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忠
(重庆市忠县中医医院 重庆 忠县 404300)
【摘要】 目的:对和胃安神法应用于88例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88例,并随机分为参照组(43)和治疗组(45例),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以及和胃安神法治疗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4%,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7.2%和72.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安神法应用于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胃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 和胃安神法;胃痛;失眠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1-0204-02
脾虚湿阻型胃痛是由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饮食所伤、久病等导致脾虚,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湿阻中焦,以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而出现上腹部近歧骨处疼痛、饱胀、恶心欲吐、身重肢倦、大便稀溏等为主症的病症,病位在胃,常与脾脏有密切关系,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并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主要以多梦易醒、少寐、头晕重、肢倦、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等临床症状[1]。本科将和胃安神法应用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中,治疗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88例,以上患者均存在胃痛、胃胀、恶心欲吐、身重肢倦、大便稀溏等临床症状,并经胃镜以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Hp阴性),同时患者均存在多梦易醒、少寐、头晕重等睡眠障碍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女性患者和男性患者分别为41例和47例;年龄最小的患者26岁,年龄最大的患者74岁,中位年龄:(52.37±6.78)岁;病程:0.8~5.5年,平均病程:(2.67±1.08)年。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采取随机平行对照法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43)和治疗组(45例),治疗前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以及病情等一般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没有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参照组 本组的43例患者接受奥美拉唑联合枣仁安神胶囊治疗:20mg/次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次/d于早晚饭前口服;5粒/次的枣仁安神胶囊,1次/d于睡前口服[2]。
1.2.2治疗组 本组的45例患者接受和胃安神法治疗,方剂组成:茯苓15g、白术15g、半夏10g、藿香10g、石菖蒲15g、薏苡仁15g、酸枣仁15g、夜交藤15g、合欢皮15g、柴胡15g、甘草6g,以上方剂用水煎服取汁300mL于早中晚3次分服[3]。本次研究将8周作为1个治疗疗程,88例患者均接受为期1个疗程的治疗。
1.3 疗效标准
治疗后患者的胃痛、胃胀、恶心欲吐、身重肢倦、大便稀溏、多梦易醒、少寐、头晕重等临床症状均全部或基本消失,入睡时间在0.5h以内,或者总睡眠时间在6h以上,则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胃痛、胃胀、恶心欲吐、身重肢倦、大便稀溏、多梦易醒、少寐、头晕重等临床症状均改善明显,入睡时间以及总睡眠时间有所好转,则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入睡时间、总睡眠时间均没有好转迹象,则判定为无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睡眠质量采用PSQI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检验标准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参照组患者的显效率为37.2%(16/43),有效率为34.9%(15/43),无效率为27.9%(12/43),治疗总有效率为72.1%;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4%(29/45),有效率为26.7%(12/45),无效率为8.9%(4/45),治疗总有效率为91.1%;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
治疗前,参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比较[(14.52±4.27)分 VS(14.61±4.23)分],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是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8.02±2.21)分 VS(10.57±3.33)分],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素问·逆调论》:“胃不和则卧不安”主要是由于阳明经气上逆、胃失和降、心神不宁而导致的。后世医家延伸为凡脾胃不和,痰湿、食滞内扰等以致寐寝不安者均属于此。和胃安神法使用的药物主要有茯苓、白术、半夏、藿香、石菖蒲、薏苡仁、酸枣仁、夜交藤、合欢皮、柴胡、甘草等,本方遵循“和、补”大法,具有渗湿健脾、和降气机、升举阳气、解郁安神等效果。在本次研究中,对我科收治的88例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显效率为64.4%,治疗总有效率为91.1%,均显著高于参照组的37.2%和72.1%;同时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PSQI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和胃安神法应用于脾虚湿阻型胃痛合并失眠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确切,能够使患者的胃痛和失眠症状得到显著改善,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郭文凯,李佳明.和胃安神法治疗胃痛合并失眠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1(03):565-566.
[2]罗海鸥.杨明会教授和胃安神法治疗失眠的学术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24(08):18-19.
论文作者:张华忠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8
标签:患者论文; 胃痛论文; 统计学论文; 率为论文; 脾虚论文; 症状论文; 量表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