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族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层面论文,物质论文,生态论文,文化论文,新疆维吾尔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45(2005)03-0057-05
人类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自然文化、人文文化和现代文化。自然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那时的人类生活是自然而然的,是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人们的生活同动物一样服从生态规律,完全受自然条件的制约;人文文化阶段,人文科学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古代灿烂辉煌的农业文明是人文文化的成果;现代社会的文化是科学文化,工业文明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使人类生活现代化,而且表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从人类文化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看,人类文化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我们也看到,现代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负面的影响:工业革命以来的文化,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是人类统治和主宰自然的生存方式。一方面把大自然作为索取资源的仓库,向自然界索取越来越多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把大自然作为排放废弃物的垃圾场,向大自然倾倒数量越来越多、性质越来越复杂的废弃物,结果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严重的生态危机。面对这些全球性问题,人类应该反思,应选择一种新的生存方式,以克服生存危机。生态文化是21世纪人类新的文化选择。目前,世界上一些未卷入工业革命或受其影响较小的国家和民族,他们的一些习俗,体现了与自然相适应的和谐共处的特性,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化成分,将其作为我们谋求继续生存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有很重要的意义。维吾尔族是以农业为主的民族,虽然城镇的居民受现代文化影响比较大,但大多数维吾尔族居住的乡村社区,还保留着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是与自然相适应的结果。
一、生态文化的概念阐释
从狭义的角度理解,生态文化是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人类精神。如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生态文艺学、生态美学等。从广义的角度理解,生态文化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1]。
生态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生态文化的制度层次、生态文化的精神层次和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2]。本文主要从生态文化的物质层次分析维吾尔族的生态文化。
二、维吾尔族生态文化物质层面剖析
维吾尔族生态文化的物质层面主要体现在:在新疆天山南北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下,维吾尔族继承、创造和发展了与环境相适应的一整套生产、生活方式和技能及有关的文化体系。
(一)新疆的自然环境特征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我国西北边陲,处于中温带极端干旱的荒漠地带。新疆地域辽阔,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北部为阿尔泰山,南部为昆仑山—阿尔金山,三大山之间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构成“三山夹两盆”的地貌基本轮廓。独特的地貌形态对新疆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四周高山环绕,东亚季风、西南季风等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很难到达新疆,一年四季降水量很少;但高大的山体上发育着1.9万多条冰川,冰川融水约占新疆河流年径流量的60%,加上高大山体拦截湿润气流形成降水,使山地成为旱海中的“湿岛”,发育了570多条河流注入两大盆地,在干旱荒漠中形成了生机盎然的绿洲。受地貌的影响,南、北疆气候差异显著,北疆年降水量比南疆丰富,南疆冬季比北疆暖和。
新疆气候干旱,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全疆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5mm,只占全国平均年降水量的23%。降水量84.3%集中于山区,平原降水量很少,蒸发量约为2000~2500mm。北疆准噶尔盆地蒸发量约为2000mm;南疆塔里木盆地蒸发量达2500mm;吐鲁番盆地蒸发量在3000mm以上。新疆大部分地区日照长、积温高、温差大。太阳总辐射量为5400~6500焦耳/平方厘米·年,年日照时数为2500~3500小时,≥10℃的活动积温在4000℃以上。昼夜温差常超过15℃,过渡季节甚至在20℃以上[3]。新疆位于西风环流区,并受副热带高压北沿热带峰区和极峰区冬季冰洋峰的影响,冷季盛行东风、东北风,暖季盛行西风、西北风。扬沙、浮尘、沙尘暴天气多,大风日数较多。北疆西北部、东疆和南疆东部是大风高值区,起风沙日数塔里木盆地一般在30天以上,北疆和东疆的大部分地区一般在20天以下[4]。
新疆地表水径流量884亿立方米,按平均径流深度计算,北疆是南疆的2.7倍;按实际能利用的水量计算,北疆比南疆多四分之一。新疆河流水高度集中在夏季(6-8月),北疆占40~50%,南疆占60~80%[3]。河水来自三大山系夏季冰雪融水,因此水资源分布不均,造成春旱、夏洪、秋缺、冬枯,不利于农业灌溉。
由于新疆干旱的气候,新疆植被稀少,沙漠广布,除天山、阿尔泰山等少数山区外,新疆广大地域植被区系简单,种类很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植物总数仅200种左右,塔里木盆地南缘不超过100种[4]。
新疆绿洲土壤基质中可溶性盐分含量很高,排水环境不良,全区每年农田盐碱水排量高达40亿吨,造成河流、湖泊和土地的严重污染。
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对该区域生计类型的选择起着很重要的限制作用。新疆天山南北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在这一地区生活的维吾尔族以灌溉农业为主,兼有畜牧业。维吾尔族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创造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物质文化,这种文化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维吾尔族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方式与技能
公元840年前后,回纥汗国解体,回鹘人(维吾尔族祖先)西迁。由于环境的改变和受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定居在天山南北的回鹘人逐渐适应了农耕生产方式,种植小麦、大麦、水稻、棉花、芝麻等农作物[5]。在一些特殊自然环境地区,从事适合当地环境的农业生产,如吐鲁番盆地适宜种植棉花和葡萄、和田适宜养蚕、哈密适宜种甜瓜、阿克苏适宜种稻等。依照穆且勒历法推算时间、季节进行生产活动,如到立春、惊蛰时进行春耕和接羔;到清明、立夏时进行动物、果园的管理和播种准备;到芒种、小暑时进行秋耕、秋播、土地的轮歇等,使农牧业生产顺利进行。
维吾尔族的农业生产工具有坎土曼、犁铧、镰刀等,不同地区由于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的差异,坎土曼、犁铧、镰刀的形状、大小也有差别。和田、喀什等塔里木盆地南缘地区,气候干燥,土壤松软,这些地区的坎土曼较小,较薄,呈椭圆形,进土较深。犁铧体积较小、较轻,吃土较浅。由于天山南部炎热少雨,农作物茎部矮而细,因此镰刀的刃部较窄,只有很小的弧度。天山以北地区,坎土曼呈上方下圆形,较小、较厚,进土较浅。伊犁地区犁铧体积较大较重,吃土较深。镰刀刃部宽而厚,有较大的弧度[6]。这些劳动工具充分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工具在维吾尔族农村也被使用。
受新疆特殊的自然环境的制约,维吾尔族人非常重视水利设施建设,修建了许多水库、大坝,用于农业灌溉。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古代维吾尔族人智慧的结晶。吐鲁番盆地干旱少雨,盆地北部的天山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每年夏季,山上的冰雪融水汇成河流,冲下山谷,径流进入山前的戈壁沙砾地带。大量的水在烈日下蒸发和渗入沙砾之下,到达绿洲的水量很少。坎儿井就是用暗渠和直井把地下水引出地面,既减少了地面的蒸发,又使地下水得到充分利用,坎儿井是维吾尔族人民成功改造自然的典范。
(三)维吾尔族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与技能
1.服饰
维吾尔族妇女一年四季都穿裙子。秋冬季裙子质地厚,多用平绒、金丝绒、条绒做面料;夏天裙子质地薄,用丝、绸等做面料。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用艾德莱斯绸做裙子。艾德列莱绸用丝织成,质地好,而且图案鲜艳和谐,纹样粗犷奔放。艾德莱斯绸的图案是由巴旦木、木纹、梳子纹及民族乐器的图形等演变而来[7]。维吾尔族妇女习惯裙子里面穿一条长裤,这种习俗,除受伊斯兰教影响外,也与当地生态环境相适应:南疆风沙大,裙子里穿裤子,很卫生,而且站、蹲、坐都很方便,适应于妇女参加农业生产的要求,裙子则具有美学功能。南疆的维吾尔族中、老年妇女还有戴面纱、盖头的习俗,面纱和盖头有棉织的、丝织的、棉丝混织的,颜色有咖啡色、墨色、灰色、白色等。因受伊斯兰教教规的约束,戴面纱、盖头成了维吾尔族妇女的一种习俗,但也是一种生态适应:南疆风沙大且夏季炎热干燥,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戴面纱、盖头可以保护妇女的面部和防止落上尘土。
维吾尔族妇女非常爱美,她们根据不同的季节选择饰物。她们大多数佩带耳环、手镯、项链、围巾等饰物,喜欢画眉、染指甲。女孩子五六岁时,就开始扎耳眼,佩带耳环。她们喜欢用奥斯曼(一种植物)的叶子汁描眉,用凤仙花染指甲,用沙枣树胶抹头发,用红花的花瓣作胭脂和口红,也有用樱桃和玫瑰花汁相混合来涂脸和嘴唇。这些天然的化妆品是维吾尔族妇女在长期劳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也反映了她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维吾尔族男子的服装比较简单,一年四季均穿深色长裤。夏季穿白色衬衣,春、秋、冬季穿“袷袢”。袷袢即长外衣,有单棉之分,没有扣子和口袋,布料较厚实,大多为黑色。袷袢与新疆的自然环境是相适应的:白天日照强烈,温度较高,夜晚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一日之间温差很大,长至膝盖的袷袢穿脱方便,既可抵御风沙,又可作为夜间的铺盖,极为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维吾尔族青年人很少有穿袷袢的,中老年人还有穿的。维吾尔族男子也有戴帽子的习俗,冬春秋季戴皮帽,可以御寒,夏季戴单帽。在南疆。有的中老年男子夏天也有戴皮帽的。据说,夏天戴皮帽可以保持头部的湿润,并可防暑。
2.饮食
生态环境决定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历史上,维吾尔族祖先铁勒、回纥以游牧为生,其主食为肉食,副食是稷、麦、豆、麻等[5]。回鹘西迁后,由从事牧业转为从事农业,在这个过程中,将游牧时期的烤食饮食方法保留了下来;同时又继承了农业民族的煮食习俗,如以面食为主,肉食为副,并伴食瓜果和少量蔬菜等[8]。维吾尔族的面食有拌面、抓饭、汤饭、馕等,维吾尔族的烹饪不发达,烤食最具有特色,如烤馕、烤包子、烤羊肉等。丰富的烤食充分适应了新疆冬季寒冷、夏季干热的气候特点。烤馕因含水分很少,可存放多日而不变质,便于携带,即使干透,泡水即软,食用方便。
主食伴食瓜果是维吾尔族饮食结构中适应环境的饮食方法。新疆是我国瓜果产区之一,据统计,维吾尔族人每年每人食用的干鲜瓜果可达一二百公斤[6]。主食(主要是馕)伴食瓜果就餐是新疆特有的饮食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了新疆农区丰富的瓜果资源;另一方面也弥补了维吾尔族人吃蔬菜少的缺陷。
3.民居
维吾尔族民居,就其类型看,属于上栋下宇型。夯筑坚实的地基,竖木为柱,连柱架梁,梁上搭檩,顺檩搭椽,上铺芦草。墙体一般用土块或砖修筑,也有夯土筑墙的,墙壁较厚,用于防寒,适于新疆冬季气候寒冷的特点[9]。南北疆民居差别在结构上:北疆地区(除北疆南部地区外)维吾尔族民居采用一面坡的屋顶结构形式,屋顶前部伸出屋檐,用于排水,与北疆地区雨水较多相适应。伊犁地区,地处草原河谷地带,常有北方的寒流侵袭,冬季寒冷多雪,夏季凉爽。这里森林密布,木材资源丰富,故当地的民居多用木料,常为两面坡形民居[8];南疆地区一年四季降水稀少,维吾尔族民居采用平顶房的结构。和田地区,有一种笼堂式民居。当地农民用木料先搭起房屋的框架,然后再用当地盛产的柳条编成网状的篱笆墙,再在篱笆墙上糊草泥,待草泥干透后再用细泥抹光成为光滑的墙面。这种民居充分适应了该地区沙性土壤,粘度差,制出的土坯难以经久耐用的特点;新疆东部的吐鲁番地区居住的维吾尔族人,修建有地下、半地下民居形式,省工省料,且冬暖夏凉.较好地适应了当地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很大(主要是夏季)的气候特点。
维吾尔族居住的庭院一般都很宽敞。维吾尔族人也很重视庭院自然环境建设,在房屋周围开辟绿地种植果树花卉,如葡萄树、杏树、桃树、桑树等,美化了生活环境。另外,维吾尔族农民在庭院内从事家畜养殖,养牛、羊、马等牲畜。维吾尔族庭院既适应了环境,又突出了实用性,将居住、观赏、养畜、种果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自然和谐恬静之美。
4.出行
从古代起,维吾尔族养畜业就很发达,现在虽然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但以牛、羊、马、骡等单骑式配车作为交通工具在南疆普遍存在[6]。
毛驴是维吾尔族农村中数量最多的牲畜。毛驴体力强,耐粗饲料,套上车后,轻便、实用、灵巧,是家庭外出、生产、载物、会客、赶巴扎的最实用的交通工具。
新疆自古属于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维吾尔族自古有养骆驼的历史。骆驼有忍饥耐渴的能力,可负重数百公斤,适于沙漠上长途跋涉。历史上骆驼作为交通工具,为中西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作出了贡献。如今,在边远山区的牧场、河湾、戈壁之中,骆驼仍是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交通工具在城镇被重新利用。吐鲁番的“巴士”以毛驴为动力,也称“毛驴公共车”。这种“公共车”装饰得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小毛驴的笼头上戴有小红花,驴脖子下系有铜制的铃铛,三平方米左右的胶乾平板车,四周竖有木杆,木杆上面撑着五颜六色的棚布,布的下沿还有锯齿形的花边,车座上还铺有花毯,坐上去很舒服[6]。这种既不要燃料,也不会污染的“巴士”,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也为到这儿来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让人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喀什过去有一种老式六根棍马车,维语称为“哈迪克”。喀什这种车约有150辆,由维吾尔族经营,有专门的行车路线,当地人和外地游客坐车都很方便。在川流不息的“哈迪克”上,常常坐满了喜笑颜开的国内外游客。
5.禁忌
维吾尔族有许多禁忌,这些禁忌伴随着他们信仰的宗教及长期的生活习惯而沿袭下来。
古代维吾尔族崇拜太阳、月亮,对苍天群星怀有一种神秘、热爱的感情,他们认为不能朝太阳吐唾沫或大小便,一旦出现日蚀,人们会敲打锅盆或做布道诵经,祈求太阳及早恢复原形。虽然有迷信色彩,但也反映出了维吾尔族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维吾尔族以农业为生。植物是衣食来源,因此,他们视植物为“神圣”,特别是对树木的崇拜,将树木看成自己民族的始祖。院里、田里、路边的独树,特别是老树,不允许砍伐。在维吾尔族社区里,无人随便砍伐树木。保护了树木,就维持了绿洲的水土平衡,减少了水土流失,有效地防止了土地的沙化。这种生态保护意识,使绿洲文明不断得以持续和发展。
维吾尔族自古以来就有爱鸟的习俗,鸟被看作吉祥物。维吾尔族人不食鸟肉,也不允许孩子伤害鸟类;维吾尔族还有饲养鸽子、百灵鸟、金黄郦等鸟类的喜好,特别喜爱燕子等鸟类到庭院做窝。伊犁、喀什等地的维吾尔族人,还专门制作出各种小巧玲珑的木箱,里面放有草杆和羽毛,欢迎各种鸟类来“落户”。维吾尔族这种爱鸟习俗,对新疆的鸟类资源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饮食上,按《古兰经》规定,禁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猛兽猛禽的肉,这种习俗对新疆某些动物起到了保护作用;另外,维吾尔族忌践踏粮食、盐及各种食物,反对浪费,提倡节约,保护资源。
(四)维吾尔族与环境相适应的天文、历法和医药知识体系
1.天文知识
维吾尔族的天文知识是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维吾尔族的祖先在长期从事畜牧业、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反复观察,根据太阳、月亮和一些星辰的运行变化,逐渐掌握了天体变化的规律。古代维吾尔族星相家(专门观察自然现象和天体变化的人)通过观察,总结了不少经验:当“双鱼星”隐约可见时,冬季即将结束;当“羊羔星”升起时,预示着开春了;当“天平星”出现时,气候开始凉爽,大麦、小麦开始成熟;当“宿女星”显现时,预示着冬天将要来临[5]。人们可以根据这些知识来进行农业生产。
2.历法知识
历法知识是古人为划分时间、计算时间并掌握和利用时间而总结出来的,是他们根据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长期观察自然的结果,因此,早期的历法同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维吾尔族祖先根据月亮的圆缺、日出日落、太阳升到中天时、一年四季的交替等现象,制订出了比较完整的历法——穆且勒[5]。古代维吾尔族人全年的生产生活都是根据这个历法推算的时间、季节、节气进行的。古代维吾尔族人根据太阳、月亮、行星的运行规律计算出十二年为一个周期,每一年用一种动物的名称命名,根据穆且勒历法,古代维吾尔族把一年分为四季,十二个月。三个月为一季等。维吾尔族改信伊斯兰教后,逐渐又使用与阿拉伯各国相同的伊斯兰教历法。
3.医药知识
任何民族都有其传统的治病救人的方法,这是他们依据自然环境和自身状况积累起来的。维吾尔族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医学著作有《回回医学文献》、《回回药方三十六卷》、《医学由司比》等,是医治各种疾病的医书。维吾尔族医学理论过去长期以“火、气、水、土”为物质基础,以血津、痰津、胆津、黑胆津来解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创立了一套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维吾尔族医学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中医学的精华,同时吸收借鉴了印度、波斯、巴基斯坦、古希腊等国家的医学精华,创造性地发展了药物学理论,提高了医疗技术。
三、维吾尔族生态文化物质层面的特征
以上分析了维吾尔族生态文化物质层面的各方面,可以看出维吾尔族的生存方式是与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具有适应性、实用性、稳定性等特征。
适应性特征:适应性是维吾尔族在天山南北这一特定环境中生存下来的前提基础。不论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一些知识体系都是为生存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其中充满了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存智慧。
实用性特征:维吾尔族这种生存方式,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保护了生态环境,为自己谋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同时有效地保持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稳定性特征:维吾尔族这种生存方式保护了自然,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对后人来说意味着生存环境的被保证及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与发展,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也开始由城镇影响到天山南北的乡村地区。这些乡村地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环境问题。如: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面积的毁林开荒,过度放牧,造成沙化面积不断扩大;狂风、沙尘暴、扬沙等恶劣天气出现的次数不断增多,生存环境恶化;人口增多,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增多,造成河、湖水减少甚至干涸;河流的尾闾部分由于缺水造成沿岸的草木死亡,风沙肆虐,生态环境恶化;不合理的灌溉,土地盐渍化严重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正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可喜的是,在世纪之交的1999年,中共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的重大战略决策,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江泽民同志指出:“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不从现在起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在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会落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作为西部的一部分,应该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第一位。近年来,国家为西部的生态环境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新疆的各级政府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认为,当政府努力改善新疆的生态环境时,如果把同属于这一生态环境并适应这一生态环境的维吾尔族生态文化考虑进去,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收稿日期:200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