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工程学院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部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2
一、研究目的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关系到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和发展,而保证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把握课堂教学,课堂是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实用技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主阵地。
本次对《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课程进行课改研究的目的是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完善考核方案,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资源,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确保实现本门课程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的现状
《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也是铁路上非常先进的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识别与维护,可以说这是一块非常前沿的知识。但是因设备不足等原因,给本门课程的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目前《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
1.理论方面。
在《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中,很多理论和概念难以理解,如设备的结构、功能,以往教学时所用课时很长,学生学习起来觉得内容枯燥,很难理解;再比如系统采集和驱动的工作原理,很多同学在学完之后始终无法理解其真正意义,甚至有些同学可以完整地将采集和驱动的过程写出来,但是却不能很好地理解各设备间的联系和备机何时工作何时不工作。
2.技能方面。
《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这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对于设备状态的识别和设备维护方法,这是铁道信号专业学生必会内容,相较于其他铁道信号专业课程技能练习的便利性,因为没有足够的设备去观察练习,这块内容却成为了本门课程最大的难点,比如识别JD-1A和DS6-K5B等联锁系统各板卡灯位显示状态,不仅有常亮灯,还有各种闪灯,颜色也是有很多种,学生只能单纯地记忆却不能真正地去分析,所以常常觉得很困惑,觉得不好掌握,加上日常检修作业流程十分繁琐且各联锁系统维护内容也有差别,却没有设备让学生动手去做一遍,学生往往觉得很难学,就对这门课程产生抵触心理。
三、改进措施
1.教学内容上的调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基于以往教学中出现的以上种种现象与问题,如果在授课时一味贪多求全,追求理论的完备性,往往会导致重点不突出,学生难以理解,教学效果不好。为此,我围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并多次前往齐齐哈尔电务段齐北车间和高铁南站进行调研,了解现场对该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上的需求,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中,不过分追求学科的完整性,内容的取舍遵循教学规律和现场需求,改变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本位的教学思想,把能力培养放在首位。具体体现为对于一些理论性很强但不会过分影响其应用的内容尽量少讲,不过分追求“为什么”,而将重点放在“是什么”和“怎么用”。
2.教学方式上的改进。
(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知识,这样就造成学生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故我对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进,引入了翻转课堂和引导式教学两种教学模式,重点不在于我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思考了多少。采用该方法,增加了学生在课堂上思考的时间,学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2)开发微课与视频教学,充实教学资源。
因为缺少设备进行真实情况分析,且既有的设备因为造价昂贵、维护费用高的原因,不能让学生充分练习。比如更换电路板,电路板多次更换会造成电路板和主板损坏,为此我录制了该内容的微课,让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再有TYJL-II型联锁系统日常测试,因为设备所处位置限制,无法在设备旁直观教学,故录制了该内容微课,让学生可以直观细致地学习该内容。又因为设备数量限制,仅能实现一组学生练习,故采用直播法,利用QQ视频通话功能,实时直播,使其他组学生可以参与进来,和教师一起分析作业小组的优点和不足,不仅解决了学生没事做的困扰,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这一块内容。
(3)充分利用现场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现场教学可以说是弥补缺少设备这一不足的重要教学方法,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职场氛围,又能观察现场使用设备的状态,了解现场作业要求,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场设备一一对应,使学生能够真正地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并能更好地接受后面要学的新知识。
3.考核方式的完善。
依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课程考核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监督学习过程、评价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的,实行学习过程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高职院校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为《计算机联锁设备维护》课程的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会不断探索,解放思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改进创新,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计算机联锁方面的知识,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论文作者:谭金浩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联锁论文; 设备论文; 学生论文; 课程论文; 内容论文; 计算机论文; 现场论文; 《教育学》2018年9月总第1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