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钻井工程是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风险较大的一个施工作业环节,因此如何控制事故事件的发生成为了管理上的重要课题。为有效防止HSE事故事件的发生,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防控,需要建立健全规程、制度、职责、应急机制及处置措施,风险工具方法的运用,创新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模式;本文从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过程中的风险特点出发,从生产时段、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管理、班组及人员情况、环境气候等风险事项进行科学评估,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管控模式,从风险预警、防控措施到应急处置方面提出风险管理基本措施,确保钻井工程施工作业过程健康、安全、清洁。
关键词:钻井工程;风险管控
前言
海因里希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一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都可以归结为管理上的漏洞;企业事故预防工作的重点就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本质上是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1 事故事件的成因分析
认识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以实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目的。由于事故发生的复杂性,影响因素多样性,因此要建立综合事故管理模式,即事故发生的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而造成的。事故引发是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造成的,其中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二是间接原因主要是指管理缺陷,即管理失误和管理责任,包括技术上原因、教育的原因、身体的原因、精神的原因、管理原因。三是事故发生的基础原因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原因,包括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人的价值观、安全意识等因素,这些因素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根据综合事故成因模式,事故是由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引起危害因素,通过偶然事件(起因物和肇事人)触发而发生事故与伤害。在分析事故事件时,要通过事故事件现象、经过,进而以此了解事故事件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础原因,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事故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一是从硬件方面,有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有的设备设施老化、事故隐患得不到整改,有的危险作业缺乏有效的防控措施;二是从管理方面,规章、规程、制度不全或得不到有效落实,职能部门监管不严;三是从企业方面,新招收人员素质低,HSE应知应会培训不到位、操作技能不高;生产过程中急、燥、盲目抢进度等,管理标准、责任制度不能有效落实,致使生产过程中事故事件得不到有效控制。
2 生产过程中风险管控工具、方法的有效应用
2.1坚持“四讲”、“两查”
“四讲”即讲规程、讲禁令、讲案例、讲危害。一是讲规程就是从钻机拆甩、搬迁、安装等风险较大作业的作业规程和设备设施操作规程。二是讲禁令就是宣讲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和公司作业保命条款等。三是讲案例就是最近发生以及公司下发的事故案例汇编中与基层施工作业性质相近典型事故案例,组织基层员工深入分析事故原因,汲取事故教训。四是讲危害就是讲违章和事故危害,即害自己、害家人、害大家、害本单位、害公司。“两查”即查隐患、查违章。一是查管理和现场隐患,就是检查基层培训教育落实、制度规程掌握,人员、设备、技术等变更风险识别、变更审批制度执行,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等等;检查安全设施配备、员工正确使用,设备设施安全距离、安装使用,新增风险可控,危化品管理,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二是查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检查基层干部带班作业、作业指令、交叉作业和吊装作业等专人指挥,等等;检查基层人员劳保是否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操作行为合规等等。
2.2 建立风险工具方法的应用培训、考核机制
首先建立风险工具、方法清单,制作安全经验分享、工艺和设备变更、工作前安全分析、工作循环分析、目视化管理、启动前安全检查、上锁挂签、六个评估、安全观察与沟通、属地管理、作业许可等风险工具、方法PPT动漫课件,力争做到短小精悍、生动有趣、视觉冲击、浅显易懂、直观有效;二是制定培训计划,定期或根据工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风险工具方法运用的培训指导;作业的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沟通交流,培训后进行理论和实操演练考核;三是危险作业、无规程的作业、临时作业、变更或新增作业时,熟练应用风险工具方法防控危险因素产生的危害。
2.3 强化危险作业过程管控
钻井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控制作业现场的风险,避免事故的发生,成为了目前安全管理的重要课题。因此,在钻井工程施工作业现场出现危险作业、无规程的作业、临时作业、变更或新增作业时,一是施工作业负责人组织参与作业人员进行工作前安全分析,制定每项作业程序中风险防控措施,根据危险作业分级办理作业许可审批,按照岗位职责有效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二是对于需要控制能量和物料的设备设施,要进行上锁挂签进行隔离防控。三是针对不同工况的作业前进行经验分享汲取事故案例教训,员工清楚自己在工作中吸取什么教训、如何防控作业程序中的风险,消除事故隐患。四是做好“六个评估”,即对生产时段、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作业班组、作业人员、气候环境等进行适时的分析、评估,查找“短板”,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按照时间节点进行落实,补齐管理上的漏洞。五是做好设备设施启动前安全检查,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符合性,对不符合的点源进行整改闭环,反复查改确认。六是强化设备设施、工艺技术、人机松绑、环境气候变更管理,变更后及时进行评估制定防范管控措施;尤其是要对新制定的作业规程、施工方案进行培训教育,让参与作业人员熟悉作业程序、工作要领及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危险点源,提前预警、做好防范;人员变更后及时进行技能培训,干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干什么,持证上岗、依法合规。七是对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及时进行观察与沟通,沟通标准的做法、启发交流合规行为、对岗位员工的培训指导、感谢员工对安全的承诺、对单位的负责、对沟通交流的支持。八是有效控制关键作业风险,更新完善各项规程,对生产作业过程进行工作循环分析,识别操作、作业、使用规程与现场实际不符合的程序和环节进行修正,以便达标操作。九是加强目视管理,利用形象直观而又色彩适宜的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管理活动,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利用视觉管理的科学方法。让现场人员便于识别和操作,避免误操作造成损坏和伤害。总之,基层作业现场要根据不同工况,及时熟练运用风险控制工具和方法,有效控制危害因素造成的伤害。
2.4强化专项管理
一是牢固树立“井控为天”思想和“积极井控”理念,确保井控工作“绝无一失”。二是明确废弃物分类集中存放、达标排放,定期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存放场所。三是落实许可审批制度及现场监管,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防范中毒、窒息、火灾爆炸事故。四是落实岗前、岗中、岗后职业健康查体制度,建立员工健康监护档案。五是危险化学品建立使用管理台账,专人管理,确保风险受控。六是实施应急处置卡,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能力。七是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和井下事故复杂的预防工作,认真落实“一井一策”、“一段一策”,有效降低事故复杂,提升施工质量。
3 结论
我们只要主动识别钻井施工作业现场风险,制定措施进行有效防控,熟悉掌握并应用好风险工具方法,那么就会把风险削减到可控范围,避免危害因素所造成的伤害。所以说,一切事故都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安全环保管理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必须持续改进;事故事件是最大的浪费,安全永远比产值和效益重要。
论文作者:李士杰,王和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作业论文; 事故论文; 风险论文; 原因论文; 发生论文; 事件论文; 规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