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施工;因素;对策;环境
引言
现如今工业化体系不断在完善,走向成熟的阶段,房屋的建筑施工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损害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伴随着经济上的提高、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的建设加快、楼盘建筑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对资源材料消耗比较大,大型机械设备使用频繁,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多种环境上的污染,比如噪声污染、气体污染、灰尘污染等,这对我国的生态环境自然变化和改善带来了很大影响。由于一般的楼盘施工建筑周期较长,周围的废弃杂物各式各样,给周围居民出行也造成了不便,因此对于房屋建筑施工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已经是不容小视的情况,必须拿出有力的方案进行治理。
1建筑施工中存在的环境污染
1.1建筑施工现场噪音和尘土污染问题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大型机械会带来严重的噪音污染和尘土污染。一些单位为了加快工程的进度,经常在夜间施工,虽然噪音的出现符合规定,但是时间久了,依然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没有对场地的内部设施进行优化,运输建筑垃圾的车辆并没有进行防尘措施。
1.2建筑施工现场光污染问题
光污染,从理论上讲,就是指由人为原因产生的高强度亮光直接或者间接照射到周围的建筑,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休息质量。大多数施工现场都存在夜间的施工,以此来保证工程效率。夜间施工要使用大量的光源来保证视野的开阔度,才能保证工作人员更好地进行作业,但是夜间施工所产生的光源对于附近的居民休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一些施工单位已经对于这个问题做出了改善,在光源的传播方面进行了一些遮挡,可是效果并不明显,周围居民反应强烈,带来很不好的社会影响。因此,需要从源头入手,对夜间施工所用到的大功率灯具、焊接施工时产生的光辐射以及建筑外墙玻璃反光等进行处理。
1.3建筑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如果一个施工的团队管理没有做好处理监督工作,那么这些废弃物会被工人随意堆放和倾倒,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环境,还会对附近的水资源以及空气资源造成污染,而且会对周围的居民造成相当大的出行方面的困扰。
2建筑施工中环境污染的解决措施
2.1减少噪音污染措施
(1)施工人员施工单位应当不断强化现场工作人员的文明施工观念,使其在施工时避免大声喧哗。同时对于进行材料切割等工作的人员,施工单位应当为其设置隔音作业的场所,从而使强噪音减少扩散。(2)施工时间在白天进行作业时,施工单位不可在居民午休时间进行大型机械的施工,在距离医院,学校等设施较近的施工点,施工单位应采用噪音小的设备。通常情况下,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严禁夜间进行规模较大的工程作业,如果由于特殊原因必须进行夜间施工,施工单位必须向环保部门提出申请。(3)现场管理管理部门,监理部门以及环保部门等必须针对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与施工单位共同制定合理的施工时间计划,同时对于施工器械,设施等进行严谨查验。与此同时,施工单位也应当引进更加先进,噪音小的施工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减少光污染措施
施工单位应当在监理部门,管理部门等的辅助下,科学制定施工时间,若无特殊要求不可在夜间进行作业。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进行夜间作业,施工人员必须对灯光的强弱,照明方向进行及时调整,在保证施工所需光亮度的基础上,避免影响周围的居民。
2.3建筑工地固体废弃物的防治措施
在实际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的过程当中,首先对其废弃物的源头进行判定,搞清楚废弃物产生的源头,从源头上对固体废弃物的产生进行防治;其次确保废弃物的堆放是否合理,是否会产生有毒的气体,不能够将所有的废弃物统一堆放,要进行分类,防止产生化学反应;最后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加强重视,对所产生的废弃物仔细地进行甄别,如果发现可以继续进行使用的废弃物,应当单独进行存放,方便再下一次施工的过程当中继续进行使用。这样可以降低施工单位的材料成本,提升整体工程的全面效益,满足绿色施工要求。对于无法再次利用的废弃物,要选择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及时的处理。
2.4环境应急预案的设置、培训和演练
建筑业施工现场的很多环境事故在表面偶然的背后多存在一些必然性的原因,如部分从业人员环境安全意识差、监管机构技术管理落后、环保意识差等。环境应急管理首要任务是设置可执行性高、稳定可靠的环境应急预案。在预案的制订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可能的环境事故的潜在威胁,分类设置不同的解决方法。并且,随着项目的实施,施工内容在不断发生变化,现场的设备和人员等也在不断地调整,环境应急预案也需要实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持较好的突发情况应对能力。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后要及时对施工、管理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培训。培训既要包含较全面的环境危害风险概述性内容,同时,对于不同职能人员的培训内容要有侧重。在培训结束后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量化评价,以确保相应人员完全掌握环境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流程。环境应急预案设置和培训结束后,需定期进行实地演练。通过评估实地演练效果,不断地对应急预案进行修正和完善。环境应急预案对响应的时效性要求很高,只有通过“演练———修正———完善”这一过程的不断迭代,才能保证突发环境事故发生时可以较好的应对。
2.5现场环境风险源识别的常态化
环境危害的发生和发展主要来源于环境风险源,能高效及时的识别环境风险源,有利于将环境危害抑制于萌芽阶段,更利于环境风险的管控。建筑施工现场范围广且人员、设备多,环境风险源分布较广,现场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也在不断变化。为及时准确地发现环境风险源,需实现环境风险源识别的常态化,工艺改变、设备改变、材料改变、人员变更等工况变化行为发生后,要立即更新环境风险源的识别,并对环境应急预案做出相应的调整。
2.6减少扬尘污染措施
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妥善规划建筑材料堆放场地,保持场地清洁,做好防风保护措施。对于道路施工单位,应当严格遵循相关的规定,强制要求其对道路实行硬化处理。对于现场挖出的土,应当让施工单位明确清运期限,当遇到大风天气时,施工单位必须停止挖掘,并进行苫盖,洒水等措施,以减少甚至防治扬尘现象发生。对于施工存放的用土,应规定施工单位进行定期洒水或者对用土进行固定化。对于运输施工用土,挖掘的土,水泥,垃圾以及砂石等的车辆,施工单位必须进行及时苫盖。
结语
建筑施工涉及的范围极广,其工期也相对较长,因此对于周围的环境难免会产生如噪音,扬尘以及水资源污染等。因此,必须对各类污染进行深入分析,及时探寻出科学合理的降污方案,从而实现对民众生活环境的有效保护,这对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徐理忠,李佳燕.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措施[J].安全与环境工程,2012(5):19-21.
[2]竹瞩生,任宏.可持续发展与绿色施工.基建优化,2002(4):35.
论文作者:刘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环境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废弃物论文; 风险论文; 应急预案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夜间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