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对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面神经麻痹86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将其分两组,每组43例。予以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予以试验组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比较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81.40%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患者的95.35%,对比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
【关键词】低频治疗仪;针灸;面神经麻痹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13-02
面神经麻痹在临床疾病中属于常见且多发病症,导致此病症形成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炎症、脑外伤及颅内肿瘤等,易引发患者出现口角下垂、眼裂扩大及面部表情肌瘫痪等病症表现[1]。针对此类病症患者,若临床未能予以有效及时治疗,则易造成面部肌肉萎缩、联带运动和瘫痪肌挛缩等后遗症的发生,从而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为探究对面部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做出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诊治的患有面神经麻痹86例患者为本次研究资料,依照数字单双号的形式对其分组。对照组43例,男25例,女18例;年龄32~68岁(47.5±3.4)岁;病程时间1~7天(2.4±1.2)天。试验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33~69岁(48.3±3.6)岁;病程时间1~7天(2.3±1.3)天。把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病程时间、年龄及性别等临床资料情况对比(P>0.05)。组间数据资料情况可比较。
1.2 方法
予以对照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将500μg维生素B12注射液和0.1g维生素B1以肌肉注射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每日1次;然后再在生理盐水100ml内加入0.25g阿昔洛韦(黑龙江金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32173),将其混合后以静脉滴注的方式注入患者体内,每次三次,早中晚各一次,5mg/kg;将强的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H33021207)以口服的方式指导患者服用,每千克体重每日用量为1mg。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试验组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选用广州穗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低频治疗仪,针灸:取患侧足三里和迎香、双侧合谷和颊车、四白和下关、翳风和太阳、地仓和阳白等穴位,取1至1.5寸30号毫针,直刺或者平刺0.3至1寸,一周内实施泻法,点刺刺不留针,7天后实施补法,同时联合应用艾条灸,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疗程时间为十天,治疗20天,疗程间间断三天。一周后实施低频治疗仪,方波为波形,阈上刺激为电流强度,1Hz为频率,10至300ms为波宽,每次20分钟,每日1次,1疗程时间为十次,治疗20次,疗程间间断三日。
1.3 评价标准[2]
将面神经麻醉的相关诊断标准作为依据,评定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显效:经治疗,患者面部表情肌肉恢复正常,而且临床体征和症状已基本消失;有效:经治疗,患者面部表情肌肉正逐渐恢复正常,临床体征和症状得到改善;有效:经治疗,患者的临床体征和症状均未有所改善,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对于统计学的分析可实施SPSS 12.0软件进行,以卡方检验的形式对比计数数据的比较,以t检验的形式对比计量数据的比较。检验结果以P<0.05说明数据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81.40%是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35%是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两组,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数据间存在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对比见表1。
表1 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3.讨论
面神经麻痹病症的发生率随着当前气候变化异常和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虽然现下临床对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部分学者认为,该病症的形成可能和环境与血运障碍、病毒感染和免疫等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具体机制是在一系列不稳因素的刺激下,如自主神经功能、病毒感染及风寒等,局部营养神经血管出现痉挛现象,从而易引发神经组织水肿和缺血现象的发生,神经受压迫后能够造成血循环障碍的发生,使其能够对神经功能产生影响,诱发面神经麻痹的发生。所以,对局部血液循环进行改善是早期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原则,不仅能使神经受压得到减缓,而且还能使面神经水肿的发生降低,加快功能恢复。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医护人员多采用药物方法治疗,虽然短时间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长时间应用则会严重损害的肝肾器官。从中医角度分析,络脉空虚,正气亏虚,气血阻滞等,是导致面神经麻痹的主要因素。有研究提出[3],依照针灸经络理论,面部属于手足阳经循行之处,经对阳白和迎香、太阳和下关、颊车和地仓等穴位进行针刺,不仅能够对面神经颅外段分布区广泛刺激,而且还能加快神经组织代谢,使神经营养得到改善,从而能提高肌纤维收缩,使神经兴奋性提升,有助于恢复病损面神经功能。低频治疗仪属于新型治疗面神经麻痹的方法,其电流能够节律性收缩麻痹的面肌,能够对血管运动神经实施刺激,使营养与血循环得到改善,既能推动神经传导功能与神经再生功能的恢复,而且还能避免麻痹肌萎缩的发生。从结果中可知,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之,对面神经麻痹患者实施低频治疗仪联合针灸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的临床病症得到改善,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程显丹.急性期进行针灸联合电针治疗小儿急性面神经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1):21-23.
[2]程蓉.针灸联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0(5):444-444.
[3]李雁强.牵正散加味联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09(25):317-318.
论文作者:杨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面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低频论文; 神经论文; 治疗仪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1月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