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创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方法论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社会主义理论论文,科学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创造性的发展,这个理论的科学性与其创新理论的方法的科学性是分不开的。江泽民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伟大而艰巨,我们没有未来的全部答案。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快发展,都面临着一些从未遇到的新课题。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一步把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发展结合起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开拓我们事业发展的新局面。”因此,我们研究和把握邓小平理论创新的特点,无疑会有助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为逻辑起点
一个理论体系的成熟,有赖于正确的逻辑起点的确立。
理论界一般认为邓小平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实事求是。这种观点对突破以抽象的原则和空想的模式——“公有制”为逻辑起点来构建社会主义理论的观念,有着重大的意义。然而,笔者经过深入研究认为,把“实事求是”看作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是不准确的。“实事求是”是创建任何科学理论首先都要遵循的方法,它不等于被创建的理论本身的逻辑起点。逻辑起点是在大量研究之后找到的。在《资本论》三卷手稿中,第一卷第一章“商品”,是马克思最后撰写的。它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终趋于成熟。爱因斯坦根据19世纪末以来自然科学中的新发现,没有受经典力学的束缚,从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出发,进行了理论创新,创立了相对论,这里也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的学科性质属于科学社会主义,作为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而我们一般指的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广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组成部分之一的狭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是实践的社会主义理论。它的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后。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意义上的邓小平理论,它的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为逻辑起点的,而不是以“实事求是”为逻辑起点。“实事求是”作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基本结论,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起点是物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是商品。“实事求是”没有充当过逻辑起点。正确的逻辑起点的确立是实事求是研究的科学成果,又是科学地展开其理论叙述的起点。能作为逻辑起点的概念,它蕴含着被研究对象的一切矛盾的胚芽,能解释被研究对象的一切方面。我们抓住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就很容易把握整个邓小平理论体系的框架和脉络,就能理解为什么确定这样的基本路线,就能理解为什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上确定这样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形成这样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来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二、从生产力高度来创新理论
马克思指出: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1]。列宁指出:“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会有社会科学[2]。由于当时时空条件的关系,当时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马克思以北美、西欧,主要是英国这些生产力已充分发展的地方为研究对象,所以,马克思以生产力为既定前提,理论重点在论述生产关系,经济制度的变革上。马、恩对未来社会拒绝作具体描述,只是大致地描述了未来社会的一些特点: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等。可是后来曾在一个长时期内,在变换了的时空条件下,我们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理论的生产力前提认识不足,导致在生产关系上盲目求纯,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把经济体制看作经济制度,导致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发展受到严重挫折。邓小平指出,过去的社会主义建设存在两个大的错误,一是机械地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语录,二是忽略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命题。
邓小平根据时代主题的转换,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发,总结我国和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从生产力高度来认识社会主义,提出了生产力标准。在此基础上层开,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把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科学的总结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把认识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逻辑起点的内在矛盾展开,从而使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创新:在所有制理论上,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在经济体制上,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上,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改革的目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以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巩固并增强社会主义制度[3];在文化建设上,提出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在祖国统一理论上,提出了“一国两制”理论;等等。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代表江泽民进一步发展这一思想,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生产力是基础;先进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为发展生产力服务;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出发点和归宿。由于从生产力高度来把握,使党的理论成为彻底科学的理论,使党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正确性得到根本保证。
三、“猫论”与“摸论”结合,突破单纯演绎思维的局限
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内在矛盾的分析,得出公有制必然取代私有制的科学结论。显然,公有制是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是,在一个长时期内,我们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从公有制出发来构建社会主义理论。得出诸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大一统的分配方式,等等结论。
固然,演绎推理在认识过程中有重大的作用。欧氏几何就是依靠演绎的方法,从有限的几条公理出发,建立了它一整套理论体系。但是,演绎推理得出的结论蕴涵于前提之中,从欧氏几何怎么也演绎不出曲率不等于零的弯曲空间的特性。所以,演绎推理难以创新理论。江泽民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根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的变动中,这种变动的剧烈和深刻,近一百多年来达到了前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因此,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注重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邓小平一方面提出“猫论”,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是社会主义的。另一方面提出“摸论”,运用非演绎推理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重要的是走一段就要总结经验,哪一步走得不妥当,就赶快改。总之,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实事求是。“猫论”与“摸论”结合:发展生产力是既定目标,但具体道路、方法是要摸索的,要从实践中摸索出规律性的认识来,而不是从一定的前提中演绎出来。从“公有制”演绎出来的“人民公社金桥”和“大跃进运动”,没能使我国进到“共产主义天堂”,反而使中国陷入严重的经济困难之中。
依靠“猫论”与“摸论”结合的思维方式,邓小平理论突破了单纯演绎思维的局限,又使非演绎思维(概括与猜想、类比与转换、分析与综合等等)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使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创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邓小平注重从群众的实践中去发展理论。无论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还是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创办经济特区,引进外资等,都大大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显示了“猫论”与“摸论”结合的思维方式的创新性。建立特区,“杀出一条血路”的思路,使深圳在很短的时间里,从一个30多万人口的边锤小镇发展成为39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1979年开始农村改革,只用五年时间,到1984年,我国解决了中国几千年未解决的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温饱。1984年改革向城市铺开,1995年我国提前初步实现了发展战略步骤的第二步,中国人民几千年梦寐以求的小康,中国社会主义蓬勃发展。
邓小平理论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指导思想,这不仅在理论内容上,更重要的是在理论创新的方法上。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大家都应该深刻认识这个道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伟大而艰巨,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加快发展,都面临着一些从未遇到的新课题。我们没有未来的全部答案。只能依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创新的方法,在实践中与时俱进去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来指导伟大的实践。
标签: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文; 科学社会主义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