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国民经济总值快速增长,特别是城乡结合部发展良好,像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强化电网规划,解决该领域在农村的现有建设问题相当关键,对我国新农村未来发展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现存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希望促进我国农村电力行业发展。
关键词:农村电网规划;建设问题;应对措施
为了有效促进农村地方性经济综合发展,就必须做好相关产业工作,例如目前社会各界所关注的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焦点问题。它的建设发展任务迫切且重要,我国电力行业应该首先从它现有的建设可靠性与矛盾问题着手,及时发现并指出弊端。
一、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问题
我国疆域宽广,许多农村地区在电网规划与建设方面还未能做到全面跟进城市化发展节奏,相对处于落后状态。所以首先一点我国需要解决好农村电网规划的安全可靠性问题,同时也要解决电网规划中基地建设与电力企业之间的协调矛盾问题。
(一)可靠性问题
我国农村电网规划发展相比城市缓慢,差异性偏大,仅仅从供电角度来讲,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均已实现220kV变电站供电,但在许多乡镇农村地区则依然还在采用110kV变电站供电,甚至还存在35kV变电站输变电供电的情况。首先在供电标准上不能与城市相比,这也为未来农村电网规划的安全可靠性问题打上问号。考虑到220kV变电站供电电压的经济实用性与安全可靠性特征,城乡电网规划从低电压到高电压的发展过渡已经成为必然,这是为了解决它的供电经济性与安全可靠性无法保障现实问题。另外就是低电压输变电所造成的高电量损耗与线路损耗问题,种种问题都在制约着当前的农村用电安全可靠性与经济性状况。
再一点,由于当前农村配电网还在采用辐射网配电类型,众所周知这种配电网在电路转载能力表现方面较弱,尤其是在遭遇雷暴等不正常天气状况时容易出现线路运行不稳定问题。低稳定性、低质量的供电能力与当前农村用电量需求增长这一现实状况形成矛盾,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农业生产工作,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再加之农村电网建设缺乏整体规划意识,即使发现问题也不能有效解决,这也对农村电网规划的安全可靠性带来极大威胁。
(二)基地建设和企业矛盾问题
目前我国许多农村地区都在大力建设带电作业基地,希望通过这一电力规划促进农村电力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但实际上由于农村电力市场运作与监督机制的不够健全,导致电网企业本身与发电企业在基地建设方面形成协调困难,统一调度矛盾就此产生,这直接影响到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过程,许多风险问题也应运而生。比如说,在电力企业部门联合方面未能有效做到主辅分开和主多分开,职工队伍建设不稳定度陡增,最终促使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增大,相互沟通交流不够到位。在技术层面上,它也影响到了电网建设的负荷精准度预测工作,传统中比较常用的电力弹性系数预测法不够精确,无法客观反映农村地区用电增长率与社会总产值比值关系。而随着当前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农村电网电力弹性系数精准度也受到极大负面影响,其预测可信度逐年下降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亟待解决。
二、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应对措施
结合上述两点问题可了解到当前我国农村电网规划工作推进并不顺利,其中的安全可靠性问题与行业规划建设问题尤为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本文看来,农村电网未来规划建设工作必须首先做好部门联动,形成联合体系,注重强化协调沟通,最后科学合理建设需求预测体系,保证构建人文科学管理布局。以下也将围绕这3点内容展开分析,提出未来我国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形成部门联合体系
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工作必须首先做好统筹兼顾,通过合理的规划导向与统筹对策,围绕市场中心与经济效益核心形成以人为本的部门联合体系,发挥人力资源力量。具体来讲本文认为需要做到以下3点。
其一,要严格遵循安全可靠原则,全力推动农村电网结构与电气化建设的相互协调统一,同时大力投资建设远程智能化信息系统、云信息服务平台与大数据平台,保证自身与城市化电网结构布局形成联动统一。如此操作一方面是为了发展提升农村电网规划的智能化建设水平,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多学习城市电网规划建设先进知识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资源快速推动农村电网规划发展进程。
其二,农村电网规划要形成多部门联动体系,其目的还在于培养自身电网规划建设的超前意识。对农村电力企业而言,对电网进行规划首先要做好技术规划,农村地区必须结合现阶段自身已有的电网基础技术内容,适当学习并融入一些新技术内容,满足农村电网规划进程中的技术改造工作条件。比如联合农村电力企业多部门共同建设配电台区,结合农村用电户的主要聚集位置、数量、地形等综合因素解决传统中可能存在的负荷不集中问题,为用电户更换已经陈旧老化的电力设施设备。另外通过多部门技术资源合力扩大农村电网规划供电半径,相应解决高耗能配变较多的问题,全面改善农村电网配电规划网络拓扑结构。
再有就是农村电力企业要集聚各个技术部门力量设计降损节能规划,改善电网规划体系中的电能质量。例如可为农村地区加装补偿装置,做好无功优化,细化技术实施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等重要电网规划原则,并为农村电网改造确定无功优化方案。这里以某农村电力系统中的台区为例,它就要从电网末端开始做到对电动机与配电变压器无功负荷的优先补偿,可采用分散补偿配合集中补偿两种方式解决农村输变电低压问题,例如保证35kV低压变压器侧的功率因数能够提高到0.95以上,实现对高能耗配电变压器的全面技术改造,并设计变压器二次侧对低压线路末端计量点进行电压表监测,提高输电电压合格率。
(二)强化沟通协调体系
如上文所述,农村电网规划在建立部门联动体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沟通协调体系的建设与强化,特别在新形势下,要大力促进与城市电网的沟通与协调,间接提升新农村的电网运行电压,对变电站进行全面彻底的重新规划。比如农村首先要将自身传统的35kV电压变电站转换升级为110kV,然后通过建立与城市的沟通协调体系,学习城市电力企业相关技术内容,设法将自身110kV的负荷点与城市220kV电网负荷点配合起来,直接增加农村电网电压值,提高农村电网电压等级与输配电能力。如此操作还能有效降低农村电网输配电损耗,有效延长输电距离。由此可见农村与城市电力企业的相互协调沟通体系构建与强化对优化农村电网建设是具有促进作用的。
(三)建构需求预测体系
当前农村电网规划建设必须从技术上寻求创新突破,比如说要更改传统的负荷预测方法,满足当前农村电网规划所提出的新技术要求。在过往的实践对比中发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所建设的电网规划需求预测体系更具创新价值,它能够合理采用农村电网信息,结合微分方程对电网规划中所存在的诸多未知量进行求解,并对符合负荷预测值的理论进行运算和认定,增加电能需求量。从农村电网规划建设的长远角度来看,农村电网应该基于这种新的灰色系统理论有效配合年均递增率,利用创新的灰色系统理论预测法与年均递增预测法相结合,全面提高农村电网负荷预测精准度。
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当前农村电网规划与建设的诸多内容,其旨在帮助农村电力企业解决现存问题,多多设想、采纳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法推进规划进程,为农村整体电力供应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内容。
参考文献:
[1]雷衍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电网规划建设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14):248-249.
[2]张永争.农村电网改造中的低压电网规划与设计[J].中国市场,2015(47):213-214.
[3]潘汉明.新农村电网规划建设浅思[J].科技与创新,2016(24):36-37.
论文作者:叶亭廷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6
标签:电网论文; 农村论文; 体系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负荷论文; 变电站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