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世界经济概况_经济增长率论文

1994年世界经济概况_经济增长率论文

1994年世界经济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界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年度经济综述

1994年世界经济终于摆脱了二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衰退的阴影,全面复苏,呈现出低通货膨胀率下稳定增长的态势。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改善。经过这次危机世界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重大进展,但在这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而且许多旧的矛盾中一部份解决了,另一部份却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与扩张周期。因此,世界正在迅速前进中,但发展仍将是充满曲折和斗争的。

一、各国经济概况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1994年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为3.1%。西方发达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为2.7%,较上一年的1.5%和1.1%分别有了很大的增长,由此摆脱了90年代初以来的衰退阴影,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新的希望。发展中国家总体上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平均增长率为5.6%,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为7.6%、非洲3.3%、拉美3.5%,均比93年略有提高。东欧国家经济已初具起色,开始止跌回升,五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波兰)平均增长率为2.4%。前苏联各国战乱不断经济仍处在大幅下滑阶段,下降幅度比上年稍有缓和,但前景仍难乐观。

(一)OECD各国

1.1994年是OECD各国经济由衰退走向全面复苏的转折性一年,除日本外,各国普遍呈现复苏态势。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关于西方国家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整个OECD国家经济发展有了质的改善”。OECD各国经济进入周期性稳定发展阶段。

美国经济全年增长率为4%;国际竞争力重登世界榜首,再度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从其GDP构成来看,私人固定资本投资增长12.2%,高于93年的10.9%,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向上增长的势头;个人消费增长依然缓慢,增长率与93年持平,为3.5%;政府支出继续有微小缩减,比93年下降0.3%;出口额增长9%,进口额增长13.5%;净进口增加49.5%,比93年的127.4%有很大幅度的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其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带动了外贸出口的增长,其劳务出口额已超出进口额(详见表2)。94年美国经济出现新的强大活力的原因主要有:①前两年低利率的滞后效应业已转化为巨大的消费开支,对低利率比较敏感的建筑业和汽车业等支柱产业在复苏中起到了领先作用。②国内市场需求旺盛,尤以房地产业最为显著。在周期性因素影响下,企业大规模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刺激了机械工业的发展,美国三大支柱产业(钢铁、汽车、建筑业)的设备利用率已达85%,基本上接近了满负荷运转。③出口订单有所增加。

表(1)OECD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状况

国别 单位1991 1992 1993 1994

加拿大

10亿加元 554.74558.17570.54596.29

0.6

2.2

4.5

美国 10亿美元 4867.74979.35134.55342.4

2.3

3.1

4.0

日本 万亿日元 416.04420.62419.77

1.1

-.2

法国 10亿法郎 3573.33615.73580.13671.2

1.2

-1.0 2.5

德国 10亿马克 2853.62916.42883.62964.8

2.2

-1.1 2.8

意大利

万亿里拉 952.7 959.8 953.4

0.7

-.7

英国 10亿英镑 540.31537.55548.66569.44

-.5 2.1

3.8

OECD 10亿美元 15121 15360 15550

1.6

1.2

注:表中数字为各国实际GDP

加拿大:86年价格;美国:87年价格;日本、意大利:85年价格;法国:80年价格;德国:91年价格;英国、OECD:90年价格及增长速度(%)

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95年3期

表(2) 美国GDP构成 单位:10亿美元(1987年价格)

年份

1993 1994

生产总值 5134.5

5342.4

私人消费 3458.7

3579.5

私人固定资本投资 804.6903.0

政府支出 929.8923.0

存货变动

15.3 47.5

出口额602.5657.0

进口额(一) 676.4767.5

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95年3期

94年是克林顿入主白宫的第二年。他推行了新的经济政策:增税,鼓励投资,抑制消费,加强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同时大大增加了对民用R&D的投资,并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兰图。两年以来,政府转轨已初具成效:宏观上财政赤字连续三年不断下降;失业率持续下降,94年12月已降至5.4%,为9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形成了“两低一高”的增长模式。微观上,汽车、航空、钢铁等主要产业竞争力已有所恢复,尤以高技术产业为最。美国经济总体上发生着结构性的质变,正在向长期无通胀的稳定增长发展;同时体现了其经济强大的承受能力、应变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日本经济已于93年10月到达谷底,94年开始缓慢回升,但是增长依然乏力,仍在低谷附近徘徊。1994年日本的实际GDP增长率为1.0%,与93年的-.2%相比,初步显示出复苏的迹象。自91年4月日本经济到达波峰后,连续39个月的衰退是日本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严重、影响最大的一次衰退。90年代初美、英等国渐次步入衰退,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5%,而当时日本依然保持着5.2%的高增长率。这与日本政府扩大内需,刺激经济是大有关系的。由于日元不断升值,长期积聚起来的巨额对外贸易顺差迫切需要日本进行更深入的结构调整;加上泡沫经济崩溃后遗留下来的许多不利影响,使日本经济的复苏缺乏活力。94年日本经济的温和增长主要得益于:①公共投资和住宅建设持续活跃;②消费市场略呈回升,包括汽车、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更新,空调机、冷饮等“酷暑特需”的增加,由个人可支配收入增加所致的房地产、个人电脑销售额的大幅上升,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复苏;③企业利润回升,亏损企业减少,民间设备投资亦打破三年以来的持续缩减局面,出现新的增长;④出口一直较佳。

日本银行发表的《93年度金融和经济动向》宣称,这次经济复苏的特点与过去以设备投资增长为主导的复苏模式明显不同,主要以个人消费回升为动力。随着日元升值、进口商品价格下降,日本个人消费开支的潜力会逐渐发挥出来,并成为推动其经济复苏的主力。但是日本经济依然很脆弱,主要表现为:①受坏帐拖累的银行不敢轻易放松银根;②工厂的设备利用率依然不高;③日元升值压力加大。由此可见,缓慢回升仍将是日本经济增长的主要特点。

欧洲经济于94年开始明显摆脱衰退阴影,且增势日趋强劲。除了希腊和冰岛外,其它OECD成员国增长率都高于1%。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经济增长率分别由93年的-1.0%,-1.1%和-0.7%上升为94年的2.5%,2.8%,2.2%。美国的经济增长率由93年的2.4%进一步上升到3.8%,仅次于丹麦,位居欧洲联盟第二位。出口带动是此次各国复苏的主要动力。由于北美经济复苏,市场需求扩大,加上亚洲、拉美经济高速增长,需求旺盛,94年欧盟出口订单净增8%,成为其经济复苏的强大动力。此外,增加投资、刺激消费的措施已见成效,利率持续下降,低通胀率和国际经济环境的改善都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欧洲经济中的结构性问题依然严重,失业率居高不下,94年平均为10.9%;各国累积国债平均占GDP的82.6%,巨额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使政府难以继续通过扩大公共开支来刺激经济的发展。

2.OECD各国工业生产的表现与经济走势基本保持一致,均为正增长。除日本仅上升1.1个百分点外,其它各国均有显著增长,且逐步有所提高。其中,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均上升5个百分点以上,高于OECD国家平均上升4.4个百分点的平均水平。

表(3) OECD主要国家工业生产指数 1990年100

加 美 日法德意 英

拿大 OECD

大 国 本国国利 国

1992  96.8

101.5  96.0 98.9 101.0  97.8  96.0  99.4

1993 101.5  105.7  92.0 95.3  93.5

95.7  98.0  99.0

1994 107.9  111.4  93.1   96.6 102.2  103.1  103.4

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95年3月

3.失业问题依然严重,造成失业的结构性原因一时还难以消除。OECD整体失业率仍为7.8%,与93年持平,但在不同国家的表现有所不同。在美国和英国,由于经济复苏和增长,失业问题有所缓和。美国94年新增300万个就业机会,失业率从93年下降0.6个百分点后,又由6.7%降至6.0%,成为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标志。截至94年底,英国失业率已连续下降了20个月,由10.6%降为8.7%,现有失业人口257万。但在OECD其它国家,结构性失业问题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复苏有明显的改善,失业率反而有所上升,欧盟各国平均失业率为11.4%,失业人口约达1700万,其中法国340万,德国360万。西班牙的失业率依然最高,进一步上升到23.8%。最近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关于西方国家经济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失业问题困扰欧洲多年后,于94年底已停止恶化,近几个月劳动市场需求缓慢回升,势头虽然微弱,但趋势令人鼓舞。由于失业问题积重难返,因而短期内难以指望有大幅度的下降。

表(4) OECD主要国家标准失业率(%)

  加   美  日  法  德 英 OECD

  拿  

     各国

  大   国  本  国  国 国 平均

1992 11.3   7.3

2.2  10.3  4.6   9.9   7.4

1993  11.2   6.7

2.5  11.7  6.1  10.3   7.8

1994  10.3   6.0

2.9  12.5  6.9   9.5   7.8

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94年9月 95年3月

4.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低通货膨胀率是94年全球普遍复苏的重要特征之一,体现了各国追求低通货膨胀率下经济持续、稳定、中速增长的政策取向。随着经济复苏、增长速度加快,美国、英国面临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未出现通货膨胀之前“预先打针”,一年中6次提高联邦基金利率,三次提高贴现率,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美国政府曾在上半年将基础利率一度降低0.25个百分点;为了避免通胀的复炽,在下半年又马上提高了0.5个百分点。94年各国通货膨胀率都很低,详见下表(5)。

(二)发展中国家

9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5.6%,亚太地区为7.7%,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对此次全球

表(5) OECD主要国家消费物价指数 1990=100

  加   美   日   法   德  意 英

  拿          大 

  大   国   本   国   国  利 国

1992 107.2  107.4  105.0  105.7  107.6  112.1  109.8

1993 109.2  110.6  106.4  107.9  112.0  116.8  111.5

1994 109.4  113.4  107.1  109.7  115.4  121.4  114.3

资料来源:OECD《主要经济指标》95年3月经济复苏起了牵引作用。

1.亚洲经济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60年的4%上升到25%,西方各国普遍进一步把目光转向亚洲,谋求更广泛的贸易、投资、经济合作机会,以带动自身的经济增长。

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仍为世界之首,“四小”平均为7.1%,其中新加坡9.8%,韩国8.3%,台湾6.5%,香港5.7%。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全球商品需求迅速扩大,日元升值使日本商品国际竞争力下降,因此给“四小”带来了新的市场机会,外贸出口成为94年“四小”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韩国经济的再度复苏主要是受惠于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振兴经济的“百日计划”和“新经济五年计划”,解除了政府对企业经济活动的限制,调动了企业设备投资的积极性;由于内需旺盛,也大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新加坡这两年的经济增长率都是9.8%,电子工业、加工工业、建筑业的活跃景气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发动机。中国94年经济增长率为11.8%,比93年略有下降,但仍为世界之首,对东亚及世界经济的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东盟94年平均经济增长率为7.3%,仍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各国经济增长率均比93年略有提高,马来西亚为8.8%,泰国8.4%,印尼6.9%,菲律宾5%,其中,马来西亚已是连续8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水平。东盟经济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外资金的大量投入。由于东盟各国普遍改革税制、放宽对国外投资的限制,又改善投资环境并实施一大批运输、电力、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从而使这一地区成为吸引外国投资的重要场所。印尼94年吸引外资创历史纪录,为220亿美元,比93年增加58.3%。菲律宾94年经济增长率为5%,比93年的1.1%有了较大提高,是近10年来GNP增长率首次超过人口增长率的一年,从而扭转了人均GNP收缩状况,使人均收入提高了2.59%。自92年11月拉莫斯总统执政后,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措施来稳定货币,抑制通化膨胀,同时开放贸易、投资领域、加速私有化进程。加上国际机构的援助和贷款,经济有了显著增长。94年出口增加19.5%,国际收支扭亏为盈,首次实现了180亿比索的顺差。越南86年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增长速度也很快,前4年平均为7.2%,94年为8.9%。94年2月美国解除了对越禁运,在某种意义上也促进了该国贸易和投资的发展。

南亚各国经过经济调整和改革,目前已进入中速增长阶段,94年整个地区经济增长率高于5%,93年为3.8%。印度经济增长率为5%,巴基斯坦5.5%,孟加拉国5%,斯里兰卡5.9%。

OPEC各国94年因油价下跌继续遭受巨大损失,七种原油一揽子市场监督价格由90年的每桶22.26美元降至15.53美元。显然,随着世界经济进一步复苏,95年原油需求将有所回升。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难以改变,油价仍难有明显回升。随着阿拉伯国家经济改革和调整的不断发展,各国开始利用股市筹集各项资金。年初,由阿拉伯货币基金建立的地区股市就吸引了大量外资的流入,促进了经济增长。

2.由于宏观经济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94年拉美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3.5%,比93年略有提高,从而实现了4年的持续增长。其中,以秘鲁增长最快,94年高达8%。经济增长率高于4%。共有阿根廷、巴拿马、智利等12国,但委内瑞拉、洪都拉斯、海地等三个国家的经济出现了负增长。

94年拉美各国通货膨胀率进一步降低。除巴西外,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2.4%,其中包括了墨西哥在内。拉美各国所采取的限制货币发行量、提高税率、削减政府开支等控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已收到明显成效。

拉美地区集团化促进了区内贸易的发展,94年区内贸易额超过了1800亿美元,前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8.4%。但是,各国总的进口增长速度仍快于出口增长速度,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94年进口1675亿美元,增长12.4%,出口1434亿美元,增长9.4%,贸易逆差为241亿美元,比93年的140亿美元又增长72%。

94年是拉美资本回流的第四个年头,共有550亿美元流入该地区,其中主要流向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秘鲁和智利五国。至此,拉美外债总额已突破5000亿美元。94年12月20日墨西哥比索大幅度贬值,引发了金融危机,将对该国的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3.非洲经济扭转了90年以来的下滑趋势,经济增长率为3.3%,首次超过人口年增长速度,人均GDP有所提高,但是非洲经济依然很脆弱,而且发展很不平衡。根据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的报告,52个非洲国家中,94年经济增长率超过6%的约有8个,3%到6%的有11个,0到3%有21个,12个国家出现了负增长。其中乌干达过去7年的平均增长率为5.5%,通货膨胀率由87年260%降至4%。94年乌干达、津巴布韦、突尼斯的经济增长速度均高于5%,加纳、肯尼亚、坦桑尼亚、毛里求斯、博茨瓦纳的增长也都很快,享有“非洲虎”之美称。南部非洲国家在南非经济带动下,94年表现出色,同时一体化进程亦在加快。94年1月11日非洲法郎区14个国家将维持了45年之久的非洲法郎贬值100%,即由1法国法郎=50非洲法郎贬值为1法国法郎=100非洲法郎。各国物价一度暴涨,迫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急措施来稳定物价,缓冲货币贬值的负效应。但币值稳定以后,各国出口大幅增加,基础较好的科特迪瓦、加蓬等国经济94年得以迅速恢复。

促进94年非洲经济增长的原因还有:①由于“风调雨顺”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各国农业收成较好;②西方经济的复苏推动了农矿原料价格的上升,世界初级产品价格(24种主要商品不含汽油)按SDR计算94年上升了14.9%;增加了非洲初级产品出口国的出口收入;③政局趋于稳定,经济结构调整与改革也初见成效;④各国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资的流入。大多数对外开放。由于投资市场前景看好,非洲成为吸引国际资本的新场所。但是由于非洲经济结构的脆弱性,债务负担依然沉重,94年突破3000亿美元。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经济更不容过分乐观。

(三)前苏东国家

94年中欧、东欧政局保持基本稳定,大多数国家经济已走出低谷,总体增长率达到2%左右。其中波兰增长5%,罗马尼亚2.4%,阿尔巴尼亚4.1%,斯洛文尼亚4%,捷克2.6%,斯洛伐克3.2%,匈牙利2.5%。非国有化是中东欧国家实现经济转轨的核心与关键,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已初见成效。1994年波兰、匈牙利、捷克等国非国有经济所提供的产值已在GNP中占据2/3左右。改造后的原国有企业,多数效益提高、亏损减少。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促进了非国有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由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增强,西方经济的复苏同样为其增长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但是东欧的财政赤字仍居高不下;内外债务负担沉重;福利包袱欲砍不能;除捷克外,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均高于10%;投资环境欠佳,国内外投资者缺乏长期投资的热情。

前苏联各国经济仍处在深重的危机中,形势依然严峻。经济下滑的幅度虽有所减缓,但稳定尚未出现。俄罗斯94年工业生产下降20%,仅为90年工业生产水平的一半;通货膨胀率虽比93年的900%下降,但仍为500%;由于基本建设投资继续萎缩致使失业率继续上升。94年俄罗斯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暴跌和狂涨此起彼伏,币值严重不稳,阻碍了经济发展。中亚各国经济的恶化趋势仍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原各加盟共和国之间的经济关系遭到破坏,出口收入大幅度下降。独联体各国经济的全面恢复尚需时日。

二、国际经济环境

(一)国际金融领域

94年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多变,金融业改革浪潮席卷全球。

1.创汇市场

94年美元汇价波动频繁,兑换马克、日元走势一致。与93年底相比,兑西方五种主要货币普遍大幅下跌,平均贬值8.2%,兑马克、日元分别下跌13.8%和13.2%,兑英镑、法国法郎、瑞士法郎分别下跌4.1%、5.8%、6.8%。

年初,美国经济前景看好,美元表现强劲,不断挑战高位。1月5日兑日元达113.58,为年内最高点,2月8日兑德国马克最高达1.7686。但从2月中旬起,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美元汇率转为下跌。6月28日纽约市场美元兑日元汇价终于击穿100日元心理大关,收盘价为99.94日元。10月中旬德国大选后,美元兑马克再创下两年来新低,10月24日跌至1.4883马克。兑日元比价也连创战后最低水平,11月2日跌至96.03,为战后最低点。

94年美元汇率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大,投资者担心以美元计值的金融资产贬值,对美投资信心不足,纷纷抽走资金,导致美国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疲弱,大量资金流出美国,资本项目恶化,美元大幅度下跌,与此同时,欧洲经济复苏良好,各国不再靠降低利率来刺激经济增长,减息速度放慢,甚至为预防通货膨胀提高利率。这样,流出美国的资金便流向欧洲,欧洲各国货币如德国马克、瑞士法郎等表现坚挺,美元下沉压力增大。导致美元下跌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严重的美日贸易逆差,以及由此导致的美国政府对日元升值的自由放任政策。

2.股票市场

1994年世界经济全面复苏,而股票市场却一反93年普遍高涨的活跃局面,始终处于低迷状态,行情下挫,世界12大股市股票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美国纽约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指数1月31日达到全年最高点3978.36,一月内升幅达5%。此后很快转为下滑,12月30日为3834.44点,比93年底仅高0.4%。94年标准普尔500种股票价格指数下跌10%,罗塞尔2000种小公司股票指数下降4.5%。美国伦敦《金融时报》100种股票指数在93年上扬20%后,2月2日又升至3539.2的年内最高点。此后转为下滑,年终最后一个交易日为3065.5点,比93年底仍下降了12%。法国CAC40种股票指数年终降至1881.15点,比上年底下降17.06%,是继87年、90年海湾战争后最糟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Dax30种股票指数上半年受降息刺激曲折上升,5月16日到达2271.11点的历史新纪录,后即转为下落,年终指数2106.5点,比上年底低7%。香港恒生指数在1月4日创下12201.09点的历史纪录后,一蹶不振,频频下落,12月12日到迄年内最低点7707.78,比上年底下跌27%,居世界各股市跌幅之榜首。日本东京股市是94年世界股市中的佼佼者,主要得益于国外购买浪潮和日元坚挺,上半年行情趋升,日经225种股票平均价还是在6月13日到达21552.81点,为27个月以来的最高水平,7、8月份后股市有所收缩,12月23日日经指数到达19633.53点,比上年底上升12.7%。发展中国家新兴股市规模较小,全年多呈下跌趋势,尤以亚太地区为甚。

94年股票市场低迷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全球利率回升,加上对美国通货膨胀上升引发利率提高的预期和美元汇率跌势,导致资金由股票市场大量流出,转向债券市场或转投于其他货币基金。

3.利率

为遏制经济迅速复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通胀势头,西方各国停止继续依靠减息刺激经济发展,年内曾多次提高利率,致使全球利率水平明显提高。美国贴现率由3%上升到4.75%,是9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联邦基金利率由3%上升到5.5%,是91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各大商业银行优惠贷款利率也由6%升至8.5%,欧洲利率自下半年开始回升,法国、瑞典、意大利和美国的利率均见上涨。长期利率上升的幅度更大,美、加、英、法、德、意均上升1.5~2个百分点,一些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竞超过了3个百分点。

全球利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其一,经济增长强劲加强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各国货币当局倾向于采取预防性的货币政策;其二,经济形势好转,资金需求增加;其三,工业化国家国债居高不下;其四,金融市场自由化致使不确定性增加,投资者要求更高的风险补贴。

4.国际资本市场

伴随西方经济的全面复苏,94年国际资本市场继续活跃、融资规模再度扩大,据经合组织报告,前三季度国家资本市场融资总额为6440亿美元,比93年同期6100亿美元增长了5.8%,由于全球利率上升,新债券发行额由3632亿美元降至3166亿美元,但未影响整体融资规模的扩大。94年国际资本市场呈现出许多新特点;一是新兴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新兴市场”指中等收入国家兴起的证券市场。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新兴市场发展很快。94年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由90年的733亿美元增至1563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流向亚洲和拉美新兴资本市场。二是融资工具、币种结构发生了变化。融资量增长最快的是欧洲票据,达1580亿美元,比93年增加1倍;国际股票,可转换债券和浮动利率票据略有增加;银团贷款达1118亿美元,与93年持平;直接债券明显减少。从融资工具的币种结构来看,美元占全部融资的35%,与93年持平;马克融资量从700亿降到360亿,减少1倍多;日元呈显著上升,占22%;瑞士法郎和英镑收缩,共占26%。三是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共同基金投资减少,公司直接投资增加。同时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业务扩大,银行负债证券化趋势增强,表外业务增多。

5.黄金市场

根据世界黄金委员会报告,94年全世界黄金需求量在第一季度急剧下降后,后三季度显著上升,第四季度需求量为716.6吨,比93年同期的626.4吨增长14.4%。全年需求量为2442.9吨,与93年的2469吨接近。发展中国家的黄金需求最旺,达1598吨,增长了16%。此外,香港黄金需求量的增长居全球之冠,高达30%。

年初金价回升,逼近每盎司400美元大关。但此后一蹶不振,全年基本在每盎司370~395美元之间波动。12月30日收盘价为384.3美元,与93年底大体相同,金价难以大幅上升的原因是美、英等国利率上升迫使生产者为保值而采取远期销售方式,金价稍有上扬,就大量抛售远期黄金,人为地加大了供应量,抑制了金价上涨。

6.银行业

94年银行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各国对银行管制的放权,二是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加强。

94年8月4日和9月13日美国参众两院分别通过了《里格—尼尔1994年银行跨州经营和跨州设市分行之效率》法案,以此打破银行经营地域上的限制,鼓励跨州经营和平等竞争。《跨州法》必将对美国银行业和跨国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日本4月1日通过的《金融制度改革相关法》打破了金融机构行业的限制,使银行业经营更加灵活,范围扩大,欧共体开始实施第二号银行指令,允许成员国银行在欧共体内自由设立分行和经营全部金融业务。亚洲和拉美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开放金融市场,吸引外资银行进入。

国际银行业监管的加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巴塞尔协议》有关最低资本充足率的精神继续得以贯彻实施。通过银行兼并和增加资本,减少风险贷款,94年世界1000家大银行中有统计数字的绝大部分风险资本率都在8%以上。二是强化对金融衍生工具的风险管理,目前国际金融上金融衍生工具有1200多种,全球未清偿合约的名义价值至93年底估计为18万亿美元,比1987年增加了11倍多。金融衍生工具给国际金融市场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和动荡。国际清算银行认为有必要将8%的资本充足金比率提高到10%,以提高银行机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领域

94年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先后摆脱经济衰退的羁绊,走上稳步增长的道路,促使全球贸易呈现增长旺势。94年国际贸易的增长也得益于乌拉圭回合协议的签订。

1.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发表的94年全球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报告显示,94年世界贸易增长幅度创下18年来最高纪录,达7.2%,高于前20年5%的平均增长速度。出口增长9%,进口增长9.5%,进出口总额突破4万亿美元。全球无形贸易持续10年高速增长后,增速回落,继93年仅增长3%后,94年增长6%,远低于92年的12%的水平,总额达到10800亿美元。商品贸易额增幅高于贸易量增幅的主要原因是美元疲软,以美元计价的进口商品价格上升。94年全球贸易增长率远远高于3.5%的世界商品产量增长(见下表7)率,其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增强。

除中东、非洲贸易受油价下跌打击有所收缩外,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贸易全面增长。西方七国进口和出口增长率均在10%以上。亚洲进口增长15.6%,出口增长15.2%;拉美进口增长16.5%,出口增长15%;中欧、东欧国家受西欧经济复苏的带动,出口增加近20%。从进口总额来看,美国出口5127亿美元,进口6892亿美元,仍为世界第一;中国仍处在第11位,但出口增长率为32%,居全球之首。

2.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地位上升,在世界工业品出口市场中所占份额由70年的3%上升至93年的22%。自力更生能力增强,摆脱了对发达国家经济的依赖,即使在发达国家普遍衰退时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同时,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加强。91年至93年美国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平均增长12%,而对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年均增长率仅为2%。至94年底,美国出口额的42%、西欧国家的47%、日本的48%依赖发展中国家和前苏联各国的市场,发展中国家经济高速增长,市场需求扩大,对西方发达国家摆脱衰退,实现复苏做出了很大贡献。

3.国际贸易发展不平衡。88年到93年,西方七国贸易额增长速度以美国最快,年均增长7.6%,加拿大第二,年均5.2%,意大利第三,年均5%,德国最慢,年均仅为0.8%,但是美国的贸易逆差最大,93年为1040亿美元,94年为1765亿美元,增长了69.7%。美对日逆差又创下6年来最高纪录,93年为593.4亿美元,94年为656.7亿美元,增长10.7%。

94年美日贸易谈判有了新的进展,拖延15个月的日美贸易谈判到10月1日达成协议:日本同意增加美国电信设备、医疗器材的政府采购并开放其保险市场,原则上同意开放玻璃市场;美国则暂不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但是两国仍未能就日本对美国开放其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市场达成协议,美国则将按“301条款”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市场进行调查,这次调查可能导致两国在一年到18个月内对日本进行相关的制裁。因此日美贸易成员虽暂时有所缓和,但火种犹存,并对美国乃至世界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的波动产生重要影响。

4.94年4月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协议在乌拉圭正式签约,预示着这一协议将进一步产生实质性效果,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11月8日GATT123个缔约国在日内瓦会议上确认1995年1月1日正式成立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取代GATT,负责监督、维护、发展全球贸易新秩序。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将使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设想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贸易组织构成世界经济秩序三大支柱的方案在事隔50年后得以重现,国际贸易将进入世界经济合作的新纪元。

与WTO相比,GATT只是一个协议性组织,对缔约方只是临时适用;而WTO是一个委员会性质的正式国际组织,具有一定法律约束力。WTO比GATT具有更严格的审议机制、监督机制和较完整的贸易争端解决机制。WTO的职能范围比GATT更加广泛,下设商品贸易、服务、知识产权、贸易争端解决委员会和贸易政策审查机构等5个附属机构,负责监督商品贸易及其有关的投资规则、保护知识产权规则和新的服务贸易规则的实施。WTO将每两年召开一次成员国部长级会议和理事会议。WTO的成立将掀起新一轮自由贸易的高潮,促进组织成员国间市场融合度的提高。共同市场范围扩大,有助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自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从而使国际贸易和世界生产产生飞跃发展。但是,GATT成立47年来遗留下来的一系列有争议的众多难题,尚待解决,因此WTO虽已成立,但仍任重而道远。

94年年底前中国复关谈判的努力最终失败也给世界贸易组织留下一个出待解决的难题,有关中国复关的谈判已进行了8年,中国在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扩大市场准入等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但是由于某些国家蓄意阻挠,终以失败告终,中国政府决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但是,中国需要WTO,WTO也同样需要中国,中国的复关问题终会得到互惠的解决。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

94年区域经济集团化、市场一体化、贸易自由化有的加速了新进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又一重大特点。

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区条约”和“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分别正式生效,标志着欧、美两大区域经济集团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这两大贸易集团在94年中又分别有了新的发展。欧盟第四次扩大会议,批准奥地利、瑞典、芬兰三国正式加入欧盟;12月上旬在德国埃森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就吸收了中东欧六国入盟问题进行了磋商;与北非合作构筑地中海自由贸易的构想也正在酝酿中。北美、加勒比海地区和拉美34个国家的领导人,12月中旬在美国迈阿密举行了首脑会议,通过了《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一致同意确定2005年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协定的最后期限。届时,这一自由贸易区将拥有8.5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可达13万亿美元,成为以美为核心,可与日本和西欧相抗衡的巨大区域贸易集团。

继93年11月西雅图会议后,亚太经合组织(APEC)94年11月15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附近的茂物举行了组织成员国领导人第二次非正式会议,标志着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已由意向阶段进入实质阶段。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共同决心宣言》,确立了亚太地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长远目标,提出发达国家最晚不迟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最晚不迟于2020年在亚太地区实施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政策。亚太经合组织18个成员国共有近2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34.5%,国民生产总值占世界的50%,贸易额占世界的40%,其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目标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21世纪世界经济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印度、俄罗斯、蒙古等几国也已提出要求加入该组织。该组织将使更有效地开发亚太地区的人力和自然资源,在减少成员之间的差异,改善人民的经济和社会福利的同时,获得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平等发展。

拉美地区目前已有5个主要的贸易集团,5年间签署双边贸易协定30个,促进了拉美内部贸易的发展,拉美自由贸易协会、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集团、中美洲共同体及加勒比共同市场这五个贸易集团使拉美各国构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贸易网。区域贸易集团和多边化使拉美一体化进程进入了新阶段,为创新统一拉美自由贸易集团和加入美洲自由贸易条约奠定了基础。

此外,10月底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举行的中东北非经济首脑会议通过了《卡萨布兰卡宣言》,确定了建立中东北非经济共同体的目标,12月中东南部非洲22国首脑会议批准成立东南非共同市场条约,而第26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则决定将实现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时间由原计划的15年缩短为10年,并决定建立共同市场,加速了区域一体化的进程。

三、复苏的特点与展望

在这次经济复苏过程中,除周期性因素的影响外,货币政策作用比较显著。90年代以来,各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已由货币总量控制转为利率控制,通过利率变动调节货币供求量,配合适当的财政政策,以加速摆脱衰退、实现复苏。英国和意大利在退出欧洲货币体系后大幅度降低利率,德国94年上半年3次降低贴现率,美国在实行货币紧缩政策前,扩张措施已充分到位,贴现率已降至3%的历史最低点,日本贴现率也降至17.5%的历史最低点,利率水平的下降有利地刺激了工业生产的增长。

这次经济从衰退到复苏全过程中未伴随明显的通货膨胀,多数西方国家消费物价上涨幅度未超过3%。各国货币当局重视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奉行长期低通胀下稳定增长的货币政策。低通货膨胀水平有利于政府和中央银行灵活地运用货币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兼顾宏观的稳定性和微观的灵活性,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随着经济复苏态势的加强,西方各国面临越来越大的通货膨胀压力,在出现通货膨胀前预先动手,停止降息,实行稍微紧缩的货币政策,多次小幅度提高利率,在防止高通货膨胀的同时避免了过度紧缩对复苏萌芽的扼制。

低通货膨胀现象与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不无关系。亚洲和拉美以低廉的价格优势不断占领西方国家传统商品市场,为发达国家保持消费物价的稳定提供了可能;在发展中国家廉价商品的竞争下,西方企业纷纷加快工艺革新和技术进步,使产品成本得到了控制。此外,在经济复苏过程中,由于工资上升速度明显慢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没有发生工资推进型的通货膨胀。

目前世界经济已全面复苏,即将进入复苏到高涨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将持续较长时期,主要在于①普遍的低通货膨胀率,低利率水平有利于投资、生产和消费;②原油及原材料价格水平不会大幅度上涨;③冷战结束后,军费开支大幅度下降,财政负担有所减轻;④乌拉圭回合协议对世界贸易将起到促进作用;⑤信息技术革命将带动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⑥宏观经济管理体制的不断调整和完善将继续有助于经济的平稳增长。

标签:;  ;  ;  ;  ;  ;  

1994年世界经济概况_经济增长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