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高柏吉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高柏吉

(大唐临清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600)

摘要:随着近些年我国电网的建设范围逐渐扩大以及建设的力度逐渐增强,我国的供电网逐渐得到完善,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且也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电力生产依旧不够完善,存在折较多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应当加强电力生产的安全排查力度,提高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能力,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电力生产工作提供安全的保障。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应急体系建设

一、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目标

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目标如下:①全年不发生人身伤亡事故;②全年零误操作事故的发生;③全年零火灾事故;④全年零负主要及同等责任的交通事故;⑤其他目标。基于此,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目标,需要电力企业强化风险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进而保证生产的安全性,努力实现上述目标。

二、电力生产安全隐患

1.忽视电力生产设施的管理

电力生产的核心是电力生产设施在施工过程中的位置,因此电力生产设施的状况对所有电力生产的安全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生产设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这些生产安全风险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设备因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而迅速降解;其次,在购买电能生产设备时,所获得的设备是主观和客观的。质量不符合标准。另外,在实际生产中,虽然有些电气设备已达到使用寿命,但由于缺乏及时更新,仍然在使用,这是电力生产安全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

2.缺乏安全意识

在发电过程中,电力公司的部分员工继续对电力生产的安全性不够重视,并没有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只有您自己的经验才能实现生产体验。由于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电力公司的工人没有执行电力公司制定的安全生产规则和条例。因此,在电力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生产违规和非法操作。这些非法行为的普遍发生导致了电力生产中经常发生安全事故,这极大地影响了电力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3.混乱的基本管理模式

事实证明,基础管理在电力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目前,一些中国电力企业,如何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作为其工作重点。日常工作的主要成果是这些公司正在迅速发展以发展公司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基础电力生产管理的重要工作往往被忽视,没有真正有效的基础管理工作。大多数时候,基础管理工作只是以表面形式维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进行管理,并没有真正制定切实可行的生产管理计划,也不能使用重要的问题。日常生产中的安全管理。正是由于电力生产管理的混乱,电力生产的安全风险因素得到了显着改善。

三、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

1.对电力生产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

企业的安全生产不是简简单单的问题,它具有生产周期长的特点,企业部门需要对电力生产的所以环节和相关环节进行风险监控,所以电力企业在风险监管的时候需要讲究系统性、全面性和先进性。具体来说,电力企业在风险监管的时候要根据自身的实际问题来制定相应的风险监管制度,随后依据监管制度中的内容来加强对实际生产的管理,对实际生产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全面的风险监管中,要遵循新形势下的电力生产安全风险和应急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就是企业部门需要定期对企业电力生产的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以提高他们对安全风险的认识,从而提高对风险防范的意识,从而降低员工在实际生产操作中遇到危险的几率。面对系统的企业风险管理,要求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有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制定防范措施,还需要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进行检查,防止设备出现老化和故障,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

2.制定完善的应急工作机制

依据分级负责、属地为主、条块结合和分类管理等相应的要求,相关企业部门需要建立有序、高效、协调的应急工作机制。首先,需要根据企业的电力生产实际情况组织相应的应急机构,指派好应急过程的办事和领导机构,并且配备足够的员工,负责管理好应急的具体工作和安排。同时,还需划分好应急机构和人员的具体岗位和具体职责,做到责任划分明确清晰。除此之外,还需要制定好完善的管理措施,保证各项措施和政策在实际工作中落实到位,保证应急的机构、资金、物资、监管、预测等落实到位。电力生产企业的各部门统一指挥、相互配合,实现强大的应急能力,并且能够有序进行事故处理解决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提高电力生产部门员工的应急技能

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出现了安全事故,应急人员需要依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在实践操作中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紧急处理,来确保电力生产工作的正常运转。所以相应部门的应急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运用丰富的应急经验来快速处理事故。所以,有能力的企业可以成立专门的培训部门来对生产人员进行相应的应急培训,来提升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应急知识储备和实践应急技能。以确保全体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应急能力,为处理应急事故提供有力的保证,以此达到电力的安全生产。

4.加强电力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

在实现电力生产之前,首先要做的是彻底检查电气设备,以参与电力和生产设备的生产。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理或更换。为了有效地保证所有电气设备参与电力生产操作,它可以处于安全状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现和及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故障,可以在电力生产设备中配置一定的自动报警系统。此外,状况不佳或受到一定损害的发电设备必须及时更换或更新。因此,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有必要加强生产设备的安全管理。无论生产过程如何,都必须相应地记录生产过程中的性能,以大大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系数。

5.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电力生产的方式

在当前知识迅速增长,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提高技术水平,创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是有效促进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实践证明,积极实施技术创新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中国电力生产的安全系数,还可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力的提高。一般的国民。

6.保证电力生产的安全维护

事实表明,在整个电力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电力非常重要,但我们不能忽视电力生产和维护的工作。作为电力生产技术管理人员,您不仅必须熟悉这种生产和维护的基本知识,而且还必须能够胜任变压器,电容器,隔离开关,防雷配置的维护。因此,在实际生产和电力生产技术人员中,必须注重电力生产的维护,自觉应用电力生产的生产技术,有效降低安全生产的风险因素。生产电力,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水平。

7.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单位建立并持续完善人员花名册。人员入场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考试通过后才可从事相关作业,培训成绩登记造册,建立个人安全培训管理台账,档案资料由各参建单位自行管理,定期由安全监督体系人员进行检查。每天进行班前安全交底、班后安全小结,让每个作业面存在的安全风险透明化,全员知晓、全员预防。进行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现场安全制度、规定工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组织施工人员学习高处作业注意事项、机械设备使用安全规范、掌握电气安全基础知识;施工人员掌握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基本知识和明确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施工单位组织进行火灾、触电、机械伤害、反恐防爆等应急演练,锻炼施工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在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电力生产中的安全风险,降低电力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实现目标。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成功完成。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作用在电气安全生产管理中,要了解电气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的现状,对系统进行风险管理,明确组织和管理工作职责并结合生产状态。风险管理有效提高了电力生产的安全性。政府的影响为电力公司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晓斌.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61.

[2]吴风尘,王宇,韩建利.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26):169-174.

[3]李学军.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20):129-130.

[4]张欣强.风险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1):204-206.

[5]黄幼茹.加强电力应急管理,保证电力安全生产第5讲电网公司应急体系建设管理[J].电力安全技术,2012,14(11):66-68.

[6]刘华.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J].农村电工,2014(11):13.

论文作者:高柏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6

标签:;  ;  ;  ;  ;  ;  ;  ;  

新形势下电力生产安全风险与应急体系建设论文_高柏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