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院校基于能力培养的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师范院校基于能力培养的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师范院校基于能力培养的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

刘文文

(齐鲁师范学院 文学院,山东 济南 250200)

摘要: 文学理论课程在全国高校普遍陷入一定程度的困境,师范院校要摆脱这种困境,需要在深挖形成原因基础上,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目标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制定变“六经注我”为“我注六经”的知识目标,激发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能力目标,培养“文学抱负”和“人生抱负”的素质目标,让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考核评价从静态评价变为动态评价,实现教学策略优化。

关键词: 师范院校;能力培养;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

师范院校是培养高水平师资的专门机构,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呼唤,师范院校的受教育主体——未来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需要拥有一些核心素养,如社会责任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对新发展趋势的应变能力,师范院校理应加快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课程乃教育范式改革的重中之重,具体到文学理论课程来说,教学改革自然是大势所趋。

一、正视教学困境 深挖形成根源

杜书瀛在《反思百年文论——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问题》一文中总结,几乎和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转型同步,20世纪文艺学的学术史,经历了一个“蓄势、蜕变、定格、突破”[1]的曲折发展时期。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三大分支之一,从民国时期起作为必修课程列入高校的课程安排,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该课程是各高等院校中文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必修课,主要研究对象是文学及文学活动,大致包含文学本质、文学发展、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化批评五大部分,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吸纳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优长的,需要运用历史的、辩证的思维总结思考的内容体系。

虽然文学理论课程有了扎实的社会历史根基和自身的逻辑理路,但是随着社会转型和文学活动方式的转变,从全国范围来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反思,还是学生的课程反馈,文学理论课程自身的建设和教学实践都陷入了一定程度上的“困境”,表现在:学生厌学,觉得学而无用;教师厌教,觉得教无回应。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文学理论”“教学反思”“教学困境”为关键词进行文献检索,科研成果共56篇,而以文学理论所属学科“文艺学”和“教学反思”为关键词,共检索出成果292篇,多是全国各高校任课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反思。综合来看,全国高校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困境的形成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施工方案:地下通道施工可采用明挖法,盖挖法和顶管施工方法。综合考虑管线影响、工期和交通影响,采取顶管施工方案。

(一)本质主义思维范式下文学理论自身的问题

陶东风教授是“反本质主义”思想的标杆式学者,最早提出这个理念并积极付诸实践。正如他所言:“以各种关于‘文学本质’的元叙事或宏大叙事为特征的、非历史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严重束缚了文艺学研究的自我反思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使之无法随着文艺活动的具体时空语境的变化来更新自己。”[2]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目前国内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的本质主义倾向,造成了文学理论与时代发展、与文学活动发展的脱节。目前国内的大部分文学理论教材都是先验地总结出文学的本质和规律,条分缕析地阐释文学是什么,文学的价值何在,作家的创作过程等问题,把它们视作普遍规律,忽视了文学理论产生的特定历史语境,一定程度丧失了文学理论不断自我完善和自我更新的方向感。另一方面是文学理论自身的本质主义倾向。当代文学理论是古今中外文论的集合体,但是,西方文论因为离开了滋生理论的现实土壤,出现与我国时代语境的错位,比如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尊崇,对“陌生化”理论的盲从;中国古代文论又因现代化转向,理论价值又存在一定程度的遮蔽和误读,从而出现古代文论失语现象。比如古代文论中对情与理、诗与文之间的关系论述、对“天人合一”“象外之象”等智性境界的阐述,还缺少整体的体系创造。“如果不及时更新我们在过去的文学经验基础上所生产出来的一整套的文学理论知识,不下决心彻底改变文学理论教学的现状,就谈不上走出文艺学的危机。”[3]

(二)新媒介环境下文学自身发展变化问题

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产品出现了视觉化、影像化表征,文学也从印刷时代进入网络时代。米歇尔在《图像理论》一书中,把这种转变称作“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向“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的转变。[4]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文学的边界范围,还是文学创作、传播、接受,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超出现有文学理论的解释范畴,这使得现有理论既不能指导文学创作活动,也不能解释层出不穷的文学文本和文学现象。胡友峰将电子媒介时代这种变化称为“文论话语的转型”[5]。理论的普适性难题,既加剧了对文学活动发展的回避,也逐渐与文学文本的流变脱节。如赵丽华的“梨花体诗”,乌青的“废话诗”,用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理论来解读,自然是要对它们进行拒斥和批判,即使他们的作品已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网友热评。试想102年前胡适先生的《两只蝴蝶》,作为第一首白话新诗面世,当时的文学理论也难以阐释今天我们看到的该作品的文学性及深远的价值意义。

(三)读图时代大学生对经典文本阅读体验变化的问题

文学是情感的符号性表征,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9]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要超越低层次需求,去探寻爱和归属感、尊重、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文学理论教育要通过课堂上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有“文学抱负”,进而对“人生抱负”实现正向激励,全面地塑造人。

目前高校课堂上传授的文学理论知识,以诉诸理性思考为主,以纸质媒介的文本及文学活动为研究范畴,把文学语言视为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对其节奏韵律及引发的想象空间和精神内蕴进行审美体验,这就带来了两种短路现象。一是由于学生对经典文本接触的贫乏,对文学作品跨过感性认识而直接进入本质的系统的理性思考,造成相关知识理解上的短路。二是学生对视听文学的接触兴趣,因理论的空白和课堂引导的失语,只停留在自我感性认识而缺乏辩证的、发展的、意识形态角度的理性审视机会。

(四)“重知识轻实践”“重成绩轻能力”等教学理念的问题

怀有“人生抱负”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性鉴赏,认识和分析多重价值,树立普世价值观念,心怀积极的理想信念,促进全面发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强调了文学对读者的“净化”“陶冶”作用,别林斯基也认为阅读普希金的作品是培养人性和道德情感的最好方法,席勒则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了“审美教育”,主张通过文学艺术的传播,来实现对人性的化育。可见,文学对人的心智和情操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

上述问题不仅仅是师范院校独有,全国高校普遍存在。那么如何给文学理论“保鲜”,让文学理论课程“优质高效”,让课堂成为向社会传播和普及文学理论知识的重要公共场域,已经引起学界的思考和关注。本文着重论述的是,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如何突破困境并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体系。笔者以为,基于能力培养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应在诸多方面有所努力。

二、革新教学理念 调整教学目标

要改变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现状,“大学的文学教育必须作出调整、深化,让文学在大学的博雅教育或全人教育中,真正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7],必须从根本上革新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播向能力培养转换,基于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标准。师范院校的文学理论课程的教育宗旨,应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方式,建构开放的、创新的文学观念;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对作品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判断力;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将逻辑维度和审美视角践行到将来教学中去,符合社会和行业对合格中小学教师的要求。教学目标应该覆盖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能力目标,实现人才的多向度、全面化发展。

(一)知识目标:变“六经注我”为“我注六经”

宋代陆九渊先生“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说法,正好可以概括文学理论课程学习目标的转向。这里所说的“六经注我”,是目前很多文学理论课堂奉行的,理论先在式的“满堂灌”模式,教师滔滔不绝、知识毋庸置疑,以总结、推导和记忆文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目标,即使有结合文学作品讲解,也是为了印证理论,实现理论的逻辑自洽。学生即使掌握了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却难以用之阐释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一方面着力点在教材内容的整合优化。目前国内很多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专业使用的文学理论教材是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第五版)》及《文学理论》编写组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文学理论》,近几年又陆续出版了在教学观念和编写体例上有创新之处的教材,如王先霈、孙文宪著 《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版)、陶东风著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版)、王一川著《文学批评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年版)、南帆主编《文学理论新读本》(浙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如王一川的教材跳出文学审美本质的本体范畴,从感兴修辞属性来界定文学。陶东风的教材跳出固有的四大研究领域,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发展源流,按照历史性和地方性的思路,进行了“反本质主义”的开放式梳理。南帆的教材对文学理论的梳理放在社会语境的流变中,还增加了“文学与文化”一编,对文学与意识形态、性别、道德、历史、社会等都做了论述。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研究一系列教材之后,把握一条脉络思路,集众家之长。如对文学本质的理解,可以结合多种教材的阐述,启发学生进行开放式、多元化思考;可以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如“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和“文本三层次的言语层”两部分可以合二为一;还可以调整教学顺序,根据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熟悉情况,按照作品论——创作论——接受论——本质论的思路,从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出发,从逻辑起点出发,由具象到抽象地把握文学理论。

3.2.2 无纺布耐酸耐碱,不易被消毒剂损坏,其软点是160℃[4]。既适用于高压蒸汽灭菌又能使用等离子消毒等多种灭菌方式,便于无菌器械的临时紧急消毒使用。

(二)能力目标:激发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方法论是“美学的——历史的”方法,学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也应在此方法论的指导下,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审美能力是对美的观照、感悟和判断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学作品具有敏锐的感悟力,调动感知、联想、情感等一系列心理机制,从具体的意象中感受到“气韵生动”。二是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力,在文学作品营造的审美空间中感悟到“韵味无穷”,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审美能力是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和在历史文化的熏染中逐渐形成的。

思辨能力是思考和辨析能力。对文学理论的思辨能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具体问题的思考能力,对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人生和社会问题,都能够由表及里,把握本质。二是对既有的文学理论的把握能力,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文学理论,理解其存在的历史文化语境对理论生成的影响。三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力。能够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理论知识,实现理论与当代现实问题的互动和互构。

(三)素质目标:有“文学抱负”和“人生抱负”

自2012年起,温儒敏教授牵头组织60多名师生在全国范围展开关于阅读习惯和趣味的50多项调查研究,调查成果显示:从阅读时间来看,参与问卷的中文系大学生中,有22.1%的人选择“大部分业余时间在阅读”,60.2%的人选择“会拿出一定时间来阅读”,“偶尔阅读”和“几乎没有文学阅读”占到15.9%和1.8%。从阅读范围和数量来看,调研组提供了26位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大学生阅读的比例为43.8%。在参与问卷的中文系大学生中,经常接触古典文学的学生仅占27%,有41.6%的学生没有通读过四大名著,对现当代文学及红色经典作品的阅读比例也逐年下降。但是,大学生对那些根据文学经典改编后的视听文学(也称“次文学”)接受度远远高于文学原著。[6]

心怀“文学抱负”就是对文学的一种超越世俗的真心热爱,这种热爱推动审美观照者将文学阅读当做对“灵韵”和美的发现及享受,为现实生活中的缺憾获得心理补偿,让精神得以超越和升华。“文学抱负”既是学生进行文学创作、阅读的起点,更是文学批评的动力。就连形式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也曾说过:“诗是需要分析的,但要像诗人那样来分析,不要失去诗的气息。”[10]

据了解,目前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以传统方式为主。具体表现在:教师满堂灌,因知识点多而课时量有限,没有足够时间来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对教材内容不容置疑式讲解,对当下纷繁复杂的文学现状失语;学生被动学,不主动复习预习,不自觉阅读经典作品,课堂依赖老师、依赖教材,考前突击记忆文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等抽象概念,对文学的认知能力和作品赏析能力不足,最后发出“文学理论太抽象了”“有什么用?”之类的感慨。这些情况究其原因,除了学科自身的属性设定之外,还在于教学理念的僵化,拘泥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教学目标设置过于表层化和功利化,教学考核方式过于狭隘和单一化。显而易见,这些教学理念既不能适应文学活动变化发展的要求,也使文学理论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实践陷入困境。

三、创新内容及方法 改革考核评价

遗传性因素和环境因素都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相关研究也发现2型糖尿病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的联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的神经营养因子,除与血糖血脂等代谢等相关,许多文献报道了血清BDNF与全身性或局限性炎症反应的相关性。现对BDNF的抗糖尿病作用及其与炎症反应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一)教学内容: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3.引导课外自主学习。从学习时间看,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教学两部分时段。鉴于课时量有限,笔者认为,对于那些抽象性不强的理论学习、经典文本阅读体验、基于进阶需求的学习等,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外的学习时间进行,主要包括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进阶学习两个阶段,即课前自主阅读、自主预习和课后进阶阅读、进阶实践,让学生参与到文学文本、文学资源、文学实践的现场,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做了一些有益尝试。首先,引导学生制定长期阅读计划和短期阅读任务。在学期初,精选古今中外经典的理论读本和文学作品,列出书目,让学生结合兴趣,选出3本理论书籍和10本经典作品,作为自己本学期的精读文本,认真撰写读书笔记。其次,精心安排好课外学习重点。每节课前列出自主学习任务单,通过任务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线上线下的共享资源自主建构知识意义,整理收获、提出困惑、疑难问题集中课堂上解答;每节课后根据课堂重点教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汇,让学生课后翻阅相关书籍,或利用知网查询文献,进行关键知识的把握、反思和参与。再次,以班级中的6-8名同学为单位,自主结合成学习互助小组。小组内成员定期开展读书活动,展示成员读书笔记,分享读书心得,寻找经典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普世价值;定期开展创作活动,互相鼓励、帮助和督促,尝试进行文学的创作和批判,小组内推举的优秀作品将在课堂上展示。进行一次文学与社会、文学与文化、文学与受众等关系的调查活动,设置现时代较具意义的选题,如“当代大学生文学阅读情况调查”“二次元小说的文学性研究”“文学价值的当代性调查”等问题,让学生进行调研与思考,满足学生的参与意识,最终实现学习目的。

本文提倡的“我注六经”式知识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在辩证地、历史地把握各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基础上,解决当下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适应变动不居的文学现象的必要选择。要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让理论简洁而实用,本科生教学不必把过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理论的抽象推导和逻辑自洽上,应努力让学生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必需的中外文学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比如,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好文学,什么是坏文学,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等等;另一方面要燃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对理论有自己独特的认知,了解知识又不盲从这些知识,在理解各种理论产生的时代语境基础上,针对现实的文学问题进行探讨,唤起学习热情。比如讲解“文学的本质”问题,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文学是如何从古代“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发展到“审美意识形态”,又在图像时代不断发展演变的脉络。正如伽达默尔追溯了“理论”一词的原初意义后指出,“理论是真正地参与一个事件,真正地出席现场。”[8]

另一方面着力点在教学内容的详略得当。笔者以为,将与现时代结合紧密的、具体的问题作为课堂上启发学生分析和思考的重点,将理论的渊源解读及相关推导过程作为课外能力拓展内容。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这部分,详细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学创作和传播的要求,简要介绍马克思文论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来源;又如文学的真实性问题,详细分析比较现实型、浪漫型文学作品对客观现实的表现,简要分析文学的真实性命题相关概念及结论。“尽量将问题具体而不是空泛化”。[11]再如文学的四种体裁部分,详细讲解四种体裁以及体裁主要特征在文学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流变,简要分析不同体裁间的区别,有详有略。

2.拓展教学内容。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学理论学科也是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从教材编著情况看,“20世纪80年代编著的教材都是流派概述型的,到了90年代就改为流派实践性的,就是纵向流派加上横向的批评实践,21世纪的头10年,批评实践型的教材越来越多,一般原理型的教材已经很少见到。”[12]可见,对理论的实践运用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在教学过程中应密切结合文学新情况及学术前沿,并注重内容的实践性转化,笔者认为这是实现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教学目标,体现教学个性化的关键。

一方面要与文学新情况结合。前文提到,当前大学生对经典文学作品的接受度越来越低,但是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生活并没有中止。据笔者调查了解,大学生最爱看的是《藏地密码》《银河帝国》《面包树上的女人》《冰与火之歌》等通俗文学,以及《诛仙》《斗破苍穹》、“霸道总裁”系列言情、穿越网络小说等。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具体网络文本,总结网络文学拥有众多受众的原因,如它们具有语言的图像化转向,情节的贴近性强、悬念性强、趣味性强等后现代文化的特点;还可以启发学生对传统文本及流行文本进行比较,分析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如因情感真实性缺失、意蕴的缺乏而造成的审美的异变问题,因类型化严重而缺失文体想象力等问题。通过分析具体的现实问题,启发学生寻找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的出路和发展方向问题,切实提高审美能力和思辨能力。

新世纪以来,教育界关于文学理论及教材建设的讨论一直在持续,引发了很多共鸣和思考。童庆炳、王先霈的《面向未来的思考——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二人谈》、陶东风的《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李青春的《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周春宇的《中西文论的对话与融合——高校文艺学教材建设的一点反思》、吴春平的《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艺学学科建设》等都对文学理论的学科走向和教学改革提出了各自的主张。诸家观点虽然有抵牾之处,综合来看,大家目前达成的共识就是:文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要辩证发展地对待。文学理论教学内容既要立足元理论,又要面向学科前沿和文学实践,教学方法要体现个性化和多样化。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符合师范院校能力培养要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要与学术前沿结合。正如童庆炳教授所言,“教材的编写应该比学术研究晚一步。”,因为“既要照顾学术界已经取得的成果,又要考虑到认定一项学术成果能否经受考验”。[13]所以教师不能只迷信、崇拜教材,要关注学科动向,有深厚的学术素养,启发学生开阔的学术视野。如我们教材主要关注点在印刷媒体时代的语言论,语言问题是20世纪文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和核心问题,艾布拉姆斯文论四要素基本构成了文论的研究范式。而电子传媒时代,语言论如何转向,文论四要素如何在意义生产过程中变化共生,都是值得教师关注,并且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的关键问题。

平衡针灸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97.62%,常规针灸治疗组患者的疼痛改善有效率为89.29%;平衡针灸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78.12±8.12)分,常规针灸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65.12±7.56)分;平衡针灸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8.81%,常规针灸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为90.48%。本次实验数据说明肩痛穴平衡针灸治疗偏瘫性肩关节周围炎具有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生活质量,并提高治疗满意度。

聪明的人,要做的就是通过不断思考,慢慢地把失误降到最少 ;而愚笨的人,只要努力学习、勤于思考,收获也会越来越多。

最后要与实践结合。这是有利于改变目前学生阅读量低,课堂“重理论、轻实践”倾向的重要举措。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就是文学活动,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其中,对文学活动有切身经验,才能够从理论的被动接受变为自觉吸收。所以文学理论教学始终离不开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创作体验。

无论对错,我们总会为自己做出的决定来寻找理由。有些理由听上去合情合理,但有时候,有些理由会因为过于牵强而变成借口。就像绝大部分男性都愿意选择一辆SUV成为自己的座驾一样,他们会为这个选择提供数不清的理由—空间大、视野好、乘坐舒适、道路适应性强……但这些数不清的理由归纳到最终,最具说服力的,也许就是一个简单的车名—路虎发现。

首先是作品的阅读和分析实践。这是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途径之一。从措施来讲,一是理论要落实到具体的文学作品中去。对于师范院校的学生来说,还要落实到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中去。文学理论是从文学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对理论的吸收必然要回归作品去感悟。如指导学生“物以情观” ,用情感逻辑来感受、体认《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等文学作品所表述的意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体会《祥林嫂》《项链》《孔乙己》《天净沙·秋思》等作品中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点;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等古典诗词中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培养妙悟的能力;对经典文本中关于“思念”这一所指下的不同能指进行把握,比较“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等虽然都是“相思相恋”的意蕴,但是情感强度不同、言语符号不同、意象载体不同。二是用不同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同一篇文学作品进行批评。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都在践行的教学方式,也是为了防止学生经纶满腹却无用武之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如指导学生运用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叙事学、女性主义、文化批评等批评方法对《红楼梦》进行分析,让学生超越非专业的自我感受式评点,面对文本有方法、有阐释,对文本语言、文本与社会、历史、文化等的关系进行多维考量,督促学生对相关理论更加认真学习、吸收和运用。

其次是文学的创作实践。如我们讲创作论部分,与其口若悬河讲解艺术发现、艺术构思及想象、联想、直觉、灵感等心理机制,不如让学生亲自动笔,运用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创作。“情以物兴”,去发现生活世界里的艺术素材,体会“灵感”闪现的瞬间,从情感难题入手进行艺术构思,体会分解、组合、想象、虚构的创作方法。根据教学经验,创作论部分是学生参与度最高、成就感最强、认可率最好的内容。

3.深挖教学内容。这是实现“文学抱负”和“人生抱负”的必经之路。

一是对生存价值的挖掘。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生意蕴和人的价值的一种艺术形式。余虹从特征和本质维度对文学理论进行了思考,“文学特征被认为是一种与人的生存价值无关的事实,比如‘用韵’;文学本质则被认为是与人的生存价值密切相关的事实,比如‘摹仿’”,[14]可见文学理论除了科学属性之外,还有价值属性。笔者认为,对文学理论价值的挖掘,对关于人生存的正确价值的渗透,是师范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文学理论课深度挖掘的重要方向。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现实、人文和美的维度对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赏析,从而理解文学理想是历史理性、人文关怀和审美升华三者的共存共生。在人文关怀维度下,探讨《约翰·克里斯多夫》《老人与海》《一个人的遭遇》等等一系列经典文本的意蕴层中包含的关于人的普世价值观念。

二是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审视当下文学发展现状。对于文学的审视,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发扬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美学的和历史的”方法,也可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批评方法,对失去“灵韵”的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学作品进行意识形态分析、历史分析、审美功能分析。如运用卢卡奇的“异化”理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及“艺术自律性”观点来批判网络文学的碎片化、类型化、娱乐化、浅层化阅读倾向,这种文学“虽然低于历史水平,低于任何批判,但依然是批判的对象”。[15]

恕是指原谅、宽容、恕宥、包涵和体谅。《论语》在道德准则阐述中把恕提高到很重要的地位。指出:“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含义是,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去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说:“那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很显然,《论语》已把‘恕’提到道德准则核心的高度。

(二)教学方式:实现个性化和多样化

本文认为,在教学方法上遵循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接受状态、学习习惯为中心,实现个性化、多样化的方法体系,“线上线下”结合、“课堂内外”结合,多种方式并用,是实现前文所述的教学内容及期望达成的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课堂上多种方法结合。改变理论课“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的“一池春水”,应积极进行多种方式的尝试。首先积极尝试探究式教学(Hands-on Inquiry Based Teaching)。在讲授一些基本概念时,教师给予恰当引导,让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知识。如在讲授文学的三种类型的特点时,教师可以分别列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的经典文学作品的课外阅读书目,教师给予指导,让学生从它们对现实世界和情感的表达方式不同之处,通过阅读、感知、理解、思考去主动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三种类型的各自特征,最后从整个文学史的发展过程中,体会三种类型的萌芽、成长和合流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探究能力得到增强。其次是开放式教学(Open Teaching)。前文提到,文学理论目前陷入了僵化的本质主义的思维范式,所以,课堂上既要根据文学活动发展和文学理论前沿进行课堂内容的延伸,把有争议、有创新的文学活动引入课堂,尽量不对理论知识进行僵化式灌输。如文学的本质问题,不给文学是什么下最终确切的定义,而是着重“历史的和美学的”思维方式的培养。再如文学的体裁问题,在讲解完文学各类体裁的话语结构特点之后,也要提醒学生重视现时代体裁的流变,对反传统式创作给予尊重,对体裁特征及时修正,是该具备的理论素养。最后是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Flipped Class Teaching)。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对象是中小学语文教师,那么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既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又能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对教学活动进行实践锻炼,充分展示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式中,a1、a2、a3分别是f1、f2、f3的权重;f1、f2、f3分别是产品质量信用意愿、产品质量提供能力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的关系函数。

2.构建“线上”延伸课堂。从使用教学媒介情况来看,可以分为“线下” 和“线上”两种渠道。除了打造面对面交流的高效率“线下”课堂之外,充分、恰当地使用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传播知识、提升能力的“线上”公共领域,也值得尝试。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强调了大众传播媒介对公共领域的统领作用。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可以这样认为,在文学理论这类理论性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能够有真实、正当、真诚的交往行为,让知识摆脱话语霸权,破除“观念先行”的思维惯性,能够民主、平等地传播。故此要重视“线上”传播渠道,构建传播知识的公共领域。首先,充分利用慕课、微课堂、哔哩哔哩APP等线上平台资源,让学生接触名教授、精品课程的授课内容。如耶鲁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本学科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其次,建立微信群、学习通、微课堂等移动课堂。这些平台不但可以实现PPT、参考文献、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平等对话的“公共领域”,学生拥有了思考和选择的权利,提高钻研问题的积极性,带着问题意识畅所欲言,通过师生的交互式沟通,在交流中拓展进阶。比如在讲授“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部分时,涉及文化符号、话语、互文性等内容,因内容的抽象性以及理解的难度较大,在讲授之前可以让学生提前观看精品课程中的该节内容,课堂上老师集中答疑,着力于重点难点的解析,对语言的特点赋予文学哪些特征这一主要问题进行讲解。课后利用移动课堂消化所学理论,并通过共同分析《围城》中的语言技巧,体会文学语言的非指称性和表现性,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增强了创新和实践能力。

1.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我注六经”的方向,根据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和课时量,来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4.3.1 观念僵化。在访谈到大部分毕业生的时候,对于创业的问题,他们的态度基本上是犹豫的,认为缺少资金、经验、人脉,并表示读书阶段创业不现实,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其实这也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薄弱。在另一方面来说,传统教育下,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对于在校期间创业都大体上视为是“不务正业”,甚至还会招到讽刺和批评,所以传统观念下的创业观念僵化死板。

4个分区根据不同标高主要包括C组填料回填、A、B组填料和级配砂砾垫层回填。填筑采用薄层轮加法,填筑时,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cm,由路基中心向两侧分层填筑压实。

(三)考核评价:变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

基本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以往的静态评价考核的内容,60%以上的题目主要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概念等内容的识记和掌握,培养的是“背多分”式的“知识容器”,无法实现能力培养的目标。因此,建立与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动态考核评价机制,也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要点如下:

1.以达成培养目标为考核导向。前文已述,文学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那么课程考核理应以此为导向,具体考察学生是否具备如下能力:

一是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的基本内涵,具备一定的欣赏、分析、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有利于各门文学课程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是了解中外文学理论在中小学语文学科中的地位,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的文学理论基础知识,对带普遍性的文学问题能够进行多样性阐释。

关键词是文献主题和内容的直接反映。在CiteSpace 5.0软件中,高频次、高中心性的关键词常被用来确定一个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7]。在软件主界面中,节点类型设置为Keyword,节点阈值设置为前50,其它参数不变,运行软件显示图谱。

三是树立学科育人意识。掌握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在实践中针对中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实际情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并自觉实现文学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等,在将来的语文教学中实现正向价值追求引导。

四是具有反思和批判意识。认识文学的性质、特点和发展规律,初步养成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学批评能力。

2.强化过程性评价的考核形式。文学理论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多维导向,那么考核形式自然也要能够实现考查学生的多个维度。由此,文学理论课的考核应该为动态的全程跟踪式考核。目前笔者所在的教研室尝试如下:学生最后的综合成绩由课堂表现、期中考核、期末考核三部分构成,分别占比为10%、20%和70%。其中课堂表现评价包括课堂提问、质疑、答辩和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同时考查学习小组课堂交流情况、学习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比如,学习小组成员共同查阅资料、讨论完成一个主题,由代表以演讲答辩的形式向大家展示,小组外的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进行互动讨论,最后根据小组工作完成度和个人表现度给分;期中考核包括线上线下和课堂内外学习的综合评价,同时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情况,运用理论知识合理清晰地解读当下热点话题的能力,形式为读书笔记、论文、项目或研究报告;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全部为主观性试题,考察学生对文学理论的把握及其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同时考察在文学批评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学观和人生观。

3. 以对理论的实践运用为考核内容。构建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除了有能力目标的考核导向和全程动态的考核模式,考核内容方面,自然要侧重考察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如下几点为抓手:一是对文学文本的理性解读;二是参与到文学创作活动中去;三是理性面对当下的文学热点和文学发展问题;四是具备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水平;五是有理论提升自觉性和理论进阶能力。因前文涉及,考核内容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文献:

[1]杜书瀛.反思百年文论——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5(6):102-111.

[2]陶东风.大学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文学评论,2001(5):97.

[3]吴春平.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艺学学科建设[J].文学评论,2007(6):95.

[4] W.J.T.米歇尔.图像理论[M].陈永国,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3.

[5]胡友峰.论电子媒介时代文论话语转型[J].文学评论,2018(1):46.

[6]李超.世界读书日:值得关注的国人文学生活调查.[N].中国艺术报,2014-04-23(01).

[7] 温儒敏.序言.经典解码:20世纪中国文学和电影[M].黄万华,刘方政,马兵,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2.

[8] 伽达默尔.科学时代的理性[M].薛华,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88:15.

[9]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3.

[10]维·什克洛夫斯基.散文理论[M].刘宗次,译.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91.

[11] 李春青.对文学理论学科性的反思[J].文艺争鸣,2001(3):44.

[12]李红波.构建多元、开放的文学理论学习体系——近30年英美文学理论教材的特色及启示[J].文艺理论研究,2015(2):151.

[13] 童庆炳,王先霈.面向未来的思考——文艺学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二人谈[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6):37.

[14] 余虹.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文学本质论问题论纲[J].天津社会科学,2006(5):94.

[1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Research on Teaching Reform of Literary Theory Course Based on Competence Cultivation in Normal Universities

Liu Wenwen

(Faculty of Chinese, Qilu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250200, China)

Abstract: The course of literary theory in universities falls into a certain degree of predicament, which needs to dig deep into the causes, then build a training system based on ability training. By formulating the knowledge goal from “using classics to explain life” to “using life to explain classics”, inspiring the ability goal of aesthetic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and cultivating the quality goal of “literary ambition” and “life ambition”, the teaching content is wide and deep, the teaching methods achieve individuality and diversity, the assessment changes from static evaluation to dynamic evaluation and the aim of the initiatives is to achieve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strategies.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ies; Competence cultivation; Literary theor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4735(2019)05-0035-09

收稿日期: 2019-05-05

作者简介: 刘文文(1985—),女,山东聊城人,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理论、文学与艺术传播。

(责任编辑:许海丽)

标签:;  ;  ;  ;  ;  

师范院校基于能力培养的文学理论课教学改革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