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静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方法:选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活动),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已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两组医院感染控制情况以及护理质量得分。结果:观察组100例,感染4例,感染率4.0%,对照组100例,间可感染17例,感染率17.0%,(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问题解决能力(15.5±3.2)分、自信心(14.6±3.0)分、责任心(14.2±2.9)分、团队凝聚力(16.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手术室;感染率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286-02
手术室是抢救伤员、救治患者的重要场所,但也是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科室。品管圈是同一工作场所内的员工自发组成的团队,其按照科学的工作程序来解决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优化和改进工作质量[1]。为探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本文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未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期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患者年龄在18~74岁之间,平均(45.3±5.6)岁;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已开展品管圈活动时期手术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男55例,女45例,患者年龄在18~76岁之间,平均(46.2±5.0)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室护理,主要包括术前准备、遵医嘱配合、健康教育等环节。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接受品管圈护理,主要包括:(1)成立品管圈小组。该品管圈由10人组成,其中,护士长任圈长,护理人员及主管护师等其他小组成员均通过民主方式自愿报名参加,共同组成品管圈小组。圈长向小组成员介绍品管圈具体课程,加强品管圈理论知识学习,进一步增强品管圈效果。小组成员在头脑风暴模式下选定主题,按照圈能力、可行性以及重要性等原则,找到原因,共同确定了“降低手术室感染”的主题活动[2-3]。(2)现状分析。品管圈护理小组通过工作经验总结、病例分析等方式找到手术室感染的主要原因:第一,手术室空气质量不合格,菌落总数超标。第二,护理人员手卫生制度不达标。第三,各种器械消毒不规范、不达标。第四,手术过程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3)制定护理策略。第一,加强手术室空气质量管理。严格手术室空气质量消毒质量,及时清洁并通风30分钟。空气循环消毒机消毒,早上6~8点两小时、中午12~1点1小时、晚上8~10点两小时,总计5小时。另外,保证每台手术的间隔时间在25分钟以上,若为感染性疾病患者,连台手术间隔需超过2小时。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5度,湿度45%~50%。严禁医务人员将衣物、食物等带入,并对影像资料及时消毒处理。严格控制手术室人数,加强手术物品以及手术器材的消毒检查,加强各项物品的准备,尽可能降低人员走动带来的颗粒物沉落。第二,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健康讲座,保证洗手时间超过三分钟,及时清除指甲中的细菌。与此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的落实和监督,全面提升医务人员的卫生意识。第三,强化无菌质量监测。加强手术器械的清洁与消毒处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各种内镜的清洗,加强各种器材的杀菌消毒工作,保证手术器材质量。对高压灭菌器械、无菌器材进行定期检测,及时发现各种安全隐患并针对性处理。加强存放环境以及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一旦发现物品污染则及时更换。第四,严格无菌操作流程。通过明文制度严格规范医务人员的各种手术行为,禁止佩戴首饰、禁止倚靠墙壁,严格执行各种无菌操作流程。在没有灭菌的范围内,加强防护对策,尽可能预防手术过程中的感染危险[4]。
1.3 观察指标
1.3.1统计两组手术室感染率。
1.3.2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由医生及患者打分),比较品管圈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主要包括问题解决能力、自信心、责任心、团队凝聚力。每维度20分,分数越高,提示护理人员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综合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手术室感染率比较
观察组100例,感染4例,感染率4.0%,对照组100例,感染17例,感染率17.0%,(P<0.05)。
2.2 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问题解决能力(15.5±3.2)分、自信心(14.6±3.0)分、责任心(14.2±2.9)分、团队凝聚力(16.0±3.2)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
3.讨论
手术室护理中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手术室中的患者免疫力下降,易感染,护士一旦疏忽大意,就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品管圈指的是同一工作性质、同一工作现场的基层人员,主动、自发的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成立的团队[5]。在本文研究中,我们结合手术室感染的各种因素,积极开展了以“降低手术室感染”为目标的品管圈活动,分析了手术室感染的各种危险性因素,进而通过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达到目标。应用品管圈模式能根据手术室感染的各种危险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管理,针对感染风险进行管理,促使各项护理工作标准化、流程化、系统化,在尽可能降低手术室感染的基础上,全面提升护理质量。通过本文研究证实,观察组手术室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中的重要作用。
综上,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手术室感染率中的作用显著,能全面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降低手术室感染几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万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7):1600-1603.
[2]葛沈霞.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2(12):186-187.
[3]袁晓旭.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降低差错率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28(2):49-49.
[4]刘志琴.品管圈活动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及差错率的影响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0):3810-3811.
[5]吴玲萍.品管圈活动在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及提高护士技能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1):170-172.
[6]张立娜.品管圈活动在控制手术室院内感染及提高护士技能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78):15371-15371.
论文作者:翁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手术室论文; 品管论文; 感染率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质量论文; 医务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31期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