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血肿穿刺术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预后观察论文_伏光辉,袁涛,王建伟,王文学,刘宇粱,康新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方医院 江苏 连云港 222042)

【摘要】目的:观察微创血肿穿刺术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颅清除术,观察组实施微创血肿穿刺术。观察比较两组GOS评分、血肿清除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GOS评分、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老年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预后好,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微创血肿穿刺术;老年脑出血;疗效;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8-0146-0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原因引起的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导致的出血,脑出血患者发生同糖尿病、高血压、血管老化等因素关系极为密切,若患者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危及生命[1]。然而针对多数幸存患者而言,特别是老年患者,其并发多种后遗症风险极极高。因此,为老年脑出血患者选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方法对提升治疗效果、促进预后极为关键。本研究就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老年脑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预后作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脑出血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61~75岁,平均(66.45±3.51)岁;平均出血量(37.48±4.61)mL。观察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60~75岁,平均(66.35±3.47)岁;平均出血量(37.61±4.59)mL。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对照组 传统开颅清除术:患者在实施全麻后,于MRI或CT检查确定其脑出血部位并行马蹄形切口,选择相对应的脑非功能区域作为手术进入路径,实施骨瓣开颅,开颅后于患者脑沟处将脑回分开,便于抵达出血部位,于直视情况下将60%-75%的血肿吸出,血肿吸除过程中确保薄层血肿壁的完整性;若患者出现活动性出血,利用电凝止血,并确定是否存在新出血点,后于脑出血部位放置引流管并与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连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判断是否去除骨瓣,后实施闭颅。

1.2.2观察组 微创血肿穿刺术:实施局部麻醉,将MRI或CT检查确定的脑出血部位最大位置中心点实施穿刺,在实施开颅时尽量避开脑血管及功能区。利用YL-1穿刺针,穿刺进血肿中心,若患者血肿量>50mL则取2个穿刺点,利用2.5mL注射器实施血肿抽吸,抽吸量约10~15mL左右,将穿刺针同引流管连接,并与一次性闭式引流装置连接,持续引流。注入2mL尿激酶,闭合引流管,2~3h后开放,2次/d,引流管放置时间为3~5d。若患者血肿完全引流可提前拔出引流管。

1.3 评价指标

利用GO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评价患者预后情况,分值评价刻度为1~5分,分值越高预后越好。利用本院自制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量表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等8个条目,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GOS评分、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出血发病急,患者早期存在极高的病死率,临床上有超50%的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数日死亡,而得到积极救治幸存下来的患者中,几乎均伴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及后遗症,如认知障碍、言语障碍、吞咽障碍、运动障碍等[2],对患者身体健康及日常生活有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及预后较差。因此,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治疗时应以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预后作为出发点。

脑出血患者在发病后常因脑组织局部损伤导致机体出现全身性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患者机体炎症因子水平不断升高,临床上认为出血量>40mL患者,可利用甘露醇脱水剂实施保守治疗,然而焦继峰[3]研究指出,利用甘露醇脱水剂治疗出血量<40mL患者虽有一定疗效,但却不能保证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后遗症发生情况,且该方法治疗副作用较大,常常加重患者病情,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不佳。本研究对观察组35例脑出血高龄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穿刺术,结果显示,观察组GOS评分、血肿清除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老年脑出血,可促进患者GOS评分升高,减少术后残疾,血肿清除效果好,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升,预后较传统开颅手术好。原因在于微创穿刺术是使用微创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实施血肿清除,血肿清除是目前临床上针对颅内血肿患者而言最佳的治疗手段,患者在发生脑出血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等分解物进入脑组织,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对脑出血部位进一步侵犯造成脑组织严重损害[4]。而为患者实施微创血肿穿刺术,将患者脑血肿有效清除,可减少脑内炎症反应,降低脑组织损伤风险,利于患者更好更快的康复,促进后遗症发生风险降低[5]。加之微创血肿清除术应用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进一步避免了在实施手术时对患者脑组织及血管的伤害,有效减少切口暴露时间,促进术后创面更好更快的愈合及康复,患者预后好[6]。

综上所述,微创血肿穿刺术治疗老年脑出血,血肿清除率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临床疗效显著,预后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任思颖,伍国锋,毛远红,等.高龄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治疗体会[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5,14(8):640-641.

[2]白亮,李俊.急诊微创穿刺清除血肿治疗烟雾病脑出血[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4):2084-2086.

[3]焦继峰.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72例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8(9):108-109.

[4]钱章林,郑勇,吴永刚,等.影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7):919-925.

[5]杨瑞林,李博.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J].陕西医学杂志,2016,45(10):1371-1372.

[6]闫涵.微创穿刺术治疗脑出血后颅内血肿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9(3):38-40.

论文作者:伏光辉,袁涛,王建伟,王文学,刘宇粱,康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5

标签:;  ;  ;  ;  ;  ;  ;  ;  

微创血肿穿刺术在老年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预后观察论文_伏光辉,袁涛,王建伟,王文学,刘宇粱,康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