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论文_赵峰

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论文_赵峰

(黑龙江省宝泉岭电业局 黑龙江省鹤岗市 1541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电力需求的不断发展,对变电安全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相对安全事故也较以往减少了许多,不过仍然会有一些现象出现。在日常运行管理期间,需要有一定的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假若有事故发生,要及时予以处理,避免出现重大影响。本文将深入研究并探讨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隐患以及相关的防范策略。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防范;管理

一、变电运行管理的安全隐患

1.人为因素

在变电运行管理期间,电力工作人员占主要地位,他们是否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变电操作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并确保发电工作的安全息息相关。在调查中了解到,许多变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大多都是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失误导致的,所以,人为因素就是变电运行管理的重要安全隐患。因变电工作比较单一且枯燥,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很容易会出现敷衍了事的情绪,再加上电力企业的操作设备十分复杂,工作人员工作时的操作步骤单一,导致他们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在进行重要仪器检查和操作时会有烦闷的情绪,无法严格有序的进行相关工作流程。工作人员这种情绪的产生极容易导致变电事故的发生,另外由于有一些工作人员缺乏较高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无法严格按照相关制度标准进行操作,这样会大大增强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人为因素是变电运行管理期间出现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对其予以加强。

2.管理隐患

我国每年都发生许多的变电事故,主要是因为对变电运行的管理不科学,存在许多不足。电力企业在生产和经营中时刻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但个别管理人员没有提高管理制度和管理者的水平,从而为变电事故埋下祸根。在实际的变电运行管理中,并没有落实国家和企业所制定的各种制度,并没有制定与现场设备一致的日常自维护作业卡,或在现场设备标有操作看板和操作时注意事项。且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监管不力,对电力设备的检查也马马虎虎,对电力人员自我维护是否做到位都无所谓,对日常操作的习惯性违章没有当面指出。而且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无法落实其应有职责。其次,由于管理制度的架空和落后,变“法制”为“人制”,导致变电运行管理十分紊乱,职责不明,出现问题互相推诿。同时,缺乏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及平常的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技术问答都没有开展,或虽有开展但只是一个人做了挂在网上让大家自己去看,没有组织全体人员当面演习,再加上自身水平能力的限制,不能及时和有效的处理突发事件,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

3.硬件因素

在电力领域内,硬件是否配备齐全是变电运行管理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性因素。电力行业的发展需要有大量专业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才能够进行生产活动,所以,设备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企业时常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硬件设施没有达到相关专业的要求或者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其运行的主要事项,从而导致其设备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进而造成事故的发生。

二、变电运行安全隐患的防范策略

1.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因此,变电站责任人应该根据变电运行设备管理及其操作流程,制定好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让其在工作中有章可循,能够按照标准制度和流程来操作变电设备。同时,变电站管理人员可以制定相应的安全监督制度,安排专人对变电设备运行中的各个工作流程进行监督,发现安全隐患要在第一时间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制定好解决方案,此外,可以根据变电运行工作内容,将工作人员进行分组,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运行工作是危险的,需要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谨慎操作,且有高度的自我保护意识,既做到不伤害他人,也不被他人伤害。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必须要提高自我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制度,禁止习惯性违章,杜绝违规操作。变电运行工作需要变电工作人员不断增加对新增设备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要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指导。同时要根据任务安排人员,明确分工,明确自己的职责,并进一步将职责细化,依据奖惩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惩戒,可以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生产积极性,而且能够从违规操作、操作失误的工作人员吸取经验教训,举一反三,促使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提高认识,并激发工作动力。再者,变电运行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决定了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极好的安全生产技术和优秀的心理素质,不仅要对每项工作都认真负责,而且面对突发的运行事故能够及时处理。特别是开关拒动、直流消失、全站失压等事故在非常的工作状态中发生时,要应用黑启动事故处理预案将事故处理地合理得当。对于管理者来说,要对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正确领导。全面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对工作人员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要注意的是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没有高标准的安全意识,安全是难以保证的,且要根据现场各类设备制定各种事故预案,组织全体运行人员共同讨论、学习,共同提高技术水平,共保电力生产的安全发展。

3.解决安全运行管理隐患

所谓安全运行方式是为达到安全、稳定、经济、合理的要求。根据系统主接线的形式,排列出的各种可行的运行形式,在每个可行的运行形式中,规定了各具体设备及元件的运行状态。加强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应做好四项主要工作:首先把运行方式管理制度化,从制度上规范电网运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运行方式的编制应依据上一年电网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防范,即将反事故措施落实到运行方式中。其次技术上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运行方式的分析计算上,对于母线和同杆架设双回路故障下的稳定性必须进行校核计算分析,对联络线跳闸导致电网解列也应进行分析。再次对最不利的运行方式,如严重事故时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提出对策,有组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事故预想和反事故演习,细化防范措施,防止电网事故于未然。最后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健全数据库系统,提高运行方式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4.应急措施

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对电力设备进行操作和检修时,由于电力设备繁杂,出现工作失误和设备不正常运行等情况,并出现变电运行事故,如果工作人员不能及时有力的处理突发事故,则容易损坏设备及电网,威胁工作人员安全。这时候就需要应急机制及时补救,使变电运行事故后果最小化。首先要遵守处理事故和异常的基本原则,即“先通后复”,现代社会中,是离不开电力的,断电几秒钟,则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在发生事故后要正确、及时的进行事故处理,启动事故预案,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故障设备隔离并恢复无故障设备的供电,然后在对故障电力设备进行修复或抢修。若全停事故无站备电源,应把不重要的直流负荷切除,保护事故照明够用,再则应立即申请外来电保证站用电源及事故照明,以保证设备有电源可以恢复送电。

综上所述,要想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运行,一定要加大力度对变电运行进行管理。安全是变电运行管理的核心,只有从根本上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才能够使整体运行更加经济、可靠。另外,只有有效落实变电运行中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运行体系,才能够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发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变电运行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刘刚.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J].价值工程,2011,30(26).

[2]孙涛.探析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与事故的防范[J].科技风,2012(10).

[3]赵宇,赵薇.变电运行中的安全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23).

论文作者:赵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8

标签:;  ;  ;  ;  ;  ;  ;  ;  

变电运行管理安全隐患及防范策略探讨论文_赵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