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综述
李晶晶
(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安徽·合肥 230009)
摘 要 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是来访者和从业者的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性条件。《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颁布至今已有十二年。在这十二年中,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保密与保密突破、双重关系和知情同意等敏感性较高的具体伦理议题上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从业年限、职业背景、伦理教育或培训、督导和决策风格等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的影响因素也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归纳整理十二年内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并加以分析,对明确今后研究的具体方向,促进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心理咨询与治疗 专业伦理 保密 双重关系 知情同意
伦理意为人与人交往的道德准则的集合。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以下简称专业伦理)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针对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专业特性研究发展出来的道德价值观与行为规范,是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领域里工作的理想指南,为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以下简称从业者)在遇到专业方面的伦理道德问题时做正确抉择提供依据。专业伦理是来访者和从业者安全和权益得到保障的基础性条件。国内专业伦理发展艰难曲折,直至2007年才正式颁布第一部专业伦理规范,即《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1](以下简称《伦理守则》)。自《伦理守则》颁布已十二年过去,专业伦理研究有所发展,特别是在保密与保密突破、双重关系和知情同意等敏感性较高的具体伦理议题上研究成果较为突出。从业年限、职业背景、伦理教育或培训、督导和决策风格等专业伦理的影响因素也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未来专业伦理研究可能呈现发展性、文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2]但具体发展方向不甚明朗。归纳整理《伦理守则》颁布至今的专业伦理研究,分析专业伦理研究情况,对明确今后研究的具体方向,促进专业伦理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专业伦理的研究
1.1 保密与保密突破
保密是专业伦理的核心议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保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专业伦理行为,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从业者很难做到严格为来访者保密。[3]赵静波等通过对1000位从业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从业者保密的伦理意识和行为不足,特别是在日常生活的谈论和学术场合中更容易出现违背保密原则的行为,需要专业训练和统一伦理规范。[4]在面对单位规定与保密伦理要求的冲突时,高校心理咨询师能坚守专业伦理要求,维护来访学生的隐私权益。[5]在危及生命安全时,咨询师需要突破保密限制,却在保密不足与保密过度之间很难找到一个清晰明确的平衡点。[3][5][6]
面对各种保密伦理困境,研究者们积极寻求出路。张妩等研究表明接受督导有助于提升心理咨询师的保密态度与决策能力。[7]进行专业伦理培训和全程的知情同意也是应对保密伦理困境的良策。[3]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制定适用于不同群体的保密例外细则也是处理保密伦理困境的重要建议。[8]进一步规范不同环境和具体情境下的危及生命安全的保密与保密突破流程显得尤为重要。[5]借鉴国外经验,制定适合中国文化的保密伦理的任务也更为紧迫。[9]
1.2 双重关系
双重关系是指从业者与来访者之间除专业关系之外,还存在其他非专业关系的人际关系状况。双重关系有和性有关的双重关系和与性无关的双重关系之分。本文涉及的双重关系为与性无关的双重关系。
《伦理守则》中明确指出从业者与来访者双方应尽量避免专业关系以外的任何关系。在重视和谐关系的文化影响下,避免双重关系的专业伦理要求在国内发展艰难。赵静波等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发现,国内目前从业者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现象普遍存在,对于咨询过程中是否能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的伦理判断不清晰。[10]也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避免双重关系关系的伦理意识有所增强,[6]但实际胜任力有待提高。[11]
面对不可避免的双重关系伦理困境,研究者们不断寻求解决之道。汤芳等指出,在处理双重关系的伦理议题时,应考虑我国重视和谐关系的社会文化因素,兼顾专业要求与人情法则。[12]邓晶等研究提示,从业者的人际关系性人格可能影响着其双重关系伦理行为。[13]凌水德等认为在出现双重关系时可尝试先放下角色中的矛盾性,利用并整合角色中内在的统一性促进咨询的发展,并指出双重关系并不完全被排斥在心理咨询伦理守则之外。[14]建立和维持弹性的心理咨询界限设置,[15]利用既存的非专业关系对专业关系的促进作用、对无法避免的双重关系进行督导,重视知情同意在双重关系伦理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宣传心理咨询伦理等,[16]是解决双重关系伦理困境重要方向。
左达并不急于出手,笑着摇摇头,双手分别拿着一万和钱包看着徐艺,道:“现在,我的赌注加码了,两万,你还赌吗?你可要想清楚哦?”
1.3 知情同意
第一,在研究对象上,多集中在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而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伦理问题研究较少。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较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要求更高,其中涉及的伦理问题更加敏感和复杂。因此,仅仅研究个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问题是不够的,今后可多研究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伦理情况。
项目区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地面起伏不平,川、塬、沟、梁、峁、山地并存,地形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河谷阶地区地势较为平缓,汛期地表被农作物覆盖,水土流失相对较轻。
2 专业伦理的影响因素
2.1 从业年限
专业伦理教育或培训是培养从业者伦理意识和行为的重要举措。[22][23]赵静波等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验证,与未接受专业伦理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了专业伦理教育的学生对行业伦理问题的判断能力提高,伦理意识更加清晰明确。[24]王一丹等研究发现,伦理培训在高校有所普及,但深入程度不够。[5]目前未能广泛普及的专业伦理教育或培训,是专业伦理发展的掣肘。
2.2 职业背景
王延超等比较了理智型、依赖型、直觉-冲动型和逃避型四种决策风格的咨询师在不同伦理情境中的决策行为,结果发现,依赖型的心理咨询师在“隐私权与保密性”、“保密与青少年伦理”、“胜任力与无伤害”3个情境下的表现与其态度呈正相关,且更容易受他人意见影响。[26]谢悦等研究发现,心理咨询师的在伦理情景决策过程中很少参照伦理要求和寻求专业督导,而更多参照社会经验或理论流派。[11]
2.3 伦理教育或培训
张妩等研究发现,从业时间在5年以下的心理咨询师突破保密原则的态度得分高于从业时间在5年以上的咨询师。[7]这与刘勉等[22]的研究结果一致。但赵静波等发现,咨询年限在10年以上的心理咨询师更容易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10]由此可见,从业年限是专业伦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具体的伦理项目上,产生影响的方向不同。
2.4 督导
十二年来,专业伦理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研究。
2.5 决策风格
国内从业者的职业背景复杂。不同职业背景的从业者在专业伦理要求上的表现不同。刘勉等通过对比学校心理咨询师、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医师三种职业背景的从业人员的专业伦理行为发现,精神科医师较其他两者更容易出现违背专业伦理要求行为情况,特别是在避免双重关系和遵守咨询设置上。[22]
从式(4)中可以得到输出电压幅值与被测磁场强度成正比。因此本文选用差分结构的磁通门传感器并采用脉冲幅值法[10]实现被测磁场强度测量。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朱蓉蓉等研究发现,未接受常规督导的心理咨询师更倾向于认为与来访者建立双重关系是对来访者有利的行为。[6]由此可见,是否接受督导影响被督导者伦理态度和行为,这与张妩等、[7]陈发展等[25]的研究一致。但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影响是有限的。王一丹等研究发现,督导在处理保密突破决策的问题时的帮助有限,具体决策仍需心理咨询师自己判断。[5]
知情同意是专业伦理中又一重要议题。知情同意是指具有法律所要求的行为能力的来访者知晓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信息,并自愿做出是否接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判断和行为。知情同意不仅是专业伦理的要求,更是法律赋予的职责。知情同意的规范使用,不仅能保护来访者的权益不受剥削,也可以维护从业者的安全和权益,更可以为良好专业关系的建立奠定基础。[17][18]卓潇等采用质性研究研的方式究知情同意的伦理现状,结果发现知情同意的伦理要求常常被心理咨询师忽视,甚至还有心理咨询师不知晓这一伦理要求。[19]目前,知情同意的形式主要为口头和书面。[18][20]杨诗露等研究发现,在知情同意形式与对知情同意内容的态度的关系上,口头告知行为比书面告知行为与之有更高的相关性。[21]知情同意的内容也有研究者进行分析。王浩宇等认为知情同意的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咨询师情况、心理咨询工作的设置、来访者的义务与权利、保密原则与保密突破以及心理教育五个方面。[18]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的内容有所侧重,对保密原则与保密突破以及咨询过程方面的内容较为重视,而对心理咨询师个人信息的内容重视度较弱。[21]心理咨询师的知情同意意识和行为有所欠缺。[4]杨诗露等对知情同意态度和行为的关系进行质性研究,结果发现除了保密突破外,二者的关系呈正相关。[21]
第二,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们十分关注专业伦理困境,并提出了诸多对策。但所提对策多为从业经验,是否可实证检验并可进行普及和推广,是未来专业伦理研究的重要方向。
诗人感慨现实中缺少后羿这样的英雄。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可诗人心中的忧愤反而加深了,不忍一走了之,忧心如焚。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多以理论探索为主,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较少。专业伦理要更加客观化和科学化的发展,未来研究可结合伦理研究的实际情况,丰富多样化的研究方法。
由此可见,汉代皇帝的敕令要想上升为法律,有严格的立法程序。首先,须要“具为令”,让某项皇帝的敕令获准立法,进入立法计划。然后,将进入立法计划的令交由朝臣商议后完成内容的制定。即“著为令”或“议著为令”。最后经由皇帝批准,颁行天下。
第四,在研究领域上,多集中在医院、学校和网络等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偏少。虽不同领域的伦理要求有相似性,但涉及到具体的伦理情境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未来可拓展专业伦理的研究领域,特别是社区心理咨询与治疗伦理。
参考文献
[1] 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机构与专业人员伦理守则制定工作组.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第一版)[J].心理学报,2007.39(5):947-950.
[2] 刘慧.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伦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医学与哲学,2014.35(9):32-34.
[3] 何元庆,方存峰.高校心理咨询中保密的伦理困境与解决出路[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23(2):378-380.
[4] 赵静波,季建林,程文红,等.当代中国心理咨询和治疗师的知情同意与保密状况研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6):51-53.
[5] 王一丹,王雅琦,于笑晗,等.高校心理咨询中自伤自杀相关保密突破议题的初步访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3):227-232.
[6] 朱蓉蓉,王衎,白建磊,等.学校心理咨询师在双重关系和保密原则上的态度和决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3):185-190.
[7] 张妩,王觅,钱铭怡,等.心理咨询师突破保密的态度和决策[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35-39.
[8] 林洁瀛,钱铭怡.与未成年人相关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保密原则[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20(3):409-413.
[9] 杨凡,钱铭怡.美国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保密——保密的局限及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23(8):543-548.
[10] 赵静波,程文红,付深省,等.心理咨询和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双重关系多中心调查[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37-40.
[11] 谢悦,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多重关系伦理情境与决策类型的质性研究[M].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11.
[12] 汤芳,赵静波.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的实然现状与应然追求(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27(7):523-528.
[13] 邓晶,钱铭怡.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人际关系性人对双重关系伦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19-24.
[14] 凌水德,陈永水.心理咨询师与监狱警察角色统一性初探——罪犯心理咨询双重关系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13.28(7):56-61.
[15] 何元庆,王静娴.高校心理咨询中非性双重关系的利弊分析与应对举措[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6.24(2):373-375.
[16] 罗维,柏松杉,刘朋.高校心理咨询中双重关系的伦理探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154-156.
[17] 赵静波,季建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知情同意原则及其影响因素[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4):45-47.
[18] 王浩宇,缑梦克,钱铭怡,等.北京心理咨询师知情同意使用现状的访谈[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58-63.
[19] 卓潇,姚本先,何元庆,等.学校心理咨询伦理现状的质性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24(2):65-67.
[20] 沈园花.高校心理咨询知情同意发展探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5.11(7):89-93.
[21] 杨诗露,赵晨颖,米田悦,等.心理咨询师对知情同意伦理的态度和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10):816-821.
[22] 刘勉,赵静波.不同职业背景心理咨询和治疗从业者的伦理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1):819-825.
[23] 毕玉芳.高校心理咨询伦理的困境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2014(1):83-86.
[24] 赵静波,季建林.行业伦理案例教学对应用心理系大学生伦理判断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6):411-415.
[25] 陈发展,张洁.有无临床督导经历的心理咨询师在职业伦理意识方面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3):2746-2748.
[26] 王延超,孙蓉,钱铭怡,等.心理咨询师的决策风格与伦理决策行为[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2):891-896.
Review of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in Twelve Years
LI Jingjing
(Center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Hefei Normal University,Hefei,Anhui 230009)
Abstract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is the basic condition for the safety and rights of visitorsand practitioners to be guaranteed. Twelve years have passed since the promulgation of the Code of Ethics for Clinical andCounseling Psychological Practice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Society. In these twelve years, the research on professional ethics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has developed, especially more prominent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specific ethicalissues which are more sensitive, such as confidentiality and breaking confidentiality, double relationship and informed consent.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are also concerned by researchers, suchas years of service, career background, ethical education or training, supervision and style of decision.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significanc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researches on professional ethic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in thepast twelve years, which will identify the specific direction of future research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nprofessional ethics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
Keywords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and therapy;professional ethics;confidentiality;double relationship;informed consent
中图分类号 :B84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6400/j.cnki.kjdks.2019.06.075
标签:心理咨询与治疗论文; 专业伦理论文; 保密论文; 双重关系论文; 知情同意论文; 合肥师范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