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_性别角色论文

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_性别角色论文

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差异论文,性别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研究生论坛

关键词 性别心理差异 性别角色 男女兼具型 元分析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B842.1

一、西方性别差异研究的历史概况

性别心理差异是指男性和女性在心理(如能力、人格)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也是统计意义上的差异,即把两性各自总体平均起来加以比较的差异。对两性差异的心理学研究不涉及两性基本生理特性上的差异。有关两性心理差异的论述最早可见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文献,但较全面的心理学研究则始于汤普森(1903)用一系列的量表对两性心理长达几年的测量,以及他的专著《两性的心理特质》。从性差研究的历史来看,西方的性差研究可分为六个时期:

第一时期(1894—1936):

从Ellis(1894)出版《男性和女性》一书开始到Terman、Miles(1936)《性别与人格》的出版为止。这一时期的研究焦点是用测验来检验男性在智力上是否优于女性。许多心理学家得出两性在一般智力上无差异的结论(如Miles,1935)〔1〕。

第二时期(1936—1954):

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发展是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作为两极的人格特质的观点的提出和推广。Terman、Miles(1936)在《性别与人格》中介绍了以自我报告的方式对“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进行的测量。后来, “男性气质—女性气质”量表成为多项人格问卷(Pleck,1984)〔2〕的标准组成部分。心理学家主要对特殊智力(如数学能力)和非智力品质上的性别差异感兴趣,但由于当时心理学界的主流是力争发现人类行为的普遍原则,因而在研究中往往控制性别变量,多采用同一性别的被试为样本,并且有忽略女性的倾向。Terman、Tyler (1954)在《儿童心理学手册》中用一章来讨论“性别差异”,因此把其作为这一时期的结束标志。

第三时期(1954—1966):

这一时期,心理学家关注性别角色的发展,强调性别角色认同,主要研究儿童如何实现性别角色认同等问题。“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测量仍很流行,在心理学研究中忽略性别(特别是女性)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四时期(1966—1974):

Maccoby(1966)《性别差异的发展》一书的出版可以说是性差研究领域的又一进步,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性别角色认同的认知发展理论(Kohlberg,1966)和社会学习理论(Mischel,1966)以及行为上的性别差异。由于60年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冲击着歧视妇女的各种传统观念,人们开始重视有关妇女心理的研究,并从理论上分析造成性别差异的生理、心理、社会的因素。

第五时期(1974—1982):

Bem(1974)介绍了一个新的心理构念——“男女兼具型”, 即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混为一体,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两个相对的概念。男性没有男性气质,女性没有女性气质(即男女兼具型)被认为是“健康、合理的”,因为它使得个体能根据情境的要求而作出相应的行为。Bem(1974年)编制了测量“男女兼具型”的量表。1974 年还有一本被公认为西方性差研究的经典著作问世,这就是Maccoby、Jackli n的《性别差异心理学》。Maccoby、jacklin从1967年至1973 年间涉及性别差异的1600多项研究中归纳出两性在4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语言能力上,女性优于男性;在空间能力上,男性优于女性;在数学能力上,男性优于女性;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大的身体攻击性和言语攻击性。此外,两性在触觉感受性、焦虑、活动水平、竞争性、助人行为上都有可能存在着差异。后来,有许多心理学家对这些结论提出质疑。Block认为Maccoby、Jacklin概括的研究中有3/4的被试局限在13岁前这一年龄范围,因此结论的可靠性值得怀疑,而且他们得出结论的程序也是不准确的,忽略了一些有显著意义的研究并在分析过程中概念不清〔3〕。Frodi、Macaulay(1977)〔4〕对男性比女性攻击性强的结论提出疑问。Caplan、Macpherson(1985)〔5〕也认为两性在空间能力上的差异值得进一步探讨。总之,以前被认为是“广泛存在”、“很大的”性别差异在这一时期“变少”、“变小”了。

第六时期(1982年至今):

Sherif(1982)《性别认同研究中必需的概念》一文的发表揭开了本阶段的序幕。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将性别作为社会范畴来考虑。S herif将“sex”和“gender”作了区分,认为“gender ”是一个社会标准的社会范畴系统。这一时期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主要倾向是承认两性之间确有差异存在,社会化过程也是形成两性心理差异的过程。此外, 性差研究的重要进展还表现为元分析(Metaanalysis)技术的运用。Smith、Glass(1977)首次运用元分析的技术进行有关心理治疗的研究〔6〕。Hall(1978)将其引用到性差研究之中, 从那以后,许多心理学家(如Cooper&Hedges,1994,Oklin,1985; Rosenthal,1991,Cook,1994;Durlak&Lipsey,1991;Eagly,1981 等)都运用此方法对性差研究作过综合分析〔7〕。 Maccoby 、Jacklin(1974)对1600多项研究进行综合的方法是传统的综述方法,主要是依赖研究者直观的分析,进行描述性的定性的综合,它仅能辨别出许多性差研究之间大的差异,而元分析是一种定量的综合方法,它不仅能揭示出许多研究所存在的一致性,还能揭示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元分析主要是采取数量化的指标,对各研究的效应大小( effect size)进行复合,从而对这些研究所揭示的总的效应大小作出估计,并对这些效应值与研究特征间的协变关系进行分析。性差研究元分析使用最多的效应大小(效应值)指标是标准平均数差异(d),而d=M[,1]-M[,0]/S(M[,1],M[,0]分别是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样本平均数,S既可以是控制组的标准差, 也可以是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混合标准差),按Cohen(1977)〔8〕的标准, d 的绝对值为0.2、0.5、0.8分别代表小、中、大三种效应值。d值越小,意味着性别差异的程度越小,如果d值为正,表示男性平均水平高于女性,d值为负,则表示女性平均水平高于男性。元分析的整个程序是比较复杂的。由于元分析是以若干单个研究为原始资料,因而这种更高一级逻辑形式的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无疑更有代表性和说服力。为此,本文所介绍的性差研究多是用元分析进行的综合研究。

由此可见,西方性差研究的内容和方法都在不断的发展,而且有关性别差异的结论也不断受到质疑、补充或修正。性别差异研究发展至今,其现状如何呢?以下将着重介绍当代心理学家关于能力、人格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

二、在能力上的性差研究

(一)认知能力上的性别差异

从Hyde(1981)〔9〕运用元分析对两性的认知能力进行综合研究开始,这类研究就与日俱增(如Feingold,1988,1993;Friedman,1989,Linn&Peterson,1985,1986;Master&Sander,1993;Hyde,1990等)〔10〕。目前,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言语、空间、数学能力方面的性别差异上。这类研究的结果很不一致,有人(如Feingold,1988)〔11〕认为认知能力上不存在性别差异,而Halpern(1989)〔12〕等则对此提出异议。Hyde、Linn(1988)〔13〕对言语能力方面的性差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女性在言语能力上的优势并不明显(d=0.11), 两性在词汇、阅读理解、写作、言语产出、学术性向测验的分数等方面差异不大,而且性别差异不受年龄因素的影响,这一点与Maccoby、jacklin所认为的大相径庭。此外,空间能力的性差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广大心理学者的关注。Linn、Peterson(1986)〔14〕的元分析得出结论:两性从7、8岁起在视觉空间能力上就存在着性别差异,并且18岁时差异最大,从总体上男性优于女性。Masters、Scanders(1993)〔15〕通过三维图形的心理旋转测试也证实了男性在空间能力上占优势。我国学者吴福元(1983)〔16〕、周川(1983)〔17〕运用WAIS量表对大学生进行过测验,得出男生的空间分析综合能力优于女生的结论。而张厚粲(1989)〔18〕运用瑞文标准推理对我国5—70岁年龄段被试进行了大范围的测验,结果表明大学生年龄段的男女在空间思维上的差异不明显。赵叶珠、林仲敏(1993)〔19〕的研究结果也表明:男女大学生在空间思维方面差异不显著,但个体差异显著。迄今为止,对两性在空间能力上的差异大小尚无一致看法。Maccoby曾在1974 年提出男性的数学能力优于女性的观点,此后有许多研究支持或否定了这一结论。 Hyde 、 Lamon(1990)〔20〕对100项这类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效应值(d=-0.05),表明女性具有微弱的优势,并且性差大小随着年龄和教育程度而发生变化。在初等教育阶段,女性的计算能力优于男性,两性在问题解决方面差异不明显,但是到了高中和大学阶段,男性往往占据优势,特别是在问题解决方面。以上仅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可以看出,要给在认知能力方面的两性差异下一个确定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是这些研究结果无疑会冲击人们的一些刻板观念(如女性的言语能力比男性强等)。

(二)领导能力上的性别差异

妇女从事领导工作的潜力及效率如何呢?她们能胜任一贯由男人统治的领导职位吗?Eagly、Karu(1991)〔21〕的元分析表明:在最初无领导的团体中,男性比女性更易成为这个团体的领导。Eagly、John son(1990)〔22〕对有关领导风格的性差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的研究和对非领导者(如雇员或学生)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女性有人际关系取向及民主的领导风格,而男性有任务取向及专制的领导风格, 但在组织中进行的研究却未能表现出这种明显的差别。 Eagly、Karau和Makhijani(1995)〔23〕对有关领导有效性方面的性差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在组织或实验室进行的研究中,男性与女性领导者都表现出相同的领导能力和效率。不过在那些被认为是比较男性化的角色任务(军事任务)中,男性领导者的效率更高,而女性领导者在某些情境(如教育组织、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中占有优势,即领导角色与领导者性别相符时能增加领导有效性,这与人们的性别角色期待有关。

三、人格方面的性别差异研究

(一)人格过程的性别差异

关于助人行为的性别差异,Eagly、Crowley(1989)〔24〕对这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表明:男性一般比女性更乐于助人,而女性得到他人的帮助要比男性多。Eagly 试图用性别角色理论来解释这类现象,认为助人行为受社会性别角色的影响,男性帮助他人被看成有英雄气概,而女性帮助他人被看成是有教养的,因而男性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更多的助人行为。

关于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Eagly、Steffen(1986)〔25〕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尽管这方面的各项研究结论不大一致,但从整体上看,男性比女性更具攻击性,尤其表现在男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带来伤痛或身体上的伤害,而女性的攻击行为多是给对方造成心理上的伤害或人际关系上的损失。攻击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在很大程度上还表现为:女性多认为实施一次攻击行为不会给对方造成伤害,而且会给自己带来遗憾、焦虑甚至危险,而男性有这种体验的不多。此外,Hyde(1984)〔26〕进行的元分析也得出类似的结论。

关于性心理和行为的性别差异也有大量的研究报告。Oliver、Hyde(1993)〔27〕对177个这类研究作了元分析, 结果表明:两性在手淫的发生率上差异最为明显,男性手淫的发生率要高得多(d=0.96)。此外,对性放纵的态度也表现出较大的性别差异,男性往往更多地持宽容态度(d=0.81)。但是在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和性满足感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其它方面的性别差异程度也不大。元分析的研究结果还发现,从60年代至今,男女在性心理和性行为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这说明人们的性观念在不断改变。Whitley、Kite(1995)〔28〕的元分析发现与以上结论不一致的地方,即男性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更为消极,女性赞成同性恋者拥有公民权的程度要比男性高。元分析结果的不同主要是选取的研究和分析的策略不一致造成的。

关于成就动机的性别差异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对成就动机的性别差研究是由Horner的“女性避免成功”的观点所引发,Horner(1968)〔29〕提出:女性由于受性别角色的限制, 形成了一种害怕成功的人格倾向。但Hoffman(1974,1979)的研究发现:女性害怕成功的比率为65%,而男性害怕成功的比率为65—67%。 这一结果也为其他学者所证实(Dyer,Condry,1975;Broorn,1974)〔30〕。Luckerman、Wheeler (1975)〔31〕通过研究认为:在害怕成功的动机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McClelland〔32〕认为测试条件会影响男女成就动机的差异。他的研究发现:在中性条件下,女性成就动机高于男性;在竞争条件下,男性成就动机高于女性,用相同测试方式进行的测验,男女成就动机一样。景怀斌(1995)〔33〕对中国人成就动机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成就动机量表(JPAM)测验的总成绩上,中国男性与女性之间有显著的差异。中国男性的成就动机明显高于女性。中国男性较女性有更高的成就期望、成就竞争意识、成就自我评价、更大的成就自主性,而女性的成就动机较男性更易受环境激励因素的影响。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研究,结果会有所不同。

(二)人格特质的性别差异

两性在人格特质方面存在差异吗?心理学家作了许多研究试图回答这个问题(如Wood、Rhodes&Whelan,1989;Nolen、Hoeksema,1987; Feingold,1994;Cohn,1991;Maccoby、Jacklin,1974,Hall,1984等)〔34〕。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Feingold(1994)〔35〕对68个有关人格的性差研究所作的元分析,元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四种主要人格特质——自尊(self—esteem)、内控观(internal locus of control)、 焦虑(anxiety)、自信心(assertiveness)方面,性差的大小不一。从总体上看,男性比女性更自信,自尊也略高于女性。但女性比男性更外向,更值得信任,焦虑程度也要高一些,最为突出的是女性更富于幻想。在社会焦虑、冲动性、活动性、制控观、理想方面,两性没有明显差异。不同年代、教育水平、国家在人格的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性别差异基本一致。此外,Cohn(1991)〔36〕对有关人格发展过程的65个性差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高中高年级学生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较大(女性有优势),到了成人阶段(大学生年龄阶段)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明显减少,而在老年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存在自我发展的性别差异。总之,根据元分析的结果可认为:男、女在各种人格特质上的性差程度不同;两性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人格发展上的差异也不一致。

在介绍了能力、人格等方面的性差研究之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当代性差研究的特点并作简评。

四、简评

一般而言,性别心理差异是生理基础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性别差异的生理基础主要包括染色体、性激素和脑。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指家庭、学校、大众传播媒介等,其中社会环境因素是性别差异的决定性原因。当代性差研究表明,遗传上的性别差异很小,主要是社会化过程拉大了两性差异。因此,通过性差研究我们可进一步了解两性在许多方面的具体差异,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缩小这种差异。不过,人们对性差的看法往往会因文化传统和观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有些人认为“男女有别”是合理的,有些人则会主张“男女兼性”,对这个问题在此我们不作讨论。总的来看,性差研究开展至今,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在不断发展,但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当代性差研究概括起来主要以下几个特点:

(1)当代性差研究的领域越来越细,比如就言语能力而言, 心理学家在发音、词汇、写作、语词知觉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性差研究已涉及到心理学的众多邻域;性差研究是跨学科研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对它都抱有浓厚的研究兴趣。

(2)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 性差研究主要是研究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的差异(gender difference),而不是生理、身体方面的差异。 因此,当代性差研究特别强调社会文化对两性差异的影响。研究者对性差研究结果的解释往往考虑到家长和社会定型的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影响、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性别角色刻板观念会影响到人的知觉、归因、健康、家庭、动机和行为、职业选择等,是造成两性差异的一个间接因素〔37〕。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同一主题进行的性差研究,其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景怀斌(1995)〔38〕对中国人成就动机的性差研究以及施铁如(1995)〔39〕对我国中学生的性差研究所得出的与西方相关研究不一致的结果,都涉及到社会文化的作用。应该说,重视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当代性差研究有了大的突破,避免了以往性差研究结论过于片面、简单的缺限。

(3)研究结论的不一致。当代性差研究文献虽然数量众多, 但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不大一致。造成这种状况的缘由除了以上提及的社会文化因素外,还涉及到抽样、测量中的性别偏见、政治运动、测量工具、统计方法等因素。样本大小、取样范围对性差研究的结果是有影响的,特别是当代性差研究的样本有趋小之势。测量中的性别偏见主要指测题的项目对两性是否一视同仁,这个问题在张荣华(1990)〔40〕的文章中已有论述。性差研究结论的不一致还与政治运动有关。Eagly(1995)〔41〕认为, 当今社会的女权运动使持有女权主义观念的研究者倾向于得出“两性无差别”的结论,他们的研究结果有“人为”的嫌疑;但Hyde(1995)〔42〕对此提出异议,认为女权主义心理学家的研究结论并不完全如此, 如热衷于道德推断性差研究的Gilligan。不管怎样,政治运动对性差研究的方向和结论是确有影响的。此外,不同研究者界定同一性差研究主题的测量指标和测量量表内涵也是造成结论不一致的一个原因。尽管元分析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能使性差研究的结果得到定量的综合,但元分析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如效应大小指标选取是否恰当,可选择因素的问题以及对研究的取舍和归类比较主观等问题。所以,要使今后的性差研究有一个大的发展,不仅要在观念上(如重视社会文化因素)取得一定共识,还要力争在测量工具上、分析方法上有新的突破。

总之,性差研究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它使我们改变了一些传统的、不合理的观念(如两性差异的遗传决定论),为女性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提供了科学的根据,并对教育、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两性在各种能力上的平衡发展)。我们相信:性差研究的不断深入,将对两性平等的真正实现起到积极而有力的推动作用。

*衷心感谢黄希庭教授对本文的精心指导。

注释:

〔1〕Miles,C.C(1935).sex in social psychology.in C.Murchison(Ed.),A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Vol.2,pp.683-797).New York:Russell&Rusell.

〔2〕Pleck,J,h.(1984).the theory of male sexrole idetity:Its rise and fall,1936 to the present.In M.lewin(Ed.),in the shadow of the past:Psychology Portrays the sexes(pp.205-225).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3〕《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卷》(1991.pp.196-197.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Forodi,A.Maccaulay,J.&Thome,P.R.(1977).Are woman alw ays aggressive than man?Arevies of the experimental literature.Psychology Bulletin,84,604-660.

〔5〕Caplan.P.J.,MacPherson,G.M.,&Tobin.P.(1985).Do sex-rel ated difference in spatial abilitys exist?Amultilevel critique whth new data.American Psychologis,40,786-799.

〔6〕Lipsey,m.W&Wilson,D,B.(1993).the efficacy of psychol lgical、educational and behavioral treatment:confirmation from meta-analysis.American Psychologist,48,1181-1209.

〔7〕〔10〕〔34〕〔41〕Alice H.Eagly(1995).the Science an d pllitics of Comparing woman and man.American Psychologist,50,145-157.

〔8〕Cohen,J.(1969).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New York:Academic Press.

〔9〕Hyde,J.S.,(1981).How large are cognitive gender differences? Ameta- anlysis using w[2] and d.American Psy-chologist,36,892-901.

〔11〕Feingold,A.,(1988).Cognitive Gender differences are disappearing.American Psychologist,43,95-103.

〔12〕Halpern,D.F.(1989).the disappearamce of cognitive difference:What you see depends on where you look.American psychologis,44,1156-1158.

〔13〕Hyde,J.S.&Linn,M,C(1988).Gender differences in verb al ability:A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04,53-69.

〔14〕Linn,M.C.&Petersen,A.C(1986).A metaanalysis of gen der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y:Implicaltions for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hievement.In j.S.Hyde&M.CLinn(Eds),the psyc hology of gender:Advances through meta-analysis(PP.67-101).Balto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5〕Master,M.S.,&Sanders,B.(1993).Is the gender differen ce in mental rotaion disappearing?Behvior Genetics,23,337-341.

〔16〕〔17〕〔18〕〔19〕赵叶珠、林钟敏(1993),“大学生空间思维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NO2,80-83.

〔20〕Hyde,J.S.Fennema,E.&Lamon,S.j(1990)Gender and the e mergaence of leaders:Ametaanaly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60,685-710.

〔21〕Eagly,A.H&Karau,S.J.(1991).Gender and leadership S tyle:A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233-256.

〔22〕Eagly,A.H.&Johnson,B.T.(1990).Gender and leadership style:A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233-256.

〔23〕Eagly,A.HKarau,S.J.&Makhijani.m.(1995).gender and t he effectiveness of leader:A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7,125-145.

〔24〕Eagly,A.h&Crowley,m.(1986).Gender and helping beha vior:A meta-analytic revies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100,283-308.

〔25〕Eagly,A.H.&Steffen,v.J.(1986).Gender and aggressiv e behavior: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Psychological Bulletin.100,309-330.

〔26〕Hyde,J.S.(1984).How large a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aggression? A development meta-alalysi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0,722-736.

〔27〕Oliver,M.B&hyde,J.S(1993).gender differences in sexuality:A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4,29-51.

〔28〕Whitley,B.E,.Jr.,&Kite,M.E.(1995).sex differencesin attitudes toward homosexuality:Acomment on Oliver and Hyde.Psychological Bulletin,117,146-154.

〔29〕〔30〕〔31〕张兴贵(1995)“成就动机的跨文化研究述评”,《社会心理学》Nol,43-44.

〔32〕〔33〕〔38〕景怀斌(1995)“中国人成就动机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NO 3,180-182。

〔35〕Feingold,A.(1994).Gender differences in personalit y:A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16,429-456.

〔36〕Cohn.L.D(1991).sex differences in the coruse of per sonality developement:Ameta-anal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109,252-266. 〔37〕李林仙(1995):“关于性别角色刻板观念的一些研究”,《心理学动态》,NO,4,17-20。

〔39〕施铁如(1995):“中学生性别差异的研究”,《心理科学》NO 2,57-59。

〔40〕张荣华(1990)“西方性差研究的若干特点和问题”, 《心理科学通讯》,NO 3,49-53。

〔42〕Hyde,J.S&Plant,E.A(1995).Magnitude of psychologic al Gender differences .American psychologist,50,159-161。

标签:;  ;  ;  ;  ;  ;  

关于性别心理差异研究的几个问题*_性别角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