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研究论文_兰远祥,杨起航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研究论文_兰远祥,杨起航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50007

摘要:节能建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能源节约和合理利用,缓解我国能源供应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有利于加快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长远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保护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关键词:节能理念;结构施工;质量控制

改革开放使得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产生环境问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绿色低碳的商品,特别是对于建筑业来说,如何在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加入绿色技术,保护自然环境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1]。因此节能技术措施的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针对此进行了一些研究,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关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应用的意义

1.1 实现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中国是人口第一大国,资源短缺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严峻问题。不仅如此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遭受重大破坏,环境承载能力不断下降。因此如何在建筑施工中减少环境污染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节能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比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的选用,采用环保的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代替传统的保温材料,还有采光技术的使用等大大减少了能耗,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促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 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不断恶化,不仅制约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不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想要拥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就要加强建筑施工中节能技术的应用,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环保的建筑材料,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掠取,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要进行合理的掩埋与处置,不得随意堆放,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1.3 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技能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一些化石燃料的燃烧,温室气体的排放等导致环境温度上升,出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大家都听过但是却不知其具体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环境气温的不断升高,会使两级冰川发生融化,进而海平面上升,一些临海的城市将被淹没,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势不可挡。

2.总体规划设计

2.1建筑选址

建筑基地不适宜选择在山谷、洼地及凹地等处,因冬季冷气流在凹地里易形成对建筑物的“霜洞”效应。位于凹地的底层或半地下层建筑,为保持所需的室内温度所消耗的能量,就会相应的增加。所以建筑基地应尽量选择在向阳、避风的地段上,为建筑争取日照创造必要的条件。

2.2建筑布局

利用建筑楼群合理布局,充分结合特定地点的自然环境因素、气候特征和建筑物功能。人的行为活动特点等,建立自然——人工生态平衡系统。具体体现在通过楼体排布的方案组合中,按以下原则挑选规划方案:充分利用和争取日照;避免风漏斗的出现,合理组织气流,减少建筑热损失;利用建筑外界面的反射辐射,对夏季炎热气候考虑充分[3]。在规划布局中,可以通过建筑的手法来尽量改善日照条件,比如:多排多列楼栋布局中,采用错位布置。利用山墙空隙争取日照;点、条组合布局时。点式住宅布置在朝向较好位置,条式布置其后,争取日照。

2.3建筑形态

节能建筑的形态不仅要求体型系数(外表面积/体积)小,同时需要夏季日辐射得热少,冬季还需要对避寒风有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满足此三项需要的建筑形体常不一致,因此应考虑多种因索的制约,包括当地夏季气温和日辐射照度、建筑朝向、各围护结构的保温状况和局部的环境情况,需要具体权衡得热和失热的具体情况,优化组合各项因素后得出结论。加大进深由8m增加到14m,可以使建筑耗热指标降低11%~33%,因此对于1000—8000m2的住宅,进深控制在12—14m有利于建筑节能。

2.4建筑的间距与平面布置

众所周知,建筑间距是太阳能辐射建筑物的重要影响因子。现行设计规范对建筑物的满窗日照时间已做了明确的规定:如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不少于3小时;中、小学校南向的普通教室冬至日底层满窗日照不应小于2小时。然而,目前这些建筑间距标准是以人的健康为出发点而制定的,没有考虑建筑的节能要求。因此,根据不同的地区,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物,制定强制性条文,确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资源,是提高建筑节能效果一项有效、经济的途径。

3.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以墙体为例。节能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所以墙体的节能设计直接影响到建筑的耗能。墙体节能有以下两个途径:

3.1建筑保温节能设计建筑保温分为建筑内保温和建筑外保温两种。建筑内保温就是在建筑外墙的内表面上加设保温材料,再在其上粉刷、涂料等,其优点是墙体内表面不用加强防水层,构造处理简单,保温材料以免受室外雨水的影响,是一种简单且效果很好的建筑保温方式[4]。外保温是在外墙外表面上做保温材料,覆以防水层,再设外墙装修的构造方法,其优点多。首先其保温层设在外表面,可以有效的保护外墙砌体免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减小墙体应力损害;其次外保温对建筑柱、梁、墙角等敏感部位处理容易,可以减少热桥的产生,并可避免内表面结露;再次围护结构内侧为重质砌体,有较高的热容性,可以减少室温的波动;在夏季,外保温材料又起到很好的隔热作用,使墙体不会升温过快,内表面温度降低,增加了室内舒适度。

3.2建筑隔热节能设计隔热除考虑外墙部位需设置外。屋顶由于受太阳辐射影响最大,所以也要进行隔热设计。隔热设计主要使用隔热材料隔热和隔热构造隔热。隔热材料有填充类、板块类和热反射类。而现在有一种很廉价的隔热方式:空气层的隔热[5]。这是一种将“空气”作为隔热材料的特殊做法,其隔热性能良好,所以在隔热构造设计中被经常用到。其隔热原理是通过降低传热达到隔热的目的,而影响其隔热性能的原因有:空气间层厚度、热流方向、空气间层的密闭程度和两侧表面的光洁度。这种隔热方式现在主要被用于炎热气候地区的屋面、墙体、双层窗中,隔热效果好。同时空气间层设于墙体部分,起隔热和保温双重效果,不过水平构件只有隔热作用。

3.3采暖节能水源热泵技术是利用地球表面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湖泊)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资源,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高位电能输入,实现低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众所周知,地下水温度在一年内波动远小于室外空气,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同时,在冬季也不会存在结露、结霜等问题。

4.结束语

建筑节能潜力巨大,关键是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合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在建筑采光、墙体的保温隔热、绿色照明系统及节能灯具、建筑施工过程节能、建筑集中供热供气等方面大力推广建筑节能技术,方可大大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系数,也将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士苓,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分析,天津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2003,(4)

[2]张幸文,黄荣校,对建筑工程的造价管理的几点认识[J],山西建筑,2005,(3)

[3]古兴会,浅谈实行工程全过程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特钢技术,2003,(2)

[4]隋桂海,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措施,散装水泥,2004,(6)

[5]马天方 .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措施应用探究 [J].智能城市,2016(09):23.

论文作者:兰远祥,杨起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  ;  ;  ;  ;  ;  ;  ;  

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中节能技术措施应用研究论文_兰远祥,杨起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