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璀璨文明。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感染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绵延不绝,经久不衰。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中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和传承是十分必要的。而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传统文化的美,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能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本文主要从在教材内容中挖掘传统文化、在教学情景中加入传统文化、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传统文化三方面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的渗透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修订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等课程教材。”这就说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一个内在要素。那么,在教学实践中究竟如何实现这一课程目标,笔者认为,授课教师除了针对教材修订作出必要的授课内容调整外,在课堂外中也应致力于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自己的文化修养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础
学生的现有认知层次是其探求、接受、理解和掌握新知的智能基础,它与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知识储备、思维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新知的学习状态,是最基本的学情。中华传统文化以古文、诗、词、曲、赋、书法、国画、对联、歇后语、射覆、酒令、灯谜、古典小说、民族戏剧、民族音乐和民俗经验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国学体系庞杂,内容繁多,思想深奥,因而学生不易全面了解。尤其是当今环境缺失“文言文”语言环境,更是增加了学生对其理解的难度。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多选取一些适合任课学龄阶段的,符合所在班级认知水平的传统文化资源;要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得学生能够读得懂、听得懂、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娴熟。渗透、融入传统文化切忌晦涩、抽象,超越学生的认知能力。笔者在讲授“青春有格”这一课题时,先给学生出示写字用的“田字格”,引导学生比较把字写在“田字格”内和“田字格”外哪一种效果好?在此基础之上请学生讨论“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句诗的含义,并分析“格”字的多重意义。然后接着探究“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的含义,由此得出“格”字在古代有一个基本含义即:法式、标准、规格、规矩。这样由已知到未知,层层深入,就很容易得出结论:“青春有格”的意思就是“处于青春期的同学们也应该懂规矩,守规矩。”
2在教材内容中挖掘传统文化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像雨露一般滋养着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激励着我们前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中,我们从教材中就能发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比如,我们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明白“礼”是什么,以及“礼”的重要性,我除了运用事例之外,还向学生提到了《荀子》中的“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家则不宁”,让学生细细品味这句话中所蕴含的道理,然后再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礼”有更深一步的理解。最后,我对结合教材内容,对本节课做总结:做文明有礼的人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做到态度谦和、举止端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还涉及到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如《论语》、《弟子规》、《治家格言》等作品中存在着很多经典的语句,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该细心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形养成优秀的品德。
3融入传统文化要有思维张力,有可供探究的空间
传统文化渗透、融入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还要避免一种不好的倾向,就是“拿来主义”——只管一味地生搬硬套,不加分析,不作思考;设计的教学问题没有思维张力,没有可供学生探究的空间;所谓的文化渗透变成了简单的文本诵读。这样的课堂不是厚重的课堂,所谓的情感体验只能是浅层次的;悟出的“理”也只能是浅层次的——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目标,与初中学段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发展需求也不相适应,实际上是一种课堂低幼化的表现。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融入传统文化要有思维张力,要为学生留有可供讨论、探究的余地,要引导学生批判地看待和接受一些传统文化的观点。譬如在讲授“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这个知识点时就可以先让学生来分享一些有关诚信的典故,学生可能就会谈到“一诺千金”“曾子杀猪”“郭汲守信”“立木为信”“烽火戏诸侯”“尾生抱柱”等典故,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这些故事哪些是可取的、值得效法的;哪些是不可取的,应该杜绝的——尤其要深入讨论“尾生抱柱”这个案例,尾生这样做值不值得?“尾生抱柱”究竟是诚信还是愚昧?通过交流分析,学生对诚信就会有一个深刻、辩证的理解:既认识到诚信的可贵和失信的代价,又明白了坚守信念也需要杜绝盲目。从而就会深化学生对诚信的内在把握,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在教学情景中加入传统文化
在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情感学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生理机能的发展。我们知道,传统文化是一种蕴含丰富情感的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如果我们只是单纯的讲解,很难使学生体会到其中的博大精深。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巧用教学情景,为课堂增添色彩。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我们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渗透传统文化,可以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理解。比如,《美好集体有我在》这一单元中,涉及到很多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如公共正义、礼貌待人、谦虚友好等等。为了让学生学习到在集体生活中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我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了一个教学情景:我所带的50名学生,在一次上课之前,我拿出一些糖果与大家分享,但是不巧的是我只有25颗糖果,所以只能每两个学生分到一颗糖。我把糖分发下去之后,就在一旁观察学生之间会发生什么小插曲。我看到很多学生都很谦让,主动把糖果给了对方吃,然后我表扬了谦让的学生,又拿出很多的糖果奖励给他们。最后有学生提议把吃剩下的糖果留起来,当成以后的奖品,大家都一致赞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明白了谦让是一种美德,也做到了公平公正的对待“诱人”的糖果,这样的教学情景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教材之前,对教学内容产生情感辨析,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德习惯和品德。
结语
综上所述,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我们有效地结合传统文化,可以对学生的情感进行熏陶,使学生更容易接受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并且明白道德与法治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帮助学生少走弯路,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参考文献
[1]许艳.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渗透与运用——以《道德与法治》为例[J].才智,2017(21):75.
[2]莫素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04):134-135.
论文作者:何经育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传统文化论文; 学生论文; 法治论文; 道德论文; 中华论文; 优秀论文; 这一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