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关岭县民族寄宿中学 关岭 561300)
【摘 要】:班主任是有效开展班级工作,建设和谐班集体,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负责整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多方面的工作,在教书育人中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如何管理好一个班级,不同的班主任有不同的见解。本文主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要求,对如何做好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进行论述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 班级管理
班级是学生基本的教学单位,也是构成学校日常管理的基层组织。而班主任则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劳动、健康、生活等多方面工作的管理者。班主任如何发挥其引导和管理的作用,建设和谐班级,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呢?笔者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初中教学一线的普通班主任,在此结合自身工作经验,谈谈几点心得和体会:
一、严于律己,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强调了榜样的作用,作为教师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成长和渴求知识的学生,初中班主任必须具备较高的素质,把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自己的言行展现给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声誉和威望,使班主任真正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与教学中的引领者。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教师的一言一行才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心理导航,感情交融
有研究表明,学生心理问题普遍存在,我们看到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心理因素不能忽视。积极开展心理导航,疏通学生思想,对学生德育发展可以起到很大的重要。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渴望,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深入了解每个学生,要善于走进他们的内心。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必须与学生感情交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关心体贴学生,消除学生对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恐惧心理和敌对情绪。在平常,体察、关怀学生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急其所急,成为他们的知心人,这样他们才能说实话、讲真话,这样他们才愿意接受班主任和其他老师的严格要求。
要深刻、全面了解学生,我们要做到“两勤”,即脑勤、嘴勤。脑勤就是无论多忙,都要去认真思考班级状况及学生的思想状况,坚持定期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做到既了解学生存在的思想问题,又注意分析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嘴勤就是多向别的学生和老师打听你所关注的学生情况,做到全面了解,不以偏概全,也要做到不偏听。
“问题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历来是班主任工作的难点。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他们,深入调查摸底,搞清他们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的原因,做到了因材施教,对他们处处真诚相待,时时耐心相帮,真正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最可信赖的朋友。要及时对“问题学生”加强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消除或减轻种种心理担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还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问题学生”表现其优点和长处,及时赞扬他们,及时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
总之,老师的关心、关怀和关爱是打开学生心灵之门的金钥匙,老师只有主动与“问题学生”沟通,多了解他们的思想状态,用真诚的心去关怀、去帮助他们,转化“问题学生”才会有成功的转机。
三、民主治班,科学管理
魏书生曾说过:“管理是班集体的骨架,班级是个小集体,管理工作尤为重要,有良好的管理,事情就有头绪,集体就像一架机器健康而有序地运转。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自己的班级管理模式,形成班级强大的凝聚力,让每位学生都能在班集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民主化、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人作用,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管理机制尤为重要。
首先,要健全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班主任要转变观念,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班级工作,培养和锻炼其组织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其次,班主任要采取民主治班的管理策略,在管理中要做到管大放小,管主放次。科学管理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有力保证。班级管理工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尊重学生意愿,鼓励他们积极献言献策,把一些班级中的具体事务交给学生来做,授权负责,分层管理。
四、培养骨干,打造队伍
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干部,善于发掘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热心为班级服务、集体荣誉心强和有吃苦耐劳精神的学生,组建合理的班干部队伍。
在岗位设置上,要明确班干部职责与分工,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引导建立团结协作的班级工作氛围。在班级活动开展上,班主任既要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要加强指导,不断提升班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工作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一支团结协作的班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工作做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五、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良好的家校沟通,能够及时传达信息,有助于我们、家长对学生各方面情况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有助于形成教育合力,使教育工作更加高效,从而达到家长和学校教育双赢的效果。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和家长的关系,博取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努力搭建起家校互动沟通的平台。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要经常与家长取得联系,进行沟通,宣传学校、老师和班级的管理要求,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达成共识。
尊重家长是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开展合作的心理基础,能使交谈气氛和谐一致,提高双方的心理相容度。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有利于班主任和家长的联系沟通,容易赢得学生和家长的尊重、理解与合作,从而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半功倍,学生就能得到更全面的教育。对待不同层次的家长,可以用书信、电话、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取得沟通。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总之,班主任要根据班集体的具体情况制作科学有效的管理计划和管理模式,高效地进行班级管理。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期,班主任尤其要注意从内心真正地去关心他们,用心来沟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教育对象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平等地爱每一个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从而使他们在美丽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论文作者:梁昌莉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7/4/5
标签: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班主任论文; 自己的论文; 家长论文; 他们的论文; 思想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1期(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