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所见古代动物图腾事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所见论文,图腾论文,说文论文,古代论文,动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以《说文》为依据,讨论了我国古代羊、蛇、犬、豸四种动物图腾崇拜的有关现象。从一个侧面表现了汉字记录文化事态的生动性、丰富性。
关键词 汉字 图腾崇拜 文化
人类学研究表明,原始人相信,其祖先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所有成员及其后裔都由它繁衍而来,这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就是该部落或氏族的图腾。图腾祖先观点在早期人类社会中曾普遍存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对这一历史现象即有生动反映。限于篇幅,本文仅就《说文》有关动物图腾事象加以论述。
一、羊图腾
羌,西戎,羊种也。从羊儿。(四篇上·羊部)
“西戎”指西方民族,“羊种”是说羌族是羊的后代。分明是人,却被看作羊的后代,这显然是以羊为图腾的缘故。“羌”字上为“羊”,下为“儿(人)”,这是该民族成员扮装图腾模样的真实写照。弗洛伊德指出:“原始民族常会强调他们与图腾的相似性。例如在外形上装扮得类似于它,或者在自己的身体刻画上图腾的形态等等。……在具有传奇和宗教目的的场合里,所有的民族都必须装扮成图腾的模样,同时模仿着它的行为。[①]”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弗雷泽认为,这是这图腾氏族或部落的成员为求得图腾保护而采取的措施。他说:“图腾氏族的成员,为使其自身受到图腾的保护,就有同化自己于图腾的习惯,或穿着图腾动物的皮毛或其它部分,或辫结毛发,割伤身体,使其类似于图腾。[②]”北美印第安人狼图腾氏族成员以狼皮为衣,狼尾披在身后,皮中部开孔穿于颈,狼头悬垂胸前[③],其用义正与羊图腾氏族装成羊的情形相同。以前西藏人跳舞时常在头上插羊角、牛角或戴羊、牛形的“头套”或假面,有学者认为这都是图腾崇拜的产物[④]。
《说文》说:“羭,夏羊牝曰羭”。夏羊即黑羊,古代西方民族以之为神。《山海经·西山经》:“羭,山神也”。“崇吾之山至于翼望之山,……其神状皆羊身人面。”一般说来,半人半兽的神祗多是由图腾演化而来,其神即原来的图腾动物。我国藏族甲绒人世代崇拜牦牛,该族祭祀的大神就是“牛首人身”。[⑤]美州马雅人以库库尔坎(蛇)为其始祖,而库库尔坎神形象是半人半蛇。[⑥]
唯物主义认为,存在决定意识。图腾意识的产生必依赖于图腾物的存在。图腾物的选择取决于一个地区的物质条件,取决于该地生长的动物和植物。没有见过狼的部落断不会认狼为图腾,无袋鼠痕迹的华夏土地上因而没有出现崇拜袋鼠的民族。西戎之所以以羊为图腾,正是因为西方古代多羊。《山海经·西山经》:“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羊而马尾,名曰羬羊。”“又七十里曰英山,……其兽多牛羬羊。”“又西八十里曰符禺之山,……其兽多葱聋,其状如羊而赤鬣。”郝懿行笺疏:“此即野羊之一种。”类例甚多,恕不具引。
法国人类学家雷纳克在其名著《图腾崇拜的规则》一书中说,图腾崇拜的表征之一是“氏族及其个别成员都须采用图腾动物作自己的名字”。这名字实际上就是该氏族的姓。正如法国另一学者杜尔干所指出的那样,氏族成员“自信出自图腾,图腾既做徽帜,亦做他们共有的姓。若图腾为狼者,各员皆信他们曾有过狼祖,他们亦各有狼性。于是他们就自称为狼[⑦]”。“姜”姓的形成便是羊图腾氏族共同称呼的结果。《说文》说:
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从女,羊声。(十二篇下·女部)
姜水是渭水的一条支流——歧水的分段名称。《水经注·渭水篇》:“歧水又东经姜氏城,南为姜水。”渭水就在中国西部,正是羊图腾氏族活动区域。因此,董家遵认为:“古姓中的姜即由羊图腾转化而来。[⑧]”孙作云也说,西北羌族“其族名之羌与族姓之姜,皆源于羊图腾[⑨]”。这样说来,“姜”字声符“羊”不仅表声,而且表义。字又从“女”,则透露出了母系氏族社会里姜姓曾是一个大姓的消息。
由“姜”我们联想到另一个与羊有关的姓——芈。《史记·楚世家》说,楚是芈姓之后。而“芈”本指羊的鸣声。《说文》说:
芈,羊鸣也。从羊,象声气上出。(四篇上·羊部)
据李玄伯研究,“‘芈’的初义是一种羊,甚而就是‘羊’。[⑩]”徐松石则径说:“芈即羊的古字。[①①]”楚人源出西方,姜亮夫指出:“楚国的发祥地在西方,……即今之新疆、青海、甘肃一带。[①②]”那么,楚人当初很可能也以羊为图腾,这才取“芈”为姓。其理当与“姜”之为姓的过程相同。
在图腾氏族社会里,男女达到一定年龄,为取得正式氏族成员的资格,须行成年入社礼。近代羌族依然如此。每年十至十二月是该族行成年礼的时期,其时,亲族围火而坐,端公(类似于巫师)手执杉杆,杆顶有纸制始祖像,新入社者须跪在杆下听端公祝祷[①③]。现代羌族在表演其传统的《铠甲舞》时,还举着羊头旗[①④]。《说文》中“义”字就是这种仪式的记录:
义,已之威义也。从我从羊。(十二篇下·我部)
此“义”即仪式、礼仪本字。《周礼·春官·肆师》郑玄注:“故书仪为义。郑司农说:义读为仪。古者书仪但为义。”其字由“羊”和“我”两部分构成。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许(慎)以已训我,失之。”朱说是。甲骨文中“我”字象有长柄三齿的锋利武器,很可能常用作仪仗。“羊”在此代表图腾祖先。
图腾氏族的成年人社仪式包括两项主要内容:一是训诫。氏族中的长老或前辈向入社者详细介绍本族图腾史及有关图腾的传说、神话,目的在于使新成员树立图腾观念和信仰,记住并遵守种种禁忌、习俗、礼节。二是舞蹈。新入社者须装扮成图腾模样,模仿图腾的动作、叫声、表情而舞。他们认为,跳舞之后便获得了图腾祖先的力量和勇气,从此会受到图腾的保护。“议”、“详”、“善”、“美”几个字就是这两项内容的反映:
议,语也。从言,义声。一曰谋也。(三篇上·言部)
此处“语”是告诉、说明、宣布等意思。《广雅·释诂》:“语、议,言也”。正同《说文》一致。“议”取“义”为声,声中含义,如段玉裁所说:“当云从言、义,义亦声。”依此分析,则“议”的造字义是指在图腾入社仪式上宣布或向新成员告知他们应承担的义务和应遵循的礼规。至于“议”有议论的意思,则是由“谋也”引申而来。
详,审议也。从言,羊声。(三篇上·言部)
善,吉也。从言羊。此与义同意。(三篇上·言部)
“审议”即详细说明,说明的目的是求得祖先的佑护,故“详”字以“羊”为声。对被告诫者来说,严格遵守听来的礼法、规矩,从而得到祖先保护,当然是最为吉祥的事。
美,甘也。从羊大。(四篇上·羊部)
此字象一个人头戴羊角形,这是入社成员装扮图腾模样跳舞的样子。因入社者为成年人,故字从“大”。“美”有和美、美好、美丽等义,正是由与此相关的古人的审美情趣决定的。“中国古代人的美感,不论其美的对象的种类、形态、内容如何,在心理性、情感性方面意味着生的愉悦和快乐。而这些愉悦、快乐是伴随着某一事物满足自己的憧憬、欲求,或者适合理想时所体验的自己生命的充实感的情绪。[①⑤]”扮做图腾而舞,是关系生命的大事,是得到祖先庇佑的必要行为,所以,古人认为这就是美。
二、蛇图腾
蛮,南蛮,蛇种。从虫,亦声。(十三篇上·虫部)
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同上)
“南蛮”和“东南越”都是“蛇种”,“蛮”、“闽”二字俱从“虫”。甲骨文“虫”字象蛇形。可见,我国南方民族原来曾奉蛇为图腾祖先。《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越在东南,故立蛇门,以制敌国。……越在巳地,其位蛇也,故南大门上有木蛇,北向首内”。“立蛇门”、“大门上有木蛇”,这正是以蛇为图腾的标志。奉雄狮为图腾的西双版纳勐笼傣族昔日常在寺门、塔门等两边雕刻雄狮形象[①⑥]。歌伦比亚(英属)沿岸的印第安人在房梁和门上雕刻图腾形象,台湾哇尔人亦如此[①⑦]。这些民族的行为与越人造蛇完全相同。“闽”字以“门”为声符,或许就是门上雕刻蛇形的历史文化印记。
“蛮”和“闽”最早可能是对蛇的类称。至今,崇蛇的江苏宜兴人还称家蛇为“里蛮”,称野蛇为“外蛮”[①⑧]。后来,才变为蛇图腾民族的族称。就世界范围来看,原始民族“普遍地依据某一特殊的动物命名,并且传统地认为是此动物的后裔。[①⑨]”据有的学者研究,古代居住在广西西部或边邻地域的壮族祖先就以“蛮”为族称[②⑩]。广西一带正是古百越属地。今福建省简称“闽”,其由盖亦源于此。
南方民族之所以奉蛇为图腾,也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南方自古水草密布,沼泽遍地,蛇虫生长条件优越,因而本地人不得不终日与蛇相伴。正如《楚辞·招魂》中描述的那样,南方“蝮蛇蓁蓁,……雄九首,往来倏忽”。水中是蛇,草里是蛇,就连屋内也有蛇。人与蛇共生同处,自然会认为与蛇同类,因此奉蛇为图腾就顺理成章了。
《说文》新附字中有“蜑”字:
蜑,南方夷也。从虫,延声。(三十篇上·虫部)
“蜑”字今作“疍”。据晋人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介绍,疍是当时南方的主要民族之一。字从“虫”是该族奉蛇习俗的反映。广西、广东、福建一带的水上居民(疍民)是古越人的后裔,他们敬蛇、奉蛇为神。明人邝露《赤雅》称:“疍人神宫画蛇以祭。”清代《峒豀纤志》则说:“其人皆蛇种,故祭祀皆祀蛇神”。时至晚近,依然如此。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说:“潮州疍人所奉神宫皆为蛇像。广西梧州三角嘴亦有蛇庙,疍人信奉甚虔。[②①]”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从动物对于人的这个重要性中,特别在刚开始有文化的时期,对动物的宗教崇拜得到了充分的辨解。动物是人不可少的必要的东西,人的存在便依靠动物;而人的存在和生命所依靠的那个东西,对于人来说就是上帝[②②]。”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研究的确表明,动物转变为图腾的一个主要原因正是该动物能给人以依靠,具体说来就是给人供给维持生存的食物。马林诺夫斯基说:“普遍说来,受到‘图腾敬仰’的动植物,都是用作大宗食料的,不然最少也要可食、有用或作装饰的。[②③]”蛇正是这样一种可食、有用的动物。古越人就是食蛇民族。《淮南子·精神训》:“越人得髯蛇以为上肴,中国得而弃之无用。”高诱注:“髯蛇,大蛇也,其长数丈,俗以为上肴。”《说文》有同样说解:
蚺,大它(蛇)可食。从虫,冉声。(十三篇上·虫部)
桂馥《说文义证》和王筠《说文句读》俱引《本草》说:“蚺蛇,今出桂广以南高贺等州,亦有将肉为脍,以为珍味。”桂(广西)、广(广东)一带是越人区域。《史记·西南夷列传》:“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最大。”于省吾指出,此处“冉即‘蚺’之省,也称冉氐。《说文》训蚺为大蛇,……足证蚺……是以大蛇……为图腾者。[②④]”以方便易取之物为食,这是原始时代物质资源极端匮乏情况下出现的必然结果。当食物丰裕后,图腾部落的成员就不再食用图腾物,相反,出现了一系列神秘的禁忌。著名历史学家吕振羽对图腾部落、图腾动物和食物的关系有过精辟阐述。他说:“图腾的名称,在最初大概是因为某一群团或部落以某种动物为其食物的主要来源,而被其他群团或部落给它加上的一种标志,如食蛇部落便被呼为蛇图腾,食‘三青鸟’的部落便被呼为‘三青鸟’图腾,食龟的部落便被呼为龟图腾,等等。后来,部落的本身,正式以外人替它加上的名称为其部落的名称的时候,渐渐禁止吃食作为本图腾名称的动物,但对其他部落的吃食是不加干涉的。从而他们是这样在意识着,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由作为他们图腾名称的那种动物转变过来的。这样,图腾便成了一种不可侵犯的具有维系部落成员的魔力了。[②⑤]”现代江南许多地方尚有关于蛇禁忌的习俗,那里的人连对蛇伤害都不允许,更不必说食用了[②⑥]。
三、犬图腾
狄,北狄也,本犬种。……从犬,亦省声。(十篇上·犬部)
“狄”字从“犬”,许慎释为“犬种”,就是说狄民族是犬的后代,亦即狄人以犬为图腾。“北狄”是指狄人生活在北方。《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大荒之中……有人名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海内北经》说:“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郭璞注:“黄帝之后弄明生白犬,二头,自相牝牡,遂为此国,言狗国也。”这两段话都说犬能生人成国。两段话俱出自“北方经”,断非偶然。
北方之地气候寒冷,植物生长不易,人们的食物来源主要靠追捕野兽获得。在游猎生活中,犬成为人们的得力帮手,它既是人的卫士,又是追捕野物的活性工具,同时还是劳动成果的守护者。犬和人的这种特殊关系,使得人们认为自己和犬是一家,继而认犬为祖先。正如弗洛伊德在研究澳洲土著图腾信仰时指出的那样:“大抵说来,图腾总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其守护者。[②⑦]”
许慎说:“狄”字是“亦省声”,这是误解。清人孔广居《说文疑疑》说:“狄从犬从火”。张文虎《舒艺室随笔》说:“狄……从犬从火会意。”金文“狄”字正从“火”。因为北方寒冷,火对人尤其显得意义重大,既能取暖,也能烧烘兽肉。火和犬相辅为用,所以古人造字时采用了两个字素并列表义的会意方法。然而,无论如何,对狩猎民族来说,犬的作用更大,而且犬通人性,因此北方民族对之崇拜是必然的。费尔巴哈早已揭示了这一点,他说:“狗,在拜火教徒看来,是一种能服务的忠诚动物,并不由它自己、凭它自己而成为它之所以为它;可是同时却只是狗自身,是这个生物,而不是别的,才具有那些值得崇拜的特点。[②⑧]”
近代民俗调查表明,南方的一些民族如瑶族、畲族等也曾以犬为图腾。有的地方敬奉犬神,如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论及闽、粤山中的瑶、畲人时说:“山中自称狗王后,各画其像,犬首人身,岁时祝祭。”有的地方称始祖是神犬盘瓠,如何联奎《畲民的图腾崇拜》说:“他们的始祖是龙犬——盘瓠。”另外,族名“瑶”字原作“■”,《康熙字典》引《广韵》语曰:“獏■,狗种也”。也同样说明瑶族曾以犬为图腾。这些情况与“北狄”有无关系呢?回答是肯定的。有学者指出,南方“这些崇拜神犬的民族,并非全是那里的土著民族,而是来自北方的狗图腾民族与当地土著民族结合的产物。[②⑨]”《山海经·海内北经》郭璞注:“昔盘瓠杀戎主,高辛以美女妻之,不可以训,乃浮之会稽东海中,得三百里地封之,生男为狗,女为美人,是为狗封之国也。”干宝《搜神记》卷三有类似记载。会稽作为山名,地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作为郡名,辖今江苏东南及浙江西部。无论如何,地属南方则无疑问。《后汉书·南蛮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这便明确道出了神犬由北向南迁徒之事。《后汉书·南蛮传》还说,盘瓠的后代“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衣服呈五色是因为盘瓠“其毛五色”,衣服“有尾形”则无疑是犬尾之状。《就文》“尾”字及其说解正与此一致:
尾,微也,从倒毛在尸后。古人或饰系尾,西南夷亦然。(八篇上·尸部)
“尸”字象一个侧坐着的人形,“倒毛”是衣服后边拖着的尾巴。许慎目睹当时西南民族仍然如此。这种情形同前述羊图腾民族模仿祖先形状从而求得保护的心理完全相同。
如前所述,图腾祖先对本族人是加以保护的。它对其子民一视同仁,公平而待。如果本族以内发生纠纷,图腾祖先便要审判。屈大均《广东新语》卷六“神话”条云:“广有三界神者,人有斗争,多向三界神乞蛇以决曲直。蛇所向作咬人势则曲,背则直。或以香花钱迎蛇至家,囊蛇而探之,曲则蛇咬其指,直则已。”这是蛇图腾定夺是非的例子。《瀛涯胜览》[③⑩]载,占城国“有一通海天潭,名鳄鱼潭。如人有争讼难明之事,官不能决者,则令争讼二人骑水牛赴过其潭,理亏者鳄鱼出而食之,理直者虽过二次亦不被食,最可奇也。”这是鳄鱼图腾判别曲直的文献记录。犬作为图腾神兽,其职能之一便是审理狱讼,断明是非。《说文》中“”、“狱”二字可以说明这个问题。
,司空也。从,臣声。复说:狱司空。(十篇上·部)
段玉裁注:“空字(按:指前一‘空’字)衍。司者,今之伺字。……《玉篇》注云:察也,今作伺、覗。从者,盖用两犬相守之意。某复者,姓名也,上有夺字,另一义也。汉时有都司空,有狱司空,皆主罪人,皆有治狱之责。”段说极是。《广韵》也说此字义为“辨狱相察。”“辨狱”即审理案件,事为治狱而字从二“犬”,犬曾办案的故实一目了然。
狱,确也,从,从言。二犬所以守也。(同上)
“确”为核查落实义。《释名》:“狱,确也。实确人之情伪也。”《春秋元命苞》:“狱者,核确也。”字从“言”,其意如桂馥《说文义证》所说:“从言者,谓以言相争也。”那么,造字义是原告与被告相争,由犬查证审理曲直。现代“监狱”义就是从此引申而来。
四、豸图腾
貉,北方貉,豸种。从豸,各声。(九篇下·豸部)
“豸”字象巨口长脊的食肉兽之形。《说文》说:“豸,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也。”“北方貉”指生活在北方的貉民族。因为是“豸种”,所以“貉”从“豸”。作为族名用字,“貉”又作“貊”。《诗经·大雅·韩奕》:“其追其貊,奄受北国。”陆德明《经典释文》谓“貊”字“《说文》作貉,云:北方人也。”《礼记·中庸》、《论语·卫灵公》的《释文》并引《说文》云:“貉,北方人也”。可能古本《说文》如此,今本脱“人也”二字。战国秦汉之际,以豸为图腾的貉人是当时北方的一个主要部族,史书中屡屡提及。《史记·燕世家》:“燕北迫蛮貉。”《汉书·高帝纪》云:“北貉燕人来致枭骑助汉。”应劭曰:“北貉,国也。”颜师古曰:“貉在东北方。三韩之属,皆貉类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辽东缴外貊人。”李贤注:“貊人,秽貊国人也。”
同犬一样,豸作为图腾神,它也能审断是非曲直。《说文》说:
廌,解廌兽也,似山牛,一角。古者决讼,令触不直者。象形,从豸省。(十篇上·廌部)
解廌即解豸。《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林赋》“弄解廌”,《史记》本传作“弄解豸”。豸而冠以“解”,是因为此兽能断解是非,如段玉裁所说:“廌能止不直,故古训为解。《左传宣十七年》:‘庶有廌乎?’杜注:‘廌,解也。’”解豸,古书中亦作“獬豸”。《后汉书·舆服志下》:“獬豸,神羊也,能别曲直。”李贤注引《异物志》曰:“东北荒中有兽名獬豸,一角,性忠,见人斗,则触不直者;闻人论,则咋不正者。”所言正与《说文》同。
“廌”与“豸”,本为同源字。章太炎《文始》说:“廌本得名于豸。”廌就此兽的野性(杀)而言,豸就其神性(决讼)而言。
同“狱”字从“犬”一样,“法”字也从“廌”而造。《说文》说:
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廌去。(十篇上·廌部)
据《说文》说解可知,“法”的造字理据是廌能触理亏者,从而使法律如水之平,公正无误。
解豸判案之事影响深远。汉代的法官戴解豸冠。《后汉书·舆服志下》:“法冠……执法者服之,……或谓之獬豸冠”。直至清代,御史及按察使之补服前后还绣有解豸图案。
除以上四种情形外,《说文》中还有鸟图腾、鱼图腾、虎图腾等多种图腾崇拜的反映,拟另文论述。
Ancient Animal Totem Tokensin Shuowen
Zhao Xiaogang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explanation of Shuowen,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otem-worship phenomena of sheep,snake,dog,unicorn in ancient china.It reflects through one aspect of the vivid and plentiful ways in which Chinese characters record the Chinese culture.Key words Chinese Character totem-worship culture
注释:
① ②⑦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杨庸一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135页;14页。
②转引自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44页。
③岑家梧《图腾艺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54页。
④萧兵《从“羊人为美”到“羊大为美”》,《北方论丛》,1980年2期。
⑤邓延良《甲绒与牦牛羌》,《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2期。
⑥托卡列夫《世界各民族历史上的宗教》,魏庆征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266页。
⑦转引自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9年版,82页。
⑧董家遵《古姓与生肖同为图腾考》,《社会科学》,1946年3卷1期。
⑨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年版,19页。
⑩李玄伯《中国古代社会新研》,开明书店,1949年版,98页。
①① ②①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香港世界书局,1963年,220页;153页。
①②姜亮夫《楚辞今绎讲录》,北京出版社,1982年版,29页。
①③胡鉴民《羌族之信仰与习为》,《边疆研究论丛》,1942年1期。
①④王廷珍《风格独特的羌族》,《人民日报》,1980年10月18日。
①⑤笠原仲二《古代中国人的美意识》,杨若薇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47页。
①⑥《傣族社会历史调查》(西双版纳之八),云南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74~75页。
①⑦倍松《图腾主义》,胡愈之译,开明书店,1932年版,31页。
①⑧ ②⑥缪亚奇《江南汉族崇蛇习俗考察》,《民间文学论坛》,1987年5期。
①⑨穆达克《我们当代的原始民族》,童恩正译,四川民族研究所,1980年版,221页。
②⑩李连进《“蛮”为古代壮族族称考》,《民族语文》,1994年4期。
②② ②⑧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4页;6页。
②③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6页。
②④于省吾《略论图腾与宗教起源和夏商图腾》,《历史研究》,1959年11期。
②⑤吕振羽《史前期中国社会研究》,三联书店,1961年版,72~73页。
②⑨徐华龙《中国神话文化》,辽宁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138页。
③⑩《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第327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