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以来日本共产党的新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日本论文,共产党论文,新变化论文,年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后,日本共产党出现了一些新变化。这使得经历冷战低潮的日本共产党从90 年代后半期开始在日本政坛掀起一股强劲的狂飙。在1996年大选中,共产党的议席数从 1993年15席跃进到26席,其得票数也从上次的483万跃进到727万。在1997年的都议选中 ,共产党从1993年的13席上升到26席,成为仅次于自民党的第二大党。在1997年的地方 议会中,日本共产党的地方议员数为4049人,成为第一大党,老牌执政党自民党为第二 大党,为3657人。到1999年,共产党地方议员数更是增加到了4476名,达到了“历史的 最高峰”。受此鼓舞,日共领导人提出要“在21世纪早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到目前 为止,日共的地方议员数从90年代初的3928人上升到4455人,仍保持地方议员第一大党 。掌握有权提出议案的自治体从8.5%上升到31.9%。共产党执政的自治体现在为150个, 单独执政的有76个。尽管从2000年开始,日共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但仍保持平稳发展 。在2000年大选中,日共从26席下滑到20席。在2001年的参议院选举中,受小泉旋风的 影响,日共的得票有所下降,改选8席只得5席,目前在参议院中的议席为20席。尽管如 此,我们仍可发现,日共的跃进是全面的、全方位的。这表明,日本共产党在经过改革 后已经从苏东剧变的影响中走出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务实的政治理论
在日本,共产党被认为是一个理论政党。这说明日共是一个重视政治理论建设的政党 。在战后的政治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自己的三大文献,即1958年通过的《日本共产党 党章》、1961年通过的《日本共产党纲领》和1976年通过的《自由和民主主义宣言》。 这三大文献是日本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是其方针、政策的重要来源。90年代以后,为了 适应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日本共产党对这三大文献尤其是《日本共产党党章》作出 了重大修改。通过修改三大文献,日本共产党在政治理论上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首先,对党的性质作了重大调整。1997年9月修改后的党章规定:“日本共产党是日本 工人阶级的先锋政党,是工人和国民各种组织中最先进的组织。”2001年修改的新党章 第2条规定:“日本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党,同时也是日本国民的党。为了民主主义、 独立、和平、提高国民生活和日本进步的未来而努力,对所有的人开放。”新党章还规 定,日本共产党“立足于创立以来的‘国民是主人公’的信条,为实现国民切实利益和 促进社会进步而斗争,在日本社会中自觉发挥不屈的先进作用,履行自己的责任。”这 表明,日本共产党已从工人阶级政党向国民政党转变。
对此,日共中央主席不破哲三在二十二大作了如下解释:(1)“在目前日本社会中,从 人口构成来看,工人阶级是占国民压倒多数的力量。”根据日本1995年劳动力人口统计 ,工人阶级的比重已经从1950年的38%上升到77%,占日本社会的3/4,形成了最大的阶 级势力。因此,工人阶级在国民中占压倒多数,处于第一位。抽出工人阶级,就谈不上 日本国民,抽出改善全体国民的社会条件,就不能使工人阶级的地位提高。这表明了现 实日本社会中工人阶级与日本国民的关系。(2)“社会主义事业带有国民性质。”“社 会主义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深受利润第一主义危害的不只是 工人阶级,而是全社会。跨越资本主义,向新的社会前进,就是要解放首先是深受资本 主义榨取,然后是受各种形式榨取的人类,以真正的价值和自由的人类社会为目标。这 与全体国民,至少是大多数国民的利益相一致。而社会主义事业原本就是要解放人类社 会。(3)“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的势力,在社会直面民主主义、民族独立等国民课题的时 候,是国民事业最积极、最彻底的推进者。”日本共产党在纲领中提出了民主主义革命 路线,具体来说就是“在资本主义框架内进行民主改革”的路线。在这一点上,工人阶 级的立场与国民的立场是没有矛盾的。
其次,提出对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主张。日本共产党仍然以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其理论 基础。根据前苏联等国社会主义失败的经验教训和本国的具体国情,在2000年的二十二 大上,日本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形成了三个基本主张,并把在日本民众当中传播社会主 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最终目标。第一个主张是,“不能容忍像前苏联一样,打着社会 主义幌子,对人民进行政治、经济、社会压迫”。日共认为,“苏联及其附属的东欧各 国统治体制的崩溃,不是社会主义的失败,而是背离它的霸权主义和官僚主义、专制主 义的破产。在这些国家,革命的出发点是以社会主义为目标,由于领导层的失误,结果 是还没有到达作为社会形态的社会主义就解体了。”“作为历史的苏联霸权主义祸害的 解体,为世界革命运动的健全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第二个是,主张“在政治、经 济、文化和社会各领域,继承和发展资本主义时代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日共《自 由和民主主义宣言》强调,日本的社会主义必须吸收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文明成果 ”,包括议会制、普选制、多党制等民主政治体制以及基本的人权和包括市场经济在内 的经济体制。第三个主张是,“作为跨越资本主义的新社会的特征是,超越利润第一主 义,根除人剥削人的社会。”日共追求的经济改革是大企业追求利润第一的专横,实现 维护国民利益的经济民主主义。根据这种改革,如果大企业尽到与其社会作用相称的社 会责任,就可能提高国民生活。但这不能解决由资本主义固有的利润第一主义产生的矛 盾,如剥削、失业、贫富差距、恐慌、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等。要解决这些矛盾,就必 须推翻利润第一主义,进入以促进国民利益为社会经济活动直接目的的社会制度——社 会主义社会,这是历史的客观要求。日共在党纲中表达了这样一个洞察未来的信念:“ 真正平等和自由的社会将会实现”。
第三,关于民主主义革命。日共在修改党章时,删除了“先锋政党”、“社会主义革 命”等词句。尽管日共二十二大决议明确指出,不否定社会主义革命,但从以前提出两 个革命阶段即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变成现在只提新民主主义革命,这说明日共 比以前更加务实。党纲认为,日本是一个高度发达的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同时由于日美 军事同盟而依附于美国。从这个现实出发,日共提出,“日本当前的革命是,反对美帝 国主义和日本垄断资本统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的民主主义革命。”“完成革命, 也就是要打破美帝国主义和以日本垄断资本为中心势力的反民族、反人民的统治,实现 真正的独立和政治、经济、社会的彻底的民主主义变革的革命,就是解决当前国民的苦 难、维护国民大多数利益的道路。这就是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是走向社会主义的道 路。”为此,日共提出在21世纪早期建立民主联合政府,通过打破各种不当的制约,打 破垄断资本的统治,打破依附于美国的政治,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国民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政治的民主主义制度。在经济改革方面,日共提出了“民主控制”的概念。日共党纲 认为,重要的不是垄断资本的“国有化”,而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充分利用经济力量,通 过允许垄断资本存在但对其进行“民主控制”,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在资本主义发展过 程中,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其中国家代表垄断资本利益干预经济。“民主控制” 是扭转这种机制使之有利于人民利益的政策。这样,打破垄断资本的统治并不意味着废 除资本主义,而是要运用民主权利去限制垄断资本的统治,以保护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 大多数国民的生活与经营。民主主义革命不会改变中小企业的生产方式,也不会改变垄 断资本的生产方式的所有制形式。鉴于日本目前面临二战以来最糟糕的经济衰退,日共 倡导基于经济规则的社会,要求政府至少达到与欧洲相同的社会福利水平。日共也在更 大范围内与民众进行对话,包括在商务领域。这种对话是可能的,因为日共党纲倡导以 “民主控制”而不是社会主义变革或国有化来完成直接任务。因此,这种以和平、民主 为基础的民主主义革命实际上是日共在不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前提下的现实主义路线。( 注:以上参见不破哲三《中央委员会关于党章修正案的报告》;浜野忠夫《修改党章的 意义与内容》,载于《前卫》2001年第5期、第6期;《日本共产党第二十二次大会决议 》(2000年11月24日);《日本共产党纲领》(1994年7月23日);《自由和民主主义宣言 》(1996年7月13日)。)
灵活的现实路线
90年代以后,日本共产党对其方针政策进行了调整,使其更能符合日本国情。日本舆 论将调整后的方针政策称为共产党的“软(soft)路线”和“微笑路线”。这主要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天皇制问题。日共现在的态度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天皇在日本社 会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战前,天皇制是军国主义的中心。日共提出要“打倒天 皇制”,实行“民主主义政治”。战后,美国为了顺利实施民主化方针,制定了规定天 皇为象征的新宪法。在1946年制定的《宪法草案》中,日共曾提出“天皇制是与人民的 民主主义政体绝对不相容的”。日共纲领提出要废除“君主制”。经过战后50多年的发 展,日共认为,在现阶段,天皇没有政治权限,且深受日本民众爱戴;更重要的是,天 皇制的存在是由宪法决定的,而日共又是一个坚决维护宪法的政党。因此,是否废除君 主制,将来还要根据国民的意愿由代表多数国民的政府做出决定。(注:不破哲三、井 上厦《新日本共产党宣言》光文社1999年版第146页,第112—114页。)这表明,日共已 经承认和容忍天皇制,并在现阶段搁置引起争议的“废除天皇制”论。这样,天皇制与 日本共产党是不矛盾的,是可以共存的。
关于日美安保体制。自日美签订安保条约以来,日共一直把废除日美安保条约作为主 要目标。在日共看来,正是日美安保条约,使“日本外交长期采取追随美国的立场”, “不废除日美安保条约,日本外交就没有自主性”。此外,日共还把日美安保条约看作 是战争的根源。但它承认,废除日美安保条约要根据日本国民的意愿。这也表明,日共 在现阶段将搁置废除日美安保条约论。
关于自卫队问题。日本宪法禁止拥有军队。日本最初的观点是解散自卫队。但自90年 代以来,日共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日共认为,“如果根据宪法第九条,很明显,自卫队 是违反宪法的存在”。(注:《日本共产党第二十二次大会决议》。)要解决宪法与自卫 队的矛盾,就必须完全实施宪法第九条,充分尊重国民的意见,分阶段地解决。在日共 看来,安保条约与自卫队问题的性质有所不同,自卫队已经得到了国民的认可。废除安 保条约,可能得到多数国民的赞同,但解散自卫队则要困难得多。日共承认,现在,日 本的军费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是对裁军不热心的国家。不破哲三认为,“即使是民主 联合政府,也不可能解决自卫队问题。”(注:不破哲三、井上厦《新日本共产党宣言 》光文社1999年版第146页,第112—114页。)为此,日共提出了三阶段解决自卫队问题 的方案。在第三阶段,日共认为,独立、中立的日本在非同盟、中立的潮流中,与世界 和亚洲各国发展对等、平等、互惠的友好关系,努力确保日本中立的国际保障。在亚洲 和平稳定的形势成熟的背景下,完全实施宪法第九条,根据国民一致的意见,解散自卫 队。(注:《日本共产党第二十二次大会决议》。)由此看来,日共实际上认为解散自卫 队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状态。这表明,日共承认自卫队,对解散自卫队并没有特别 的信心。
在对上述基本政策作出调整的同时,日共还根据日本国民的要求,加大对日本国民普 遍关心的社会问题的灵活参与和工作力度,增强了方针政策的现实性与感召力。如反对 开放市场,对政府对破产的银行、公司的大投入进行批判,阻止导入消费税,反对对医 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反对大规模地解雇工人等。可以说,舆论调查等提出的国民要求, 其立场基本与共产党的立场相同。部分政策的调整使得日本国民认为日共不再是一个拘 泥于理想的顽固政党,而是能够与时俱进的进步政党。
当然,在一些基本问题上,日共还是坚持自己的原则、立场和观点。这使得日共在这 些问题上与其他政党区别开来,保持了自己的独立性,并得到了日本国民的认同。在宪 法问题上,日共一直坚持维护和尊重现行宪法、反对修改的立场。日共认为,“宪法问 题将成为围绕21世纪日本前进道路上进步与逆流斗争的重大焦点”。日共认为,现行宪 法体现了五大进步原则:国民主权和国家主权、永久和平主义、基本的人权、议会制民 主主义、地方自治。日共并不认为现行宪法不能修改,如天皇制问题就与民主主义不相 容。对于天皇制的存废,将要根据国民意愿决定。但是,对于日本当前以保守力量为主 的改宪派,日共认为其主要目的在于修改宪法第九条,而修改第九条的真正目的在于使 日本全面参加美国全球规模的军事介入和干涉战争。对于日本积极参加以美国为首的反 恐战争,日共表达了以下观点:反对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反 对恐怖活动;为了根绝恐怖活动,国际社会的大团结比什么都要重要;以联合国为中心 ,根据联合国宪章精神,努力解决恐怖活动;以美国为中心对阿富汗进行的报复性军事 攻击对世界和平和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反对日本政府对美国报复战争的无条件支持,并 对日本违反宪法,向海外派兵进行谴责。
针对90年代以后兴起的对侵略战争进行“翻案”风和右翼行为,日共进行了严厉的驳 斥和谴责。日共认为,“日本过去对中国和东南亚国家发动了侵略战争,在台湾和朝鲜 进行殖民地统治。”日本应“对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进行彻底清算”。对于小泉政府 拒绝中国和韩国政府提出的修改教科书的要求,日共不仅对其进行了批判,还提出“绝 对不能进行像日本进行正义战争这样的政治和教育”。对于小泉及日本政界人士参拜象 征军国主义的靖国神社,日共进行了坚决的批判,认为这是复活军国主义的一环。
可以说,在日本政治逐渐趋于保守的时候,日共的这些方针政策,尤其是在宪法、侵 略战争等问题上的态度,使日本国民感觉到一股清新的气息,并获得了他们的支持。
开放的政党形象
由于以前的极左路线,日本共产党在日本普通民众的眼中是以秘密主义、暴力革命、 教条主义的政党形象出现的。可以说,战后日共武装斗争(在日本人眼中是暴力革命)的 革命路线激起了国民的非难。在1952年10月的众议院选举中,共产党失去了全部35席, 得票从上次的300万下降到89万。从1951年至1955年的5年间,“共产党是恐怖”的代名 词。尽管日共后来放弃了武装革命路线,转而实行“在资本主义框架内的民主改革”, 但对外界来说,日共仍然很神秘。90年代日共成功进行新老交替以后,在不破哲三、志 位和夫的领导下,日共逐渐以开放的形象得到了国民的信任和认同。如日共领导人经常 上电视与其他政党领袖议论时政,阐述共产党的方针、政策,使日共逐步走向公开、民 主。1998年海外媒体驻日特派记者评价不破哲三为“微笑的共产主义者”,这改变了日 共领导人以前“冷静透彻的理论家”、“冷酷无情的革命家”形象。在2001年初,日共 国会对策委员长谷田惠二穿着和服参加在野党举行的国会对策会谈,使许多人感觉到共 产党真的脱胎换骨了。当然,这只是日共开放形象的一个方面。在其他方面,日共同样 展示了其开放的形象。这主要表现在:
与其他在野党进行合作。90年代以前,由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除社会党以外的政党都 不与日本共产党合作,而日本共产党通常也对其他政党进行批判,而不是采取合作的态 度。但从90年代以后,日共在这方面改进了许多。特别是在1998年的参议院选举中,日 共提出“为扩大在野党的共同行动而努力”的口号,没有对其他政党进行批判,被认为 是建党以来的重大“变化”。(注:木下义昭、早川一郎《日本共产党参加政权近了》 世界日报社1998年版第36页。)这种变化被认为是日共进行的大胆战术转变。这种选举 战术的变化取得了很大成功,如前所述,日共在这次的参议院选举中所获议席大幅上升 。
另外,与其他在野党进行合作共同对付执政联盟,在90年代以后成了日共的主要手段 。日共认为,在国会中“排除共产党”的体制已成为过去。为了维护国民利益,就必须 实现全体在野党反对现政权的“共斗”。从1998年开始,四个主要在野党日本共产党、 民主党、自由党、社民党就定期召开国会对策委员长会议,商讨如何进行联合斗争。这 是日共的一大成就。因为战后以来,“将共产党排除在外”是日本政治的主要特点。几 年以来,日共与其他在野党的共斗取得了一定成效。如2000年11月,日共与其他三个在 野党民主党、自由党、社民党联合提出对森喜朗内阁的不信任案。针对以自民党为主的 改宪派,以维护宪法为旗帜的日共和社民党经常走到一起。5月3日是日本的宪法纪念日 ,在2001年的这一天,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和日共委员长志位和夫第一次同台参加宪 法集会,呼吁日本各派势力为捍卫宪法第九条而建立超党派的大团结路线。在反对提高 消费税方面,这四个在野党的立场也比较一致。
在一些政策方面的合作基础上,日共提出了要与其他在野党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日共纲领提出,“从当前的民主改革阶段到社会主义未来的阶段,不是建立单独政权, 而是与其他政党联合,在联合政权下,以政治民主的发展理念推进社会变革。”尽管日 共清醒地认识到,就目前的政党情况来看,在国会内反对恶政的共斗是首要目标,而要 实现共同拥有民主改革的政权的目标,能够联合的政党还不存在。但日共指出,这种现 状是不会固定的。随着期待民主改革的国民多数派的产生,能够联合的民主党派也将随 之产生。
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话,扩大共同点和影响。在民主改革以及反对恶政的目标下,日 共提出,在日本社会整个领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对话,扩大和探寻共同点非常重要。 为此,通过各种课题,同包括经济界、知识界、文化界、宗教界等在内的各种人群进行 接触,即使是以前属于保守势力基础的各种团体,也要开展对话。这样,日共的政治路 线与日本社会的关系就大为改善,共产党的形象也大为改善。
与无党派人士进行对话是日共进行统一战线的重要方面。90年代以后,随着日本政治 的保守化,除日共外,其他政党都参加过政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日本国民对政治 的不信任,对政党的不信任。结果造成了“不支持任何政党”的无党派人士的增加,在 国会和地方都存在一些无所属的议员。日共为了获得无党派人士的支持,也进行了许多 努力,进行对话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说,日共在这方面尤其是在地方即自治体方面 取得了突破。如通过与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在1998年,共产党单独执政的自治体有74个 ,参与执政的有224个。
如日共与宗教人士关系的改善就值得一提。在日本,宗教势力很强大。以前,宗教界 认为日共是把“宗教当成鸦片”而要加以消灭的恐怖政党;自1997年9月日共党代表大 会提出“与信教者对话,共同发展”的方针后,认为日共是“承认宗教自由”的政党。 这样,共产党的形象就发生了极大改变。而以信教人士为对象的“全国宗教人士支持日 本共产党会派”,则成为日共的后援会。此外,日共还与保守的经济团体(经团联、日 经联)进行交流、对话,共同探讨日本的经济政策,希望在经济的民主改革政策上取得 广泛的共识。日共二十一大决定,作为未来理论的可能性,要与持修正资本主义立场的 势力共同前进。日共的这一做法使得日共的支持团体,即后援会大为增加。
在独立自主的基础上扩大对外交流。战后初期,日共受苏联、中国的影响较大。由于 众所周知的原因,日共先后同两国断绝了来往,并确立了独立自主的路线。从60年代开 始,日共对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现社会主义进行了摸索,其结果是提出了“发达国家 革命”论、“自由和民主主义宣言”等“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的构想,使日本共产党 的社会主义路线不同于社会主义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日本人认为日共是国外共 产党的追随者的印象。在苏东剧变后,日共对苏联的大国主义、霸权主义、专政主义进 行了批判,认为苏东的社会主义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并认为这将给国际共产主义 运动创造自我发展的新条件。这使得日本国民对日共又有了新的认识。
在宫本显治时代,日共给世人的印象是在“国际上很孤立的一个政党”。但在新的领 导人的带领下,日共扩大了对外交往。1998年,日本共产党与断交30年的中国共产党恢 复了正常关系。随后,又与曾经是“兄弟党”的朝鲜劳动党恢复往来。此外,日本共产 党还经常出国访问,介绍自己的方针政策,加强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的联系。20 01年,日共干部会委员长志位和夫访问了美国。这是日本共产党委员长级干部首次访美 。可以说,现在的日本共产党以积极的姿态扩大对外交往和交流。这一方面有利于宣传 政策,扩大影响,同时也加强了其他国家对日本共产党的认识。
标签:日本共产党论文; 美国共产党论文; 日本政治论文; 自卫队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日本宪法论文; 美国政党论文; 日本政党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美国革命论文; 台湾政党论文; 美国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民主制度论文; 宪法修改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日本天皇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