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欠缺的是思维——以2015年上海卷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的是论文,为例论文,高考作文论文,思维论文,上海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写作的本质目的是表达和交流。交流的前提有两个:一是作者有表达交流的愿望,即写作的内在动机;二是作者有表达交流的内容,即作者有丰富的传输信息。 高考作文的命题一般都会在这两方面做出努力,目的是让广大考生有写作的内在驱动力,题目能激发考生思考,让考生想说话;且能在考生的表达中显示其思考的针对性、准确性和深刻性。本文不对今年十多道作文题一一臧否,因为语文学科内外的许多专家从各自的学科背景和个人兴奋点出发,对高考作文题进行点评,得出的结论千差万别,这对高考作文命题和中学写作教学实践意义不大。因此,本文仅以上海卷作文为例,探讨高考写作的目的和现实困惑,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考试大纲:预设的目标并不高远 高考写作要求考生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上海卷《考试手册》从“思想内容”“结构布局”“语言表达”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全国卷及其他省市卷的考试说明评判写作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类要求,发展等级强调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简而言之,高考写作主要是检测高中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1.与法国高考作文的比较 法国高中毕业会考的哲学作文题,相当于中国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根据法国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大纲,哲学课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以领悟时代的意义”。法国国民教育督察官马克·谢林姆说,教育对于构建哲学的“文化与思辨”基础至关重要;而哲学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发展个体的“自我省察能力”。哲学课的设置旨在培养具有“智性批评能力”的启蒙公民。哲学的思考方式教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反省,如何深入思考问题。[1] 与法国作文相比较,我们的检测指标倾向于写作的技术性要求。我们的哲学课程不属于母语教育范畴,我们所谓的思辨性被简单地理解为“一分为二”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思辨强调的是在不同层面上对同一个问题展开有条理的分析,下文将对此展开讨论。 从思想层面看,我们的高考作文主要检测学生能否读懂语料(包括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能否从语料中抽绎出主旨,并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确定文章主旨,然后选用合适的材料演绎主旨。——这很大程度上是对命题者设题意思的解读和回答,与启蒙公民的“智性批评能力”关系不大,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建立理性分析坐标”还很遥远。 下面是法国的作文题[2],可能会令考生和语文教师惊诧。 尊重一切生命是一种道德义务吗? 现在的我是我所经历的一切造就的吗? 个人意识仅仅是其所属社会的反映吗? 艺术家是否在其作品中刻意留下让人意会的内容? 艺术品是否一定具有某种意义? 政治无须讲求真理吗? 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 工作仅仅是为做个有用的人吗? 我们的语文高考作文目前无法与法国作文相比,也不好简单比较。我们的试题一般是给定语言材料,且语料隐含了题旨,在此情境下,考生的作文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高考作文暴露了考生的思维空间狭小,也暴露了写作技术层面上的困境,由此折射出的语文教育问题值得深思。 2.与科举时AI写作作比较 回溯过去,科举时代的写作是替圣人立言,在立言过程中可以见出考生的襟怀抱负,考官据此选拔才俊,目的是选取和储备治国安邦的行政官员。命题和阅卷都由主考官操持,命题的目的和选拔的标准更加明确。现在的高考作文命题,虽然有人诟病其政治正确的呆板,一方面可能是批评者的过分解读;另一方面,即使有政治性,也是作文命题的题中应有之义。问题是,让考生思考这些政治正确的空泛论题,与选拔人才的关系并不密切。今天阅卷者与考生的关系,与科举时代考官与考生的关系早就不可同日而语。这种背景下,即使命题者煞费苦心,考生的写作与哲学思辨、社会政治、国计民生的关系还是无限遥远。考生的襟怀抱负还是难以窥见。 因此,现在的高考作文,总体上只是让考生在命题者设置的话题范畴内,表达大家心知肚明的正确的看法。命题者、考生和阅卷者相互敷衍,高分考生贡献的也不过是行云流水的符合主旨的故事,炉火纯青的起承转合。具有深刻见识者极为鲜见。 二、考场现状:思维的平庸和表达的混乱 我们来看2015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的心中总有一些坚硬的东西,也有一些柔软的东西,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 这道题目继承了上海卷近几年的风格,即:在两难困境中如何选择才能趋于平衡。前几年与此相似的题目有:“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不会过去”,“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的自由与必须穿越这片沙漠的不自由”,“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总还有更重要的事”。 这些题目多少都揭示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凡是揭示了人类生存困境这类永恒话题的作文题都是好题目。因为它超越了当下,又在当下被普通的生命经历着。这些题目都需要考生有较高的思维水平。 从给定的材料中寻找并演绎主旨,相对于给定一个哲学话题要求考生阐释自己的看法,难度要低得多。有人指出今年上海卷的这道题,最大的局限就在于答案已定——要做一个和谐的人,考生只要回答如何处置内心的柔软和坚硬,就可以了。尽管如此,考生的作文仍然远远没有达到让人满意的程度;就算是回答这样的问题,也仍然没有出现大量“观点正确,表达流畅”的文字。 1.审题立意出现偏差,是思考能力薄弱的反映 从给定的语言材料中抽绎出主旨,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题目设置的情境是柔软和坚硬同时存在于人的内心,让人难以取舍决断,要求考生面对这一困境思考如何达成和谐的自我;题目的核心旨意应是讨论如何对待原则与人性,如何在坚硬的原则(道德、法律等)和柔软的人性(情感、悲悯)之间达成平衡。考生作文中有以下立意: 坚硬的是原则,柔软的是坚持原则时也不会冷血;即使是惩罚罪犯,也有一份对生命的原本的悲悯与同情,有一份超越于法律之外的柔软在。 铁石心肠宣称自己是正义的化身,罔顾人情岂不等同于机器人?过于柔软为情所困,忽视道德伦理亦非正常合理之举。 一个人做任何事都好像在执行法律,板上钉钉,那他周围的人定会离他而去,因为他太绝情。但如果他有求必应,对任何请求都不愿意说出“不”,那他就可能为此疲于奔命,并且为自己无法满足别人的要求而痛苦,甚至有可能为此踏入法律的禁区。 不少考生却将立意悄悄改为“性格的坚硬与柔软”或者“侠肝义胆,铁汉柔情”。例如,一些考生在文章中讨论坚硬和柔软的关系,进而提出“因为人的外部坚硬,内部柔软,所以要用坚硬保护柔弱,增加坚强的比重,弥补柔软之不足”之类似是而非的观点。还有不少考生援引当下发生的新闻事件,认为某位抢险救难的英雄人物舍生取义,是因为他有坚强的内心;这位英雄的坚硬恰恰是因为他内心对受灾受难群众的热爱(温柔的软)。——这些立意与原材料若即若离,实属隔靴搔痒。 正确审读材料,进而确定自己文章的主旨,能写出“语言通顺,观点正确”的文章,就算是二类卷了(满分70分,二类卷为52~62分),这样的考生远没有半数。至于观点深刻、立意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 尽管命题者的初衷是不在审题立意上为难考生,让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有话可写,但高考作文的命题很少有那种一望即知的材料,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在审题立意这一关就基本被淘汰出局了。这也是选拔性考试应该具有的功能。对于写作教学来说,教师还是应该训练考生分析材料的能力,让考生在审读材料时有精准的针对性,不能提炼太过,如上文列举的“度”“现象与本质”“心态最重要”等。这类母题凌驾于任何作文题之上,只是提供了思考的范畴,绝不能代替思考本身,考生往往不明就里,简单套拟,最后写出了不伦不类的文章;也不能不做提炼,仅就事论事;还要严防偏离题旨,若即若离的立论。 2.文章结构单一,是说理能力薄弱的反映 不少作文在举例分析时,一例写坚守信仰的坚硬,一例写温情脉脉的柔软,两者毫无关系。常见的模式是:先写张三性格坚硬,再写李四性格柔软,最后提供正确的案例——王五软硬适中,所以他和谐了。这样的作文,错误的根源还在审题立意上,思考没有针对性——原材料讨论的软硬不是分属于不同人的不同性格,而是一个人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柔软和坚硬。单独讨论坚硬和柔软的优缺点,对这个作文题而言,有什么意义? 不少考场作文在确定主旨之后,通篇采用例证,形式单一,缺少议论和分析,实际上这也是思维单调和肤浅的表现。为什么考生习惯于以叙代议?因为相对于艰难的说理,叙事总要简单些。说理的第一要义是要有针对性,要和命题者给定的材料语境在同一层面上讨论问题;这对不少考生来说,是要“踮起脚尖的事”,很困难。而叙事则可以用现象代替议论(高明的说理也会用到形象,我们不否认形象说理的必要性和优越性),遗憾的是大部分考生因为对题旨本身就理解得不够准确,列举出来的现象就更加模棱两可。因此,考场上产生了大量这种审题立意不清晰,以叙代议、结构单一的“伪文章”。严格来说,它根本就不是文章,没有明确清晰的主旨,通篇堆砌了一些前后不相衔接的例子,就像一堆杂木棒子横七竖八地摞在一起。 我们缺少布局谋篇方面的训练。教师习惯的是教给考生一些大而化之的概念,一些模式化的结构。下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针对材料提供的信息,考生与命题者在同一层面进行思考了吗? 考生能用一句话,清楚明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吗? 考生在表达自己的思考时,有没有让读者顺着他的思路逐渐抵达问题的核心? 如果这些问题在写作教学中得不到落实,考场上的作文肯定还是让阅卷者觉得乏善可陈。更严重的是,考生没有思考的习惯,个体的“自我省察能力”“智性批评能力”永远得不到培养,这样的公民将来也就很难在日常生活中反省,很难有针对性地思考社会问题。 由此反观我们的写作教学,的确许多地方有待改进。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作文结构的模式,如起承转合、并列层进等,学生习惯的是记住这些模式,至于概念辨析、逻辑推理等能力则很少得到训练。下面我们引用上世纪末曾在四川任“外教”的美国人何伟(彼得·海斯勒)的故事,对于其中的细节,我们一定会觉得很熟悉。 这是一篇典型的五段式文章,文章的开篇讲述了人们反对三峡工程修建的几大风险:自然风景和历史名胜被淹,所危及的物种可能面临灭绝,纵深四百英里的水库大坝容易招致地震、滑坡和战争破坏的威胁。文章的第二段总结道,“该工程所面临的风险太大,很难说有什么益处”。紧随其后的两个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中的担忧和风险不无道理”,文章继续写道,“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接下来,文章的作者对其中的益处进行了描述——发电量增加、航运条件改善、洪水得到控制——最后的结论是三峡工程利大于弊。 那个学期剩下的时间里,我因为学生在作文中大肆应用那种承上启下句而备受折磨。他们习惯了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也经常性地套用这样的范例,甚至到了抄袭的程度。很难真正意识到这样的做法是错的——全校上下的学生得到的教诲就是模仿范文、抄抄写写、不加质疑地接受,他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后来,我布置学生就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写一篇议论文,他们在开篇部分列举了哈姆莱特的弱点——优柔寡断、对奥菲莉娅太冷酷——到此为止,很多学生的作文似乎都写得相当不错,可那个讨厌的句子不知从哪里又一下子冒了出来:“但是,我们不能因噎废食。”我开始感到厌恶,反复跟学生讲,这是个令人反感的转折句,但它仍旧不断地在学生的作文里露面。[3] 很多学生只会简单地模仿,所以不能只简单地教给他们一些结构方法和典型句式,要开启学生的大脑,让他们主动思考。 我们耐心地查看三类卷、四类卷作文,希望从混乱的叙事和说理中理清头绪,极力还原考生的思考过程,可惜的是,最后也被他们给绕了进去,不知所云,无功而返。由此,我设想,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高中三年的写作教学一定要教会学生让思维聚焦于一个核心原点,教会学生针对主要问题发表看法的好习惯,至于观点是否深刻,倒在其次。 3.语言表达华美空虚,是思维混乱的反映 请看下面一些美妙而奇怪的句子: 反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书中主人公萨比娜酷爱创作,她能从虚假的广告牌背后直面淋漓的真相。真正的勇士以坚定的信念面对惨淡的人生,你又怎能说他们没有一颗温暖柔软的心呢? 枕以柔席,筑以磐石。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面对浮躁的尘世铅华,我们能做好的,不就是内心建造一所灵魂的居所,盛放我们疲惫的灵魂吗? 冷漠无情的人心中尽是坚硬的磐石,贴近他们的内心不过是寒冷如冰;阿谀奉承的人心中尽是柔软的枕席子,让人无法心生好感。 海子说,我有一栋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淡淡的海盐香味扑面而来,幽幽的花的芬芳……这不仅是海子心中的柔软,也是亿万儿女心中的柔软。这是一种爱,对生活和生命的爱。 这类文风在全国各省市的作文里并不鲜见。文风华丽当然可以,前提是有真实的内容。有些见解深刻的文章,文采斐然,文质彬彬,自然是不可多得的优秀范例。我想说的是,上面列举的这些缠夹不清的句子,绝大部分是作者认识混乱的表现。有的是对援引的原著不了解(或者根本没读过,或者读了但似懂非懂,或者完全错解),有的是对文章要讨论的核心概念在确认时游移不定,有的是对一些流行语句的简单模仿。——凡此种种,皆由思维不清晰造成。庆幸的是,上海卷阅卷主事者严厉抵制了这种文风。 三、建议: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题目可能抵达的深度 这些年一谈到高考作文,大家都知道要学会“思辨”,但“思辨”到底是什么意思,却很难说清楚。一般人理解高考作文的“思辨”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分析坚硬和柔软的矛盾统一关系,认为柔软和坚硬二者的完美统一就是和谐。将这道写作题变成了一道庸俗的、简单的哲学问答题。 词典上的解释是——思辨:哲学名词,纯粹的思考,相对于经验思考而言。也指思考辨析。 详细论之,思辨指的是运用逻辑推导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考。思辨能力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时能将思考的层面区分开,能讲究层次、清楚准确、明白有力地进行说理。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纯粹的理论思考,或者说,许多问题仅靠经验思考就足够了。需要思辨的问题往往是将人置于一种两难处境,如上文列举的近几年的上海卷作文题,我们很难就此斩钉截铁地给出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有时候,命题者未必是让考生给出答案,因为能检测考生语文能力的往往是思考的深度,而不是结论本身。对于人类永恒的困境,有些结论太简明,有些结论早就众所周知,写作检测的是考生面对这一困境时怎样进入思考空间,怎样条分缕析、有层次地表现自己的困惑,并不追求考生有自己崭新的回答。 循此审视今年上海卷的作文题,要求考生在准确解读坚硬和柔软之后,讨论如何使二者和谐。题目规定了话题指向,一定程度上也就缩小了论辩空间。大多数考生在规定的区域里老老实实答题。很少有考生思考:给出如何达成和谐的答案不是重点,思考这两者的矛盾才是正经。展示思考的过程,表现自己的困惑,也许更能显示思考的深度。 我们的教育总是告诉学生,今天的文明处于人类历史上最辉煌最伟大的时刻,学生常常自豪地站在人类历史的制高点,轻描淡写地说:从宋朝开始,人们就已经知道要做到坚硬与柔软的和谐,那么我们今天还有什么难题不能攻克吗?毫无理由地自信,自以为能解决人类历史上出现的任何难题,对这些难题都能给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实际上,这完全忽视了人类永恒的困境。肤浅的答案阻止了思考应有的深度。如面对哈姆莱特“生存还是毁灭”的经典之问,那些平庸的自以为真理在握的大脑会说:哈姆莱特,你不要忧郁,不要犹豫,做人嘛,就是要挺身而出!面对叔本华的悲观哲学,他会说:不要悲观,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嘛!——说的都对,但请注意,哈姆莱特、叔本华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这番话的?对话之先,要懂得别人到底说了什么,因何说了这些。所谓思辨,还指论说者要和原材料同处一个层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对话。 一切好的作文题都指向人类生存的永恒困境。如果对这一困境有自己的思考,甚至只是困惑体验,就已经在拓展命题者原来设定的空间了。不必责怪试题空间小,要让自己的脑洞大开。不要简单质疑前贤,或者粗暴地回答前贤留下的永恒问题。譬如说,当我们遭遇到原则之硬和人性之软的矛盾难以自处时,不要简单地谈什么和谐统一,谈什么巧妙结合,不如谈我们遭逢这些问题时的苦楚、矛盾与煎熬,对前贤提出的如今降临在我们身上的问题继续思考,体验那一份取舍的艰难,才是真正的批判性思维。高考作文:最缺乏的是思考--以2015年上海卷为例_高考论文
高考作文:最缺乏的是思考--以2015年上海卷为例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