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续 张颖宁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当前交通安全保障呼声的高涨,人们对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的期望值越来越大,这也就给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道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叉口渠道设计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道设计,交通交叉口是指两条或者说两条以上的道路在同一空间维度上相交的点。车辆和行人在此会合、产生交集,是交通的重要地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在城市道路系统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交叉口的交通还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行车速度慢、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容易出现交通堵塞、交通拥挤等,甚至引发一些交通事故。所以显然,如何改进城市道路交通平面交叉口的路面设计,从而达到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的几率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针对当前城市道路交叉口表现出来的问题,对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渠道设计拟出了一些设计原则和要求要点。
平面交叉口是多条道路在同一个空间维度上相交而形成的一个交叉口。通常会用T形、Y 形、十字形、X形、错位、环形等方式表现。在没有监控设备或者人员保障的平面交叉口,车辆通过时,由于行驶方向的不同而相互产生交点,所以必然会产生车辆或行人相互冲突的点,不难看出,每一个冲突点实际上就是一个潜在的交通事故容易发生的点。也就是产生交通纠纷的导火索。如果非机动车也经过这个点,那么冲突点就明显会更多。
1.平面交叉口的基本形式
1.1十字形交叉
十字形交叉是几条道路相交产生交点,而道路之间呈现出垂直状或类似于垂直的状态。这样的交叉方式道路设计实施及运行非常简单,交通一般较为通畅,街角建筑比较容易处理,适用范围也广,是一种我们生活中见得最多的,也是最基础的道路交叉口设计形式。
1.2?T形交叉
T形交叉与十字形交叉不同的是,t型交叉在交叉口只有三条道路,形成三路交叉。这种形式交叉口与十字形交叉差别不是特别的大,视线也相对良好,不论是行车还是行人过往都较为安全,也是我们生活中一种极为常见的交叉口的形式。
1.3?X形交叉
X形交叉是四路相交形成的不垂直的交叉。当两条道路相交,产生的交角较小的时候,形成的交叉口就会显得狭长,交通事故容易在此形成,也对转弯的车辆造成极大的不方便。在锐角形成的街口,建筑的走向、分布、占地面积等也不好处理,因此如果因为各种情况不能使用十字形交叉,那么就应该尽量加大锐角的角度。
1.4?Y形交叉
Y形交叉口是三路交叉形成的不垂直的交叉。在这种交叉路口如果能够使处于钝角的车行道缘石转弯的半径大于该锐角所对应的缘石转弯的半径,就能使线性更加协调,车及人通过更加顺畅。
1.5?错位交叉
两条道路分别在同一平面的不同地方与另外一条道路相交,而且两个交点距离不是特别远,那么它们形成的交叉口就叫做错位交叉。在路网规划初期有时仅仅为追求近距离会形成错位交叉,这种情况不值得提倡,应该被尽量避免。由于相交的地点距离太近,所以车辆转弯的视野不开阔,容易造成事故。所以在初期规划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设计这种类型的交叉口
1.6?多路交叉
多路交叉所见极少,需要五条及以上道路相交而形成。又称为复合型交叉,它也是一种危险系数比较高的交叉方式,所以在城市道路网络初期的规划中,应该尽量减少设计多路交叉。以此来避免造成城市道路交通网组织的复杂化。在已经形成的多路交叉的交叉口设置环形交通是一个不错的、可行的解决方案。
2.平面交叉口的平面设计
2.1平面交叉口的视线距离
为了使交叉口上的道路交通安全及行车安全得到保障,司机在进入交叉口前的一段距离内,应该要能清楚看到相交道路上的交通情况,这样才能有余地采取措施应对,保证顺利通过或者安全停下车量。并且这段采取措施的距离一定要大于停车的时候司机的视线距离。
2.2交叉口转角缘石的半径
交叉口的转弯处的缘石通常被做成圆曲线或者又叫圆心复曲线,它是用来保证右转弯车辆能顺利安全转弯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情况下,采用圆曲线来计算施工是一种便捷的方法。交叉口路缘石具有限制右转车辆转弯轨迹,也可以为行走的人们提供站立之处。当有非机动车道时,转弯半径可减去非机动车道与机一非分隔带的宽度。
2.3 交叉口的拓宽
当城市道路交通量能够被城市道路交通设施满足,而交叉口的车辆明显受到交叉路口车道阻碍时,增加车道数量是一个非常可行的措施。
3.平面交叉口组织设计要点分析
3.1平交路口的设计原则
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的设计需要以城市的规划建筑为基础,并且要考虑道路的整体走向、流量等,再结合实际的地形因地制宜去设计布置。
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要保证当下的技术水平能够达到,也要保证符合当时当地的交通运行要求。
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必须使进口道通行的情况与它临近的路段通行情况相互匹配,并且应该注意与附近的交叉口之间的实际情况相符合。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进口处的车道也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停车空间;出口处车道必须要有足够的疏散能力,以此来保证各个方向车流能够迅速驶离交叉口。
城市道路的交叉口应该具有良好的通视效果,这样才能使得使得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过路行人都能够有序地通过,以此来确保道路交通的安全性。
4.当前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存在的需要改进的问题
4.1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化设计的不恰当
在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的设计中渠化即指人行横道与车道的相互分离、不受对方干扰的情况,这样就能确保来往的车辆都在自己的道路线上正常稳定的行驶,在过往车辆的车道上用绿带、护栏等设施进行分离,也就保证了来往的车辆行驶的速度,使得这些车辆能够按照自己的行驶方向安全快速地驾驶通过。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现实中的渠化设计中,很多渠化设计的并不完善,这样就会不可避免的导致过往车辆的行驶速度受到阻滞,从而由于急刹车等现象出现一些交通事故,造成往来的行人的不安全,增加了危险系数,也就阻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
5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要点
5.1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中心线和车道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的平面交叉口中心线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关乎道路上人车安全,当中心线设计合理,整个道路才能井然有序,多个不同车道之间的车辆才能保持安全距离,一旦中心线没有设计合理,整个车道都将陷入混乱状态,无法保证车行道安全,给交通造成了极大安全隐患,所以交叉口中心线和车道设计一定要合理。
5.2平面交叉口的信号灯设计
在一些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交通信号灯的配置问题还没有得到重视,依然存在信号灯配置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象存在,这样就常常造成绿灯时车辆的难以及这样就常常造成了车辆通行与信号灯之间不匹配的尴尬情况,造成绿灯无车通行而红灯大批车辆排队等候,这就需要调整信号灯的周期,综合考虑信号灯的闪烁时间、替换时间、相位差等等。
6 结语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工作非常庞杂,而且也对相关的专业和系统的要求很高,不是一人、一个环节能决定的,但对每一项工作、每一个小细节都要求极高。只有提高对城市道路交叉口的渠道化设计,在设计初期准确把握,谨慎操作,才能保障城市道路的交叉口交通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兰辉,关宏志;机非混合交通流模型及其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S1期.
[2]关宏志,陈艳艳,刘小明,任福田.基本路段机非混合交通流的解析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3]彭利人,任福田.关于路边停车规划的几个问题[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4]陈依民.重庆城市交通环境现状调查及治理对策[J].重庆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5]李淑庆,唐热情.公路网规划理论的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论文作者:高续,张颖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交叉口论文; 城市道路论文; 平面论文; 车辆论文; 道路论文; 车道论文; 交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