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政治文明”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当前我国“政治文明”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当前我国关于“政治文明”问题理论研究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研究论文,政治文明论文,当前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2年5月31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和国家 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任务。这一论断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 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再次加以肯定。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十 六大”精神,更好地领会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精髓,本文对国内理论界关于“ 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问题研究进行综述。

一、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界有以下几种论述:

一种观点认为,目前我们正处于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入口处,到本世纪中叶要达到世 界中等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在进行物质文明 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党和国家获得和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文明建设的经验,社会主义 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坚实而有效的成果。回顾过去,我们需要总结和巩固已经取得的 政治文明成果;展望未来,新的更为关键、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在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领域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更好的政治思 想、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条件。(注:杜梅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前线》2002年第9期。)

另一种观点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适应国际局势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加 入WTO后,我国在经济发展上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同时,在政治上和意识形态领域 也面临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安徽日报,2002年7月15日 。)

还有学者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三个代表”思想的必然要求。“三个 代表”思想体现在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其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政 治建设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深刻的政治学命题。(注:曾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 心: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与争鸣》2002年第10期。)

总之,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中仍存在改革的不平衡问题,人们谈到现代化往往指的是经济现代化,至于 政治现代化问题重视不够,这是渐进改革模式的结果,是先经济后政治的产物。政治体 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尽管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与经济体制改革 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相比相对滞后。而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对政治体制改 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必须加快政治文 明建设的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关于政治文明提出的重大理论与现实意义

从理论角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义深远。“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范畴是以 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和伟大成就为基础的,这既是对已经取得的成果的提炼,也是 对未来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趋势的理性把握。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开拓了“文明” 的新视野,把对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 平。(注:赵建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范畴》,《理论学刊》200 2年第9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主张的提出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的丰 富和发展,是对我国政治国情认识的一次飞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与时 俱进的思想品格的具体体现,是“七一”讲话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补充。它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注:杨 德山:《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www.People.com.cn,2002-08-04。)江泽民代表我党 第一次明确地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并 列,一道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基本目标,是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 展,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注:杜梅萍:《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前线》2002年 第9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从物质文明、政 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全面推进,使其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表明我们党对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注:王维澄:《建 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前线》2002年第9期。)

曾峻认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从哲学的高度界 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明确 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伟大任务,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 义建设学说;同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包容性更强的概念,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建设的决心和信心。

从现实意义上来说,政治文明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基本特征的第一次明确概括,反映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实践探索的基础上, 初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色的政治制度的基本结构框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注:房宁:《中国特色政治文明三论》《北京日报》2002年6月 17日。)“三个文明”建设与“三个代表”学说之间的关系具有一致性,它们的内涵完 全一致,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具有极强的现 实意义。(注:缪慈潮:《三个文明的提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共福建省 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0期。)江泽民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更加明确了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的根本点和正确方向;能更广泛、更深刻、更具体地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同时对推动我国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注:王惠岩:《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综上,政治文明的提出有三方面意义:一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解决了以前理论 表述的不足。以前将政治领域取得的成果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理论上出现了逻辑缺 陷,政治文明的提出克服了以前对社会文明理论认识的缺陷;二是体现了以江泽民为核 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第一、第二代领导集体,尤其是第三代领导集体治理国家、加强 党的建设等实践方面经验的总结,其核心的内容体现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民主的制度 化、程序化、法制化方面,这些成果体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三是社会主 义政治文明的提出,为我国下一步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中国政治下一步发 展的目标。

三、关于政治文明的内涵

理论界关于政治文明内涵的讨论大致可以分以下几个方面:

从政治文明的定义看,有学者认为,政治文明(Political Civilization)是政治学的 重要范畴,指的是“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一般表现为人们在一定的 社会形态中关于民主、自由、平等、解放的实现程度”。(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 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年版,第504页。)也有人认为,政治文明是指人类 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 ;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发展的具体过程。(注:虞崇胜:《浅析政 治文明》,《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从政治文明的构成要素看,政治文明指组织政治的所有手段、政治进程的形式、政治 行为模式、政治角色、政治作用,也包括政治信仰、政治价值和理想。(注:范恒山: 《政治体制改革辞典》,中国物资出版社1988年,第118页。)李琪认为政治文明的内涵 应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1)制度层面,包括政治制度、行政制度、法律制度等;(2)行 为层面包括决策行为、行政行为、监督行为等;(3)文化层面包括政治理念、政治氛围 、政治传统等。

从政治文明的发展过程和状态看,政治文明指国家管理和社会调控过程在法治的轨道 上顺利运行。现代政治文明更体现为民主、平等、公正、自由和效率的实现。(注:那 述宇:《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思考》,《前沿》2001年第9期。)

政治文明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的程度也将不断提高。从发 展阶段看,政治文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四个阶段,而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则是建立在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劳动群众的政治文明, 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的一次质的飞跃。(注:赵建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科学社会 主义的新范畴》,《理论学刊》2002年第9期。)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 部分,是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身完善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 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注:郑慧:《政治 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综上所述,政治文明应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形态,是政治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它包 括两个层面的涵义:一个层面指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文明成果,比如,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一国两制”等;另一个层面指 的是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实现文明成果的过程。如,“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两大治国战 略方针实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政治文明建设的过程。总之,政治文明的本质是保障公 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对人的根本权益的尊重。

四、关于政治文明的内容

关于政治文明的内容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个由政治、法律 、民主制度三者相互联系构成的复杂的、内容丰富的统一体,是人民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国家机构内部各种关系、政党关系、政党与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社会法律关系和法 律制度、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关系的进步状态和发展水平,其中, 核心的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调整的基本制度。(注:那述宇:《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 和实践思考》,《前沿》2001年第9期。)政治文明并非单一结构,而是有极为丰富的内 容,具有结构性,并且政治文明的内在结构呈现出多元性,这种多元结构表现为政治主 体文明、政治关系文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政治制度文明等。(注:郑慧 :《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政治文明应 包括如下具体内容:政治意识形态,是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政治现象的思 想体系,它是政治文明的观念形态;政治法律制度,是一定社会中反映一定阶级意志的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以及国家结构形式和公民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它是 政治文明的制度形态;政治实践行为,它是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的政治文明在 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具体实施和表现。(注:杜梅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前线》2002年第9期。)人类政治文明包 括的内容有两方面:一是制度文明(制度形式的政治文明),它包括政治制度、政治体制 、法律制度;二是政治意识文明(精神形式的政治文明)。它包括政治思想、公民的政治 素质、政治心理等(注:于喜廷:《浅议政治文明》,http//www.wtolaw.gov.cn,2002- 8-05。)。政治文明的内容具体有:(1)适应经济发展的政治制度(主要指国家政权);(2 )推动社会前进的政治组织和政治活动(包括政治斗争);(3)良好的政治关系和政治局面 ;(4)进步的政治意识(包括政治心理、政治观念、政治道德、政治学说);(5)先进的政 治管理技术。(注:冯举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西南财经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第10-12页。)熊云认为政治文明就是人们改造社会所取得的政治(法律)成果。它由政治 (法律)意识、政治(法律)行为、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组织四大要素构成。(注 :熊云:《也谈政治文明的要素》,《学习时报》2002年11月18日。)

综上,政治文明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意识、政治感情、政治理想、政治关系、政治制度 、政治行为、政治实施、政治管理技术等。尽管政治文明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其最 核心和最基本的内容应是政治制度文明建设的问题,而政治制度文明建设主要体现在人 民民主权利为本的思想内核。

五、关于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关系

关于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关系问题主要从制度文明与政治文明的概念比较中得以体 现:

制度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创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种制度和体制(各项具体制度的 系统组合)的成果,即人们从事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种组织形式、活动方式及其规则的 发展和改进,表现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上的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的成就和 进步。制度文明的内容构成主要是指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和法律制度的发展成就;同 时也包括在文化事业方面的制度建设成就。也就是说,制度文明主要由经济制度所体现 的文明、政治法律制度所体现的文明(即政治文明以及法治文明)所构成。(注:文正邦 :《论法治文明》,《现代法学》1998年第2期。)制度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和精神 文明而言的,它是人类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反映社会制度尤其是政治制度、政治上层 建筑的进步状态。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 社会文明。三者之间,物质文明是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制度文明处于物质文明 与精神文明的中介地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相互作用必须通过制度文明去实现 。(注:钟惜花:《深圳市精神文明建设难点思考》,http//www.interoutstandingpaper.com/chlw4。)政治文明说到底是要有利于人的各种权利的实现和全面发展,政治制度的文明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形式和根本保证,国家政治制度是政治文明的核心。但由于政治的复杂性决定了政治文明具有复杂的内容,即政治文明所蕴含的内容不仅仅是人们的各种权利实现和解放程度,也不仅仅限于政治制度,除此以外的政治现象,如政治关系、政治行为、政治意识的文明等都是政治文明家族的成员。(注: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

因此,制度文明是由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来体现的,它的内容分别包含 在各种文明的建设中,有的属于政治文明建设领域、有的属于物质文明建设领域、有的 属于精神文明建设领域。由此,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的关系不能简单地说制度文明建设 包括政治文明建设,政治文明与制度文明之间关系处于一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相 互交叉的关系,政治文明建设还包括政治意识的培养,政治行为的塑造等。

同时,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存在的一种形态,政治文明建设本身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它必须通过各种具体制度的安排和创新来落实政治发展的目 标。而制度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创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各种制度和体制的积极成果 ,表现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项事业上的制度建设的成就和进步状态。政治文明与 制度文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类似目标与路径的关系,政治文明只有通过具体合理的制度 安排的路径,才能实现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如果没有具体的制度文明建设,政治文明 建设只能成为空中楼阁或者一种口号式的政治标语。

江泽民同志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 进程,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而没有提出物质文明、 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建设的进程。在中国现代化语境里,政治文明的提出符合形 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应对 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这种大背景下,惟有增强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提高公民的政治素质,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制度建设与创新才有可能为经济 的发展创造更为良好的政治环境,促进生产力的进步。因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仅用 制度文明来表述显得捉襟见肘,这就需要具有更高意义的目标来代替,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成了未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最佳趋向。显然,江泽民同志提出政治 文明建设的内涵比制度文明建设的内涵更加丰富和广泛,是个重大的理论创新。

六、关于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理论界关于三个文明间的关系的论述主要观点如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辩证统一的新型政治文明,它是在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的基础上发展的、又是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政治保证的 。政治文明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治、法制保证,并且决定着精 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催生新的思想、观念,激发新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规范 和引导新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模式。(注:赵建平:《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科学社会主 义的新范畴》,《理论学刊》2002年第9期。)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提供了基本的政治方向;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必要的政治环境; 政治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相互交叉,政治文明的进步也必然体现 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注:熊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 意义》,中国网2002年7月16日。)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 互动、相互作用的过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需要政治文明为其提供政治方向、政 治保障和政治环境;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是交叉重 合的。(注:虞崇胜:《浅析政治文明》,《武汉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政治文明 是整个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文明是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因 而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互进与共荣,便成了当今我国社会的重大 的课题。(注:桑玉成:《文明的互进与共荣》,《文汇报》2002、8、5。)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物质文明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 础,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条件;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的建设起着积极的推动作 用,保证和引导政治文明建设的方向;政治文明是社会文明的关键,客观存在通过一定 的合理的社会制度,可以更好地组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供给、分配和消费, 为人们支配和享用文明成果提供制度保障,也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产和再生产提 供发展动力。(注:龚廷泰:《社会主义民主与政治文明》,《党建导刊》2002年第6期 。)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顺 利进行提供激励和约束机制;政治文明是连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桥梁。(注:那述 宇:《政治文明的理论定位和实践思考》,《前沿》2001年第9期。)在研究和加强政治 文明建设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判断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既要看到它的发展会受到物 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影响,又要看到它会反作用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符合社会前进要求的政治文明,不仅可以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 制度和法律保障,而且会影响以至决定它们的发展方向和进程。这就是说,在整个文明 系统中,政治文明起着规范和保证的作用。(注:王维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5日。)

总之,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共同组成了人类社会的文明。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协同发 展、共同作用的过程。物质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 ;精神文明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是其他两个文明建设的中间环节,能有效地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政治方向 和制度保证,使得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谐共处 、共同进步。

七、关于政治文明如何建设的问题

就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应坚 持的原则、建设具体环节和重点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李琪认为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建设的目标是:(1)从中国国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 对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政 治发展道路;(2)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增强党的凝聚力,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环境 ,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3)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执行依法治国的战略,保 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弘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4)实现各项政治行为的规范 化、程序化,大力推进政治文明制度建设。在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目标的过程中,必 须坚持:(1)政治前提的宪政化;(2)政治制度的程序化;(3)政治理念的民本化;(4)政 治权力的规范化;(5)政治方式的现代化;(6)政治功能的多样化;(7)政治行为的法治 化;(8)政治运作的整合化;(9)政治局面的和谐化;(10)政治发展的可持续化。

目前要加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并通过政治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的政 治现代化和政治发展,除了促进中国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为政治文明建设创造良好的 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外,还应该在以下几方面不懈努力,实现政治文明建设的战略目标 :(1)政治民主化;(2)政治公开化;(3)政治法治化;(4)政治科学化;(5)政治高效化 ;(6)政治清廉化;(7)政治文化世俗化。(注: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 目标》,《政治学研究》2002年第3期。)李慎明认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 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建设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正在不断完善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我们要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不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注:杜梅萍:《建设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慎明》,《前线》2002年第9 期。)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 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正是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时代要求的具体体现。(注:赵建平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范畴》,《理论学刊》2002年第9期。)

在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国社会,党的有效领导和与时俱进的发展,是实现社 会主义政治文明这两方面规定性辩证统一的关键。为此,作为执政党,在发展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发展党的 领导,全面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注:林尚立:《文汇报》,2002年6月21日 。)丁晓强认为,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加强党的建设的关键是制度建设,用改 革的思路解决党的执政方式与法治相互衔接的问题,处理好党的领导与宪法实施之间的 关系,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党的领导不仅是权力的领导,还应包括非权力的 影响,尤其发挥党的基层组织作用,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为此,倡导党组织积极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使党员的先进性在各种活动中得到体现,使党的非权力的影响力得 以增强。他指出,政治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人民服务,以服务于大众的利益为 最终价值取向。因而,共产党必须把自己的特殊利益与人民大众的利益统一起来,服从 服务于人民的最根本利益,将党的权威性变为法治性。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和关键,就是按照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 话中所提出的,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化、规范化、程序化。为此,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保证人民 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特别是要落实群众对干部 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并通过加强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 监督,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注:胡伟:《把握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的核心》《解放日报》2002年6月24日。)陈奇星认为,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制 度建设。为此,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重点进行系列制 度建设,如党内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政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政府管理体制 、公务员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推动政治文明的建设。

曾峻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的原则有:(1)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2)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主政治,决不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模式;(3)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当前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的重点有:(1)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2)加强基本民主制度建设。如,人大制度建设、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等;(3)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4)进行司法制度改革;(5)加强基层民主 制度建设。(注:李琪、陈奇星、丁晓强、曾峻等人的观点来源于上海行政学院行政学 教研部举办的关于“政治文明”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发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 :一要大力倡导和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意识;二要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我国国情 的政治发展道路,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三要继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加 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用实际成果取信于民;四要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五要提高国家公务员的素质。(注:缪慈潮:《三个文明的提出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建设》,《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年第10期。)要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必须着眼于政治发展,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为此 ,首先要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其 次,必须着眼于健全民主制度、加强法制建设。第三,不断扩大党内民主、社会民主, 实行政务公开,坚持民主监督。(注:许耀桐:《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若干思考》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李卫宁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把坚持 共产党的领导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前提,把完善人民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政 治文明的基础,坚持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集中体现,努力解决和实现依法治 权的问题,保障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始终为人民服务,使党内民主成为社会主义政治文 明建设的先导。(注:李卫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光明日报》2002年1 1月30日。)

王维澄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为我们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 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指明了基本路径。因而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 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决定意义的特点。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 执政方式,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全局性作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 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与党的领导制度和执政方式紧密联系,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 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我们要以发展党内民主为先导,带动人民民主和社会 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点。发扬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 根本动力;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又一个显著特点 。总之,王维澄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关键在于加强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坚定不移地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 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注:王维澄:《建设社会主义 政治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5日。)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远大的理想目标,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循序渐 进的原则,应根据中国的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道路,决不照搬西方国家的政 治制度模式,但也不排斥借鉴具体的对我们政治文明建设有益的、属于世界的政治文明 建设的成果,为中国政治文明的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比如,国外公务员制度建设 ,权力制约制度的建设、法律制度建设、决策制度建设等。在加入WTO及中国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必须以江泽民同志5·31 讲话及中共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政治文明建设论述的精神为指导,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物质 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 党的领导,加快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核心,加大各项民 主政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族公民的政治素质,培养公民现代化的政治理念 ,完善各项具体的政治制度,创造一个适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 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收稿日期:2002-11-20

标签:;  ;  ;  ;  ;  ;  ;  ;  ;  ;  ;  

当前我国“政治文明”问题的理论研究综述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