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_领导力论文

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中小学生论文,领导力论文,学科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21(71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0186(2013)10-0121-06

现代领导力不是我国传统上认为的权力和统治,而是领导者引导追随者依照共有价值观和动机去行动的过程。基于这一认识,中小学生领导力也是一种引领他人按照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去改善社会的行为过程。对于中小学生而言,领导力,是一种综合素质与能力,不仅包括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实践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也包括积极人生态度、主动学习、主动帮助他人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只有具备上述这些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中小学生,才具备领导力,才能引领自己和他人共同改善自我、团队与社会。中小学生领导力所包含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与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总战略中关于“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国民教育培养目标一致。中小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是当今变革时代中小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一项新要求、新内容。

中小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对象不限于担任一定职务的学生干部,还包括普通学生。从领导力对学生个人成长与发展的促进作用来看,培养和提升学生领导力,是一种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过程。领导学研究表明,领导力培养应该从青少年时代就开始,因为决定领导力的很多特征,如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创造性思维等需要在人生发展的早期阶段开始培养才更有效。[1]忽略青少年早期的领导力培养,对于一个人终身的领导力发展而言,显然也是低效的。

中小学生领导力与管理者的领导力不同,中小学生领导力扎根于服务,存在于集体的参与过程之中。[2]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各种活动、项目、课程、实践、反馈评估等方式进行。培养学生领导力有多种实践途径。例如,以学校的社团活动为载体提供锻炼学生领导力的大舞台;[3]借助校外导师制,让学生有机会在校外杰出人士的指导之下开展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未来社会领导的经验;[4]等等。

美国的一些中小学教师在领导学专家的指导之下,探索出一种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将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内容渗透到中小学各门基础学科的课程之中,通过各门学科课程的教学化整为零地实施学生领导力的教育。这种课程模式,便于将领导学的相关知识融入学生的各学科学习活动之中,使学生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领导力的相应知识、技能和态度。这一形式,不仅能在现有课程体系中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而且有助于推动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提升,推动教师的教学方法从教师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格局转变,值得我国中小学校借鉴。

一、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

美国学校领导者意识到,当今世界有不少危机是因为缺乏有效领导力而导致的,所以应具备预见性,通过有效领导来预防各种危机、积极有效地应对各种危机。而当今中小学生由于深受各种新媒体的负面影响,缺乏积极向上、合作共赢的正面引导。为此,美国中小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们认为,有必要在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引入领导力学习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有效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会在当前和未来生活中成为有益于社会的有效领导者与合格公民。

一些中小学教师在学科教学课程中设计了各种活动,给学生制造各种挑战,帮助学生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认识到,哪些是积极的领导风格、领导特征与领导行为。教师们在设计这些活动课程时充分考虑了如何与学生的年龄相适应,如何与他们所教的课程相整合的问题。

将领导力学习融入各门学科课程,设计出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学生领导力项目,其最大特点是基于中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发展水平和不同教师所教授的不同学科的课程,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下面以导论中“为什么我们需要领导力”的主题为例,介绍美国中小学校教师如何在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班级教学中设计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领导力培养课程与活动。

(一)小学语文课中的领导力教学案例——“领导的勇气”

在美国小学的语文课本中,语文教师会选取一个合适的故事做教学案例,如语文课本中某一课的具体故事,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学习、基于道德的分析推理能力等领导素质与能力。

具体教学过程是:首先,让学生界定他们认为重要的领导力的品质,例如,诚实、公正、帮助他人、勇气等。然后,学生分小组讨论,这一课的故事中哪些角色表现了上述他们认为是重要的领导特征,并说明原因。接着,继续阅读该课故事,小组讨论并探讨,故事中的这些角色是怎样应对他们所遇到的道德两难选择的,探讨一个“谁也预料不到的领导者”是如何在危机情境的最后产生的。最后,探讨一个积极的领导者是如何改变世界的。教师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反思。

在美国的母语教学中,大量的教材内容是和社会、文化发展直接相关的;部分私立学校会直接选用传记作品、小说等作为教材,开展长达六周的项目学习;而其中丰富的社会事件、复杂的情节、内含的美国精神,都会促成学生感悟其中所蕴含着的领导力内涵。

(二)初中历史课中的领导力教学案例——“领导者如何改变世界”

在初中历史课上,找出历史上的领袖人物如何改变世界的相关内容,让学生阅读、交流和讨论,以培养学生批判思维、沟通、基于道德的分析推理等领导素质与能力。本文作者在美国学校现场考察中发现,美国中学的相关课程要求学生熟练地记忆、理解、阐述美国的历任总统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社会科的教室里几乎都张贴有所有美国总统的头像及相关介绍。而且,在美国中学历史课中非常注重史料的运用和学习,通常都运用一种典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学习历史,包括探索历史的本来面貌和掌握一定的历史研究方法。[6]上述教学要求、教学环境的设计以及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运用,都为学生感悟、理解领导力,提供了重要的知识、环境与方法基础。

例如,要求学生比较研究华盛顿和拿破仑,比较研究他们在领导目标、领导风格、领导策略、领导结果上的差异。研究表明,华盛顿认同宪法政治,并维护代表制政府,反对权力的滥用。拿破仑想要民众的自由和平等,但是,却难以抗拒权力的诱惑。学生能自己分析对比,并假设历史换了领导者又会变成什么样。研究美国和法国现代历史的分析框架,并分析这些领导者对后续领导者的影响。

同时,也可以运用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分析框架,来分析上述领导者。具体分析步骤如下:(1)让学生想想能最有效地导致社会政治的积极变革的领导力有哪些特征;(2)比较历史上著名的领导者和当代著名的领导者,寻找他们身上成功领导积极变革的共同特征;(3)以华盛顿和拿破仑为例,询问学生他们是不是成功的领导变革的政治领袖,为什么是成功的领导者,他们是怎样有效地创建一个新的政治原则并在这一过程中是怎么运用权力的;(4)让学生学习伯恩斯《领袖论》一书中的导言,学习变革型领导者和交易型领导者的异同,并界定上述案例中的领导者是何种领导类型;(5)分析华盛顿和拿破仑的领导类型和当前领导人的领导类型,并以他们的具体事例分析;(6)让学生以当前政治领导者(如奥巴马)为例,分析他的领导行为和领导策略,看当前领导人是变革型领导者还是交易型领导者。在分析与说明的过程中提供这些领导人的具体事例,并注意分析这些领导人的个人背景、个性特征与领导力特征之间的关系。

通过此次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一个真正的变革型领导者,是一个能积极引领并促成有意义的制度性、社会性变革的人。这些活动都在鼓励学生思考领导的类型有哪些,思考这些领导者如何对社会作出具有长远历史影响的贡献。

(三)高中英语和政治课中的跨学科阅读——“团队中的领导风格”

该课程选取美国高中英语和政治两门课程的课本中关于名人传记的相关内容,作为学生的课前阅读内容,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沟通、合作学习以及基于道德的分析推理等领导素质与能力。

在课堂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发给高中学生相关的阅读资料,让学生提前准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对所阅读的书进行分析和评价。学生被分成小组,每个组给出不同的主题,要求每个组基于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围绕这个主题作生动而有趣的戏剧性的展示。四个小组的主题分别是:(1)团队互动的重要性;(2)小说的文学性;(3)从混乱到秩序;(4)领导力的不同类型。要求每个组的展示不超过20分钟,目的明确并具有戏剧性结构,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和互动提问的形式。

结果,每个组运用了不同方式进行了主题展示:一个组运用了投影仪展示了书中故事发生的历史时刻和关键事件;一个组运用了书中故事改编的电影片段;一个组表演了书中故事的几个场景;还有一个组运用色彩丰富、信息丰富的海报说明了书中领导者风格的异同。

教师对该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估采用了如下的方式:(1)要求学生写日记,记录他们小组在准备过程中的工作状况,他们如何与小组其他人进行合作的过程,以及他们每天从中学到了什么;(2)在小组展示后,学生参加了一个单元考试,考试内容与每个组展示的主题相关;(3)学生写短文,总结他们在领导力方面的所学所获,以及团队互动方面的所学所获(即在团队中与其他人一起合作做事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

从参与该课程的学生所写的总结中看出,学生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与人和谐友善地相处,懂得了和谐的团队更有助于做出更丰富而有趣的小组汇报。可见,该课程实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的主要特点

(一)重视领导力学习中的道德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成为有益于社会的领导者

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一直是学生领导力教育的核心内容。一直以来,所有学生领导力开发项目都被证明是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提升自我,并积极投身于改善学校和社会的各种活动之中。换言之,当学生努力参与各种活动、积极促使自身、他人和社会发生好的转变之时,这位学生就在展示其领导力,或者说,这位学生就开始具备了领导力。

从中小学生领导力的界定上看,有益于自身、学校和社会的积极的、善的价值观,就是学生领导力开发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每一个中小学生而言,无论他们是否是担任一定职务的学生干部,只要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在帮助自己和他人变得更好,这些学生就是具备领导力的领导者。

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就是基于上述领导力的界定,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促进中小学生的领导力学习与培养,促使学生从小树立对所在社区或社会主动作出贡献的人生观、价值观,乃至以承担全球责任为使命,体现出极强的全球视野、国际视野,彰显出丰富的价值内涵。

(二)重视领导力学习中领导理论、领导技能的渗透,引导学生在主动参与和积极反思的过程中提升领导力

领导力的基本理论和如何提升各种领导技能的相关技巧,是学生学习领导力的重要知识点。而单纯运用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被学生所接受。美国中小学教师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综合运用了直接教学、情境分析、角色扮演、案例研究、小组讨论、对话法、辩论法、行动学习、问题中心法等多种有效的参与式、体验式教学途径,将与领导力有关的“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地有机融合。美国中小学领导力学习的实践探索表明,这是中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与实践中学习领导力的重要途径。此外,除课堂学习以外,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接受或提供一对一的指导、为学生提供担任组织领导者的机会,也都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领导技能和知识的重要途径。多元化途径的相互交织,能积极促进学生领导力的有效提升。

(三)重视领导力学习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励学生从一位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一位主动引领个人发展的学习者

美国中小学校教师设计的领导力教学活动中,教师一般都会运用相关学科的课本内容作为案例,从领导力的角度提问学生,促使学生思考和讨论案例中关于领导力的问题,从而获得关于领导力的新认识。例如,上文中初中历史课中渗透的“领导者如何改变世界”一课,通过比较历史书中的领袖人物华盛顿和拿破仑的相关历史事件,让学生对比分析两人在领导目标、领导风格、领导策略和领导结果的异同,给出领导理论中变革型领导和交易型领导的理论分析框架,让学生通过阅读和讨论,分析两位领袖人物的领导类型,理解变革型领导是一个能积极引领并促成有意义的制度性、社会性变革的人。而当前在美国运用最广的学生领导力理论——基于改善社会的领导理论认为,培养学生领导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为有目的的、合作的、能促进社会积极改变的人,这也是美国学生领导力培养中的最新理论依据。[7]在上述领导力学习的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心态实现了从被动到主动的转换,这也是学生领导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目标,帮助学生成为能主导个人发展和生活成功的人。

三、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的启示

(一)以富有时代性的目标,引领学生领导力培养及教育变革

提出学生领导力培养这一主题,并展开具体的培养实践,是时代发展与教育变革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现的。而当前中国所处的社会转型期,尤其是在全球化与信息化背景之下,中国迅速发展的特殊背景,呼唤着我们关注学生领导力的培养。

美国及其他国家所开展的丰富而高质量的学生领导力培养研究,无疑启示我们:世界在改变,我们需要重新认识我们的育人目标,重新认识教育变革的时代性。如有学者所言:“如果我们真的要改变这个世界,让它变得更加美好,我们就不能坐视不理,不能让少数拥有权力和优势的人根据自己的标准来塑造世界。我们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塑造世界的责任,而这要从学校和社区中开始。”[8]

就育人目标而言,我们所需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是能够融入真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并最终成为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人。而当前被我们充分关注到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一系列的核心素养,都体现出培育“新人”的重要性。在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关系的维度上,培育学生的领导力,是当务之急。我们需要改变学生的被动生存状态,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培育真实情境中能够与人合作和共同改变自己与世界的人。

不仅育人目标需要重新认识与建构,教育作为一个系统,同样有待反思与重建。借鉴学生领导力培养的思维方式,当代中国教育同样需要直面全球化、信息化所带来的教育挑战,需要以积极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定位自己的社会责任,更需要以综合系统的视角和自我更新的精神,开展教育变革。这将集中体现在教育政策与教育领导的变革中。在当前背景下,如何尊重学校教育的自主性与内在的有机性,如何保障学校的综合变革,如何以教育政策与领导的智慧形成新生态、促成教育的系统变革,都是政策制定者与领导者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以综合渗透的思维,实现教育教学体系的整体更新

学校的教育教学并非是分裂的,而是在保持各自独特性的基础上综合融通的。美国中小学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培养学生领导力,就启示我们增强学校教育的综合渗透性,以融通的思维和有机的方式,促成教育教学体系的更新。

就教学改革而言,美国的相关改革实践涉及教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支持体系等诸多方面。如果聚焦学生领导力培养主题,则美国的实践对我们的教学改革,包括如何拓展教学的目标体系,如何充分挖掘教材或教学内容的育人价值,如何评价教学中的学生综合素质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尤其是在学校的班额较大、学生学习方式亟待变革的情况下,充分开发学生的小组、小队等组织资源,给学生以群体学习、合作学习的机会,提供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创造学生在群体中贡献个人智慧、组织学生自我学习的机会,有着重要的价值。

就班级建设、学校学生工作而言,当前已经有研究者针对中国“学生干部”这一领域,开展过若干实践。如有研究指出:“我们需要在公民社会建设背景下,聚焦学校变革,促成学生小干部合理的角色理解的形成、高质量实践的开展和综合素质的发展。”[9]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研究启示我们,在具有中国个性的班级建设、学校学生工作领域,可以开展丰富而有内涵的实践变革与理论研究。而当前的问题之一,是这一领域内部的有机性不强。例如,学校开展的大型学生活动往往与班级内部的工作脱节,班级生活中的文化建设、组织建设之间,也往往缺乏有机性。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就启示我们不仅要提升对这一独特领域的重视程度,而且要提升我们的思维品质,整体改善这一领域的工作方式。

除上述两大领域之外,学校内的学生评价、学校教育教学的支持体系建设,乃至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自觉沟通与整合方面,都存在着关系的重建问题。学生领导力的培养,需要具有综合融通性的基础。

(三)以教育者的领导力,促成学生领导力的发展

在中小学中培养学生的领导力,最为关键的责任人无疑是教师;而教师的教育理解、教育期望,尤其是领导力,在一定意义上直接决定学生领导力的发展水平。这不仅仅是因为教师以其自身的教育行为在为学生做出示范,而且是因为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策划者、组织者、评价者,是学生成长中的关键人。在这一意义上,教师领导力的发展,就是学生领导力培养的重要保障。

当前的中国学校变革,就需要将教师领导力的培养与学生领导力的培养沟通起来思考,需要仔细研究教师领导力提升的途径与策略,关注教师领导力对学生领导力发展的作用机制,乃至学生领导力发展对于教师领导力发展的反哺机制。相关的学校领导与教育政策变革,也都需要增强这一意识,将教师领导力的培养,作为教师队伍建设与素质提升的重要构成。

富有领导力的一代教师的出现,将可能改变教育、改变学生,进而通过学生的成长,实现对未来的“领导”。

(四)以学生领导力的特色教育,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校本途径

领导力的核心是价值观。厘清价值观教育与领导力培养的交集,借助学生领导力教育这种新途径,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教育中大多数将责任、公平、尊重、诚实、宽容、勇气等作为核心价值观,[10]倡导有益于社会进步的利他价值观。在现阶段,我国中小学生领导力的价值核心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国民教育的要求一致,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此基础上,把中小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上述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生领导力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我国国民教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中国教育学会从2009年开始,依托重点课题,在全国60所重点高中开展了学生领导力教育的试点工作,成为全国范围内高中阶段新课程改革的又一创新举措。其中,一些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拓展课、社团活动中所开展的学生领导力教育的实践探索已颇具特色。在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可以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培育多样化的特色教育。其中的一条可能途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如何有效融入中小学教育的改革探索中,借鉴美国中小学生领导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大胆尝试将学生领导力教育作为一种校本特色的价值观教育途径,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标签:;  ;  ;  ;  

美国中小学生领导能力培养的学科渗透模式_领导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