“13岁以前的语文”(后改为“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宣言,提出了基于“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即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儿童文学经典,强调儿童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主张语文教育应给儿童文化经典的奠基,给儿童一生幸福的奠基,以经典的熏陶来发展、提升儿童的语文素养。同时,初步设想了重新建构后的课程内容该如何教的问题:时间如何分配?(压缩教材教学时间)现有教材怎么教?(摒弃分析直奔重点)国学诗歌经典怎么教?(熟读成诵不求甚解)儿童文学怎么教?(自主阅读交流心得)课内课外怎么处理?(得法课内迁移课外)语文作业做什么?(删繁就简积累表达)

      (三)资源开发阶段

      2010年,在聚合了全校语文教师的共识与智慧之后,我们启动了“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构工作。全校语文教师全员参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在现有的国家教材基础之上,按照12岁以前的儿童不同年段特点,历时两年时间,编写了一套《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篇6本),适用于小学六个年级。每本教材的基本体例为“国学篇”“诗歌篇”“儿童文学篇”。其中,“国学篇”以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三字经》《弟子规》《论语》等经典著作篇章为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儿童在诵读国学经典中,传承民族文化,涵养君子气质;“诗歌篇”以中国古代诗词为主,以现代中外诗歌为辅,作品文质兼美、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以诗教涵养儿童的精神气质,培养拥有高贵气质的一代新人;“儿童文学篇”则精选了中外名家名篇,通过阅读儿童文学经典,顺应儿童天性,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培养天生的幻想家。各板块篇目的选择汇聚了多个相应领域专家的意见,力求选文经典,体例设计科学,符合儿童心理及母语学习规律。这套教材,还特别关注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的有机整合,虽独立成篇,但彼此关联,便于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资源,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四)实验探索阶段

      从2011年起,在重构语文教学内容之后,我们积极更新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语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模式的整合与变革。教学内容上,寻求“1+X”的教学资源效益最大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资源,并行不悖,取长补短,有机融合;教学方式上,寻求删繁就简、摒弃分析、注重积累、关注表达,让学生在大量阅读、大量积累、有效表达中,内化语言习得规律,全面提升语文素养;评价模式上,寻求在积累的厚度、阅读的广度、表达的深度上作“3D”立体评价。

      1.尝试“1+1”模式

      实验初期,部分语文教师组建了实验团队,在完成国家教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在各年级对《12岁以前的语文》进行有重点、有层次的教学尝试:确保每周一节补充教材教学时间,辅以每天晨读、午间默读活动,力图在各个年段渗透国学、诗歌和儿童文学,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实践证明,进行语文教学方式变革的教师与儿童,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教师开始自发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内容,自觉地呈现出多样的教学方式;儿童的母语学习热情更加高涨,视野更为开阔……但学校的语文教师并不满足于这样补充式的语文教学方式,坚持不断反思与实践。

      2.建构“1+X”模式

      现阶段,北京东路小学的语文团队正在进行力度更大的尝试与变革,全体语文教师都投身于“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实践。我们成立以年段为单位的语文教师研究共同体,打破国家课程、校本课程、教师课程之间的壁垒,让三者在学校语文课堂中汇聚、交融,大胆革新儿童语文学习方式,初步取得了喜人的教学效果。

      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大一点、结构整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思路,对国家语文教材的教学方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单元内的主题整合”“跨单元的体裁重组”“主题式的文本拓展”“作家连串式深度阅读”“作品比较式阅读”“自主阅读后的交流会”……同时,我们对《12岁以前的语文》的教学方式也进行创造性的尝试:“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同时,我们还对国家语文教材和《12岁以前的语文》以及教师课程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进行独有的尝试:“主题关联式的读写实践”“家校互动式的阅读实践”“多媒体式的语文学习”……

      我们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并建构了以“大量阅读”为基石、以“前置习读”为起点、以“深度批注”为抓手、以“主题学习”为策略、以“多元对话”为核心、以“析少积多”为旨归的语文学习新思路。语文课堂上,学生的视野拓宽了,思维开阔了,对话丰富了,思想深邃了,底蕴深厚了,传统文化与古典诗词的积淀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施“3D”评价模式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实验,离不开评价模式的改革,我们大胆地尝试建构了“3D”立体的评价模式。一是,多元考察学生积累的“厚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汉字书写大赛”“成语接龙大赛”“诗词背诵大赛”等活动,给予获奖者“汉字大王”“成语大王”“诗词大王”等称号。二是,全面考察学生阅读的“广度”,在全校各个班级开展“美文串串烧”“小说大家读”“读书报告会”“阅读大比拼”等活动,给予优秀者“读书大王”等称号。三是,专题考察学生表达的“深度”,在全校各班级开展“我是小作家”“我是小编辑”“我是小评论员”“我是小记者”“我是小演员”等专题活动,对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成绩优异者,给予“北小小作家”等称号。这样的“3D”评价模式,让每一个孩子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体验到学习语文的快乐,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价值,悄然地习得了学习语文的规律。

      (五)推广普及阶段

      “12岁以前的语文”从我们北小一所学校开始实验,到区域内十余所学校参与同行,到省内研究共同体积极创立,直至全国百余所学校热情加盟。2011年5月,全国首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北京东路小学成功举办;2012年4月,全国第二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在河南洛阳实验小学成功举办;2014年11月,全国第三届“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论坛将在北京东路小学举办。如今,这一教学主张在全国小学语文界,如星星之火正在燎原,影响力越来越大。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超越一所学校,成为全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三、成果的主要内容

      经过五年的探索与实践,并在不断扩大实验的过程中反思总结,我们逐步形成了“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建构与教学实践的阶段性成果:

      (一)形成一个新理念:“12岁以前的语文”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12岁之前是人的记忆力的黄金时期。12岁之前如自然之春天,春天是播种的季节,人的学习的春天是记忆的季节,是积累的季节。儿童母语的习得,就像春天里播下的种子,在阳光下,在春雨里,它会聚集能量,破土而出,茁壮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就是在儿童的心田里播下生命的种子,在诵读中,在积累中,在表达中,这一粒粒语文生命的种子,自然会生机勃勃地成长。“12岁以前的语文”,是童年的语文,但它却是着眼于为儿童一生在奠基;是种子的语文,但它却是着力于为了勃勃生长而聚集能量。

      “12岁以前的语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远离枯燥、厌恶单调,它是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在教学方式的选择上拒绝繁琐、摒弃分析,它是生动活泼、生机盎然的。“12岁以前的语文”在最大限度上给予学生“学”的无限张力,古今中外、宇宙万象、唐诗宋词、名家名篇,无所不有,这里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文字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也在最大限度上给予教师“教”的无限张力,无需循规蹈矩,不必按部就班,一切以生为本,在儿童语言的最近发展区里播种再播种,积累再积累,习得再习得,这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语言世界。“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片希望的田野,走进这片语言的田野,会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

      (二)构建一种新体系:多向融合的课程体系

      “12岁以前的语文”在实践层面最大的变革就是倡导“多向融合”。在我们惯常的语文教学中,一本语文教材就是语文课程的全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翻来覆去、嚼来嚼去,真可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久而久之,语文课程就变得单调乏味、干瘪生涩、食之无味。语文课程绝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一本语文教材,它需要作多维度的拓展、延伸、链接,因而课程体系的多向融合,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为了实现“12岁以前的语文”教育主张,我们集研究共同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借五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整合国家课程,优化高效教学;创编出以国学经典、古典诗词、儿童文学为三大基石的《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建构出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和《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相互渗透、互为补充、多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新体系;发挥每位教师兴趣特长,鼓励教师创生各具个性的教师课程。旨在让每一个儿童建构属于其自身的独特的、丰富的、经典的语文学习体系,通过内容重组、结构重建、线索重排、体例重构,让语文课程内容既彰显鲜明儿童立场,又重续传统经典文脉,在儿童与经典之间寻找一种丰富的平衡、无痕的交融、相互的照亮。

      (三)探索一种新范式:“五点合一”与“六位一体”

      实验之初,有老师担心,原来一本语文教材,我们一个学期教得还急急忙忙,这又加上了《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和教师课程,这么多内容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回答是,教学课时不增加,学生学业不加重,在教学范式上作文章。

      1.教学策略上,彰显“五点合一”的新线索

      (1)起点高一点。运用课前习读策略,珍视学生学习经验,正视并尊重当下儿童语文学习的真实起点,了解学生的学情,提高学习起点,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具有应有的挑战性。

      (2)容量多一点。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学习策略,遵循儿童语文学习心理特点,适度加快语文课堂教学节奏,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加饱满。

      (3)难度大一点。教学要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让教学有紧张的智力生活,这是教学不变的真理。当然这里的难度是儿童能接受的难度。

      (4)视野宽一点。不局限于国家语文教材,也不局限于校本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视野更加开阔,内容更丰富。

      (5)积累厚一点。抓住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黄金期,给予儿童珍贵的、经典的、种子的积淀,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学习更为丰厚。

      “五点合一”,基于“起点高一点、容量多一点、难度大一点、视野宽一点、积累厚一点”的教学主张,让儿童在更开放、更自由、更丰富、更立体的语文学习时空中,获得言语、思维乃至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2.学习方式上,探索“六位一体”的新思路

      (1)大量阅读。通过“不求甚解的国学诵读”“广泛积累的诗词背诵”“图文交融的绘本阅读”“剧本表演式的儿童小说阅读”“仿创式的现代诗歌阅读”“多种媒体互动式的阅读”等各种方式,极大地丰富、扩大儿童的阅读量。

      (2)前置习读。通过家长学校、班级网络平台等方式,提供前置习读单、阅读链接、阅读规划与指导、展示阵地等,引领儿童进行语文课堂学习的前置习读,进行阅读思考与质疑,让儿童学会学自己的语文。

      (3)深度批注。主张儿童泛读与精读两种方式相结合,通过在精读过程中的“批注式”的阅读,指导儿童突破文本关键词、制作阅读地图、绘制人物图谱等,让儿童的阅读向纵深前进。

      (4)主题学习。倡导教师根据儿童语文学习需要,师生共同规划各种语文学习主题:儿童幻想小说的阅读、绘本读写实践、儿童诗仿创、儿童论语课堂、走近某某作家等,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富有情趣与魅力。

      (5)多元对话。避免单向的、线性的语文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组织师生的、生生的、组内组际间的多边、多元对话,让儿童的语文学习更加平等、自由、愉快。

      (6)感悟积累。引导儿童自己学会学自己的语文,在各种语文实践中感悟、积累,在体验中运用、提升,逐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儿童真正成为会学语文的主人。

      “六位一体”是集“大量阅读”“前置习读”“深度批注”“主题学习”“多元对话”“感悟积累”六位一体的语文学习新思路,与“五点合一”的新线索共同建立了一整套完整而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相应的,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也随之发生质的变化——语文学习不再只是繁琐的分析和字词句篇的机械训练,经典阅读、广泛积累、个性解读、多元感悟、差异对话、创新思考、深度阐释、开放表达才是语文学习的新生态,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已经成为“12岁以前的语文”全新的标识,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认可与接纳,并内化为一般的教学与学习生态。

      四、效果与反思

      (一)实践效果

      经过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与研究,“12岁以前的语文”逐渐成长为一套完整、系统的语文教育创新体系,并对儿童的语文素养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1.首先是儿童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在全校的逐步推进与深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兴趣、儿童文学阅读量、国学经典与古典诗词的积累、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口语交际与创作能力上,都获得了极为显著的提升。据统计,系统参与“12岁以前的语文”实验的六年级学生,目前的阅读量已远远超越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6年145万字的要求,基本达到人均600万字的阅读量,超过1000万字阅读量的同学比比皆是。学生的创作兴趣与能力也得到极大释放,仅六年级学生中,拥有个人作品集的学生,就有92人。与此同时,随着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与作家面对面、家庭亲子阅读、阅读进社区等活动的全面开展,阅读已经从原先的个体活动不断拓展为班级团队活动乃至家庭与社区活动,阅读已然成为实验班学生在校与家庭活动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种风尚与文化。北小学生参加全球华文经典诵读大赛和七彩语文经典诵读大赛,都以选文的独特、诵读的传情、表现的完美,获得特等奖。

      2.其次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卓越发展

      “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的建构,对于我校教师在语文视野拓展、语文课程资源开发、语文教育理论更新、自身语文素养提升等方面产生了质的影响。实验过程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兴趣,激发了语文教师的创新活力与研究动力。5年来,我校教师在全国、省级课堂教学竞赛中有12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在全国、省级小学语文研讨活动中有20人次作学术交流,应邀到全国各地执教观摩课、作学术报告有200人次,先后有5位老师被评为特级教师,6位老师被评为学科带头人,还有12位老师被评为优秀青年教师。

      3.最后是语文教育品牌的系统建构

      随着“12岁以前的语文”教学体系的不断建构与实践深化,加之拥有近百家同盟学校的教学研究共同体的创立,“12岁以前的语文”不再只是一种学科教学理念或主张,它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具有独特教育思想、鲜明价值追求、完整理论系统与具体实践模型的学科教育品牌,在南京乃至全国语文教育界享有良好声誉与口碑。现在,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已经拥有全国20多个省市160所联盟学校,举办过南京、洛阳两届系列论坛,出版了《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教材(6本)和《“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还创建了一个“12岁以前的语文”专题网站——http://www.njbx.com:8088。

      2012年12月,“12岁以前的语文:小学语文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践研究”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未来,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相信这一基于儿童立场、立足文化传统、彰显实践创新的教育品牌会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绩。

      (二)实践反思

      应该说,“12岁以前的语文”研究是一个未完成的图式框架,我们正行走其间,在这几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总结,觉得在以下三个方面还存在留白点,需要作进一步的提升:

      1.资源开发多向融合上需作进一步深化

      “12岁以前的语文”校本课程体系中除了三大经典——国学经典、诗歌经典和儿童文学经典之外,我们觉得还应该与时俱进,寻求其他资源的融入。例如,科普类的经典阅读,当下名家的精彩篇章,这些资源亦是不可或缺的。此外,当我们拥有大量教学资源时,我们需要合理取舍、安排序列、有机整合,这项探索性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2.教师成长专业素养上需作进一步提升

      “12岁以前的语文”得益是学生,而关键在教师,再好的教学理念,再丰富的教学资源,都是离不开教师在一堂堂课上去诠释的。当我们把语文的课堂打开之后,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亟待提升。例如,在教学国学经典这一类文本的时候,我们不少教师感觉到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对文本的理解感悟都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的需要。

      3.语文课程体系构建上需作进一步完善

      “12岁以前的语文”是指0~12岁儿童的语文学习,我们现在仅着力于6~12岁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我们还要对“0~3岁的婴幼儿阶段”和“3~6岁的幼儿阶段”的语文学习进行适度的研究,以使我们的“12岁以前的语文”课程体系更加完善。

      “12岁以前的语文”,是一个新理念,它倡导回归儿童、回到经典、回溯规律;是一个新体系,它倡导打开课堂、聚合资源、积累表达;也是一个新范式,它倡导五点合一、六位一体、多维融合。“12岁以前的语文”是迎着儿童成长脚步,播种语言萌芽种子,期待收获累累硕果,充满着生命活力的语文。

      “12岁以前的语文”,虽是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一所学校的语文课程实验,但它却为基础教育学科课程改革确立了一个现实的标杆,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

标签:;  ;  

12岁前语文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探索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