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童谣和繇辞的作者范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谣论文,作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970(2010)01-0087-03
过去的童谣研究者,都想摸清童谣作者,但是因为不能对童谣的起源进行准确的探索,于此问题也只能猜测一下,而不能具体定位。如《中国古代谶谣文化》说:“古代预言家主要是指一些有识之士,如一部分文人、方士、道人、高僧、政治家等。”[1](p167)这种说法略失空泛。而在《左传》童谣和繇辞研究中,能使我们对此有更深的认识。《左传》是中国童谣的发生时代,童谣作者问题只能在这个时代解决。在卜偃童谣、鸲鹆童谣中,童谣作者并未标明,《左传》只是说是借助卜偃和师己之口说出,通过这两首童谣,读者不能获知童谣的作者。这在我们前面论述的晋惠公童谣中,当惠公背内外之赂时,晋国民谣曾预言惠公的下场,而卜偃对此民谣进行了解释,也可以看出卜偃不是创作者。
但是曾如上章所论,《左传》童谣实际不限于以上二童谣。“凤凰于飞”谣、晋惠公怀公谣,虽然前面没有“童谣”二字,但其性质、功能、形式与两则“童谣”完全一致。其他类似的卦、爻、占卜之辞,也是一样,我们分析它们的作者,对于童谣作者的辨别,仍有帮助。
一、作为童谣繇辞作者的卜官、史官、乐官
先看第一首“凤凰于飞”占辞。
《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懿氏卜妻敬仲。其妻占之。”这里“凤凰于飞”的占卜之事,好象是懿氏妻占的,其实是懿氏妻命卜人为己占卜。《左传》常见的表达方法,即常将为主人工作的人员名字省去,而直接以命使者称呼。比如《左传》中叙述奏乐时,常说某人奏乐,其实是有代替他们工作的具体人员,只是《左传》将此服侍者的名字省略,故读者以为是主人自己奏乐。同样《左传》中某人卜卦,固然有某重要人物自己亲手卜卦的情况,但经常是请相关专业人士为自己占卜。上文中懿氏妻显然是叫人为自己卜卦,则占卜之辞“凤凰于飞”的作者是卜人。同样,田敬仲刚出身时,为他的未来占卜的周史,也是一位神秘专家。《庄公二十二年》:“陈厉公,……生敬仲。其少也,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杜预注“周史”曰:“周太史也。”《正义》曰:“太史者,《周礼》太史掌书。《昭二年》传称‘韩宣子观书于太史氏’。此以周易而见陈侯,故知是太史也。‘以《周易》见者’,自以知《周易》见陈侯,言己明易能筮,故陈侯使筮也。”[2](p1755)周太史所占卜的繇辞“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也是歌谣。
为秦穆公讨伐晋惠公做预测的卜徒父,是秦国的卜官。《僖公十五年》:“卜徒父筮之,吉。……诘之,对曰:‘乃大吉也,三败必获晋君。其卦遇《蛊》,曰:‘千乘三去,三去之余,获其雄狐。’”杜注曰:“徒父,秦之掌归卜者,卜人而用筮,不能通三易之占,故据其所见杂占而言之。”[2](p1805)
至于晋国卜官亦类似于秦国。《左传·僖公四年》:“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正义》曰:“《周礼》占人掌占龟。”[2](p1793)《僖公二十五年》:“使卜偃卜之,……公曰:‘筮之。’筮之,遇《大有》之《睽》,曰:‘吉。遇‘公用享于天子’之卦也。战克而王飨,吉孰大焉,且是卦也,天为泽以当日,天子降心以逆公,不亦可乎?《大有》去《睽》而复,亦其所也。”卜偃的身份不言而喻。
卫国与鲁国亦然。《襄公十年》:“孙文子卜追之,献兆于定姜。姜氏问繇。曰:‘兆如山陵,有夫出征,而丧其雄。’”此处之卜虽为孙文子命卜,但卜者是卜人,而非孙文于自己。《昭公五年》:“初,穆子之生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以示卜楚丘。曰:‘是将行,而归为子祀。以谗人入,其名曰牛,卒以馁死。’”这里虽无繇辞,但暗含之,而庄叔是命卜徒父为己完成的,而卜徒父就是鲁国著名卜官。
以上是卜官作繇辞作者的情况,而以下为史官。比如为晋国惠公之姊伯姬占卜的史苏,为晋之史官。杜注:“史苏,晋卜筮之史。”[2](p1807)《国语·晋语》也有史苏占卜的记载。《国语·晋语》:“献公卜伐骊戎,史苏占之。”而在《左传·襄公九年》说:“穆姜薨于东宫。始往而筮之,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随》其出也。君必速也。’姜曰:‘亡’。是于《周易》曰:‘《随》,元亨利贞,无咎。’”此“史”显然与史苏之身份相同。《昭公七年》:“晋韩宣子为政聘于诸侯之岁,婤姶生子,名之曰元。孟絷之足不良,能行。孔成子以《周易》筮之,曰:‘元尚享卫国,主其社稷。’遇《屯》。又曰:‘余尚立絷,尚克嘉之。’遇《屯》之比,以示史朝。史朝曰:‘元亨’,又何疑焉?’”协助孔成子完成卜筮的是史朝,他的身份是史官。《昭公二十九年》:“秋,龙见于绛郊。魏献子问于蔡墨曰:‘吾闻之,虫莫知于龙,以其不生得也。谓之知,信乎?’……献子曰:‘今何故无之?’对曰:‘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不然,《周易》有之,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其《同人》曰:‘见龙在田。’其《大有》曰:‘飞龙在天。’其《夬》曰:‘亢龙有悔。’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吉。’《坤》之《剥》曰:‘龙战于野。’若不朝夕见,谁能物之?”此蔡墨,杜注曰:“蔡墨,晋太史。”[2](p2122)即著名的卜官史墨。《昭公二十九年》:“蔡史墨曰:‘范氏、中行氏其亡乎!’”杜注:“蔡史墨,即蔡墨。”[2](p2125)
除卜官与史官精通卜筮外,乐官也熟悉此种业务。《哀公二年》:“秋八月,齐人输范氏粟,郑子姚、子般送之。士吉射逆之,赵鞅御之,遇于戚。阳虎曰:‘吾车少,以兵车之旆,与罕、驷兵车先陈。罕、驷自后随而从之,彼见吾貌,必有惧心。于是乎会之,必大败之。’从之。卜战,龟焦。乐丁曰:‘《诗》曰:爰始爰谋,爰契我龟。谋协以故,兆询可也。’”杜注:“乐丁,晋大夫。”[2](p2157)则乐官知卜筮,也因其与阴阳有关。
二、作为童谣繇辞作者的士大夫
因为卜筮事物与人们休戚相关,耳濡目染之间,一般士大夫通占卜者,比比皆是。《国语·晋语二》:“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柏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远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达。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与共忧。今若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公子重耳出亡,有卜官相从,《国语·晋语四》记载说:“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还是可以见到狐偃们颇通卜筮之道。
《昭公十二年》:“南蒯枚筮之,遇《坤》之《比》,曰:‘黄裳元吉。’以为大吉也,示子服惠伯,曰:‘即欲有事,何如?’惠伯曰:‘吾尝学此矣,忠信之事则可,不然必败。’”这里南蒯占卜征问的对象是子服惠伯,已非专门的卜官,则不少士大夫明卜筮者,已是常见现象。
《哀公九年》:“晋赵鞅卜救郑,遇水适火,占诸史赵、史墨、史龟。史龟曰:‘是谓沈阳,可以兴兵。利以伐姜,不利于商。伐齐则可,敌宋不吉。’史墨曰:‘盈,水名也。子,水位也。名位敌,不可干也。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水胜火,伐姜则可。’史赵曰:‘是谓如川之满,不可游也。郑方有罪,不可救也。救郑则不吉,不知其他。’阳虎以《周易》筮之,遇《泰》之《需》,曰:‘宋方吉,不可与也。微子启,帝乙之元子也。宋、郑,甥舅也。祉,禄也。若帝乙之元子归妹,而有吉禄,我安得吉焉?’”将史赵、史墨、史龟三人与阳虎并列论卜,显示阳虎也精卜筮之术。
《哀公十七年》:“卫侯梦于北宫,见人登昆吾之观,被发北面而噪曰:‘登此昆吾之虚,绵绵生之瓜。余为浑良夫,叫天无辜。’公亲筮之,胥弥赦占之,曰:‘不害。’与之邑,置之,而逃奔宋。卫侯贞卜,其繇曰:‘如鱼赪尾,衡流而方羊。裔焉大国,灭之将亡。阖门塞窦,乃自后逾。’”《左传》特记卫侯“亲”筮之,也可以看出春秋时代,若未言“亲”筮,往往命人代占筮而已。《国语·晋语四》:“公子亲筮之,曰:‘尚有晋国。’得贞屯、悔豫,皆八也。筮史占之,皆曰:‘不吉。闭而不通,爻无为也。’司空季子曰:‘吉。是在《周易》,皆利建侯。不有晋国,以辅王室,安能建侯?我命筮曰‘尚有晋国’,筮告我曰‘利建侯’,得国之务也,吉孰大焉!”和卫侯亲筮一样,晋公子重耳亲卜自己的命运。可见上层人士对卜筮的熟悉。
总之,只要是懂占卜的人,都有可能作繇、谣辞。虽然《左传》两童谣的作者并未被告知,但是其中出现的占卜者,即卜人或事的未来结果的人,只能出自两种人:或者是专业人员,如卜官、史官、乐官;或者即君王、卿大夫、士人等。如上述所列的周史、卜徒父、晋献公时的卜人、卜楚丘、晋国的卜偃,史官如史苏、史朝、史墨、史赵、史龟、穆姜时鲁国之太史等,乐官如乐丁,卿大夫如子服惠伯、晋文公、司空季子、阳虎、卫庄公蒯聩等。童谣与卦、爻辞精神相近,则作童谣的人,也只能出自上述两种人之手。
而在春秋之后的,即在《史记》、《汉书·五行志》之后的童谣作者,大部分没有主名。但是我们透过对《左传》中童谣作者的考察,已经确定他们的大体身份,即精通占卜的卜官、史官、乐官和君王、卿大夫们。当然秦汉以后,这种人才远远少于先秦时代,但是作为卜官之徒的替代——谋士并没有减少,则只要能对未来结局进行预测的人,都可以继承先秦智士们的工作,在新的知识和思想的背景下预言未来政治进程,则童谣作者的范围大致也可判定。
投稿日期:2009-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